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游戏指导

2017-09-29 24页 doc 4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儿游戏指导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与指导策略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回顾我们所进行的探索研究历程,如果按游戏在教学中的成分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辅助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或...
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与指导策略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回顾我们所进行的探索研究历程,如果按游戏在教学中的成分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辅助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师出示一几何图形中,对幼儿说“我请来了图形宝宝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接着要求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特征,并找出周围环境中与该图形相似的物体。此时幼儿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状态之中,游戏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仅仅是一种辅助作用。 第二阶段为组合期。在这一阶段,教育目标从仅是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智力的发展,这一变化推动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介入,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游戏逐级成为教学环节之一,并与其他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充实的教学活动。如在中班的认识数字“6”的活动中,教师在讲解演示之后,组织幼儿进行“送礼物”的游戏,让每个幼儿依次手持一张数字卡片去送与该数字所表示的数量相同的礼物,以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和数字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此时游戏的作用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阶段游戏仍然受到教师的直接控制,游戏的目标、规则、时间、次数仍然由教师统一安排。 第三阶段为融合期。这一阶段游戏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充分和恰当的运用, 教师把教育的内容、要求融于一个成几个游戏之中。当游戏结束时,教学要求也随之达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戏,幼儿要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拾起5粒豆豆后迅速跑回来,这一游戏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对数的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以及不怕困难的品质。 第四阶段为整合期。这一阶段游戏作为教学过程,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游戏化教学已发挥了对幼儿进行整体教育的功能。 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还作了以下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心编制各种教学游戏。 我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和改编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游戏“七星瓢虫”,主要渗透了认识数字“7”以及理解7的实际意义的要求,游戏“树叶变变变”则是让幼儿通过想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编制游戏时,我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游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又可以结伴玩彩球,还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二、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我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在幼儿个别玩的游戏中,我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在幼儿结伴玩的游戏中,我主要以观察为主,并与参与者的身份或以游戏角色的语言提出建议,进行间接指导,在合作进行的小组游戏中,我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行与教学要求有关的指导,并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 在幼儿的游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主要包括观察、想像、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份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的感知活动,不仅构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而且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会先对所提供的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观察,并思索“把它们做成什么,”然后边观察边操作,最后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见,游戏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想像、思维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儿在以“秋天的颜色”为主题的教学游戏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能从山林、湖水联想到大海,从小草、枫叶、菊花联想到松树,进而仿编诗歌。因此,我在设计游戏时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认知成份,如设计结构游戏时,要考虑充分渗透观察成份,设计角色游戏时,考虑充分挖掘儿童的想像力,在设智力游戏时,则要更多地渗透思维成份,同时要将各类游戏作协调安排,从而促进幼儿认知全面地发展。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新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区域游戏 这是我今天重点要和老师们交流的内容。因为对于我们这些新教师,上面讲的内容都是偏理论性的,老师们先初步了解一些就可以,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边实践、边体验、边内化、边理解。但是对于如何有效组织每天的区域游戏,却是我们过几天在实际带班中,就面临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以前多年的带班体验来介绍一些具体做法。 (一)怎样设置 1(围绕目标,创设区域。在我们幼儿园班中开设的区域游戏都是围绕《纲要》中,本年龄班五大领域目标来设置的。而不是盲目、随便开设的。如:结合培养幼儿节奏感和当众大方表演的目标开设表演区,结合幼儿对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探索开设科学区等。 2(时间安排,相对稳定。作为新上岗的教师,我们要在区域活动时间安排上做到相对稳定,每天按时组织指导。一般对于我们这些新上岗教师,幼儿园会请你们担任二班和配班工作,你们可以在新上班的前几天内,熟悉本班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表,每天在条件的允许下,准时组织或进班配合主班教师指导区域游戏。对本班区域游戏开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为日后自己组织积累直接感性经验。因为常有一句话:百说不如一看。 3.空间创设,动静分开。就是把安静和热闹的区域分开设置,不混合在一起互相干扰。比如:阅读区属于比较安静的区域,它可以和美工区等安静区域在一起开设,不互相干扰。而应与角色区等比较热闹的区域分开设置。体现区域设置动静分开的原则。 4.投放材料,多元思考。 (1)层次丰富。材料是区域游戏的核心要素,幼儿只有在与材料的直接互动中,才能获得体验,得到发展。为了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快乐与发展,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考虑层次性与丰富性。层次性指围绕同一个教育目标,投放的材料要难易不同,能够满足强、中、弱三个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材料投放中,围绕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目标,可以投放涂色类、看书模仿绘画类、在白纸上自由创作绘画类三个不同层次材料,满足不同绘画水平幼儿选择。所谓丰富性指,在同一个区中,围绕目标投放不同角度的材料。如美工区可以投放绘画类材料、半成品的制作类材料、供幼儿欣赏的名家美术作品欣赏画等,让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内容,达到富有个性发展的目的。 (2)一物多玩。即区域投放的材料尽量能够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探索出多种玩法,而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玩法。尤其中大班幼儿要以半成品材料为主,给幼儿自主想象创造使用材料的空间。如:象塑料管、纸盒、棍子、瓶子等都属于半成品材料,幼儿可根据游戏需要,用它们创造各种玩法。 (3)动态调整。教师可结合本班幼儿发展的近期目标、兴趣需要、出现问题,动态调整活动区材料,可及时添加或删减,保证材料对幼儿发展起到的支持作用。如:结合瓶子变变变主题目标,在美工区和幼儿一起搜集并投放各种瓶子,供幼儿自由探索制作和装饰。又如一段时间老师发现孩子们突然对时装表演感兴趣,于是投放报纸、塑料、纸板等各类废旧材料,供幼儿做表演道具用。 (4)美观实用。为了发挥玩具材料的教育价值,我们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还应考虑到即美观又结实,满足幼儿每天在游戏中反复操作摆弄,而不是看上去很好看,但玩几天就坏了。尤其自制玩具这点很重要。 5.环境墙饰,隐性指导。如何合理创设布置区域游戏中的墙饰内容,来引导支持幼儿游戏,也是我们在创设区域时应考虑的内容。如:在阅读区的墙饰中,结合幼儿想看书,却不知道看书方法的需要,我们在大班的墙饰中和幼儿共同讨论布置出:我会这样看书的墙饰内容,使幼儿通过观察墙饰中自己绘画的,认真观察图案内容——身体作直保持距离看书——小嘴讲述图书内容——自己修补破损图书等绘画符号内容,逐渐学会正确看书的好方法,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 浅谈幼儿折纸游戏的指导策略 摘要: 折纸游戏是一项蕴含传统特色的艺术活动,它既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促进幼儿的观察、注意、想象、创造、动手、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折纸活动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模式中渐渐失去了对折纸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降低。在折纸游戏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语言、游戏式学习模式、有效的互动方式等萌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感受折纸游戏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 折纸 折纸游戏 指导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折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活动。幼儿通过折折、玩玩、说说等一系列活动,把各种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贯穿于具体形象的操作之中,这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爱探索、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使幼儿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观察、注意、思维、动手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一种有益方式,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并不在于学会折多少作品。因此,我认为幼儿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活动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往传统的折纸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只是被动、机械地模仿,限制了幼儿主动探究与尝试,应该摒弃,那么作为幼儿折纸游戏的指导者,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折纸游戏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折纸的兴趣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折纸技巧获得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乐于学习、积极投入地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做任何一件事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积极探索、去积极地动脑筋、动手做。通过欣赏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感官对欣赏内容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让幼儿欣赏一些折纸大师的经典作品,感受折纸造型的生动、色彩的美感、领略折纸艺术的风采,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欲望。教师要善于通过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和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虽然是小小的一张纸,也能千变万化,在幼儿幼稚的小手中变得千姿百态,这就是折纸艺术的魅力。 2、运用多种形式导入主题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方法上,我运用“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变魔术”等形式,以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如折“小兔”时,我先让孩子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幼儿在猜谜的同时,加深了对“兔子”形体特征的理解,对折纸内容的学习大有裨益。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折纸游戏对幼儿动手动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折纸活动需要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表现力等,所以,教师丰富的内涵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掌握程度,促使幼儿健康地成长。如:在中班《兔子》这一折纸活动中,我让幼儿先观察实物兔子,发现兔子前脚短后脚长这一特点,相互商量折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制作兔子的方法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表现力等,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3、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内容 选材的新颖是激发幼儿学习动力。我们选择的折纸内容,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汽车、轮船,小猫、兔子,钢琴、灯笼,使小朋友既熟悉又有造型的欲望,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动手的愿望。如:在中班《可爱的小猪》这一折纸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肖,再用各色的彩纸激起幼儿想动手制作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制作出来的小猪形态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制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和提高折纸技能 中国有句俗话:“心灵手巧”,心与手是有联系的,手巧心则灵。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折纸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它既能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又能发展幼儿的目测力、空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过去活动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主动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强调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否从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 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要领,而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幼儿学折“小船”时,孩子们对两边向中心折这句话不易理解,尽管我要求他们要把纸的两边与中心线对齐,但总有部分幼儿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于是我就风趣地说:“大灰狼来了,请你帮小白兔把门关紧,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可别歪了,中间也不 能留有缝,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于是,孩子们显得就非常小心,认真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并且与中心线也对齐了 。后来,只要我一说把大门关紧,小朋友们立刻知道是两边向中心折,而且折叠得很整齐,同时,也为以后理解相关的折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各种方法,使幼儿理解折纸步骤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充满着对丰富多彩世界的美好幻想,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观念去探索认识这个世界。如何保持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折纸教学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1、直观形象法。小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多提供直观的实物、图片 、语言、活动过程,让幼儿获得生动的表象,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在折纸活动中演示、示范,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幼儿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和示范过程中,获得了对折纸造型的初步了解,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折纸的过程与步骤,然后教师可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2、游戏化方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游戏,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潜能。中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在折纸活动中,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我创编了幽默的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箭头向后时我会说:“羞答答的箭头总想把自己藏到后面”,箭头向前时我会说:“活泼开朗的箭头宝宝总想跟小朋友见见面”,还常常把重点编在方便记忆的幽默言语里。幼儿就容易掌握折纸的难点部分,幼儿一边折一边也觉得非常的有趣。这样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又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3、无规则的折纸,创新折纸方法。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好奇是创造的动力。大班幼儿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渐渐引导幼儿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因此,在活动中我让幼儿看教师的示范分解图,鼓励幼儿自己看着教师的分解图,提问题、寻答案,做到问题在前,答案再后;同时,在折纸活动中,我也鼓励幼儿有不同的折法,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如在《飞机》折纸活动中我只告诉幼儿折纸的名称,而不去教导幼儿折纸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脑思考,按照自己的水平来创作。在这时教师可以巡视观察,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给于回答,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去创作提高,而且幼儿能够在分组活动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取长补短。 4、语言讨论法。即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不清的问题,共同发表意见、商讨补充,达成共识。这在幼儿折纸有一定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开展。特别是折纸的看图活动,幼儿在讨论中,能建立折纸循序渐进的步骤观念,从而帮助幼儿在看图示折纸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5、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幼儿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技能和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练习幼儿才能在不断的模仿、学习中掌握折纸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各种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 6、鼓励表扬法。即对幼儿活动的正确性的肯定和强化,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游戏式、开放式学习模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折纸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快乐氛围中主动学习。使折纸活动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获得转变与发展,创设一种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将开放的学习模式融入到折纸活动中去。如:孩子们听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纷纷翻阅折纸图书或询问老师:“小兔和乌龟怎样折,”,我就提供了一些材料,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孩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纸,看图示认真地琢磨着折法,还给它们添画上了眼睛,鼻子和花纹,然后小兔和乌龟就变成了故事表演的主角,孩子们一边说故事,一边拿着自己折的作品进行表演,声情并茂,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的发展。 五、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方式,实现幼儿自主学习 1、引导型互动——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互动方式,正如《纲要》要求的那样,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问答式的互动,也有材料操作式的互动。一次高效的师幼互动关键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恰到好处的指导。如在幼儿学折“东南西北”时,由于折纸步骤具有重复性,有的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翻转后向中心点折的技能,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师幼互动,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进行演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能干、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就引导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品,对胆小、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就给予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也能完成作品。如:在中班《折船》这一折纸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只提供折纸步骤图,让他独立完成作品,但对胆小、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只是让他们边看纸步骤图边跟着我一起折,对于难折的部分我就给予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也能完成作品。 2、合作型互动——同伴互动 在折纸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多数是由幼儿间的模仿而引起的,幼儿间互动更 具有平等性,因而这种互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在折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增加同伴互动的机会,如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去寻求同伴的帮助,这样在幼儿掌握技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折纸活动中还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自然、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小老师”的影响下,更多的幼儿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幼儿会更认真、仔细的投入,为争当“小老师”而努力。可见,榜样的力量,同伴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 六、注重评价欣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随着折纸游戏的深入开展,为了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我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评价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发现了什么问题, 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游戏规则时,他们很愿意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做出评价,这时要善于抓住引导幼儿掌握良好的活动规则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设计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让幼儿展开讨论,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来提高规则意识。 2、遇到什么困难, 幼儿在折纸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我总是先鼓励幼儿自己想解决。由于幼儿生活经验比较浅薄,我也让幼儿在评价时提出自己的困难,并鼓励幼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3、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折纸游戏评价的最后环节,就是为下次活动出谋划策。鼓励幼儿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为下次活动做出明确的导向,发挥折纸活动的魅力。 总之,折纸游戏取材方便,蕴涵丰富的知识与技巧,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有益方式,幼儿在折纸中既可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可获得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折纸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学习折纸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把它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只有这样,折纸游戏才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不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如何指导小班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但是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实现的。为此,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呢,各年龄班有自己不同的游戏特点及指导方法。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如何指导小班的角色游戏。 首先,要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则游戏内容充实新颖。为此,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如带领幼儿外出游览或参观时,有意识地指引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作用、车辆与行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家长组织好幼儿的家庭生活,使幼儿在家里也能获得可以理解的、广泛的生活经验。当然,幼儿获得的知识及生活印象,老师并不急于要求他放映到游戏中去,而是要让其经过自己的同化,自然地放映到游戏中去。 其次,教师要帮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放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因此,游戏的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强行规定。但三岁的幼儿有模仿成人活动的愿望,还不会明确提出玩什么游戏,只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利用玩具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有玩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主题,并去实现它。如教师看到一个孩子起劲地切菜,便可启发问:“你这样忙着切菜,给谁吃呀,”“你会切菜,还会烧菜吗,”目的在于让幼儿思考一下,切菜这一模仿动作应包含在什么主题的游戏中。当幼儿能按主题游戏后,教师要启发幼儿独立地提出游戏主题。 第三,要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游戏的角色。 三岁的幼儿玩角色游戏,往往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才能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如一个三岁的幼儿在小椅子上开汽车玩,教师走过去问他:“你在玩什么,”“你是汽车司机吧,”“你的车开到哪里去,”“你的车是坐人还是运货,”这样,就可以帮助幼儿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向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也需要教师随时在游戏中用游戏的口气给予提醒。 如一个当售货员小朋友离开了岗位到处乱跑,教师可来到商店买东西,找回售货员并说:“售货员可不能离开柜台呀~顾客买东西,售货员要接待。”有时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小班幼儿提出角色,让幼儿自行选择角色。如玩娃娃家游戏中,主要角色尚缺,于是老师便说:“我们娃娃家里缺个爸爸,谁愿意来当娃娃家的爸爸,”以此确定角色。 第四,要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教育。 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观察游戏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观察游戏活动的情况,并根据情况给予帮助或指导,以促进游戏的发展。如小班幼儿自我调节活动的能力较差。往往长时间地做一种工作,当运输工人的幼儿,就老是重复装运玩具的活动,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观察游戏时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帮助幼儿调配活动,建议他去当“交通警”,坐在岗亭里开红绿灯,从而得到了休息。观察的另一目的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如一幼儿胆小、孤僻,很少参加游戏,只是自己拿个玩具,时而摆弄着玩,时而看别人玩,教师在观察中看到这一情况,便带他到游戏中去,开始到商店买东西,到娃娃家做客,渐渐地他能和其他幼儿接近了,能大声说话了,以后又建议他去当娃娃家的爸爸、司机等。通过游戏,这个孩子胆子变大了,上课也能积极发言了。 第五,教师要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到游戏中去,可为幼儿游戏增添情趣,增进师生友谊,并便于指导游戏和了解幼儿,可促进游戏向深化发展。如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当看到老师和他们一起,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时,感到格外兴奋。教师应根据指导游戏的需要扮演角色。在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当配角,也可以不固定在一个角色上,以便于指导。当然,必要时也可当主角,如当娃娃家的妈妈,她让爸爸去买菜,姐姐去洗衣,自己则看娃娃、喂饭、哄睡觉等,由于教师担任主角,使他们都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游戏的内容也丰富了。 最后,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 一个好的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应掌握好时机,在幼儿的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愉快地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当然有时幼儿也会自动结束游戏,转向另一个游戏。总之,要使幼儿自然地、从容地、愉快地结束游戏。 在各年龄阶段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方法的研究 摘要: 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模仿成人世界的真实情景,在虚拟或想象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主动交往,充分表现。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者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幼儿可以放任自流,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已成为教育幼儿、发展幼儿的手段或形式,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教师进入幼儿游戏过程的意义,越来越受到肯定和认同。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教师对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关注中班幼儿的各种行为和问题,适当、适时介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交流和协作;教师作为参与者、建议者,让大班幼儿自主选择主题,参与规则制订,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最后笔者总结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正确把握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无论教育和保育,不同年龄阶段性的儿童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所采用的游戏指导方法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有效的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介入指导方法,以不断提高游戏的行为质量和活动水平,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在上海,二期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幼教工作者都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二期课改之下的幼儿游戏,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这些价值和贡献的学习、研究,能够打开我们的视野,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学习有效的指导介入的方法,为日后的教育实践储蓄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比较与实践,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创造出适合本国幼儿的、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才能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所以关于“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有所定位。 二、对“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理解 “介入”并不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时间内的所有行为,它既不是教师对游戏的无意“干预”,也不完全等同于对游戏的有意“指导”。“介入”一词在字面上没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向性,而是指插入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干预,“介入”既要考虑到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愿望,教师应明确自身的立足点应是幼儿与幼儿当前游戏。 教师介入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指在不影响幼儿游戏意愿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提示一个问题或建议,给出一个鼓励或参照,邀请一个同伴加入或营造一种气氛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间接介入,指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游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无论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都要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以不破坏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游戏的发展为原则,以让幼儿获得游戏体验以及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教师介入的方式也可分为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情感性鼓励,即在介入时侧重采用鼓励、欣赏、融入、暗示、启发、建议和引导等方法。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声赞美,能鼓起幼儿战胜自我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技艺性帮助主要包括示范、参与、帮助、指导和练习等。如,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操作示范和实物提供等给予幼儿具体的支持,使幼儿破解难题,实现游戏愿望。幼儿游戏既需要教师的情感性鼓励,也需要教师的技艺性帮助。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一方面需通过创设体现一定教育意图的游戏环境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积极投入游戏;另一方面,还需通过直接参与游戏过程,具体指导幼儿的游戏,引导其深入,不断提高行为质量和活动水平,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如果说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条件以及做好游戏开展的组织工作及其计划的制定,是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外界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场外指导,那么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教师对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三、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 从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生发;游戏内容的形成;到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投放,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尤其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完全掘弃了以往由教师引出并安排好的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并收集制作游戏所需的材料。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烧菜还可以用微波炉;天冷了娃娃洗澡要用暖气等,教师及时引导和支持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按意愿去收集制作这些游戏玩具。并按自己的兴趣投放和互动。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张扬。 1、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适时确立孩子自主游戏的主题。 老师在整理玩具橱时,不小心掉出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布娃娃,明明见状后,立即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说:“请马上过来,这里有一个娃娃躺在地上生病了。”元元等几位幼儿听到后,嘴里边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边跑了过来。明明带头将布娃娃抱起后,放到了娃娃家的小床上。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贴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布娃娃的身上。给他看病。身边正在玩娃娃家的幼儿,也纷纷模仿起明明,给手中的娃娃看起病来。明明的游戏行为影响了其他小朋友,使之成为了共鸣。于是,教师将孩子们喜欢的热点及时进行了扩展,游戏主题“小小医院”就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诞生”了。老师及时追随幼儿的活动,为孩子的自主游戏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2、细心观察幼儿游戏,及时介入引导。 经一周的游戏观察记录发现,幼儿对娃娃家、小医院、餐厅、等游戏主题普遍感兴趣,可是对游戏洗衣房就显得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幼儿生成,但参与积极性却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与反思,觉得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的对洗衣缺乏生活经验。因此老师以游戏的口吻和孩子商量,去参观洗衣店。让孩子亲自去店里看一看,学一学,体验一下为娃娃洗衣的乐趣,同时观察阿姨的劳动。经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孩子们果然在游戏中积极争着要来试一试,学着为娃娃洗洗衣服。这个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老师敏锐的捕捉孩子的游戏信息,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就会重新点燃孩子的兴趣,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使之获得成功感。 3、老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评价过程强化幼儿自主性行为。 首先通过游戏分享活动对个别幼儿了解与引导。如游戏观察中发现幼儿游戏主动性、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差异较大。有的游戏自主性很强;有的则躲在一边不敢大胆游戏,老师就在游戏中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一起游戏,在游戏分享活动中重点鼓励与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其次,通过老师以提问、设疑等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提炼幼儿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对游戏的进一步自主探索兴趣。应该说,一次次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既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达、独立自信、主动交往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发展。 四、关注中班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和问题,适当介入促进幼儿的交流与协作 在贯彻《纲要》进行自主性游戏指导的过程中,常思考:怎样使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怎样让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了。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独立地玩,还是模仿他人,跟着他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语言交往能力如何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指导呢, 1、观察幼儿的游戏,首先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在游戏指导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幼儿游戏的行为有时是无声的,但从无声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幼儿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观察,从而发现幼儿游戏的能力。有一次,教师听到“点心店”的“服务员”之间在抱怨:“今天生意一点都不好,包好的小笼和馄饨都卖不掉„„”老师问他们是怎么回事,服务员说是厨师烧的不好,厨师怪服务员招呼不周„„愉快的游戏气氛被破坏了。“点心店”暂时挂出暂停营业的牌子,大家讨论出主意:“点心店要继续开下去吗,如果要继续开下去有什么好办法让生意红火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上幼儿园前是一定要吃早饭的,点心店不能关。银行里的工作人员说;我下班后肚子会饿,也要到点心店吃点心的„„ 讨论后,大家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丰富小吃品种、设计新款菜单、增加外送服务,老师鼓励孩子们的想法,从“物质”上给予支持。游戏比设想的更丰富、更有趣。 教师不断地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幼儿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有所收获,体现游戏自身的作用。 2、及时灵活地捕捉游戏中良好的点滴行为,使它得到升华。 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经常能发现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地将这些点点滴滴 “发扬光大”,能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一次,“星星舞台”的新节目上演了,观众们争先购票前去观看。小欣和庄庄两位好友相约一起看表演,可轮到她们购票时,还只剩下一张票了。“买还是不买,”两个好朋友在窗口前纠结,此时,在她们前购票的方宝走了过去,说:“算了,你们是好朋友,我把票让给你们吧~我明天再看~”小小的一张票,表现出孩子间的情谊,让我很感动。老师充分肯定了幼儿的这种行为,请“主持人”赠送一张票给帮助朋友的方宝。节目过后,“主持人”把这件事告诉大家。让大家一起来分享。通过游戏感受真情,孩子们深受感染。 3、以角色身份参与,师生共同感受游戏的乐趣。 幼儿在游戏中认真地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劳动,快乐地游戏。教师的参与,又使游戏得到促进。小敏在抱怨,“今天宝宝同我一起开‘花店’,可是他老跑到别处去,只有我一人在看店,太忙了。”教师以顾客身份参与,送‘锦旗’给努力工作的婷婷,暗示提醒宝宝认真‘工作’。又如:娃娃家‘姐姐’病了。老师扮演社区医生来娃娃家给‘姐姐’看病,建议‘家人’要照顾家庭成员。‘姐姐’说:“今天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生病了,辰辰‘妈妈’照顾我, 给我送汤喝又陪我上医院。”通过游戏中发生的事,大家对角色身份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在老师的介入指导下,孩子们的社会性得到发展;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锻炼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五、大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参与规则制订,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应秉持“强化主体发展,彰显游戏精神”的原则。教师的介入是要为幼儿游戏创设更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要通过介入游戏,支持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生成新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同时教师的介入要保证游戏开始的自发自主,游戏过程的自娱自乐,游戏规则的自我制定与自觉遵守,游戏材料的自由选择与自在操作,游戏伙伴的自由组合与相互合作等,最终使游戏主体在自由和谐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幼儿游戏彰显自由,创设开放的、和谐和创造的&ldquo ;游戏精神”。 生活即课堂。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地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而自主性游戏能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 “新闻坊”游戏初期,我们对此有些担心,之所以设置这个游戏是因为孩子们有兴趣于周围的事情,刚开始孩子们对报刊上的新闻运用剪贴、报道的方式来播报,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整个游戏中的时间孩子们都用来剪贴和装饰,播报的时间却没有了,同时从他们的剪贴内容来看,适合他们且有关注点的很少,这个游戏的目的性在偏离。 一天,琪琪问老师能不能去采访点心店的工作人员,问问他们今天又没有新品,老师同意了。这个建议一下子使游戏进入了一个有趣的通道,当天的游戏讲评,老师请琪琪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操作进行了介绍,并抛出问题:除了点心店,还可以去哪里采访呢,采访什么?有的说:可以问问顾客,新品的味道如何、新品的外形漂亮吗,图书馆里是不是有新书来了,是讲什么的,图书管理员为大家做些什么,建筑工地上又造了一幢怎样的房子,他们是怎样造的,小学里今天去哪里春游了等等。孩子们讨论得可热烈了,这些热烈的讨论爆发出许多闪光点。 第二天,孩子们可起劲了,忙碌在各个游戏中。播报时他们拿着记录纸,讲述着自己的见闻。他们出示的记录纸,孩子们用图和符号等形式记录着,使每件事有一个延续,孩子们的创意让我大受启发:这是老师发现琪琪和小牧都去采访过点心店,但他们的记录让人以为是同一件事,在此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能不能用文字和图进行记录,使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赞同。新纪录方法不但产生了新的玩法,游戏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将多个游戏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发展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不断地、独立地解决与克服游戏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材料的更新是基础同时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不仅要充分观察游戏,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还要根据大班幼儿对材料需求的特点,克服盲目性;并根据游戏的充分观察,及时调整材料,变化材料,有效地运用材料,促进和提高幼儿自我生活的质量,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发展幼儿的自我个性。 “艺术小学”游戏是“我的小书包”主题背景下的自主性游戏,刚开始,孩子们对做“小老师、小学生”很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满足走过场,希望像个正真的老师那样给小朋友上课。此时对小学的参观,使孩子们有了感性的认识,老师适当的投放玩具:数字、加减符号、粉笔、袖珍黑板等,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一下子浓厚了,除此之外,贝贝自己准备了折纸书,说是要教小朋友,教师建议要先自己会折,贝贝立刻告诉老师,她会先在家里“备课”,然后再来教小朋友,小阳带来了剪纸书,来教大家对称的剪纸,这是老师主动告诉‘小老师’手工纸放的地方,并告诉她们可以随时拿,这对他们来说可是“无上的荣耀”,因为这是老师的东西,而且任由他们支配。从等老师提供材料到自己积极的有选择的准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材料的更新是基础同时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推动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3、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让游戏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游戏 角色幼儿是幼儿自由选择的,自由活动的游戏。但是每一种游戏都有它自身的规则,以达到游戏本身的教育意义,角色游戏也不例外。为使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自由、有序地活动,制订必要的游戏规则就尤为重要。 大班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的介入,游戏主题得到深化,能够顺利进行的时候,教师就退出了游戏。教师点拨和推动的作用,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判断是非,推动游戏的发展。 由幼儿自己制订的规则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他们在自己制订的游戏规则中,尽情地游戏。一些简单的行为规则他们也必须去遵守,才能确保游戏的正常进行。如:“小舞台”中,孩子们尽情地唱呀,跳呀,却不知影响了旁边的“医院”,孩子们立刻想到当有病人来看病时,“小舞台”要安静了,由此他们也想到了需要用一个人来管好,一些不遵守他们自己制订规则的小朋友。于是,大家轮流担当执勤人员的规则,也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个个积极得承担着这个“工作”。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也懂得了在公共场所要学会安静,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别人等等。 同时,教师也引导幼儿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将解决问题看成是孩子们的一个开放的空间。实际活动中,可以 让孩子们感受到,规则并非都是神圣不可冒犯且不可改变的;相反地,有些规则是为了某些选定的目的而存在的,当规则不再符合原先构想的目的,或者当情况改变时,规则也应该适时地改变。 大一班游戏中有一项规定: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最多可以保留一天的时间,然后就拆除且收拾干净。可一天上午,添添告诉老师,她觉得非常难过,因为她搭好的作品按规定下午必须拆除。添添想要保留她的作品,因为昨天她看牙早回去了,她搭建一半的作品想继续完成„„为此,老师把这一问题向孩子们提出来,讨论是否有必要改变有关积木作品保留时间的规定。于是孩子们新制定的、更具体的规则“出炉”了。 六、结论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这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是一个有心人、是介入者,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适时适度地介入幼儿游戏,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为了保证幼儿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遇到以下情况时,教师可适度地介入: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游戏愿望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倾向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找帮助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的消极内容时 当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只有灵活选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让我们真正走进幼儿的游戏世界,支持幼儿,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自主游戏的快乐~
/
本文档为【幼儿游戏指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