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与孩子交流

2017-12-13 11页 doc 26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交流 美国人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 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10.热心...
与孩子交流
与孩子交流 美国人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 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10.热心参加他们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他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13.不妨经常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14.耐心地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做的事,并参与其中。 15.尽量多地和他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16.有时可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17.让他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18.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19.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20.向他们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家长。 21.每天都可以跟他们说你真诚地爱着他们。 (唐绿意) 如何和孩子沟通玩网络游戏的事 有家长来邮件咨询:自己的孩子11岁,家长周一到周五不让孩子玩电脑,但孩子周末一玩起游戏就舍不得下来,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控制孩子玩游戏,希望杨老师解答。 这位家长: 孩子玩游戏我认为有以下因素:首先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许多争斗性的网络游戏迎合了孩子的天性,所以深受欢迎。 其次,男孩子喜欢争斗、打闹的场面,更希望参与其中,我认为争斗、打闹的游戏氛围会让男孩子的雄性荷尔蒙快速飙升,在这种氛围中孩子可以把生活中的压抑烦恼肆无忌惮地释放,同时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愉悦和快乐。 第三,学校和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以及学习成绩,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时间、兴趣完全变成了做作业和学习文化课程,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向往玩游戏的情况。 第四,由于目前的许多同学都在玩这样的游戏,当您的儿子与同学交流和交往时,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就会被同学所排斥,所以这也是他坚决要玩游戏的原因之一。 综上几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孩子玩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过错,您也没有必要对孩子玩游戏好像意犹未尽而过于生气。首先,您可以在孩子完成双休日作业的前提下适当将时间控制两个小时左右(您控制,而不是告诉孩子)。 其次,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关注、关怀孩子的心理,使孩子有被重视、被关爱、被支持的心理满足。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地玩玩网络游戏,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让你玩网络游戏是为了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从而有效达到休息的目的,并不能持续玩很长时间。 第三,要与孩子签订一个君子协议,比如,一周的学习之中每天都做到了圆满完成预习-学习-复习任务,那么就可以保证让他玩两小时的游戏,如果有一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2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如果两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4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这样,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让孩子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想更好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分清在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要确定孰轻孰重。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课程知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为将来的自我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如果在当学生的时候学会了这些,那么我们会在未来拥有愉悦、快乐、幸福的人生。 父母应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 让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那位母亲本想像有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告诉孩子自私有多么可怕,然后再教孩子以后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带着一脸的童真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留给妈妈~” 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生活中,绝大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但每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会遭到打断,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孩子只能将话咽回去。 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孩子对父母诉说内心的感受,其实是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 父母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至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 9个沟通秘诀打开孩子的心扉 你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原本是关心孩子,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不随着孩子的成长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你就很难打开孩子的心扉。 谈话方式随孩子成长变化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他所接受。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而我们再来看看诸多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对他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结果只能是父母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或听不懂。 试试9个沟通秘诀 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 2.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压力大,感到总受挫败。 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7.避免用命令等负性语气。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让我猜猜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 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孩子浮躁的习惯必须要克服 快速成长和发展是每个有上进心的男孩的美好愿望,但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拒绝浮躁,关注细节,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成功的机会才会多一些。 男孩子一般都比较急躁,缺乏耐心,不安分,脾气大,急于求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轻浮急躁,行动盲目;心神不定,做事难以专心;没有耐性,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见异思迁;急功近利,整天幻想“天上掉馅饼”;没有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却充满着侥幸成功的奢望……如有的男孩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老板神气,又想当企业家、老板;但就是不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还有的男孩兴趣爱好转换极快,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这样下去终将一事无成。 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浮而不实,不安分守己,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心理表现为“想不到”、“坐不住”、“听不进”、“管不牢”、“忙不停”、“写不完”、“长不了”等。这种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克服,还会影响男孩的生理健康,造成生理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神经紊乱;急功近利会导致男孩心理紧张、烦恼、易怒,降低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浮而不实使男孩学习无法深入,仅局限于表面,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浮躁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它表现在孩子面对各种变化和竞争时,不知所为,心里没底,恐慌不安,对前途没有信心。情绪上表现为心态急躁,急功近利,与他人进行攀比时,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因为激动不安,情绪代替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图一时之快,将可能发生的恶果完全置于脑后。 浮躁心理对男孩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孩子心理浮躁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分为个体的神经类型、人格特征、个人认知三种对孩子进行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冲动,注意力易分散。有些孩子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控能力,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没有恒心。有的孩子自己认知不当,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急于求成,又不从踏实学习入手,幻想通过一些捷径,快速成功。 外部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因为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和结构都在进行大调整,社会中充斥着“喧嚣”、“浮躁”之气。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都对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发生着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心理。 有的家长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既赞成和满意改革的成果,又担心和忧虑自己无法适应 新体制带来的震动和冲击,因此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也有的家长急于致富或改变生活现状,因此对工作挑三拣四,频频跳槽,恨不得立刻变成“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到孩子。 另外,尽管大家都在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许多学校一味地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对孩子的评价也完全用成绩来衡量。导致许多孩子只注重高分,不注重踏实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浮躁心理必然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配合学校老师,帮助男孩克服浮躁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男孩认真的能力。认真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态度。认真就是聚精会神的能力,是深入一件事情的能力,是彻底弄透一件事情的能力,是每时每刻全力以赴学习的能力,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到顶峰的能力。如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能相信孩子说“学会了”、“听懂了”,只有孩子真正做出来、表现出来,才是真正地会了、懂了。 其次,帮助孩子制定适合的目标。男孩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很难专注,所以需要家长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家长要帮助男孩制定适当的目标并引导他们完成,当他们顺利完成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探索和继续努力的动力。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男孩天性好奇,活泼好动,因此注意力经常不集中,家长可以从训练他们注意力的持久性入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做事专注的习惯。同时,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男孩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常常是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家长对男孩进行注意力训练时,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外来干扰。如孩子在搭积木、玩配对及其他要求专注的游戏时,先关闭电视等可控制的干扰,排除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要求独自玩游戏时,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不要进行干预,过多的干预会影响男孩专注力的发展。 最后,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男孩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导致他注意力分散的重要原因。大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心外部的干扰刺激,孩子却很难做到。家长可以通过创设情景,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不同的游戏,男孩就会逐渐地将外在的游戏规则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 孩子生活学习都需要条理性 东方早报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找不到作业本,就是丢了橡皮,打开他的书包,里面乱得好像垃圾桶;而且在功课上也常常碰到麻烦,不是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某些作业,就是做着做着又开了小差……可这不一定是孩子故意要犯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条理性还没有发展完善。 无处不需要条理性 在正式开始第一份工作之后,我忽然意识到,父母在自己年幼时所给予的教养,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并不在于具体的某方面知识或者技能,而是做事情的一些基本习惯,比如探究新问题的态度,比如条理性,它们构成了我的基本面,帮助我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当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问题,我所想到的不单单是学习领域的事,而是范围更加广阔的整个做事的和习惯。因为学习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独立面对、并为之负全责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好像正式工作是离开学校之后所要面对并为之负全责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在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在承担这件重要任务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步建立起自己做事情的基本态度和习惯。 其中,特别想要强调的就是条理性。因为它渗透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生活上 爸爸妈妈不妨打开自己的衣柜看一看,里面的衣服是收拾得井井有条,该挂起的、该折叠摆放的、该分类收纳的,都归置有序,而且衣柜空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还是衣服胡乱堆放起来,想要找一件什么的时候需要翻好半天,而且很多空间其实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衣服却总不够地方放,再举一个例子,喜欢收藏书、杂志或者CD的爸爸妈妈,你们的书架和CD柜里,不说目录学方法,有简单的分类摆放策略吗,还是就随意那么一塞,这些都是条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比方说,现在差不多每个孩子都会拥有很多件玩具,你家的孩子,是在玩好以后就那样任由玩具散落在地上、沙发上、桌子上,还是会把它们收拾起来,放到专门的地方去,收拾玩具的架子、箱子里,是随意地堆成一团,还是会按照一些基本规则分类摆放,比方按照形状、材质、颜色等等,然后,他的书包、书桌、衣柜、床铺、房间地面……简单观察一下,你就知道条理性对他能否拥有相对舒适的生活而言有多重要。 在学习中 如果孩子能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懂得安排做功课的时间和玩的时间,也懂得根据功课的难易程度分配不同的时间段(简单说,就是把难题留在最后面,前面的事情都做完了,心态就会轻松,而且花多长时间在那上头都不着急),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而且同样的习惯和方法对孩子长大以后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很重要。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会不厌其烦地陪伴孩子做功课,督促他们,可是有些时候却收效甚微,家长和孩子都由此备感挫折。个中原因以及解决方式我请教了儿童心理专家,等下会在后面做重点讨论。 五个步骤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舜网,济南时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作为首位主讲嘉宾进行了“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讲座。他认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父母影响孩子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应做好五个步骤。 孙云晓认为,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但孩子的坏习惯,像网一样紧紧地束缚了他。 如何让孩子培养一种好习惯呢,对此,他提出习惯培养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提高认识,让孩子对好习惯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向往,对坏的习惯产生厌恶。 第二步是明确规范,明确什么样的习惯是好习惯。对孩子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弟子规》有很多好东西,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出必告、返必面?,就是说孩子离开家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里人打招呼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回家之后要告诉家里人我回来了。”孙云晓说,“就是这么一个习惯,在古代是中国孩子必备的,但是现在许多中国家庭把这个传统丢掉了。” 第三步是持久训练,习惯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号召出来的。孙云晓认为,培养好习惯要用加法,改掉坏习惯要用减法。家长想让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要让他认识到这个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和激励孩子的好行为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就会形成得越牢。“美国教育家说得很形象,培养好习惯就像是缠缆绳,只要每天缠上一道,用不了多久好习惯就变得牢不可破,什么东西缠90道试试,~但是改掉坏习惯不能希望一刀斩断。”孙云晓说。 第四步是及时评估。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评价,同时进行奖惩。 第五步是形成环境。这就是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其中,家庭环境至关重要。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孙云晓说:“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父母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
本文档为【与孩子交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