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

2018-01-17 17页 doc 195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 课程结业报告 课题名称:臭氧层空洞 小组成员:尹凯 韩媛 董伟 赵有万 王 祥 唐迪宇 彭强 张艺 完成日期:2010年7月6号 臭氧层空洞 摘要: 臭氧(03)是氧气(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其浓度因海拔高度而异。臭氧层可以说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公里高度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UV,B是紫外线的一段波长,为280—315nm)的作用。同时,由于紫外线是平流层的热能来源,臭氧分子是平流层大气...
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
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 课程结业报告 课名称:臭氧层空洞 小组成员:尹凯 韩媛 董伟 赵有万 王 祥 唐迪宇 彭强 张艺 完成日期:2010年7月6号 臭氧层空洞 摘要: 臭氧(03)是氧气(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其浓度因海拔高度而异。臭氧层可以说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公里高度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UV,B是紫外线的一段波长,为280—315nm)的作用。同时,由于紫外线是平流层的热能来源,臭氧分子是平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臭氧层在平流层的垂直分布对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大气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关键字:发现 成因 影响 现状 趋势 臭氧层空洞的发现: A天上有个大洞 1957年,作为英国南极考察队的一员,剑桥大学的教师乔?法曼被首次派往哈雷湾观测站。时值国际地球物理年,包括英国在内的12个国家在南极洲新设了多个观测站,观测极地气象。乔?法曼的任务之一,就是测量空气中的臭氧含量。此后每年,法曼都要到南极去。只是在1957年的南极洲,对臭氧的监测仅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当时的“第七大陆”看上去有更多有价值的监测目标。因此法曼等人对臭氧也只是做常规监测。 英国南极考察队所用的监测仪器是多布森分光光度计(Dobsonmeter),这是被公认为测量臭氧的仪器,主要通过测量达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来间接反应大气中的臭氧含量。1981年南半球的春季,新测出的数据引起了乔?法曼和同事加迪纳(B. G.Gardiner)、尚克林(J. D. Shanklin)的注意,它显示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面积较过去小了很多。“怎么回事呢,”一直状态低迷的乔?法曼变得异常兴奋。 “这会不会只是一个错误数据呢,”他重新调校了仪器。随后的1982和1983年,所测得的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果。乔?法曼意识到,有大事情发生了。1984年10月,数据显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面积比平均水平减少了40%,而且这个大洞已经扩大到了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乔?法曼重新翻阅了过去记录的数据,发现臭氧层的减少实际上大约在1977年就开始了。 他没有再犹豫。5个月之后,1985年5月16日,《自然》杂志刊出了他们的文章,正式阐述了南极上空春季臭氧空洞存在的问题:自1975年起,每年早春(10月份)期间总臭氧的减弱大于30%,而1957~1975年间的变化并不大。文中强调,这个空洞并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CFCs等臭氧破坏物质造成的。 差不多同时,身处日本昭和观测站的忠钵繁(Shigeru Chubachi)也注意到了同样的信息。“他在日本国内发表文章公布了自己的发现,但影响力没有乔?法曼在《自然》杂志的这一篇大。” BCFCs烧出的空洞 CFCs(氟氯碳化物)即日常俗称的氟利昂,顾名思义,是含有氟(F)、氯(Cl)、碳(C)的化合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从很早开始就被应用于汽车和冰箱等冷冻空调的冷媒、电子和光学元件的清洗溶剂,以及化妆品喷雾剂,在工业上使用非常普遍。 “CFCs化学性质非常安定,不可燃且没有毒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安全又理想的化学物质。”陆龙骅说。1930年,CFCs首次由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共同研发出来,此后在全球各工业国家的使用量便不断增加。厂商大量制造,使用者也任其扩散至大气中。当时还没有人能意识到,40年后,人为因素可能破坏大气中臭氧的重大事实会被突然摆上台面。 法曼发现臭氧的明显减弱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正值超音速航空技术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超音速能力的协和客机的首飞在清楚地提醒着市场,国际航班所花费的时间有望缩短数倍。而与此同时,也开始有论文指出,新兴的超音速航空器(SST)需要在平流层飞行,会排放氮氧化物(NOx)、硫化物和大量的水汽,这同样值得注意。 197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化学家哈罗德?约翰斯顿(Harold Johnston)提出警告:SST将严重破坏臭氧层。有SST发射需要的NASA试图用“合理忽略”来逃避这个警告:“喷发量很小,因此可以合理地忽略。”NASA的解释并没有成功,反而让科学界将注意的焦点从超音速航空器和NOx,转移到氯上,在此之前,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氯被看作是平流层中氯的唯一来源。 1972年7月,NASA正式公布SST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坚持认为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并煞有其事地委托西根大学的两位教授测试这份报告书。意想不到的是,受委托的史托斯基(Richard S. Stolarski)和塞西隆(Ralph J.Cicerone)提交了与NASA意图完全相左的评估报告:“SST所排放的氯,将严重破坏平流的臭氧。” 两年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化学教授F?舍伍德?罗兰(F.SheRwoodRowland)和他的博士后研究员马里奥?J?莫尼纳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平流层中氯代氟氯甲烷原子对臭氧层的催化性破坏》一文。在文中,罗兰推测,在平流层中对含氟氯烃的光离解能产生大量的氯原子,从而导致大气层中的臭氧遭到破坏。但这种源于推测性的理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工业界、公众和政客们的倾向性意见是,如果臭氧层没有破损就不要急着修复 不过,也正是这篇文章对乔?法曼的发现起了启蒙作用。它揭示了过去近50年时间里,臭氧杀手隐身的原因:“CFCs的生命期长达40~150年,因此会在大气中不断累积,最后将上升至平流层。平流层所能接纳的氯相当有限,而且即使大幅降低CFCs的使用量,大气也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减缓臭氧的分解。” “氟利昂之所以会对臭氧层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关键就在其所含的„氯?——在平流层的低温条件下,平流层冰晶云的表面会吸附氟里昂等含„氯?和含溴的污染物质,激发氯和溴的活性,在紫外线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以上的臭氧。”至于空洞会出现在南极上空,而非其他地区的原因,据陆龙骅分析,是因为春季南极平流层极地漩涡中的温度低于—78?,这是臭氧空洞在南 极出现的自然因素。 美国航空航天局曾拍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滴【1】 臭氧层空洞的成因: 南极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了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科学 家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许多现象和特征进行探索,如臭氧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 区,为什么臭氧损耗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每年的南极臭氧洞发生在春季, 对于这些涉及臭氧损耗的地域性、季节性及其规模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是自 南极臭氧洞被发现之后的科学热点。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过三种不同的解 释,一种认为,南极臭氧洞的发生是因为对流层的低臭氧浓度的空气传输到达平 流层,稀释了平流层臭氧的浓度;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于宇宙射线 的作用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结果;此外,美国科学家莫里纳(Molina) 和罗兰 德(Rowland) 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 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观点,而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 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那么,氟里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 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CFCs 和Halons的分子都比空气分子重, 但这些化合物在对流层是化学惰性的,即使最活泼的大气组分—自由基对CFCs 和Halons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因此它们在对流层十分稳定, 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反应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化合物会在全球范 围内的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 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CFCs 和Halons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 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也是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 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Cl + O3 ?ClO + O2ClO + O ?Cl + O2 溴原子自由基也是以同样的过程破坏臭氧,因此,也是催化剂。据估算,一个氯原子自由基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Halon释放的溴原子自由基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之间还存在协同作 但是,上述的均相化学反应并不能解释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全部过程。 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臭氧洞的形成是有空气动力学过程参与的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所谓非均相,是指大气中除气态组分外,还有固相和液相的组分。人们对大气中存在云、雾和降雨等早已司空见惯,但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干燥寒冷,空气稀薄,较少出现对流层这些天气现象。但在冬天,南极地区的温度极低,可以达到零下80 oC, 这样极端的低温造成两种非常重要的过程,一是极地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一个强烈的西向环流,称为“极地涡旋”(Polar Vortex)。该涡旋的重要作用是使南极空气与大气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使涡旋内部的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另外,尽管南极空气十分干燥,极低的温度使该地区仍有成云过程,云滴的主要成分是三水合硝酸(HNO33H2O)和冰晶,称为极地平流层云(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简单的加和。 实际上,当CFCs 和Halons进入平流层后,通常是以化学惰性的形态(ClONO2和HCl)而存在,并无原子态的活性氯和溴的释放。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室的研究都证明,化学惰性的ClONO2和HCl 在平流层云表面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ClONO2 + HCl ? Cl2 + HNO3ClONO2 + H2O ? HOCl + HNO3 生成的HNO3 被保留在云滴相中。当云滴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将会沉降到对流层,与此同时也使HNO3从平流层去除,其结果是造成Cl2 和HOCl 等组分的不断积累。 Cl2 和HOCl 是在紫外线照射下极易光解的分子,但在冬天南极的紫外光极少,Cl2 和HOCl的光解机会很小。当春天来临时,阳光返回南极地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射线使Cl2 和HOCl开始发生大量的光解,产生前述的均相催化过程所需的大量的原子氯,从而造成严重的臭氧损耗。氯原子的催化过程可以解释所观测到的南极臭氧破坏的约70%,另外,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协同机制可以解释大约20%。 随后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南极,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结果是南极涡旋逐渐消失,南极地区臭氧浓度极低的空气传输到地球的其他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造成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下降。 北极也发生与南极同样的空气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在每年的一月至二月生成北极涡旋,并发现有北极平流层云的存在。在涡旋内活性氯(ClO)占氯总量的85% 以上,同时测到与南极涡旋内浓度相当的活性溴(BrO)的浓度。但由于北极不存在类似南极的冰川,加上气象条件的差异,北极涡旋的温度远较南极高,而且北极平流层云的量也比南极少得多,因此目前北极的臭氧层破坏还没有达到出现又一个臭氧洞的程度。 因此,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变化的非均相的复杂过程,但其产生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里昂和哈龙,曾经是一个谜团的臭氧洞得到了清晰的定量的科学解释。但是令科学家和社会各界忧虑的是, CFCs和Halons 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臭氧层正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威胁。 为了评估各种臭氧层损耗物质对全球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科学上采用了“臭 氧损耗潜势”(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ODP)这一参数。臭氧损耗潜势是指在某种物质的大气寿命期间内,该物质造成的全球臭氧损失相对于相同质量的CFC-11的排放所造成的臭 ODP=单位物质X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单位质量的CFC-11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 氧损失的比值。在大气化学模式计算中,某物质X的ODP值可以表示为: ODP=单位物质X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单位质量的CFC-11引起的全球臭氧减少 臭氧损耗物质的大气浓度分布及参与的大气化学过程是影响其ODP 值的主要因素。由于对这些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臭氧损耗物质的ODP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类臭氧层损耗物质的ODP 值的次序大体一致:含氢的氟氯烃化合物的ODP 值远较氟里昂低,而许多哈龙类化合物对平流层的破坏能力大大超过氟里昂。这些研究为决策者指定臭氧层损耗物质的淘汰战略和替代提供了依据。 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到,,,,年底,这一空洞的面积已达,,,,万平方公里。【2】 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A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UV-B辐射的增加会极大的影响到陆地生命,如置物和微生物,但并不 都是消极的。损害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会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还会因同一物种内品种不同而不同。事实上,损害这个字眼有误导性。最近研究表明,UV-B射线是通过改变基因行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有机体发生作用的。这些作用表现在他们改变了植物及他们产生的化合物的生命周期。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人类和动物消费的植物的营养质量。最近研究表明,UV-B辐射的增加带来的影响会在多年生植物中常年累积,在一年生植物中代代传递。还不清楚这类现象有多普遍。如果普遍的话,在一个生长季节,一段时间内,易受影响的物种就会表现出日益明显的效果。 我们要记住UV-B射线的增加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植物和其它 -B射线的反应往往通过其它环境因素得以调节,如大气二有机体对高强UV 氧化碳浓度、可用水量、矿物营养水平、重金属和大气温度。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目前许多因素正处于变迁阶段。 B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你可能认为水生动物由于居住在水中,会免遭强烈UV-B的照射。但是,对于水生动物,特别是那些在水边栖息的生物体来说,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表明太阳的UV-B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蛋白质和色素含量、以及浮游植物(浮游生物)的繁殖都不利,进而影响食物链。某种海藻和海草也对太阳的UV-B具有明显的敏感反应。研究表明,UV-B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深达水面以下10,15米。浮游动物(浮游生物中的动物)以及其它的水生生物如海胆,珊瑚和两栖动物都对UV-B敏感。UV-B射线被吸收并分解成溶解有机碳和微粒有机碳,生成促使细菌降解的物质。这些降解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至关重要。但是,分解了的DOC允许UV-B穿透更深的水,使动植物在离水面更远的地方也暴露其间,并收到伤害。 由于海洋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变化范围太大,因此很难精确断定UV-B对某种生物个体种和整个浮游生物生态圈的影响到底有多少。鱼和其它海洋作物产量的下降对经济有很大的冲击,并影响了自然界肉食类动物的生长;但是,要对这些影响的程度做定量的估计是很困难的,仍存在争议。 越来越多的水生生态系统暴露在UV-B下,还导致了另一个可能的重要的结果,那就是降低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而,也引起全球气候的变暖 。 C 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UV-B射线的增加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对陆地生物圈中 矿物营养循环的影响得到了研究并被证实。这是由于UV-B影响了数个基本环境参数如:成活植物的化学成分,植物残骸的光降解作用(光的分解作用),曾经被火烧焦的植物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微生物分解群体所起的变化,以及微有机体和植物的氮固定作用发生的改变。 对自然界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有机物是UV-B穿透能力的主要调节者。越来越多的UV-B影响到了产生有机物的生物学过程与破坏有机物的化学和微生物过程之间的平衡。通过模型和试验研究的方法来衡量和预测由于UV对海洋和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引起的变化而产生的气候变暖的影响。 D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UV-B辐射的增加促进了大气对流层的化学变化。对流层的臭氧量对当地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很敏感。模型研究表明:在洁净的环境下(低NOX),过量的UV-B降低了对流层中的臭氧量,而在污染的环境下(高NOX),增加了臭氧量。假设其它因素都不变,模型还表明:过量的UV-B能通过增加空气中羟(基)氢氧基分子含量而提高去除对流层中主要空气污染物的速度。同时,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氢的浓度也会预期增加。 到目前为止,用于替代臭氧破坏物质的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能造成什么 重大的影响还没有得到证实。这是个好消息,但同时我们要记住这仅仅是暂时的研究成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从长远的角度评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不断变化的,或者是类似臭氧破坏物的。 臭 氧 层 空 洞 在 破 坏 地球【3】 臭氧层空洞的现状: 下列表格是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出,在过去10多年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覆盖的面积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覆盖的面积达2977万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从NASA发布的图片看到,臭氧空洞像一个巨大的蓝水滴,完全罩在南极的上空,并延伸到南美的南端。 【4】 2002年和2004年,南极臭氧层空洞覆盖的面积较2000年明显缩小。但2003年和2005年的南极臭氧层空洞覆盖的面积仅低于2000年的纪录。2006年10月南极臭氧层空洞正以近1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展,目前空洞面积已经超过2900万平方公里,目前还不知道今年南极臭氧空洞是否会打破2000年的记录。这些迹象表明,目前一些专家有关臭氧层恢复的说法还需要5到10年的观察才能有一个关于臭氧层变化的可靠结论。 另外,美、日、英、俄等国家科学家联合观察发现,在北极上空臭氧层已形成面积约为南极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北极臭氧空洞。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家观测也发现,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以每十年2.7%的速度减少,已经成为大气中第三个臭氧空洞。 臭氧层空洞的趋势: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大会确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目的是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的国家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日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 大事记 1977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了有32个国家参加的“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类健康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并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一个臭氧层问题协调委员会。 1980年,协调委员会提出了臭氧耗损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系统这一评价结论。 198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起草保护臭氧层的全球性公约。 经过4年的艰苦工作,1985年4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公约从1988年9月生效。 这个公约只规定了交换有关臭氧层信息和数据的条款,但是对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条款却没有约束力。以后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基础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在审查世界各国氯氟烃类物质生产、使用、贸易的统计情况后,通过多次国际会议协商和讨论,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参与条约的每个成员组织,将冻结并依照缩减时间表来减少5种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耗,冻结并减少3种溴化物的生产和消耗。5种氟利昂的大部分消耗量,从1989年7月1日起冻结在1986年使用量的水平上;从1993年7月1日起,其消耗量不得超过1986年使用量的80,;从1998年7月1日起,减少到1986年使用量的50,。 蒙特利尔议定书实施后的调查表明,根据议定书规定的控制进程及效果并不理想。1989年3月,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连续召开了保护臭氧层伦敦会议与《公约》和《议定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赫尔辛基会议,进一步强调保护臭氧层的紧迫性,并于1989年5月2日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鼓励所有尚未参加《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尽早参加;同意在适当考虑发展中国家特别情况下,尽可能地但不迟于2000年取消受控制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尽可能早地控制和削减其它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加速替代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关科学情报、研究成果和,并寻求发展适当资金机制促进以最低价格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替换设备。1990年6月20,2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伦敦召开了关于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57个缔约国中的53个国家的环境部长或高级官员及参加议定书的欧洲共同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还有49个非缔约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又通过了若干补充条款,修正和扩大了对有害臭氧层物质的控制范围,受控物质从原来的2类8种扩大到7类上百种。规定缔约国在2000年或更早的时间里淘汰氟利昂和哈龙;四氯化碳到1995年将减少85,,到2000年将全部被淘汰;到2000年,三氯乙烷将减少70,,2005年以前全部被淘汰。这次会议对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议定书中未涉及到“过渡物质”——氢氟氯烃(HCFCs)(这种物质对臭氧层的潜在危险远小于氟利昂),也提出了反对无节制地使用的要求。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建立了国际臭氧层保护基金会,最初3年的金额为2.4 亿美元。这笔钱将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人员培训和进行区域研究,并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整体需求。 到目前为止,已有150多个政府批准了这项条约。生产和消费氯氟烃(CFCs)和其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已经被奇迹般地减少了将近70,。氯氟烃的重复利用被广泛地采用。而且,臭氧安全技术现在已经可行并被广泛采用。监测表明,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增长速度已经逐渐减慢。大气中甲基溴的含量也已经减少。但是,臭氧层是脆弱的,只有社会各方面包括消费者不断地支持,保护臭氧层的斗争才能最终赢得胜利。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为加强对保护臭氧层工作的领导,我国成立了由国家环保局等1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编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并于1993年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成为我国开展保护臭氧层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化工、家用制冷等8个行业的淘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各行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原则、政策、计划和优先项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上述两个文件为依据,我国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蒙特利尔多边基金项目。截止到1997年6月,多边基金执委会共批准了我国210个项目,获得赠款总额1.5亿美元。为配合履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国家正在逐步制定并采取一定的法规和措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予以控制,对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予以引导和鼓励,如生产配额、环境标志、税收价格调节、进出口控制、投资控制等政策。目前,已有一些规定出台。除此之外,我国还开展了保护臭氧层的宣传、国际合作和科研等方面的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这项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中。经过这些努力,我国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许多企业或利用多边基金,或利用自有资金进行了生产线的转换。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约2万吨;一批替代产品已经面市,为削减乃至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2】 :,1205781031&fm=0&gp=0.jpg 【3】 :【4】 :百度百科
/
本文档为【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