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2018-12-14 157页 ppt 12MB 4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一米阳光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四、发展的关键期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又可表...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四、发展的关键期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 选择性繁殖 家庭研究 双生子研究选择性繁殖研究屈赖恩依据走迷津能力的高低将一群最初未加挑选的白鼠分类,选择其中聪明的公鼠与聪明的母鼠配对,繁殖,迟钝的公鼠与迟钝的母鼠配对,繁殖,再对子代白鼠走迷津的能力进行考察.选择性繁殖与白鼠走迷津错误次数间的关系。如右图。双生子研究 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两个胚胎各自发育成的两个个体,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遗传特性。因此,同卵双生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上的相似性,可以看成是遗传对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可以把同卵双生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差异归因于环境因素。双生子-犯罪相关研究;双生子对数和一致率概览 双生子研究:1990(托马斯.保查得&戴维德.莱肯);他们从1983年开始研究,找到了56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MZA),分别来自美国等8个国家,将他们与在一起抚养的双胞胎(MZT)进行比较,结果是十分惊人的!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 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影响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胎内环境 早期经验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心理的发展。早期经验的作用 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进行有关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动物繁殖与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到人类。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etal.):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 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 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 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猪孩” 1974年12月,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患病,父亲是聋哑人,缺乏照顾的她与猪为伍,形成猪的习性,1984年才被人发现。经专业人员检测,当她被外界发现时,这个11岁的“猪孩”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上下、颜色等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没有悲伤。 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猪孩”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正常人70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几年前,王显凤与当地农民李俊来结婚,并生下一男孩。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墨森(P.H.Mussen):孤儿院的孩子显著的爱闹事(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更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更散漫和多动。 与成长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出现 极端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逐渐影响力,因为许多事实证明,儿童心理发展不可能没有遗传的作用,也不可能没有环境的作用。 于是,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出现了。 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斯滕的“幅合论”;鲁克森伯格;格塞尔斯滕的“幅合论”幅合论的核心观点 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出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幅合的结果。 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的比重可因事而异。鲁克斯伯格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核心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假设人天生具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1.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个因素。如具有精神分裂症潜在倾向的个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个体遇到的环境压力,而没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个体,即使环境压力再大也不易发生这类疾病。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有时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 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遗传和环境本身就是互相包容的。遗传是种系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种系以机能机构的形式巩固下来的环境作用的反映。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从受精卵形成的一瞬起,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作用就纠缠在一起,无法真正分离。3.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大小均不相同。 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 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小,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不存在什么阶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又阶段的,是跳跃式的以产生新的行为模式展开的;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目前的看法: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在心理学中,对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的划分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从出生到死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乳儿期(1个月-1岁); 婴儿期(1岁-3岁); 幼儿期(3岁-6岁); 童年期(6岁-12岁); 少年期(12岁-15岁); 青年早期(15岁-18岁); 青年期(18岁-30岁); 中年期(30岁-60岁); 老年期(60岁-死亡)。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两种不同的儿童观: 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自身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 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被动的机体,其行为主要是由环境中的外部力量塑造。 在美国,就有一个青年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控告他的父母犯了渎职罪。 你怎看呢,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样为父母辩护? 只要儿童的任何方面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影响时,发展心理学家就认为他们在发展中是主动的。 所以对于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尽管不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困难气质,然而他的确是挑战了爱他却受挫的父母的耐心,他在主动的影响着自己的发展!四、发展的关键期 植物的“敏感期”形态学家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形态的变化,这个时期就叫敏感期。 动物的“母亲印刻”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关键期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见右图---尾随反应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中止的,它逐渐发展到高峰,然后慢慢消退。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于关键期的争论 关于人的关键期的争论主要围绕如下两方面进行: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的缺失是否不可弥补? 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的负面影响,通常并非不可弥补,对于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个词更为合适。关于关键期的争论 各种心理功能在其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而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困难。 过于强调关键期可能使我们坠入新的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派别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 经典研究-双生子爬楼梯 1929年,格塞尔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经典研究-双生子爬楼梯 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 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 进一步的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据此,格塞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双生子爬楼梯成熟势力说的主要观点 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 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格塞尔的“行为周期” 从2-5岁、5-10岁、和10-16岁,每一阶段都有平衡与不平衡相互交替的同样程序,表现为儿童发展过程中,较好的年头和较差的年头有序地交替。格塞尔发展量表 格塞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收集了数以万计的儿童发展行为模式,发现了每一个特定年龄行为发展的特定水平,即年龄常模的。 1940年,格塞尔公布了格塞尔发展量表。学术界公认这是迄今为止对儿童行为最好的分析和概括。成熟势力说 遗传与环境? 遗传决定论 阶段性与连续性? 阶段性 主动的与被动的? 主动的 是否具有关键期? 有行为主义观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 班杜拉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经典条件反射在研究狗的消化腺时,巴甫洛夫使用了外科暴露的方式,让消化分泌物流出体外,以便进行观察、测量和。这一工作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唾液的功能。每当食物放入狗的嘴巴中,唾液就会自动分泌出来。巴甫洛夫注意到,有时即使在提供食物之前,唾液也会分泌。看到食物,或者听到那个规律性给它提供食物的人的脚步声都导致了唾液分泌。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华生的心理观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是行为主义观的创始人。 他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 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所谓刺激,就是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所谓反应则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或外显的变化,而行为则是由这些简单的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反应系统。外显的反应是公开的和可直接观察的。内隐反应,如心跳、腺体分泌和神经冲动等,发生于有机体的内部。这些反应尽管不是公开的,它们仍然属于行为。华生的发展观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 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比如说:我们为什么怕蛇,我们怕吃晕华生的经典研究-婴儿害怕实验 男孩艾伯特11个月时与小白鼠玩了3天,后来,当艾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鼠时,脑后突然响起了钢条的敲击声。艾伯特受到了惊吓,但没有哭。第二次,当他的手刚触摸到白鼠时,钢条又被敲响,他猛然跳起,向前摔倒,开始哭泣。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当白鼠单独出现时,艾伯特会表现出极度恐惧,转过身去,躲避白鼠。华生的经典研究-婴儿害怕实验 在这个实验里,白鼠成为剧烈声响的替代刺激,引发了艾伯特的条件反应。 华生认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人类有三种原始的的情绪模式爱、怒、怕。 玛丽·琼斯的被试是3岁大的皮特(Peter)。皮特已经显示出对兔子的恐惧,当然,这一恐惧并不是在实验室中造成的。当皮特吃饭时,一只兔子被带进房间,但是与皮特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不会引起皮特的恐惧反应。经过几周的一系列尝试之后,兔子与皮特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且总是出现在皮特吃饭的时间。最终,皮特习惯了兔子的存在,可以触摸兔子且不会表现出恐惧反应。对类似物体的那种泛化的恐惧反应通过这个程序也被消除了。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 遗传与环境? 环境决定论 阶段性与连续性? 连续性 主动的与被动的? 被动的 是否具有关键期? 无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华生的精神是不灭的,这种精神得到净化和纯化,通过斯金纳的作品而继续存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传承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信条。与华生不同的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斯金纳的白老鼠试验--操作条件反射 试验工具:斯金纳箱 试验对象:白老鼠 试验过程:实验涉及白鼠在斯金纳箱中揿压杠杆。一只剥夺食物的白鼠被放进箱子中,让它在里面自由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白鼠最终偶然压到了杠杆,激活了某种机制,释放出一个食物丸到了食物盘上。获得一些食物丸(强化物)之后,条件反射通常很快就形成了。在这里,刺激是模糊的,是一个大的情境,白鼠的行为由盲目的的触动了某个机关得到奖赏到自发有目的的压按机关,行为目的越来越明确。强化和强化物在这里起到很大的作用,行为是否发生取决于行为导致的结果。两种行为 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两种: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被一个特殊的刺激所引起,换句话说,反应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一种“应答型”行为。 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没有明确的刺激,有机体行为是自发操作的,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境,这种自发的操作受到结果的控制。比较两者的差别?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是最重要的,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则是最重要的,没有强化,则自发的反应就不能巩固。 积极强化: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通常是积极的刺激; 消极强化: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加强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通常是让人厌恶的刺激。两种强化行为矫正 一个偏食的儿童,只吃肉,不吃蔬菜。 正强化:当儿童吃一口蔬菜,立即予以表扬,并夹给他一块肉。 负强化:当儿童吃饭时吃蔬菜,当天不必打扫卫生。 两种强化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克服儿童偏食的不良习惯。斯金纳行为主义观 遗传与环境? 环境决定论 阶段性与连续性? 连续性 主动的与被动的? 被动的 是否具有关键期? 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点: 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老行为主义学派主要通过对动物(如白鼠、鸽子等)的实验来建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这些理论受到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行为的社会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班杜拉将它定义为: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Eg:观察母亲化妆,小女孩穿上母亲的衣服,把脸画得成大花脸。。。犯罪心理学:雨夜屠夫。。。双食记。。。劫机案实例1:劫机事件 航空公司的客机劫持事件生动地说明了侵犯手段的迅速蔓延及其衰落。在一架大型客机于1961年被劫持到哈瓦那之前,美国还无人知道空中劫持这一概念。在这之前,曾有古巴人劫持客机到迈阿密。这些事件之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出现了一次劫机的浪潮,最后竟波及70多个国家。后来,劫机事件在美国虽有所减少,但仍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这样,国际上的空中劫持就变得很普遍了(Bandura,1979)。 一名有创意的劫机者,D·B·库珀创造了一种新的要胁方式。他索要一个降落伞和一笔相当可观的赎金以赎取机上的乘客(旧金山编年史,1971),然后他从机上跳伞,降落到了某个偏远地区。受其成功的启发,其他人也开始仿效。于是这一新闻又暂时复活了已在美国衰落下去的劫机现象。在几个月内,共发生18起使用降落伞的劫机事件。实例2:媒体的“罪行”  有时,是媒体播放的虚构的故事提供了醒目的样例,传播了有侵犯性的行为方式。 电视剧《末日飞行》因其所示范的新颖的劫机手段,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在该剧中,一名劫机犯威胁航空公司官员,一架执行洲际飞行的客机,如果在5000英尺以下着陆,安放在机上的一枚气压炸弹就会爆炸。最后,飞行员选择了一个高于临界高度的机场着陆,从而以智慧战胜了劫机犯。在该剧播映后的两个月内,使用同样气压炸弹的劫机企图迅速上升(Bandura,1973)。 而且,该剧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不同城市重播1-2天后,航空公司受到了劫机犯更多的勒索。他们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巨额费用,而后才会指出涉嫌安置在飞行中的客机上对高度敏感的炸弹位置。飞机于是返回海拔较高的机场,航空公司官员满足了劫机者的无理要求,而所学到的只是机上并没有炸弹。 该剧在悉尼的重播,使一名澳大利亚人从奎塔斯航空公司勒索到560000美元,从而立即暴富。他把该公司官员引到机场的一个存衣柜旁,在那里,他事先放置了一枚他制造的气压炸弹的样本,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他威胁的份量伊拉克儿童模仿执行死刑北京朝阳公园儿童模仿福娃射击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观察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观察者记住并且从榜样情境中了解行为,以表象和言语的方式将他们在记忆中存储;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行为,通过模仿,练习并根据反馈精炼自己的反应。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动机的来源有三种。1、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2、即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行为直接干预; 直接强化的作用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 班杜拉认为,外界结果虽然每每给予行为影响,但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结果。替代强化 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或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替代强化”,在替代强化基础上发生的学习就是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学习,故这种学习也可称为“无尝试学习”。班杜拉认为理想的榜样应具备五个条件: 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 3、榜样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4、榜样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儿童的自我强化依赖于自我的标准。而自我评价标准则来自儿童周围的范型,儿童往往以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范型而确立个人标准。成人在儿童的个人标准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儿童据此建立起一套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发展。相互决定论的社会学习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正如班杜拉所言,“人是在观察的结果和自己形成的结果的支配下,引导自己的行为。” 他认为儿童、青少年是积极的、有思想的人,他们可以朝着很多方向发展。 班杜拉认为人、环境和行为的关系是双向的。时尚。。。流行歌曲精神分析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观强调对外在行为的研究,而精神分析论则着重对“无意识”的探究。 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和弗洛伊德的名字为整个现代世界所知晓。心理学史上的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如费希纳、冯特、铁钦纳等等,在心理学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弗洛伊德在普通公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哪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目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 可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里克·海勒却在《时报》文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沃爵士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 他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三次,而最后一次是在他逝世60年之后。弗洛伊德无疑会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他是文明发展史上改变人类自我认识方式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弗洛伊德自己认为,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存在着三次对人类集体自我的巨大打击。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19世纪英国达尔文---进化论;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的划分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部分,前意识是平时并未被意识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的观念。 潜意识: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以及被压抑的创伤性经历。 你是不是会毫无理由的喜欢或厌恶一个人?是否在最应该的时候忘记了某个人的姓名? 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 本我又称伊底,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仿佛像一锅沸腾的兴奋物”。 本我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它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快乐原则使个体减少紧张到能够忍受的程度,如性欲的满足、饥饿的消除都能产生快乐。本我要求:我要吃,我要喝,我要毁灭等。。。自我 自我是个体出生以后,在满足本我需要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的心理成分,它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超我 超我是个体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 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一套引导儿童努力发展的理想标准;良心则由父母的禁令(如“你不应该”)构成。 儿童由于畏惧父母或成人的惩罚,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规则并自觉地遵守它,并把它转变为自己行为的内部规则,便形成了“良心”。 超我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 自我既要满足本我的需求,同时还要接受超我的监督。 自我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是永远的矛盾产物。 自我的三个主人:超我、本我、现实,并要保持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如果自我受到三方面的威胁,难以承受压力就会产生焦虑作为反应。焦虑的产生会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用一定的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使超我能接受,现实能允许,本我能满足,也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一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升华: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 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 等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 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还包括儿童由吮吸、排泄产生的快感、身体的舒适、快乐的情感。 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libido)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erogenouszone)。 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 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是他快感的来源。因此口唇是这一时期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婴儿也会把手指或其它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 弗洛伊德认为,寻求口唇快感的性欲倾向一直会延续到成人阶段,接吻、咬东西、抽烟或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2.肛门期(1—3岁) 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如果这一阶段性心理发生冲突,即强迫孩子排便,或者对时间、卫生要求过于严格,就可能会造成肛门期停滞人格。 相似的,过分在意“规律排便”可能产生两种相反的人格类型:过分守时,或者总是拖延。  ,例如《守财奴》的主人公就是具有典型的肛门期停滞人格。过分强调卫生可能致使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总是关注整洁,或者排斥整洁,总是邋里邋遢。 过分在意“规律排便”可能产生两种相反的人格类型:过分守时,或者总是拖延。 过分强调卫生可能致使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总是关注整洁,或者排斥整洁,总是邋里邋遢。3.性器期(3—6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俄底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有性兴趣(又可称恋母情结),而女孩则过分迷恋自己的父亲(又可称恋父情结)。 恋父(母)情结最终要受到压抑,因为儿童惧怕同性父母的惩罚。弗洛伊德假定,男性生殖器比女性生殖器优越,女孩会嫉妒男性具有男性生殖器,此谓阳具妒。由于父亲具有男性生殖器,因此,对女孩有吸引力;她将拥有男性生殖器的欲望转移到父亲身上,视母亲为竞争对手,因而产生恋父情结。4.潜伏期(6—11岁) 进入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 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与幻想,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之中。5.青春期(11、12岁开始) 在青春期,性的能量大量涌现,容易产生性的冲动。 青少年的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也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停滞和退化 在里比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称为停滞; 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比多又倒流回先前停顿的地方,称为退化。 停滞与退化之间具有因果联系。在发展的路上停滞的点越多,则机能也越容易为外界的障碍所征服而推导那些停滞点上。停滞和退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停滞和退化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格发展受到影响。 如口唇期的儿童如果受到过度看护或曾经历极大打击,就会产生口唇期停滞,表现为极度追求口唇的愉快,如大口吞食、吸吮手指头、咬铅笔之类的东西,或嗜烟嗜酒。简评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1、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2、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3、没有直接研究儿童,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 代表著作: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童年与社会》 《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领悟与责任》 《杰弗逊演讲集》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2-3)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成年中期(25-65)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晚期(65-)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学龄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学前期(4-5)主动感对内疚感生平 1902年6月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金发碧眼、十分惹人喜爱的小男孩呱呱坠地,母亲为他取名为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母亲卡拉,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一个显赫的犹太富商家庭,她美丽聪慧、光彩照人,21岁那年嫁给了同为犹太人的股票经纪人瓦尔德马,但新郎于新婚之夜失踪。不久后,埃里克森出生,1905年,母亲再婚,新郎是德裔犹太人泰奥尔多,婚后全家定居卡尔斯鲁厄。就这样,埃里克森成为奥尔多的继子。埃里克森的困惑 继子身份在埃里克森早年曾经深深地困扰着他。由于他小时侯父母一直对他保守秘密,他常常为这样两件事困扰,一是他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但他却长得金发碧眼,身材高大,是典型的北欧人形象,他自认为是德国人,但是他的同学却管他叫犹太人,而在继父的家族中,却又叫他异教徒;二是他一直无法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人们常常推测:这些关乎出生、种族、宗教文化问题上的困扰或许正是艾里克森日后会格外关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这类同一性问题的原因所在。 埃里克森被称为“同一性之父”,他在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中指出,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这一危机是青少年必经的阶段。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标准是独特性和联系性,即自我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是不同于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是连续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我都是自己认同的自我。 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是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对于自己是谁,即将去那里,在社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为主等问题困惑,迷惘、造成同一性的混乱,进而可能导致的人格上的缺憾。 讨论: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理论的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置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8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瑞士人,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JeanPiaget 主要经历 皮亚杰,瑞士人,父亲是一位历史学教授,母亲患有精神病。 皮亚杰少年老成,7岁就开始在空闲时间里研究鸟类,化石、海贝和内燃机装置。 不到十岁,就开始写了有关鸟类的一本书。但他父亲说那完全是七拼八凑。 到十岁的时候,皮亚杰决定更勤奋些,他在公园里看见一部分白化的麻雀,写了一篇简要的科学报告,投递到纳沙泰尔的自然科学杂志,杂志社的编辑不知道作者是一名小孩子结果就发表了。这让皮亚杰鼓起勇气,给当地的博物馆写了一封信,请求闭馆之后去研究一下藏品,馆长接受了,而且还邀请他去当他的助手。 16岁,就在动物学杂志上发表关于软体动物的文章。 后又跟随一名神父,学习哲学。22岁,得到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到1920年,他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随后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力的著作。到他84岁逝世那年,皮亚杰已出版40多部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他蜚声国际,除了弗洛伊的之外,他的文章被心理学文献引用最多,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他的一生没有受过任何心理学的培训,也没有得到心理学学位。 —“在现代,没有比让.皮亚杰更伟大的心理学家了。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使人不得不信服的认知发展说。” 1、思维的起源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来的?对于这一问题有多种解释。 有人认为思维来自于先天遗传; 有人认为思维来自对客体的知觉;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也不是单纯递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即回想;柏拉图认为灵魂和理念都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是永存不朽的。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就住在在理念世界里,早已认识了理念,只是在进入了肉体以后,受到肉体的dian污而把原有的理念知识给忘掉了。学习的作用就是只有把已有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所以“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主体:在皮亚杰看来,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即具有认识能力并能以活动作用于客体的人。主体的第一个特性就是有自我意识。主体的第二个特征是能够发出动作,即具有能动性。 客体是主体认识和作用的对象.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皮亚杰认为,在认识发生之初,主体与客体都不存在,使主体和客体分化开来的是活动,是活动创造了主体和客体。 活动不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他是心理和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正是在活动中形成、丰富和不断的深化的。 2、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 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是主体对某类活动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认知结构。 初生的婴儿,具有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行为模式或图式是先天性遗传图式,全部遗传图式的综合构成一个初生婴儿的智力结构。遗传图式是图式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这些先天性遗传图式为基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后述),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图式。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其图式被称为感知运动图式,当进入思维的运算阶段,就形成了运算思维图式, 皮亚杰在他的著作中将图式分为初始图式、初级图式、高级图式等不同水平. 初始图式主要是遗传性的图式;初级图式主要是感知-运动图式、习惯等;高级图式主要指运算图式、思维结构。 最初的图式很简单! 初生的婴儿,具有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行为模式或图式是先天性遗传图式,全部遗传图式的综合构成一个初生婴儿的智力结构。 以这些先天性遗传图式为基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后述),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在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图式。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其图式被称为感知运动图式,当进入思维的运算阶段,就形成了运算思维图式。 儿童不断地探索、操纵并企图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他们形成新的更精细的行为结构,儿童的图式不断变化和丰富起来。 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从较低水平的图式不断建构更高水平的新图式,从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 同化 同化本来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指的是有机体把环境成分整合到自己的原有结构中去的过程,如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通过消化而把营养物变为机体本身的一个部分。 皮亚杰借用这一概念用来说明个体把新鲜刺激纳入原有的图式之中这样一种心理过程。通过同化,人们把陌生的事物纳入到原有的图式中,从而达到对于这一事物的理解。鱼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之中。 当一个人在环境中遇到了新经验,并且把这个经验看作和他(她)已经具有的身体或心理动作经验完全一样或非常相似的时候,同化就发生了 因此,同化过程受到个人已有图式的限制,个人所拥有的图式越多,所能同化的事物的范围也就越广泛,反之,图式的数量和种类少,则同化的范围也就相对狭窄。 顺应 顺应指个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同化的新刺激时,便要对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迫使个体改变现有的认知图式,形成某些适合新经验的新图式,引起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对认知结构给以增补、提炼并使之复杂的、创立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就称为顺应。 图式的发展和丰富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实现的。通俗地说,同化就好象消化系统一样,主体将遇到的环境刺激吸收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来,以原有的图式去认识和接纳外部事物, 但当同化过程失败时,即原有图式不能吸纳环境刺激时,人们就要采取顺应的方式。顺应是调整或改造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创新以重新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同化是量变的过程,而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在认知结构的发展中,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独立过程,共同完成着个体的适应。 就人的认识成长来说,如果只有同化没有顺应,认识就谈不上发展。同样,如果不存在同化也就没有顺应可言。同化和顺应永远是交织在一起的。认识永远是外物同化于内部图式、内部图式顺应于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举例:吃奶--吃饭,用勺子--用筷子 图式在皮亚杰理论中有重要的地位! 图式是主体反应刺激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图式是对动作经验的保持。在活动中形成的对主体有意义的经验,会以行为模式或认知结构的形式保存下来,与之前的图式组织起来形成图式系统。 个体的认识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体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图式。 4.平衡 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识的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儿童认知最初处在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中,当面临一个新异的刺激时,就产生了不平衡,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或顺应,使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恢复了平衡的状态,认识也获得了发展。认识的发展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所以平衡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智力的本质是种适应” 皮亚杰认为“智力就是认知结构趋于平衡的状态”。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他们经常面对一些无法立刻理解的新奇刺激和挑战,这种思维模式和环境之间的不平衡促使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已解决新困惑并达到认知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一)成熟 “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儿童的某些行为模式的出现有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或神经系统的最早发生机能。成熟是认知发展的基础,成熟为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如何成为现实还需要依赖经验和练习。 (二)物理环境 “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包含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的经验,是个体通过与物体打交道而获得有关物理特性的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是基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动作,从动作及相关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经验。 (三)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诸多方面,这种因素指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社会环境因素和物理环境因素一样,它们要能对主体的发展发挥影响,就必须建立在它们能被主体所同化的基础上。 (四)平衡化 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因素是平衡或自我调节。 平衡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 2、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 3、每个阶段都是产生下一个阶段的必要基础,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下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 4、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社会文化历史观 代表人物:前苏联心理学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将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作了区分。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机能,它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感知觉、不随意记忆、形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等均属于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以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思维、有意注意、高级情感、逻辑记忆等心理过程则属于高级心理机能。内化说 维果茨基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维果茨基指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与自身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内化即外部活动借助于言语而转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活动。 具体来说,在儿童与成人或者其他经验更丰富的个体在讨论物体、事件、人物和问题时,逐渐将他人谈论和解释世界的方法纳入自己的思维中,并开始使用和别人一样的文化工具、如词汇、概念和策略,形成自己的知识、思想、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形成新结构。所以,维果斯基实质上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ZPD ZPD(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即最近发展区。 ZPD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ZPD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ZPD 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ZPD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ZPD。ZPD ZPD概念在教学领域受到了极为广泛的重视。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学生的ZPD决定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二是教学创造着ZPD。教学一方面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所谓刺激,就是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所谓反应则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或外显的变化,而行为则是由这些简单的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反应系统。外显的反应是公开的和可直接观察的。内隐反应,如心跳、腺体分泌和神经冲动等,发生于有机体的内部。这些反应尽管不是公开的,它们仍然属于行为。比如说:我们为什么怕蛇,我们怕吃晕在这里,刺激是模糊的,是一个大的情境,白鼠的行为由盲目的的触动了某个机关得到奖赏到自发有目的的压按机关,行为目的越来越明确。强化和强化物在这里起到很大的作用,行为是否发生取决于行为导致的结果。比较两者的差别?Eg:观察母
/
本文档为【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