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

2011-05-08 3页 pdf 123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7924

暂无简介

举报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      第 25卷 第 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25 No. 2 2005年 3月        J ournal of South-C ent ral University for Nat ionalit ies( Humanit ies and Social S ciences)       Mar. 2005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化 孙先英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在周代, 不仅死...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
     第 25卷 第 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25 No. 2 2005年 3月        J ournal of South-C ent ral University for Nat ionalit ies( Humanit ies and Social S ciences)       Mar. 2005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化 孙先英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在周代, 不仅死人饭玉, 而且活人也饭玉;它不仅是亲情的达, 而且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具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饭玉这一葬仪, 是远古这一风俗的继承和发扬, 其缘起的原因是复杂的。 关键词: 周代;饭玉; 丧葬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 K292. 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33X( 2005) 02-0143-03   玉的运用在周代十分广泛, 大至天子即位、诸侯 封疆, 小至寻常百姓的穿着打扮,有无玉不成礼,无玉 不成国之谓。进而玉被赋予了“九德”、“十一德”、“五 德”等道德意义, 形成了丰富的玉文化传统, 玉也就成 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 “中国的玉器反映了人类历史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以 及与之相应的道德文化的生成、确立、发展和延续。” 周代玉文化的功用大致可包括生产工具、祭祀、礼仪、 丧葬、馈赠、教化等。其中, 丧葬中的饭玉颇具文化 意蕴。 一 在周代,有身份地位的人死了要饭玉含贝。“含”, 即将璧、贝、玉和珠等物置于口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丧葬习俗。“饭用米贝”, [ 1]“饭以生稻, 以槁骨”[ 2]。 天子及诸侯之间的助丧之物中,就有赠饭含一项。“秋 七月, 天王使宰亘来归仲子之 。传曰:‘乘马曰 ,衣 衾曰 ,贝玉曰含,钱财曰赙。’释曰:‘赙玉曰 。’”[ 3] 《左传·襄公》有这样的记载:“荀偃痹疸, 生疡子头。 济河, 及著雍, 病,目出, 大夫先归者皆返。士 请见, 弗内。请后, 曰: ‘郑甥可!’二月甲寅,卒, 而视, 不可 含。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 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乃重抚之曰: ‘主 苟终, 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乃瞑,受含。宣子出, 曰: ‘吾浅之为丈夫也。’”[ 4] 然而, 有资格饭玉的人,其玉的规格也各有差。周 代的丧葬礼仪规定,天子含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 士以贝,庶人含饭。“贝三实于 。疏:大夫以上饭时兼 用珠玉也。”[ 5]。“天子饭九贝, 诸侯七, 大夫五, 士 三。”[ 1]西汉刘向云: “天子含实以珠, 诸侯以玉,大夫 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6]《大戴礼》亦说“天子饭 以珠,含以玉”[ 7]。此后历代丧葬,也大多依此而定。如 唐代规定: 一品至三品饭粱含璧, 四品至五品,饭稷含 碧。六品至九品饭粱含贝。明代一品至五品饭稷含珠, 六品至九品饭粱含小珠,庶人饭粱、含铜钱三枚, 体现 了严格的等级观念,这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 夫。”不仅饭玉的种类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就连饭食 也是受等级制度和尊卑贵贱的制约。据吴澄《礼记纂 言》说,天子、诸侯、大夫等地位高贵者死后,规定: “君 (诸侯)用粱, 大夫用稷, 士用稻。”[ 8]甚至饭玉的方式 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有身份的人死了,玉含之物并 不是直接放入口中,而是凿巾以饭。即在死者面上覆 以缎帛,由宾客在当口凿穿帛巾,将米粒珠玉等物轻 轻塞入死者口中。至于士以下地位较低的人死去,在 入棺前的饭含仪式上,则是揭开面幕,由孝子亲自将 饭含之物放到死者口中。所以,当季平子死了, 其家臣 阳虎想用 敛他时, 仲梁怀阻止他说:“改步改玉。” 对此, 杨伯峻解释道: “据《玉藻》郑注及孔疏, 越是尊 贵之人,步行越慢越短。⋯⋯因其步履不同,故佩玉也 不同。改其步履之急徐长短,则改其佩玉之贵贱,此改 步改玉之意。”[ 9]强烈的身份标识,使人对自我身份地 位产生认同感。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角色,他在群 体中处于什么身份地位, 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是由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界定的。一个人只有在社会 中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他才能安守本分,从而 143 � 收稿日期: 2004- 05- 04 作者简介:孙先英( 1965- ) ,女,四川省渠县人,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唐宋文献。 达到自我规范意识与社会的要求一致,借此实现天下 太平, 维系统治地位长治久安的目的。身份的标识固 然有巩固统治的作用, 但同时也加强了文化的封闭 性。世袭的阶层、等级的文化意识,常常使人变得更狭 隘、自私或陷入非理性。因而,世袭的阶层、等级文化 的出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退步。 不仅死人饭玉,而且活人也饭玉。《左传·僖公六 年》记载,“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冬, 蔡穆侯将许僖公, 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 夫衰 ,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 微子言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祝之。焚其榇, 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杜预注曰: “缚手 于后,惟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榇,棺也。将 受死, 故衰 。”[ 10]《左传·昭公四年》又载: “楚子以 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 杨伯峻先生解释到: “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 生。杨宽《贽见礼新持》‘则以为璧用以为贽’不确。楚 王受璧,示许其生。”[ 9] 二 周代的饭玉风俗是远古饭玉风俗的继续。据 1980 年第 2期《考古》和 1990 年第 2期《文物》杂志 载, 山东诸城呈子、邳县大墩子、泰安大汶口等原始社 会墓地和江苏省新沂花厅遗址 20号墓葬都有含玉的 实证。值得一提是,在后者的墓主口中,有一长条玉 。( :用来敛尸的玉塞,置死者口中。多为蝉形或小 圆柱形)此外, 在兖州王因遗址的 11座墓中, 也发现 死者口中含有直径为15- 20毫米的石球、陶球。大汶 口文化以及大溪文化和菘泽文化墓葬里的口含玉的 事实, 说明含玉这一葬仪,最晚在 5000年以前就已形 成并开始流行起来。 饭含丧葬仪礼的背后, 总伴随着人的复杂心态。 人们面对死亡时, 存在着期盼和恐惧的矛盾心理,一 方面是不肯相信亲人已驾鸿西去,希望他长生不死; 另一方面,现实使得后人强烈地感知: 死者已矣。因 此, 以 、璧等饭含死去的亲人,其原因和动机都是复 杂的。 其一,其最初动机只是出于后人的善良愿望,怕 死去的亲人在幽冥中挨饿, 于是便在死者口中放置 珠、玉、米、贝等物,以示死后口不常虚。 其二,是因为周人认为玉具有防腐的实用功效, 以玉实口的重要原因也即是欲借“玉气”以护尸。良渚 文化中全身置玉的葬俗是在饭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 展。温润不朽且坚韧的宝玉在古人看来确实有敛尸防 腐的作用。一物品之所以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 人类活动用得着它的地方生成意义。也就是说, 玉的 文化意义首先在于它的实用功能。 其三,周人相信玉能镇墓压胜,避凶驱邪。辟邪观 念的产生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究其原因,在于人们 相信鬼神的存在,相信灵魂不灭的观念和超自然的力 量。这种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们认为玉是纯阳精 之纯者,天地的精华, 可以贯通天地。郑玄曰:“璧外八 方, 象地之形; 中虚圆以应无穷, 象地之德, 故以祭 地。”又曰:“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 璜在足,璧在背, 琮在腹, 盖取象方明神之也。”[ 1 1]唐贾公彦说: “璧琮 者通于天地。”[ 11]据《胡宗别传》载, “吴时掘得铜印, 以琉璃为盖,画布云母于其上,开之得白玉如玉。太皇 帝以问君, 君曰:‘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处处埋宝物 以当王士之气, 此抑是也。’”[ 12]玉不仅可以驱邪, 而 且还可以为始皇压王气。进而, 人们便生起了一种希 望:借助玉上通于天, 下达于地的神力升上仙界, 享受 极乐世界并荫福子孙后代。 其四,源于古人的灵魂观。马林诺斯基在《文化 论》中对此说:“在朴素的人类心理上,或者说在 心理上,有一种自然的对死亡的反对。觉得死原不是 真的,或以为人还有一个灵魂,而这灵魂是永生的。这 种需要又不是一种心里的‘本能’,而是为文化、合作、 及人类情操的生长所决定的 来自人的焦虑和挣 扎。”[ 13]灵魂不死观更直接地源于原始人的经验直觉 梦。在梦中, 灵魂会出窍,自由于人的身体, 或飞 翔在我们期盼的极乐世界,或身历我们将要体验的情 境,或与我们长眠于地下的亲人见面。对此恩格斯曾 做过论述。他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 己身体的构造, 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 于是就产生 一种观念: 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 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 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 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 还会死亡, 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既然灵魂 是不死的, 善待死者的肉体便可以使灵魂获得慰藉, 从而护佑活着的人。这样在灵魂和灵魂不死观念的影 响下, 对死者不是随意遗弃而是妥善地加以处理, 原 始的丧葬方式便产生了。”[ 14]在古人看来, 人是一个 魂与魄的结合体, 《礼记·礼运》:“体魄则降, 知气在 上”[ 1]。《说文解字》:“魄,阴神也,魂,阳神也”[ 15]。具 体而微地体现周人灵魂不死观是“复”这一丧仪。“复” 即人死后, 复登高插布帛以招死者之魂。复者在屋顶 或寝庭的南面, 凭复衣召唤死者的灵魂。希望通过 “复”, 找回死者迷失的灵魂,期盼死者再生。这一点可 14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2 期 由《礼记·礼运》记载中看到:“欲招此魂令其复合体 魄, 如是而不生乃行死事。”[ 1]在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 的支配下,便产生了丧葬仪式及大量物品的殉葬。含 玉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象征灵魂不灭、生命再生的方 式。既然灵魂不死,含玉葬玉就可以让死者在冥冥之 中继续享受尘世的富贵荣华。 其五, 出于孝道。周在血缘宗法制基础上立国,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确立,以尊祖敬宗为特点 的孝道必然会被凸现出来。孝道源于人之身体发肤受 之于父母这样的感性认识。既如此,“父母之恩至高至 大, 如水之源, 木之本,是不可不报的。从报父母之恩 推及到报君王、国家之恩,所以报恩思想是中国人的 普遍社会心理之一。”[ 16]不仅强调“生事之以礼, 死葬 之以礼,祭之以礼”[ 17] , 为慎终追远, 儒者似乎更强调 “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 1]。孟子认为“养生者,不 足以当大事, 为送死, 可以当大事。”[ 18]他主张厚葬, 认为厚葬才算尽性,尽性才算尽孝。荀子也主张厚葬, 他在《礼论篇》中论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 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 始而慎终, 终始如一, 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夫厚 其生而薄其死, 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 道, 而倍叛之心也。⋯⋯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 谓之 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 2]如此强调的结果, 就是厚葬。厚葬莫过于以人之所珍视的玉殉葬。因为 玉的价值在古人心目中甚至超过了黄金,正所谓“黄 金有价玉无价”。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 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含玉至此己趋完 善,含玉殓葬风俗是玉葬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 其六, 我们也不排除墓主人的后代出于虚荣, 炫 耀夸示,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身份。含于口中而见了 天的玉,一则表明了死者的身份地位,二则表达了生 者的善良愿望, 希望死者在玉的保护下, 继续尘世的 美好生活。 总之, 饭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周人的 孝道观、道德观、价值观及生死观。 参考文献: [ 1]  礼记·檀弓上[ Z]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2] 荀子.荀子·礼论[ Z] .诸子集成初编[ Z] .成都:四川省人民出版 社, 1998. [ 3 ] 谷梁·隐公元年[ Z] .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 4] 左传·襄公[ Z]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5]  仪礼·士丧礼 [ M ] . 阮元. 十三经注疏[ Z]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 6] 刘向.说苑·修文[ M ]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 7] 大戴礼[ Z]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8] 吴澄.礼记·纂言[ Z] .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 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Z] .北京:中华书局, 1981. [ 10] (宋)李 ,等.太平御览:卷八十珍宝部[ M ] .北京:中华书局影 印本, 1960. [ 11] 周礼·天官·玉府[ Z]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12] 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僖公六年[ Z] .阮元. 十三经注疏[ Z] .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13] (英)马林诺斯基. 文化论 [ M ] . 费孝通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M ] .北京:人民出 版社, 1965. 219- 220. [ 1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1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7] 论语[ Z]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 [ 18] 孟子·离娄章句[ Z] . 阮元.十三经注疏[ Z] . 北京:中华书局影 印本, 1980. (责任编辑 程 苹) On Funeral Culture in Zhou Dynasty by Researching into Jade-holding in the Mouth SUN X ian-y ing ( School of L it eratur 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 er sity ,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hina) Abstract: In the Zhou dynasty, not only the living , but also the dead held jade in the mouth. Jade in mouth, w ith plenty of cultural connotat ion, is the symbo l of af fect ion and o f status as w ell. As a funeral ceremony , the origin o f jade-ho lding in the mouth is complicated. Key words : the Zhou dynasty; holding jade in the mouth;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145 第 25 卷                 孙先英: 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化                   
/
本文档为【从饭玉看周代的丧葬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