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5 葡萄病害

2011-11-10 8页 doc 220KB 1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726

暂无简介

举报
15 葡萄病害第十五章 葡萄病害(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及难点: 1.葡萄白腐病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 2.葡萄黑痘病 Sphaceloma ampelinum 3.葡萄霜霉病 Plasmopara viticola 4.葡萄白粉病 Uncinula necator 5.葡萄褐斑病 Phaeoisariopsis vitis等 葡萄白腐病症状识别、病原形态及生物学、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要点。 葡萄霜霉病、白粉病...
15 葡萄病害
第十五章 葡萄病害(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及难点: 1.葡萄白腐病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 2.葡萄黑痘病 Sphaceloma ampelinum 3.葡萄霜霉病 Plasmopara viticola 4.葡萄白粉病 Uncinula necator 5.葡萄褐斑病 Phaeoisariopsis vitis等 葡萄白腐病症状识别、病原形态及生物学、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要点。 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的病原形态及生物学、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防治技术。 葡萄白粉病.jpg 葡萄白腐病.jpg 葡萄白腐病1.jpg 葡萄褐斑病.jpg 葡萄褐斑病2.jpg 葡萄黑痘病2.jpg 葡萄白腐病 Grape white rot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病、穗烂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南北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常年损失可达25%左右,流行年份可达50%~70%。 症状(相关图片) 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枝蔓和叶片。受害果穗往往从穗轴和小穗轴开始发病,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的不规则形病斑,轻擦病皮极易破碎剥离,病部有酒糟味。当病斑扩大环绕穗轴一周时,其以下部分果穗干枯。受害果实多从果柄处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水渍状,迅速延及整个果粒,呈褐色软腐。在受害的穗轴、果实上密布初为灰白色、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潮湿时,从小粒点上溢出灰褐色粘液(分生孢子)。严重时,整个果穗发病,病果粒和小穗极易脱落。有些病果并不脱落,失水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 受害枝蔓从机械伤口或接近地面部位开始发病,产生水渍状、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并凹陷,向上下扩展。后期病斑色泽加深,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最后枝蔓皮层组织纵裂、腐烂,仅剩维管束,呈乱麻丝状。 受侵叶片多从叶尖、叶缘的破伤处开始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逐渐扩大后略具环纹,其上也着生灰白色小粒点。 病原 病原物为白腐垫壳孢[Coniella diplodiella (Speq.) Petrak & Sydow],半知菌亚门垫壳孢属。 在病组织内,病菌菌丝密集成子座,子座内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壁较厚,灰褐色至暗褐色,底壁凸起呈丘状,表面着生无分枝、无分隔、淡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单孢,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大,表面光滑,初无色,成熟后为淡褐色,内含1~2个油球。 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40℃,最适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95%以上时分生孢子萌发良好,92%以下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率很低,在0.2%葡萄糖溶液中萌发率也不高,而在葡萄汁液中萌发率高达90%以上,在放有穗轴的蒸馏水中萌发率最高。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于地面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也可在悬挂于树体的僵果上越冬。分生孢子器的基部有一些由密集的菌丝体组成的“壳座”组织,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干燥条件下,这些分生孢子器可存活15年以上,分生孢子在土壤中也能存活2年以上。病菌在地面及土表20厘米处数量最多,占总量的70%~80%以上,越往下越少,但在地表下1米处仍有病菌存在。 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器在春末夏初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通过伤口侵染近地面的果穗、枝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加重危害。病害潜育期一般为3~8天。在最适条件下或在感病品种上,潜育期只有3天,而在抗病品种上可达10天。 葡萄白腐病具潜伏侵染现象。病菌在枝蔓发芽展叶后(5月上旬)即可对其绿色幼嫩组织进行侵染,以花序最易感病。葡萄白腐病的发病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尤其是夏季的暴风雨,是白腐病流行的主导因素。白腐病发生的早晚、能否流行与雨季的早晚、降水量和降雨天数密切相关。雨季早,7~8月份雨量多,尤其遇台风暴雨次数多,病害常大流行,因为暴风雨不仅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和萌发,还为病菌的侵入提供大量伤口。同时,通风不良、湿度高,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黑虎香、甲州、紫玫瑰和加尔等,亚历山大、黑罕、季米亚特等次之;玫瑰香、龙眼和吉姆沙等易感病。 3.生育期 病害发生与葡萄生育期也有密切关系。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果穗近成熟时,外渗营养物质逐渐增多,有利于孢子萌发。故随着果粒进入着色和成熟期,其感病程度也逐渐增加。 3.栽培管理 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田间湿度大的果园,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造成组织过于幼嫩、枝叶徒长、田间荫蔽的果园,以及其他病虫害严重、机械损伤较多的果园发病均较重。通常,篱架比棚架栽培发病重,对爬架比单向架发病重,东西向架比南北向架发病重。 病害发生还与果穗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一般接触或接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大部分病穗分布在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果穗上,这是因为病害的侵染源来自土壤并通过雨滴的反溅传播,以及葡萄架下部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利于发病。 病害控制 防治葡萄白腐病应采取铲除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和喷药保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1.清除越冬菌源 冬季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菌的老树皮,清除园中枯枝蔓、落叶、病果穗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深翻果园,可将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层加速其腐烂分解,减少翌年初侵染源。生长季节结合管理勤检查,及时剪除早期发病的果穗,以减少再侵染源,抑制病害发展速度。 2.加强栽培管理 提高结果部位,可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做好中耕除草、雨季排水和其他病虫害防治等经常性田间管理工作,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良好生态环境;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根据果园的肥力水平,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及时摘心、抹副梢、绑蔓,调节植株挂果量。这些措施均可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1)地面撒药:重病园,可于病害始见期间,于地面撒药灭菌。福美双:硫磺粉:碳酸钙以1:1:2,均匀混合后,撒施在葡萄园土面,每公顷撒30~45千克,进行地面消毒。地面压沙、敷草等措施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喷药保护:第一次喷药应掌握在病害的始发期,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以后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直至采果前15~20天停止。喷药时要仔细周到,重点保护果穗。喷药后遇雨,应于雨后及时补喷。为了提高药剂的粘着和耐冲刷性,可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03%~0.05%的皮胶或其他展着剂,以提高药效。有效药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粉剂1500倍液等。一般不使用铜制剂,因为病菌对铜制剂抗性较强。 4.套袋 对重病区可在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套袋,预防病菌感染。套袋前应对葡萄进行全面喷药,在果实采收前半个月,选择晴天(切忌雨天)去除纸袋,以利果实着色。开袋后及时喷药保护。 葡萄黑痘病 Grape black pox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尤以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发病严重,常造成巨大的损失。 症状(相关图片) 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穗轴、叶片、新梢和卷须等。受害的幼嫩叶片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褐色小斑点,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逐渐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周围暗褐色或紫色,边缘黄绿色,直径1~4毫米,干燥时病斑自中央破裂穿孔。受害严重的幼叶常扭曲,皱缩畸形,以枝蔓顶部的叶片皱缩最明显,受害严重时幼叶尚未展开就坏死干枯。 被害幼果上的病斑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直径可达2~5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深褐色,周缘呈紫色,似“鸟眼”状。常多个病斑联合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染病较早的幼果早期脱落,不脱落者,果小,味酸,无食用价值。染病较晚的果实仍能长大,病斑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凹陷不明显,但果味较酸。 穗轴、果梗、叶柄、新梢和卷须发病时初显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点,以后病斑中央呈灰褐色,开裂凹陷,边缘深褐色或紫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成大斑,致使果穗、新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呈现出粉红色粘质物(分生孢子团)。 病原 病原物有性态为葡萄痂囊腔菌[Elsinoe ampelina (de Bary ) Shear],子囊菌亚门痂囊腔菌属,我国尚未发现;无性态为葡萄痂圆孢[Sphaceloma ampelimun de Bary],半知菌亚门痂圆胞属。 病菌子囊果为子囊座,内有多个排列不整齐的腔穴,每个腔穴内着生一个子囊;子囊无色,近球形,内藏有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香蕉形,具有3个隔膜。分生孢子盘瘤状,基部埋生于寄主组织内,外部突出角质层;分生孢子梗短小,无色、单胞;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单胞,稍弯曲,两端各有一个油球。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25℃左右、高湿时最易形成。分生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40℃,以24~25℃为最适。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潜藏在多年或当年生病枝蔓的病痕及芽鳞内越冬;也可随病叶、病果和病梢等病残体遗留在地面上越冬。病菌的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中可存活3~5年之久。翌春,葡萄萌芽展叶期遇春雨时,越冬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叶新梢上,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侵入后菌丝体在表皮下蔓延,并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条件适宜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陆续侵染果穗、新梢和卷须等绿色幼嫩组织,加重病情。秋末冬初,病菌又随病组织或病残体休眠越冬。 病害的潜育期长短受气温、感病组织的幼嫩程度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一般为3~12天。当温度为24~28℃时,潜育期最短,只有3~6天;气温超过30℃时,发病受到抑制。组织越幼嫩,越感病,潜育期也越短。品种抗性越差,潜育期也越短。例如,在24℃时,在感病品种红富士上,潜育期为3天,在抗病品种康拜尔上则为6天。 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菌的苗木和接穗的调运。 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降雨、大气湿度密切相关,尤其与春季及初夏(4~6月)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多雨高湿不仅有利于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扩散和萌发侵入,而且促进寄主组织的迅速生长,缓慢组织老熟,延长感病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春夏之交时雨水较多,故黑痘病常成为这些地区葡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华北、东北地区在寄主组织幼嫩时雨水较少,一般病害发生不重。葡萄黑痘病的发生时期因地区而异。 2.栽培管理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往往发病较重。就同一品种而言,采用棚架整枝的发病最轻,双臂整枝的次之,扇形整枝的发病最重。及时摘心、抹副梢,可减轻病害。偏施氮肥,造成枝梢徒长,成熟缓慢,会加重危害。 3.品种抗病性 葡萄品种对黑痘病的感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东方品种及地方品种及个别欧洲种易感病,绝大多数欧洲品种及欧亚品种较抗病,而欧美品种很少感病。品种抗病性与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叶片表皮层厚薄有关。凡叶片单位面积内气孔多、气孔开张度大,容易感病。叶片表皮蜡质较厚、栅栏组织层次多且厚的品种则较抗病。 4.生育期 葡萄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差异明显。越幼嫩的组织越易感病,生长停止后的叶片几乎不受侵染。果粒越幼小越易感染。葡萄整个生长期能不断抽出新梢嫩叶,从而经常处于感病状态。 病害控制 葡萄黑痘病的防治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清除菌源、改善栽培管理和及时喷药保护等综合治理措施。 1.抗病品种的利用 根据品种抗病性的差异,选用园艺性状良好而又抗病的品种。 2.清除病源 冬季葡萄落叶后及时扫除落叶、枯枝、病果穗,剪除病枝梢和残存病果,刮除病枝老皮,集中烧毁。再用铲除剂喷布树体及其周围的地面。常用的铲除剂有含0.3%五氯酚钠的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有1%粗硫酸的10%硫酸亚铁溶液等。重病区可在早春萌芽前再喷1次上述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混合液,以消灭隐藏在芽鳞内的病菌,压低侵染源,延缓发病时间和病害流行速度,减少葡萄生长期的喷药次数。 3.加强栽培管理 夏季修剪时细心摘除病梢、病叶、病果,以减少再次侵染源。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控制氮肥,以增强树势,防止枝叶徒长。合理搭架,及时摘心、抹副梢和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果园开沟排水等工作,降低田间湿度等措施均可减轻病害。 4.喷药保护 葡萄黑痘病的防治关键时期是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在多雨年份或地区,黑痘病的药剂防治应做到早防、勤防、巧防。一般应在萌芽后一周即开始防治,在展叶后至果实着色前(4月中旬至6月)对田间病情要勤查、勤防,遇连续阴雨天时应抢晴喷药。喷药间隔期视天气情况、病情、药剂残效期而定,一般7~10天喷1次。保果以开花前、开花后、座果约70%和果实如黄豆大时用药最为关键。有效药剂有1:0.7:200~240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和70%代森猛锌可是性粉剂700倍液等。在秋季还应注意喷药保护苗木。 5.培育无病苗木 育苗地应与葡萄园隔离,选用无病接穗或插条,苗期应勤检查,发现病害应及时喷药保护。新建果园时,对引进的苗木插条应进行严格检验,病重的应予以淘汰和烧毁,对有带菌嫌疑的苗木应进行消毒处理。在葡萄苗木萌芽前可用10%硫酸亚铁溶液与1%粗硫酸的混合液或0.3%五氯酚钠和3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混合液进行全株喷药。 葡萄霜霉病 Grape downy mildew   葡萄霜霉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流行年份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相关图片) 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新梢、幼果和卷须。被害叶片初期产生不规则形、半透明状、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期病斑变成黄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定形大斑。病叶常提前干枯脱落。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 新梢、卷梢和幼果受害时,初产生水渍状斑点,病斑逐渐变为褐色、凹陷,不规则形,最后病果干缩脱落。潮湿时病部也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着色后的果实一般不再受害。 病原 病原物为葡萄生单轴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d. et Curt.) Berl. et de Toni],鞭毛菌亚门单轴霜霉属。 孢囊梗4~6根成簇从气孔伸出,无色,单轴直角分枝3~6次,分枝末端平钝,有2~4个小梗,每小梗顶端着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倒卵形,有乳头状突起,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褐色、球形、厚壁,表面光滑,略具波纹状,萌发时产生芽孢囊。芽孢囊萌发时可产生60个以上的游动孢子。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3~28℃,最适温度为15℃,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5%~100%,至少需要4小时的黑暗,故孢子囊一般在夜间形成。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为5~21℃,最适温度为10~15℃,在阳光下暴露几小时即死亡。卵孢子在13℃以上即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 病害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卵孢子寿命很长,当病组织腐败后,在土壤中仍可存活2年以上。温暖地区病菌还可以菌丝体在枝条、芽鳞内休眠越冬,萌芽后直接危害。越冬后,当土温在13℃左右、降雨达10毫米左右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通过风雨传播,到达寄主表面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寄主表面有水膜时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潜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品种抗性增强而延长,一般为7~12天。条件适宜时,在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均可不断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发病因素 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通常,美洲系统品种较抗病,欧洲系统品种比较感病。一般含钙量高的葡萄组织抗霜霉病的能力也强。老叶的钙/钾比值大,较抗病,而幼叶钙/钾比值小,则易感病。不同砧木可影响接穗的抗病性。 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棚架过低、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寄主表面易结露及偏施氮肥、树势衰弱等均有利于发病。 病害通常在秋季发生,尤其在秋季低温多雨、日夜温差大的年份易流行。近几年,在浙江省等地,病害于春夏之交时即发生,梅雨季节时病害即可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 病害控制 1.清除越冬菌源 冬季修剪病枝,扫除落叶,并集中烧毁。萌芽前结合黑痘病防治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钠的混合液,以减少初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修剪,及时摘心、绑蔓、抹副梢,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减少病菌再侵染机会。增施磷、钾肥或石灰,增强寄主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600~1000倍液、72%克露750倍液和1:0.7:200~240波尔多液等。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隔7~10天喷1次。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 4.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易流行地区,应尽量选择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葡萄褐斑病 Grape Brown Spot   葡萄大、小褐斑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往往同时发生,在多雨年份和管理粗放的葡萄园,特别是果实采收后忽视喷药防治病害的葡萄园,容易引起这两种病的大量发生。该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葡萄芽的分化和第二年的产量。 症状(相关图片) 葡萄大褐斑病的症状特点常因葡萄的种和品种不同而异。在美洲种葡萄的叶上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部暗褐色,后期病斑背面长出灰色或暗褐色霉状物。在欧亚种群如甲州、龙眼品种上,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有黑色圆形环纹,边缘最外层呈暗色湿润状。直径一般在3~10毫米,一个叶片上可长数个至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破裂,以致早期落叶。 葡萄小褐病症状特点:病斑直径2~3毫米,大小比较一致。病斑的边缘呈深褐色,中间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产生一层明显的黑色霉状物。这是该病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斑,最后使整个叶片干枯、脱落。 病原 大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假尾孢属、葡萄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vitis (Lev.)speg.]侵染所致。病斑背面的霉状物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束生,常10~30根集成一束,暗褐色,细而长,具有2~6个隔膜,大小为75~190微米×4~5微米。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长棍棒状至圆筒状,稍弯曲,下部略宽,上部较细,呈暗褐色,具7~11个隔膜,大小为23~84微米×7~10微米。      小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座束梗尾孢[Cercospora roesleri(catt.)Sacc.]侵染引起所致。分生孢子梗松散不成束,呈暗褐色,有数个分隔,大小为46~92微米×3.5~4.5微米。分生孢子长柱形,直或稍弯曲,有1~4个隔膜,大小为18.5~58微米×4.0~7微米。 发病规律 大、小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基本一致。病原菌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葡萄开花后,越冬后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高湿条件下萌发,由叶背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潜育期20天左右。北方地区,此病自6月份开始发生,条件适宜时,可发生多次再侵染,8、9月份为发病盛期。一般是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为害。     高温多雨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夏秋多雨地区或年份发病重;管理粗放,田间小气候潮湿,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就重。一般美洲葡萄易感病,欧洲葡萄发病轻。 病害控制  1. 消灭越冬菌源 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 加强果园管理 及时绑蔓、打副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提高树体抗病力。      3. 喷药保护 一般结合防治黑痘病、白腐病进行防治。注意喷布下部叶片和叶背面。勿需专门喷药。
/
本文档为【15 葡萄病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