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政治制度史

2011-12-13 50页 ppt 795KB 1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206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null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韦庆远 柏桦 编著绪论绪论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0.1.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0.1.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0.1.3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1)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
中国政治制度史
null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韦庆远 柏桦 编著绪论绪论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0.1.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0.1.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0.1.3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1)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以不同的王朝为主体,分朝代论述 以不同的制度为主体,分体制论述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2)0.1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2)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 2.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状况 3.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对历史及现代产生的影响 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各种有关政治的学说 5.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活动及文化传统 6.中国历史上对政治制度的妥善运用 7.有必要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纳入世界范围进行评价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1.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 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3.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4. 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2)0.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2)5. 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 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7. 无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0.3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参考书 0.3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参考书 0.3.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 0.3.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0.3.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0.3.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局限于对政治制度的解释、注释和制度应用方面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作为法律学、政治学的学习科目,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教材和著作 新中国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 近几年的研究焦点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外政治制度史比较,珍稀典章的发掘,各专研究等0.3.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0.3.2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经书诸子、正史实录会要、政书典章诏令、类书丛书工具书、研究考论、公告档案方志、野史笔记案例、谱牒契约金石碑刻、出土文物考古等类 除上述各类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实物和文化古迹可以作为实证0.4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方法0.4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方法0.4.1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0.4.2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0.4.1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0.4.1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 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0.4.2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0.4.2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必须注意学以致用,体用结合 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绪论 复习思考题绪论 复习思考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专制政体所存在的普遍意义的矛盾是什么?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4.近年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集中在哪些方面? 5.名词解释: 官僚政治 《三通》 政书 会要 类书 丛书绪论 推荐阅读书目绪论 推荐阅读书目1.韦庆远,王德宝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美】戴维·S·兰德斯. 国富国穷.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法】伊曼纽埃尔. 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1.1 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1 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1.1 三皇五帝 1.1.2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1.1.3 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1.1.4 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1.1.1 三皇五帝1.1.1 三皇五帝三皇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 五帝时期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是酋邦制阶段 酋邦制 酋邦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1.1.2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1.1.2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氏族 原始胞族 原始氏族部落 其他相关概念:部落酋长、部落军事酋长、部落议事会、部落民众大会 氏族 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1.1.3 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1.1.3 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部落联盟设有联盟首领、联盟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联盟民众大会 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是以酋长为中心 两者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 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出现了 联盟或酋邦选举制改变为世袭君主制1.1.4 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1.1.4 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部落联盟或酋邦首领以强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 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神权与政权两者的完美结合。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认可下,开始具有制度的效用 政治制度是在旧有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1.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1.2.2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 1.2.3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1)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宗法性 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 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完善 夏代君主虽集大权于一身,但受到多方面制约,继承制度还处于混乱状态当中 商代君主比夏代君主的权力要集中,虽也受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趋于成熟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2)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2)商代官制的架构——“内外服” 商代内服官的三大类别 国家政务官员 宗教事务官员 王家服务官员 “外服”的含义 在商王直接通知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以及地方官吏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3)1.2.1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3)西周的官制: 政务官:两寮六大 卿事寮和太史寮,及其以下的“三左三右” 两寮相互地位的变迁 王家事务官: 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项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1.2.2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1.2.2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霸主政治 “礼崩乐坏” 君主专制 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士人与国家的关系1.2.3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1.2.3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皇权是专制政体的核心,是以皇帝独裁专制行使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括,是由一套能够保证皇帝顺利行使权力的制度所构成的 “法家模式”的胜利与崩溃 “儒家模式”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 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1.3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1.3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1.3.1 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 1.3.2 晚清政治制度变化 1.3.3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1.3.1 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1.3.1 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葡萄牙进入澳门 鸦片战争 师之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 结论:“钦定儒家模式”已出现严重的危机 1.3.2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1.3.2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政治制度:逐步改行君主立宪制度 军事制度:编练新军 行政制度:逐渐建立各部,建立责任内阁等 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举新式学堂教育 法律制度: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订法律 奖励实业方面(出现了顽固派、实力派、立宪派)1.3.3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1.3.3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1. 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 2. 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3.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1. 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是什么? 2. 酋邦制的定义及其理论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3. 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是什么? 4. 简述霸主专制到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5. 简述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6. 儒家模式控制性政府的特征是什么? 7. 试述晚清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8. 试述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及其政治思想的变化。 9. 晚清的政治变革对现代的启示是什么? 10. 名词解释:习惯 三皇五帝 王朝 礼崩乐坏 兵邢合一 第一章 推荐阅读书目第一章 推荐阅读书目1.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 北京:三联书店,1999 2.【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古代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李学勤主编.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4.徐旭生.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修订本).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关海庭主编.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章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2.1 王权制度2.1 王权制度2.1.1 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 2.1.3 对王权的制约2.1.1 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2.1.1 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后” 夏朝初建,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即祖先的意思,还带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王” “王字之本文,斧也”,王同军事密切相关 王权的经济基础 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 “王”与神 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 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其权力体现形式: 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 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 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2.1.3 对王权的制约2.1.3 对王权的制约王权所受到的制约有: 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 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 受到天地、鬼神、祖先等宗教信仰的限制 王权逐渐在摆脱各种束缚中加强,向君主专制迈进2.2 霸主和集权制度2.2 霸主和集权制度2.2.1 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2.2.1 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2.2.1 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各诸侯国实力已远超西周,标榜“尊王”,实际取代王权的霸主已相继出现 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 “挟天子以令诸侯” 地位极不稳定,随经济、军事势力的兴衰而更迭 以道德的力量来维持与盟国的关系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国家,不断集中权力 出现了新的选用人才方式,预示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1)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经济发展、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战国列强变法的趋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构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条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2)2.2.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2)君权的体现形式及其特点 “官分文武,王之二木”,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 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 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2.3 皇帝制度2.3 皇帝制度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 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从理论上讲,皇帝是专制王朝的核心和主宰,享有号令臣民,控制和指挥全副国家机器的权力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少个皇帝?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1)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1)名是名号、名义。位是地位、位置,实际上是将名加以物化的具体措置 (一)皇帝的名号 “皇帝”,被认为是最崇高的名号 尊号是高踞于皇位的统治者希望取得更尊贵的推崇,由群臣上书奉上,对在位皇帝有评价的意义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2)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2)(二)皇帝的名位 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 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用名称和格式 政令运作上的专用凭据 在皇权专制的情况下,名位制度得到不断扩大 以皇帝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 年号逐渐与当时的政治情况相联系 庙号、谥号、陵寝号等制度的发展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3)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3)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 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 渗透了天命观念,以天人合一来证明皇帝是唯一至尊,并且有意营造皇权专制神秘化 全面贯注了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为中心的礼法思想,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作为重点内容,是皇帝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1)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1)“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皇权的行使方式 审阅和批答奏章、“朝议”、“常朝”等 皇帝的意图,有一定的承传机构下达发布,交各职能部门执行,另设层层监控的监察网络 使用“君临之术” 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2)2.3.3 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2)皇权的运用、滥用 皇帝制度的特点 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 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2.4 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2.4 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2.4.1 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 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 2.4.3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2.4.1 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2.4.1 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憾和危机,后来发展为嫡子继承制 周代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1)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1)围绕着皇位继承的血腥争斗 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 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改革制定的密建皇储制度) 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2)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2)防范措施: 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 托孤、建藩,以期匡正和藩卫新主 消除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以期继承者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实行统治2.4.3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2.4.3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封诸侯,建藩卫”的“封建制度”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后,为抑制兄弟之间的争端所确立的制度 秦汉的不同做法(秦废,汉立) 宗室分封与管理 历代的不同做法,均由宗正官管理 宗室制度与皇权专制 封国建藩利于国?不利于国?双刃剑?2.5 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2.5 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 2.5.2 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1)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1)后妃制度 宫内后妃的等级区别无非是朝廷君臣的等级区别的折射 女官制度 后宫妃嫔各有一定的职事分工,以保证“内治”原则的实现 后妃专权与外戚政治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2)2.5.1 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2)后妃专权和外戚干政的特点 宫闱争宠献媚不但助长统治者的生活腐化,而且加剧政治上的腐败,同时还极大地扭曲人的本性 太后临朝称制,有时是迫于需要,但在权势的诱惑下,她们贪立幼主,擅行废立,使用各种阴谋诡计,常常演变为政治和社会的动乱 以血缘和裙带关系构成的后妃和外戚集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排他性2.5.2 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2.5.2 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宫省制度(宫中\禁省) 外廷官、宫中官、禁省官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离君主远近,往往成为有无政治权力的关键 宦官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宦官是在宫禁内苑中服侍帝王及后妃生活男人的总称 从部分使用阉人到悉用阉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宦官组织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的三代:东汉、唐、明 宦官政治的三起三落2.6 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2.6 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2.6.1 谘议局和资政院 2.6.2 《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6.3 责任内阁2.6.1 谘议局和资政院2.6.1 谘议局和资政院中央的资政院和各省的谘议局 谘议局的权限 资政院——“议会之先声” 对这两个代议机构的评价2.6.2 《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2.6.2 《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颁布,内容基本抄自1898年日本帝国宪法 对这部大纲的性质和意义,学界仍存有许多争议 标志着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皇权被宪法所取代,皇权的合法性基础完全丧失,否定了君主专制2.6.3 责任内阁2.6.3 责任内阁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置 责任内阁是君主立宪的关键所在,与中国传统上辅佐皇帝工作的内阁有明显区别,与皇权专制也是格格不入 清政府的“责任内阁”形式上近似于日本的内阁制,但没有君主立宪国家内阁制的精神和原则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1.王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王权受到哪些制约? 2.王权的体现形式与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有什么区别? 3.试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4.简述“君临之术”的理论及其基础。 5.中央集权制度构成的三要件是什么? 6.简述皇帝名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7.简述皇权的行使方法。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8.试论皇帝制度的特点。 9.皇位继承人的选用标准和条件是什么? 10.为什么说权臣、母后、宦官、外戚专权是皇权的态形式? 11.简述宗室制度与皇帝制度的关系。 12.简述后妃专权与外戚政治的特点。 13.简述清末的皇族内阁形成的原因。 14.名词解释:会盟 巡狩 朝聘 皇权 年号 庙号 谥号 尊号 宦官 宫省 外戚政治 嫡子继承制 资政院 《钦定宪法大纲》第二章 推荐阅读书目第二章 推荐阅读书目1.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胡厚宜,胡振宇. 殷商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杨宽. 西周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朱凤翰. 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5.【美】费正清. 费正清论中国. 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94 6.王亚南.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柏桦. 天子·帝宫·政道——中国古代官省治道透析.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谢俊美. 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韦庆远,高放,刘文源. 清末宪政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周良宵. 皇帝与皇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三章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3.1 贵族辅政制3.1 贵族辅政制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3.3.2 秦汉以后早起国家的贵族辅政制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1)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1)酋邦时期的“四岳”:禹、皋陶、契、后稷 夏代的辅政人员有:“六卿”、“三正”、“四辅臣”、“三老五更”等 殷商的辅政人员:商汤时的伊尹、太保时的保衡,武丁时的甘盘等;晚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西周的周、召二公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2)3.3.1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2)贵族辅政制是古老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国家形势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是以内外贵族联合为基础,君主以武力震慑和宗亲感情来笼络异性贵族和宗亲贵族 担任辅政的贵族既辅佐王决断国家大政,又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因此也能限制王权的发挥3.3.2 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3.3.2 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秦汉以后,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进入国家发展阶段时,都曾经出现过类似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如蒙古帝国的“怯薛”制,即蒙古汗国的内廷机构,内廷官能插手国家各方面的政务 再如清初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逐渐演变为“议政王大臣制度” 早期国家的辅政官员多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首领,血缘和亲缘关系是成为能够担任辅政的重要条件3.2 宰相开府辅政制3.2 宰相开府辅政制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发展 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发展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发展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发展 门客 秦及西汉的二府(丞相、御史大夫) 东汉时期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局——执政而不辅政 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运作方式 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的诏书和面谕办事 宰相的作用在于参考、执行等 特点 其职位仅是最高行政官,不能世袭 宰相的职位是按照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的 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中,宰相往往成为牺牲品 宰相开府保持相对独立的施政制度,显然与君主专制格格不入,因此也无法持久存在3.3 宰相参议辅政制3.3 宰相参议辅政制3.3.1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 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3.3.1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3.3.1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中外朝官 以中外来划分朝官始于汉武帝时期 中朝官之首为大司马,外朝官之魁为丞相 大司马既主兵又主政,握有实权,丞相为首的外朝官仅承命办事 中国古代官制总体上可划为三类 禁省官 宫中官 外廷官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从汉武帝时开始出现,一直到明初仍沿用 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后长期存在 唐代的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度 唐代中后期的“翰林学士承旨”,使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形成双轨辅政制 此后历代都在辅政权力分散与集中间摇摆 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1)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1)明初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制度 “四辅官”的失败 以四季为名,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及文书等事务 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久任,完全听从皇帝命令 朱棣重用的“七学士” 内阁制度趋于定型,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重要政务,掌握了票拟权 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实际上是带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2)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2)内阁与汉唐辅政制度的区别 内阁是奉旨办事,只有得到皇帝的批示后才能办理。汉唐时期,宰相对皇帝的旨意有封驳权 内阁只是拟旨,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也没有向内阁汇报政务的义务。汉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事务的副本都要交宰相处存查 明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批朱权,中枢辅政实际成为内阁和司礼监双轨制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3)3.4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3)清代的军机处 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职任办理和监督机要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 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 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的宰相府 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3.5 清末的责任内阁3.5 清末的责任内阁1906年拟议的内阁,仿西方的政治体制,即由皇帝选派内阁总理大臣,由总理大臣出面组阁的责任内阁形式。后被慈禧否决。 1911年颁布《内阁官制》,组成以庆亲王为首的内阁。尽管为责任内阁,但必须“请对”、“入对”和“恭请圣裁”,实质上还是保证皇帝对全国的控制 后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袁氏利用特殊形势,不到两个月把清王朝的军政大权都拿到手中,最终攫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3.6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3.6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 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 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1. 简述贵族辅政制的辅政机制及其特点。 2. 简述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消亡的过程。 3. 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三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4. 简述宰相参议辅政制与皇权的关系。 5. 简述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的出现及其改造过程。 6. 试论清末皇族内阁。 7. 试述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8.名词解释:四岳 三老五更 怯薛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省制度 中朝官 翰林学士承旨 平章郡国重事制 四辅官 军机处 票拟第三章 推荐阅读书目第三章 推荐阅读书目1.李俊. 中国宰相制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2.周道济. 汉唐宰相制度. 台北:台湾政治大学,1964 3.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韦庆远. 张居正及明代中叶政局.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5.安作璋,熊铁基. 秦汉官制史稿. 济南:齐鲁书社,1985第四章第四章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4.1 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4.1 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4.1.1 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4.1.4 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4.1.5 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4.1.7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4.1.9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4.1.10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4.1.11 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4.1.1 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4.1.1 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尧舜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工 虽然这些公共管理机构是由各部落首领分任,但出现了君臣从属关系的迹象,具备了国家雏形的特征 夏代有“六卿”,亦称“六事之人”,是王委任的左右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政务,此外还有分管各项事务的官员 商代中央王朝的“内服官”已经比较完整,可以分为国家政务官、宗教事务官、王家服务官三个类别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1)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1)卿事寮 三右:司土(徒)、司马、司工(空),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国家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 太史竂 三左: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及文书册命等事务 “三左”、“三右”合称“六大”,也称“六卿” 两寮六大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2)4.1.2 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2)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文官以“相府”为百官之长 武官以“将军府”为诸军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宫廷内部为君主服务的宦官势力,开始显出干预朝政的能力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1)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1)三公 丞相(大司徒、司徒),“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大司马),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大司空、司空),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九卿 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2)4.1.3 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2)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汉武帝后,少数权臣以中朝官的身份而受命领录尚书事,使尚书逐渐成为政令的中枢 尚书机构逐渐扩大,变成中朝官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组织一起管理政务 最终形成了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4.1.4 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4.1.4 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魏晋南朝中央官制排列顺序 首列二相、八公、从公 其次省、监、台、卿、卫、东宫官 诸卿的地位和实际权责明显降低 北朝的禁省官、宫中官、外廷官的区别明显,世家大族把持大权,地方刺史、将军拥兵自重,各机构的设置和职权范围经常因人而设,因人而改4.1.5 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4.1.5 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杂采古礼,更改官制 北周袭承西魏宇文泰之改制,依照《周礼》改行六官之制 对复古改官制的评价 王莽是机械仿照《周礼》,具有空想性质 北周实质上还是三省制度发挥作用,相对稳定 假古先圣贤为名的改制,对各阶层人士都有一定号召力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1)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1)隋代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中央政务体系,基本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 门下省“掌出纳帝命” 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2)4.1.6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2)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每部各设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 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 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及工匠等事务 另有九寺五监也负责许多实际事务(见课本P238)4.1.7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4.1.7 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恪守成宪”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 统治者在不明显变更祖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 最具代表性的措置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遣使差遣负责制 这种被差遣的诸使大都不在正规官制之内,但其实际权威却往往凌驾于正规官制之上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1)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1)(一)民族传统管理结构,即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往往特别注意保留本民族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 辽代的夷离堇制和翰鲁朵制 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翰鲁朵,译为“宫”,各有自己的辖区、部族、官府和兵马,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分封诸侯 金代的猛安谋克制 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2)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2)怯薛制 成吉思汗建立的番直宿卫组织,除护卫功能外,还可以直接奉命管理某些政务,其中一部分转变为政事官 八旗制度 在满族早期牛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军事、生产、行政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就旗治众。入关以后,各项职能均有改变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3)4.1.8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3)(二)以统治民族为主导的管理结构 少数民族在统治机构中,不得不依靠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但总是致力于确保本族统治阶层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主要通过 1.设立藩汉有别的两个系统统治机构,设立以藩官体系为主导的部门。这在辽、夏、金、元时期都曾经实施过 2.在统治机构中把重要职官和部门俱委派本族贵族掌管,以确保本族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的是元代的“达鲁花赤”制和清代的满汉复职制度4.1.9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4.1.9 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金为尚书省,元为中书省,是政务的主轴 一省既承秦汉以来宰相的“佐天子,理万机”的职权,又负有“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的责任,所以“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是皇帝以下最高的政务机构 以一省制为核心而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系统 如元代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4.1.10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4.1.10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机构,是在辅政部门指导下行使权力(内阁、军机处等) 明代六部建制,仍仿《周礼》的六卿制度,但不完全照搬,并打破唐代以来的六部二十四司的传统框架。清代基本承袭明制,但也略有改变 六部的职责管辖,大体上包括了当时国家的基本政务,体现出六部是执行政务的重心所在4.1.11 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4.1.11 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鸦片战争后,新增设的中央政务机构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举凡“涉外”事务,无不归该衙门管辖。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906年设立11部,同时废除了沿用200余年的满汉两堂官制度,实行单一领导 1911年,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成立,再度调整 至此,原有军机处、内阁双轨辅政制与以六部为政务主体,寺监府院为辅的传统体制彻底瓦解4.2 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4.2 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4.2.1 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2 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3 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4 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4.2.1 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4.2.1 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相府分曹治事,诸卿各司其事 在政务往来处理上,相府诸曹有监督指导诸卿工作之责,诸卿在执行具体政务时要向相府有关部门呈报备查 诸卿直接对皇帝负责,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力 评价:普遍存在职无常守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集权的要求4.2.2 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4.2.2 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西汉武帝主政到南北朝期间的中央政务体制 尚书的权力扩大,宰相的权力趋于下降 尚书诸曹实际上主管了各方面政务,诸卿逐渐演变为只能处理具体工作的事务官 评价:以尚书瓜分和取代相府、诸卿的重要职权,是体现着中央集权政策的重要措施4.2.3 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4.2.3 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隋唐宋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 六部奉制命、掌制令,寺监则分掌具体事务 两者是总领与具体分管的关系 评价:缺乏因机应变能力,往往难以配合,分工过于笼统,权限不清,临事易互相推诿 4.2.4 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4.2.4 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在金、元以至明、清逐渐形成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并不是一元化的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多轨的政务管理形式 同一方面的重大政务,细分为若干部门、不同机构分别管理,既让它们彼此之间在政务上保持密切联系,又分别赋予它们奏请皇帝裁定的独立职权 评价:这是统治者有意识地使各部门构成相互牵制监督的局面,以防止专擅独断4.3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4.3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官的管理,使官有所职,职有责任 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 “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鲜明有效地反映在各个时期中央朝廷的体制中,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1.简述两寮六大政务管理体制。 2.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王莽与北周“复古”效果迥异的原因。 4.历史上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诸使差遣负责制? 5.民族传统管理结构是怎样适合社会发展的? 6.以一省制为核心政务管理体制的制约机制是什么? 7.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什么? 8.试述晚清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9.简述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0.简述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1.简述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2.简述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3.试述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14.名词解释: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八公 三事大夫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夷离堇制 翰鲁朵制 猛安谋克制第四章 推荐阅读书目第四章 推荐阅读书目1.韦庆远,柏桦. 中国宫制史. 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2.郁贤皓,胡可先. 唐九卿考.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茂同. 历代职官沿革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波斯】拉施特主编. 史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王中荦. 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五章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5.1 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5.1 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夏商周的疆域 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行统一的王朝,奠定了我国的疆域基础 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隋唐时期的疆域 元代的行中书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5.2 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5.2 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国 省 道 路 府 州 郡 县 市 区 乡里、党族、里甲、保甲、村社、乡镇、区镇等基层组织 5.3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3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3.1 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封诸侯、建藩卫,是夏商周三代地方管理的核心 夏代地方诸侯称为“君”、“伯”,更多地称为“某某氏” 商代地方已有内外服之分,有侯、甸、男、卫、邦伯等 西周初期采取分封诸侯制,“授民”和“授土”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 先秦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很有特点 周代的地方基层划分为国、都、邑和郊外,即国野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乡里制度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设官分职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 (一)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元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等为省的主要长官;实际主持政务是并列的平章事二人 明代省一级分藩司、臬司、都司,将事权一分为三 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级封疆大吏,各设有衙门,但衙门内不设职能机构,加上中央的严格控制,督抚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2)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2)(二)道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为一方之主 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分“守道”和“巡道” 清乾隆时期,守道和巡道有了固定的治所,也不再由藩、臬两司的副职兼任,而以“道员”专称,并明确规定守道主管民政和财政,巡道主管司法和监察,成为省级以下的行政单位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3)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3)(三)路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宋代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一级行政单位,直接统属于中央 路设有帅、槽、宪、仓等司,官员均由皇帝直接委任,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负责 各司的副职兼有监视主官的职责,各司的政令文书必须有副职共同签署,副职与主官相互牵制 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设总管府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4)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4)(四)府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府有京府和散府之分,设官也有一定的区别 知府事、府尹、知府等不同名称 明清的京府设府尹,“掌京府之政令”;其余诸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知府掌一府之政令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5)(五)州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东汉时,州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握有军、政、财、司法等大权 隋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等级 唐改郡为州,仍以刺史为长官,主管一州政令 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 明代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主官主政 清代的州、厅分直隶州、厅和属州、散厅,直隶州、厅与府是同一行政区划等级,属州、散厅与县是同一区划等级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6)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6)(六)郡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秦设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郡监 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 魏晋南北朝太守身兼军职成为制度化 隋代虽然仍以太守为长官,但加重副职权力 隋以后虽然没有郡行政区,但习惯上仍把府、州视为郡,太守成为州刺史、知府的别称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7)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7)(七)特别行政区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汉代的司隶校尉与三辅 曹魏的民屯、军屯 各代都有军民共治的军事管理政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8)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8)(八)县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 自秦以来,县级政权的长官就是令(大县)、长(小县) 至宋代官改为差遣后,县的长官改为知县 至明清,县级政权官的设置实际上也是令(知县)丞(县丞)簿(县主簿)尉(典史)的体制 明中叶以后,有些县官聘请幕友,协助办理事务,渐渐成习。县官还可以自带家人上任 县官的私人组成的非正式队伍与正式机构共同起到管治地方的作用,导致地方治理形式有较大的变化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9)5.3.2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9)(九)基层行政组织 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是县派出的治安机构 北魏的“三长制”,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宋代王安石变法,为加强兵政和增加财赋收入,实行保甲制。变法失败后,乡里或行保甲,或行坊里 辽金元地区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 明代乡里组织是里甲制与保甲制并存 清初沿用明制,里甲和保甲并存,里甲稍重;雍正后,保甲逐渐取代里甲,使保甲不但具有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能,而且具有督催钱粮的职能,承担起地方一应杂事公务 5.4 少数民族地区5.4 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5.4.1 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5.4.2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5.4.3 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5.4.4 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5.4.1 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5.4.1 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汉武帝牌使者、校尉进驻属国内附加强沟通和影响,后改设为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是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军事指挥官 东汉魏晋南北朝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别管理,即设置民族校尉。 职权基本上同西域都护,有固定的驻地,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行政组织,代表政府对所部的少数民族实行管辖5.4.2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5.4.2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羁縻,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之意 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率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有的治理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 羁縻府州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职位可以世袭 唐又建立“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5.4.3 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5.4.3 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 王朝把土官衙门编组进地方行政序列中,但保持其特殊的治理方式。 王朝与土司之间的复杂关系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过程往往充满了军事镇压5.4.4 蒙藏地区的特殊管辖5.4.4 蒙藏地区的特殊管辖朝廷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一直异于其他少数民族 元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明代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在蒙古设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军事重镇,封瓦刺部、鞑靼部首领为王,自率其众 清代在中央设有理藩院以综管蒙藏事务;把西藏分为前后藏,设驻藏大臣以监督统领;在内外蒙古分设诸旗,由各驻防将军、都统或大臣监督统领第五章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复习思考题1.简述历代的疆域变化及其发展 2.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3.历代对特别行政区采取什么不同的管理方式? 4.简述历代地方主要长官的设置及其主要职权 5.试述地方儒家模式控制型政府的特征 6.试述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主要作用 7.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的评析 8.名词解释:分封制 郡县制 国野制度 三长制 督抚藩臬 保甲制 都护府 羁縻府州 改土归流 西域都护第五章 推荐阅读书目第五章 推荐阅读书目1.严耕望.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台北: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第四十五期专刊,1999 2.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柏桦. 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瞿兑之,苏晋仁. 两汉县政考. 上海:中国联合出版公司,1944 5.赵秀玲. 中国乡里制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六章第六章法律制度上编: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史前-1911年)6.1 法规的制定和沿革6.1 法规的制定和沿革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 6.1.2 清末对法规的修订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1)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春秋战国时期,将法律条文予以公布,法律开始走向法典化和规范化 战国初年,李悝制定《法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 秦以盗、贼、囚、捕、杂、具六律为主 两汉逐渐形成以律、令、科、比齐全的法规体系 晋代还有故事和“式”的法律形式 北魏、隋、唐以律、令、格、式为基本内容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2)6.1.1 古代法规的概况(2)宋代的主要法典是《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 夏辽金元注意保存统治民族原有习惯的某些内容,同时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汉族政权的立法思想 明清的的法规除《大明律》、《大清律》为主要的法典外,还有诰、令、条例、则例、事例、会典等法规 古代法规处于由简到繁、由粗及细的逐步完备的发展过程中,也表明法规一直受到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变化的直接影响 6.1.2 清末对法规的修订6.1.2 清末对法规的修订清末兼取中西,修订法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欲“仿行立宪”以延续统治 刑部左侍郎沈家
/
本文档为【中国政治制度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