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企业经济学要点

2012-05-14 20页 doc 1M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08497

暂无简介

举报
企业经济学要点第二章 2.1 市场和企业 · 市场定义: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买方和卖方组成的群体。 “相同”产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应放在一起,相同的标准应取决于定义所针对的目标。 · 产业定义:由在某个特殊市场下经营的所有企业组成。 2.2.2 集中度的测量 · 指标: · 1)集中率( )(Concentration ratio) · 集中率 是指市场中最大的i个企业市场份额之和。 · CR强调少数几个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却忽视了相对份额的重要性及小企业对产业行为的影响。 2) 赫芬达尔指数(The Herfin...
企业经济学要点
第二章 2.1 市场和企业 · 市场定义: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买方和卖方组成的群体。 “相同”产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应放在一起,相同的应取决于定义所针对的目标。 · 产业定义:由在某个特殊市场下经营的所有企业组成。 2.2.2 集中度的测量 · 指标: · 1)集中率( )(Concentration ratio) · 集中率 是指市场中最大的i个企业市场份额之和。 · CR强调少数几个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却忽视了相对份额的重要性及小企业对产业行为的影响。 2) 赫芬达尔指数(The Herfindahl Index) · 指产业中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 它考虑了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将市场份额进行平方化处理,意味着企业越小,对指数的贡献越小。即小企业对市场行为有影响,但没有大企业那么重要。 · · 当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相同时, · 如果产业趋于垄断 ,HI趋近于1 · 3)罗森布鲁斯指数(Rosenbluth Index) · i=1,2,…,n 表示企业按规模降序排列时的顺序。企业越小,市场份额Si越小,但代表排序的i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对指标的贡献。 · 相比较赫芬达尔指数,罗森布鲁斯指数强调了小企业的作用。 · 当企业规模相等时RI=1/n · 4)综合集中度指数(Comprehensive Concentration Index) · J. Horvath教授于1970年提出来。它结合了离散性和总和性两种指数的特点。该指数是通过将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某一覆盖产业中所有剩余企业的总和性指数相加得到的 · i代表最大的企业,j代表其他企业。 · 其值在0-1之间变化,企业规模相同时将趋于1/n · 5)集中度的相对度量 · 集中度相对不平均的度量强调了企业规模不平均的程度,而不是讨论市场中企业的数量。是总和性指数,其几何图形成为“洛伦兹曲线” · 一般情况下,洛伦兹曲线在绝对平均线下方,两者之间差距越大,市场中的不平均性就越大。阴影面积也叫做不等面积,其面积越大,企业间的规模不等越显著。 · 基尼系数=不等面积/对角线下方面积 · 洛伦兹曲线在大规模数据研究(如收入或财富分布)中有很大用处,但在寡头垄断市场下作用却很有限。 2.2.5 集中度的决定因素 · 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有两种思路: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性方法 · 确定性解释强调所有对集中度有主要影响的技术性要素,他们认为过去的行为对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分布有重要影响。 · 随机性解释则认为集中度是对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净效应的反映。 确定性方法 · 主要影响因素: · 1)技术【规模经济】 · 技术主要影响成本,是SCP模型的核心。 · 尽管技术很重要,但它本身不能决定集中度。技术决定工厂成本而不是企业成本,经验表明,企业更多是通过多工厂经营。无论最小有效规模是什么水平,多工厂的经营方式总能改变集中程度。 · 但仍有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因素或规模经济对集中度有重要影响。 · 2)进入壁垒 · 进入壁垒会减缓甚至是阻止新企业的进入,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更集中的市场结构。 · 这个结论也有不确定的时候。在不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下,高于成本的要价会使处于次优地位的小企业生存下去,从而降低集中度。因而,进入壁垒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不像想象的那么直接。 · 另外,壁垒的取消和新企业的进入对于集中度的影响也是模糊不清的。 · 3)企业行为 · 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但很多产业经济学家认为很多时候企业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 · 在位企业间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市场份额,从而决定了企业规模的不均衡程度和集中度。 · 企业越倾向于合作经营,集中度越高。 · 4)兼并 · 兼并对集中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相较于美国,英国对兼并行为更宽容,因此导致了英国比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具有更高的产业集中度。 · 但产业中的兼并不一定总是会增加集中度。因为,如果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兼并或是接管了一个小企业,或是两个以至更多的小企业合并起来,它们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均等性的改善可能会弥补企业的减少给集中度带来的影响,从而使总集中度降低。 · 5)政府政策 · 除了鼓励或抑制兼并外,政府的政策还会树立进入壁垒,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场集中度。 · 6)技术变化 ·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变化能扩大工厂规模,增加产业集中度。因为,“技术变化”通常指生产过程的改善,包括规模经济和MES的增加。 · 技术变化既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也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引进。 · 主要的产品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垄断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新产品都是由创新带来的。很多是对已有产品的简单改变,它们的引进会增加竞争、减少集中度。 · 研究表明,主要生产过程的创新会使规模扩张,增加MES和集中度,而产品创新对集中度影响并不明显。 · 7)垂直一体化 · 垂直一体化指单一企业承担的若干生产阶段的范围。通常在生产的前一阶段或后一阶段投资新资源或者收购企业。 · 前向/下游垂直一体化指扩张过程涉及生产的后一阶段,如最终生产或者分配。 · 后向/上游垂直一体化指向生产的前一阶段扩张,如原材料生产或者半成品生产。 8)市场成长 · 市场规模是影响集中度的因素之一。MES和市场规模共同影响着市场中的企业数。给定MES,市场越大,企业数越多。战后英国市场的成长慢于德国和法国市场,所以集中度相对更高。一方面由于英国鼓励兼并,另一方面由于新企业进入机会的减少造成的。 随机性方法 · 确定性方法试图去解释决定集中度均衡状态的原因,而随机性方法更多关心集中度的真实变化。 · 随机模型的核心在于,集中度的变化反映了影响企业决策和增长速度不确定因素的净效应。如广告活动的作用、新产品的成功推广、兼并的影响、竞争性行为或劳动关系的变化、某年罢工次数、汇率或其他政府政策、管理层或其他人事上的变动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成长。 2.3 产品差异化 · 产品差异化指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产品是不同的。 · 产品水平差异化是传统观点意义上的差异化,它指某种产品的特性是为了满足某类消费者的偏好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 产品垂直差异化是指能够吸引所有消费者的质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与成本变化有关。 2.4 进入壁垒 · 进入壁垒就是相对于已有企业而言新进入者的弱势。 · “已有企业在不吸引新企业进入的前提下,把价格维持在竞争价格以上的能力。” · 企业通常会把价格定在能使其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之下,这样做是考虑潜在进入。如果新企业可能进入市场,在位者就会把价格定在垄断价格以下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 · 壁垒是指企业对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优势,或者是能增加消费者选择的产品差异化。因此,壁垒并不一定对福利有负面效应。 · 由技术因素造成的壁垒——结构性或外生的进入壁垒 · 由企业行为产生的壁垒——如限制性定价,内生的、行为的或是策略性壁垒。 第三章 3.1 企业 3.1.1 企业的出现 · 概念: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就是“当一个企业家控制某种资源时出现的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体系是指几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合作。 因此,资源分配是对计划者的决策意图的反应,这个过程与市场机制下的完全分散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 企业中的契约安排是由内部权威执行的,内部的资源协调依赖于计划。有意识的计划和依赖于经理人“看得见的手”的资源分配是所有企业的共有特征。 · 如果说企业内的资源是按计划进行分配,那么市场条件下的资源分配是在价格机制指导下分散进行的。 ·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效率)决定了企业的出现及规模。 3.1.2 企业出现的原因之一 ——团队生产 · Alchian和Demsetz(1972)认为企业的出现不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是因为团队生产能带来利益。 · 主要观点:企业的出现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团队生产效率的提高。即,当各个资源所有者对某一生产进行投资时,如果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所得到的总产量并不是这些投入要素各自贡献的简单求和,那么就会形成团队生产。 · 团队生产出现的偷懒问题不能用市场竞争(即分散性的合约安排)去解决,因为:a)无法测量努力和生产力,所以潜在竞争者缺少相关信息去替换偷懒者;b)新团队成员也有类似的偷懒行为。 · 在团队生产的情况下,契约安排解决了偷懒者信息不足的问题,它有一个监督者,这个人有权在不考虑其他投入者的情况下,和任何一个投入者商议合约,他自己就是受益的剩余索取者。 3.1.3 企业出现的又一解释 ——交易成本法 · 威廉姆森在科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是交易成本而不是技术,决定了相对其他组织方式某种组织方式的效率。 · 回报的增加和技术不可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 交易成本(或市场失灵)是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决策中人的行为和某些环境因素共同造成了成本。 · 在垄断条件下,一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会带来一些问题(交易成本),而竞争条件下不会。如果决策非常复杂,或存在不确定性,也会产生问题。 · 交易过程中,当人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带来了很大成本时,为了节省交易成本,作为市场替代者的“内部组织”(企业)出现。 · 因为交易有很多特征,内部化带来的成本节约程度也因此而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交易的组织形式。 · 内部组织应该能够尽量减少与交易过程相关的成本,即要在各种可能的管理结构中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最优结构不是唯一的,取决于交易性质。 · 威廉姆森认为,节约交易成本形式的效率是产生企业和形成内部组织结构的原因。节约交易成本时影响诸如垂直或水平扩张、兼并、跨国经营等商业策略的主要原因。 3.2 市场失灵(产生交易成本)的因素 3.2.1 人的特征 人的两个特征——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一些环境因素(如不确定性、垄断状态、资产专用性)同时发生时,就会出现市场交易问题。 · 1)有限理性。 · 在相关信息条件下,决策者解决某个问题时可能会面临能力有限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认知和语言限制了a)人获得、储存、重获、加工信息的能力 和b)结合知识和感觉的能力。 · 当决策的制定是基于不完全信息,并面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就存在有限理性。 · 2)机会主义。 · 是一种激励特征。指那些试图通过欺诈行为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行为。 · 机会主义的本义只是形容寻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歪曲信息、选择性公开信息、错误或空头的承诺误传意图等等。 3.2.2 交易特征 · 交易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交易效率。企业交易主要有以下特征: · 1)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存在的程度越大,对交易结果的影响越大。 · 2)交易频繁程度。 · 一些交易可以反复进行,另一些则不可以。 · 3)交易者数量。 · 交易者越多越有利于竞争。市场参与者很少,就可能出现双边垄断的情况,带来不确定性及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形成很高的交易成本。 · 4)资产专用性。 · “专用性投资”是指那些如果用于其它项目价值会很小或者几乎没有的投资。 · 人力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点专用性 · 带来固定成本的资产不一定具有专用性;可变成本中也可能包括不可挽回的资产或是企业专用性部分。 3.2.3 环境特征 · 环境指交易过程自身的性质。 · 环境通过影响个体态度和行为,影响人们相互作用的方式。 · 如果某个组织环境让大家有尊严和归属感,即是成功的,在这种环境下,机会主义行为会减少。 · 环境会影响生产和交易性成本,同时还会对组织交易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3.2.4 信息封闭(Impactedness) · 存在信息封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契约的双方以不同成本获取信息,2)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有限理性的存在) · 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情况下的利益分歧是交易问题的核心。不同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封闭问题(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先行优势) 逆向选择 · 在达成交易或合约签订之前,如果交易一方具有其他人不知道的私人信息,这时就可能出现逆向选择问题。 ·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其他人不能无成本地获得这些私人信息,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有机会主义行为。 · (在任何市场中,如果很难区分产品的质量差异,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 道德风险 · 道德风险是指契约的一方(如保险的买方)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机会主义的行为。广义上说,道德风险包含逆向选择。 · 道德风险在劳动力市场、经理人市场或其他任何市场中都有可能发生。(并非仅在无法观察努力水平的情况下才存在道德风险。签约后如果存在不确定性,并且交易一方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会出现道德风险) · 为了处理道德风险问题,必须减少机会主义或存在产生激励机制。激励机制通过减少已有的利益分歧而减轻道德风险,从而诱使交易一方按另一方所喜爱的方式行动。 先行优势 · 在执行合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使交易关系从很多变为很少,这时就会有先行优势。 · 专用性投资、边干边学、专门技能等都可能产生先行优势。 · 可采取纵向一体化或签订合约等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 3.4 与市场失灵相应的内部组织 · 使自由市场的交易有成本,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三个因素是: · 1)不确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及信息问题联系在一起,会扰乱整个自由市场的机制。 · 2)资产专用性。交易方会被资产专用性这种交易关系锁定。即通过很高的成本,资产专用性使一个完全竞争的、可以反复交易的局面变成了双边垄断的局面。 · 3)机会主义。 · 人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交易成本。 3.4.1 减少不确定性下的有限理性 · 内部组织的几个优势: · 1)在内部结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相应决策,这样能减少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复杂性。 · 2)内部组织会减少与交易相关的成本,并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 3)通过把决策权授予团队中的某个成员,使谈判和调整的成本减少。 · 4)减少不确定性(如失业的风险) 3.4.2 减少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 相关交易的内部化能削弱机会主义行为,因为: · 1)交易中的成员不会直接索要报酬。内部化会创造一种归属感,使内部成员更合作。 · 2)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 3)经理人能解决一些内部争议和分歧,而不需对质公堂。 3.4.3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成本 · 内部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等性问题。即使仍存在信息封闭,对策略行为的影响也不大。 · 综上所述,内部化(一种取代市场的交易方式)会减少由不确定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策略性行为带来的交易成本。 3.5 平等群体与层级结构企业 · 控制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程度会因企业所采取的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内部结构其复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 3.5.1 平等群体 · 平等群体是一些在一起相互合作的个体的联合,它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决策由民主决定。它的优势表现为: · 1)不可分性。当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不可分资产(实物资产或收集处理信息的成本)的使用时,充分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减少单位成本,这要求它们被很多的生产者共同使用。 · 2)减少风险。一个群体可能比单个个体更能有效减少风险,因此在一个团队中工作时每个人的收益更大。团队中的生产效率高于一般水平,保险成本也相对较低。 · 3)联合的好处来自于团队中所具有的氛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产生更高的效率。 · 3.5.2 层级结构企业 · 平等群体中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可参与决策,所有成员间信息收集和发布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成本。 · 层级结构可以节省大量的相关成本,用个人决策代替集体决策。 · 为了能不断地评价业绩和调整报酬,需要一个监督者。 · 当平等群体通过推选一位“精英”,利用比较优势制定和执行决策,使效率更高时,层级结构就出现了。 第四章 4.1 U形(Unitary Form)企业 4.1.1 U形企业的特征和优缺点 内部劳动力市场能缓解冲突、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这主要取决于它的两个特点: · a)集体讨价还价 · 集体合约取代个人合约,雇主不用和单个员工议价(每个员工处于企业层级结构中的某一级),集体议价会减少员工的机会主义倾向,同时可以减少有限理性问题。 · b)晋升和进入 · 为了保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归属感和信任感,企业可用获得高级别的职位来激励员工。只对低层进行委任的限制可以帮助企业减少风险,因为内部提拔将更多依赖企业监督评级体系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委任的失误将只限于低层职位,而内部晋升的逆向选择问题也会减少。 · 当层级结构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具有以上特征的“雇佣关系”时,这种内部结构就是“U形”企业。 · 最顶端的CEO,负责中心监控。接下来的一层由企业的几个职能部门组成,如生产、营销、人事和财务。 U形结构优势: · A)专业化。经理和员工都在某个领域内从事专门工作; · B)按职能关系进行交流。 · 由于每个经理都在集中激励做好本部门的工作,有限理性的问题就减轻了不少,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U形企业将在某个范围内保持高效率。 · U形结构的劣势:由于技术创新通过多样化推动企业成长,增加了复杂性 · A)每个部门都涉及大量产品; · B)职能部门之间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 · 在U形企业内,职能部门经理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部门间合作上,让少数几个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处理长期战略和短期经营管理问题,非常困难。 · 如果多样性程度不是很高,U形结构基本能保证高效。 ·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复杂性和有限理性问题会在整个层级结构中都存在,最终会限制职能经理们协调和控制各种不同行动的能力。 · 若增加这种结构中的层级,意味着信息在到达最高决策者之前要经过更多步骤,然后经同样多的步骤返回决策,经理们才能执行。这可能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可能由于个人目的,信息被耽搁或被歪曲)。 · 有限理性会限制控制的范围(威廉姆森),控制权的丧失会导致次级目标的出现,并改变战略性决策。 · 随着企业的扩张,会带来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等性等问题。专业技术和知识的获取会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交易费用的增加会削弱U形结构的作用,而无法达到最优。 4.2 M形(Multidivisional Form)企业 4.2.1 M形企业的特征 · 19世纪20年代,一种M形组织结构或称为多部门的组织结构发展起来,例如GM,Johnson, Microsoft,Simens, IBM等。 · 多部门结构依照的是分权原则。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一个总部和一些运作部门组成。总部主要进行战略规划,控制各运作部门,由主要董事和一些专家组成,它可以替代董事会而成为协调主体。 · 企业的运营部分则分配给一些半自治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各自的运营决策,各个部门都控制着某一系列的连续行为。 · M形结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把长期战略规划和日常运作相分离,将后者交给部门经理处理。这种分离有几个优点: · A)减少高层经理的有限理性。这些经理可以从企业日常运作的繁杂事物中解脱出来,专心进行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 B)减少信息成本。部门经理与下面接触更紧密,因此对外部竞争环境会有更清楚的了解。他们能迅速做出反应,一般情况下信息不需通过层级结构进行传播,经理可直接做出决策。 · C)M形企业中各部门相互独立有利于改善资源分配。按产品或地域划分的各部门之间可相互比较,有利于把资源放在效率更高的地方,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 D)更有利于企业成长。M形企业可以减少高层经理的工作量(他们只需关心企业的战略决策,因而会有更多时间来考虑企业的成长),此外,多样化也会使成长更容易(通过成立新部门来引进新产品)。 · 分权是M形企业的一个必备特征。 · 它的主要优势在于: · A)战略和日常运作决策的分离; · B)引进内部控制体系来评价部门业绩; · C)采用有效地资源分配体系。 · 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M形结构,但直到1945年左右才得到广泛应用。1945-1960年期间,美国大多数大公司开始采用这种M形结构。1970年,大部分(85%)美国财富500强企业都采用了这种部门结构。1950-1970年期间,英国制造业采用部门结构的企业比例为59%-72%。 4.3 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 4.3.1 U形企业结构特征 · U形企业的特征主要有: · A)无法直接观测到各种产品或各个部门的利润率。 · (这意味着必须用其他指标去衡量各职能部门的效率,而高层管理人员所能获得的信息又是不完全的,无法做出最优资源分配的决策) · B)部门经理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这样使资源分配取决于部门经理间的讨价还价,权力关系和企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决策) · C)经理可能会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追求更大利润,即管理中存在道德风险。经理目标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目标。 · D)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高层经理会把更多时间放在日常运营决策及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上,没有充分时间投入到长期决策中。U形企业结构本身具有抑制企业成长倾向。 · 企业是一种复杂的组织,其绩效取决于外部经济条件、竞争对手行为及经理人的目标和能力。因此通过简单地考察企业业绩来评价经理的工作是不科学的。而控制机制(创造更换在位经理和竞争威胁)的成本是巨大的,且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 4.3.2 M形企业结构特征 · 相比U形组织而言,采用M形组织结构更容易到达企业目标,减少成本。(威廉姆森)【有效的资源分配、利润导向、有效的计划和成长的实现】 · M形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达到比外部资本市场更高的效率。总部比外部市场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因为雇用了专家,可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具体而言,M形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内部激励和控制体系。 · 通过它们可以鼓励和企业目标相一致的行为发生。这个体系包括金钱报酬,也包括非金钱报酬。根据不同的业绩表现随时调整薪水和奖金。 · B)内部监控系统。包括内部审计。 · 内部审计比外部审计更有效,因为:第一,部门经理是下级,可以很容易获得他们的会计记录和文件;第二,总部可以比外部审计得到更多的部门合作。(因为向内部审计员提供敏感信息常被认为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而受到提倡,如果是外部审计,这种行为可能对企业不利,会受到抵制) · C)资源分配体系。它是建立在利润基础上的,要求资源按部门实际和潜在绩效分配。 · 总部会按照客观的投资准则(如投资内部回报率)评价各部门的投资。M形企业的资源分配有很大优势,各部门经理把利润上交给总部,高层经理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决策权集中起来,按全局目标和客观准则在各部门间重新分配资金。 · D)提高了接管作为控制经理人行为机制的效率。经理人如果任意决策,会导致企业经营不善,从而可能被接管兼并。多部门结构有利于扩张和兼并。一个面临被接管的企业很容易被M形企业吞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新部门。 · M形结构特征企业的局限性: · A)高层经理可能会参与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于其对某一特殊部门的偏爱,会破坏资源分配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对部门进行评价和控制。此外,还会出现追求个人目标的行为。 · B)当按照职能关系组织起来的半自治部门日益膨胀时,可能会出现个人目标。 · C)高层经理可能不会像M形企业假设的那样以利润为导向。在实现一个合意的利润水平后,高层经理可能更偏爱于其他一些目标,如快速成长、更大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等目标。这些行为会导致资源分配无法实现最优。 · D)企业可能在Hill(1984)所说的“潜在经济体系”中运营。即总部对资源不进行再分配。利润不交给总部进行分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层经理可能看不到它的优势,从而不会引进这种体系;二是无法劝说部门经理相信这种体系的优越性。获利能力强的部门经理可能会要。获得利润分配的优先权。 第五章 5.2 企业家的素质与形成条件 · 5.2.1 企业家的素质 · 1)企业家精神 · A)创新精神 · 经理不是都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只有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对经济环境做出创造性反映、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的经理才称得上是企业家。 · 企业家的创新与发明者的创新不同。发明者的创新只是一种发现,企业家的创新在于把事情付诸实施。 · B)冒险精神 · 企业家是冒着遭受损失的风险从事经营活动,这是一项需要承担风险的活动,没有冒险精神的人,就没有资格从事这项活动。 · C)竞争精神 · 没有竞争,就没有企业家,没有企业家,也就没有竞争 · D)英雄主义精神 · 企业家征服世界的气概。 · 2) 企业家意识 · 指的是企业家发现机会的洞察力和灵感。 · 发现机会很大程度上是靠一种灵感,抓住机会并很好地利用这种机会则需要比灵感更为重要的智慧和胆识。 · 3) 企业家知识 · 企业家的洞察力和灵感与其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 企业家知识包括经营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 经营知识是指企业家作为“商人”所应具备的“市场理论”和作为组织者不可缺少的“人文地理”。 · 专业知识是指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自己所从事行业中的物性知识。 · 对企业家来说,经营知识更为重要。 · 4)企业家能力 · 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外交能力 · 企业家的组织才能表现在:第一,评价与选择。第二,权威与服从,第三,协调与管理。 · 决策能力表现在:第一,准确判断问题,第二,广泛听取意见,第三,果断拍板定案。 · 5.2.2 企业家的形成条件 · 先天论者(如奈特、熊皮特和张维迎)认为,企业家才能具有特殊性和相当大程度上的先天性,他们在人群中的分布是一种随机分布; 后天论者(如舒尔茨和莱宾斯坦因)认为,企业家才能使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 第六章 · 6.3.1 多工厂企业的边际成本 · 图6.8描绘了一个企业拥有两个工厂(二者存在都是必要的)情形。产量的分配应使工厂1的边际成本等于工厂2的边际成本,即MC1=MC2 6.4 多产品企业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多产品企业出现的原因:为了追求效率或市场力量或两者兼有。 · 多产品企业可能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存在,我们有必要区分与不同产出组合有关的成本变化和与企业规模有关的成本变化。 · 范围报酬:企业规模不变时,由于产出成分变化而带来的成本变化。可以为正或负。 6.4.1 多产品企业中的规模经济 · 在多产品企业中,平均成本曲线的定义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一种惟一正确的方法对多种不同产品的产出求和。 · 各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仍有意义。 · 多产品企业的边际成本定义:当其他所有产品的产量保持不变时,一种产品的产量变化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变化率。 · 一家生产X和Y两种产品的企业,其总成本为C(X,Y),产品X的边际成本说明当Y保持不变时,X的一个微小变化所带来的C(X,Y)的变化,即 · 多产品规模经济包括:线性规模经济和基于产品的规模经济。 · 当企业规模扩大而产出组合不变时,所有投入品数量等比例变化对企业总产出的影响用线性规模报酬来表示。线性规模报酬可以不变、递增或递减。线性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成本增长速度比产出增长速度慢,因此出现线性规模经济。 · 当企业规模的变化涉及产品组合变化时,成本取决于某种产品需求和变化。因此,当所有其他产品产量保持不变时,由于某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性被称为基于产品的经济性。 · 1)线性规模经济 · 线性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反映了产出成分不变时,企业规模扩张引起的相应总成本的变化。 · 线性规模经济的定义是单一产品规模经济定义的直接补充。随着组合产出的增加,生产总成本的增长递减,就出现了线性规模经济。 · 可用类似于度量单一产品规模经济的方法来度量线性经济程度。 · 线性平均成本(RAC)指组合单位的平均成本,RAC=C(tQ)/t,这里t表示组合单位Q的生产规模,C(tQ)是生产tQ的总成本。 · 由于我们能确定每个产品的边际成本,所以组合产品的边际成本可定义成每个产品边际成本的加权平均值,相应的权数等于每个产品的产量。因为,线性规模经济可定义为: 两种产品的情况是: · 线性规模报酬可以递增、不变或递减,S>1表示线性经济,S=1表示线性报酬不变,S<1表示线性规模不经济。 · 2)基于产品的规模经济 · 规模扩张经常伴随着产品组合的变化,当某种产品的产出增加一个比例时,总成本的增幅小于这个比例,就存在基于产品的规模经济。 · 因为多产品情况下存在联合成本,我们很难分别定义各种成本,于是采用新的成本概念——平均增加成本(AIC) · 所谓某种产品X的平均增加成本就是相比当X产量为零时,生产一定量X时所增加的成本与X的比例。对一家生产产品X和Y的企业来说,X的平均增加成本是 · 可用平均增加成本和边际成本之比S(Panzar和Willing,1977)来表示某种产品的规模报酬。即对X来说, · SX大于、等于和小于1分别表示产品X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 6.4.2 范围经济 · 在多产品企业的框架下规模经济的全部影响既包括规模,也包括产品组成。 · 产品组成的变化可通过新产品的引进或已有产品产量比例的变化来实现。 · 为了评价多样化是否可以减少成本,我们必须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比较多产品企业和单一产品企业的总成本。 · 如果在同一所有权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总成本比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要低,就存在范围经济。 · 一个生产两种产品X和Y的企业,范围经济可定义为:C(X,Y)0表示存在范围经济,且值越大,范围经济程度越显著。负的表示范围不经济的程度。SC=0说明范围经济和不经济都不存在。 · 多工厂企业中由产品组成的变化引起的两方面成本减少是确定的:基于产品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第七章 见PPT · 第八章 非重点 第九章 9.1 进入遏制的B-S-M模型 限定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没有成本优势或者进入壁垒的情况下,在位企业能够将价格作为战略手段来防止潜在的新进入。 · 这种手段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的行为以及潜在进入者对进入市场后在位企业行动的预期。 · 几种可能的反应方式:潜在进入者可能预计在位企业会:a)减少一定的产量,但是不足以阻止进入后的价格下跌;b)通过减少相应的产量来保持价格,从而容纳新的进入;c)保持进入前的产量。 · B-S-M模型所采用的假设认为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所谓的“Sylos”假定,它包括两部分: · a)现有企业预计在潜在进入者的工厂规模小于最小有效生产规模(MES)时,潜在进入者不会进入。在位企业相信如果潜在进入者预计进入后的市场价格低于其AC时,也将不会进入。 · b)潜在进入者预计进入后,已有企业将会保持进入前的产量水平,因此它们的进入将会压低市场价格。 · 除了Sylos假定,B-S-M模型还假设: · a)技术和投入价格满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L形,对于在位者和潜在新进入者都是如此。 · b)需求不变 · c)如果在位企业的数量超过一家,价格是根据最高的或者是根据合谋而制定的。 · 给定上述假设,现有企业可以选择价格,阻止新的进入,同时还能赚取额外利润。防止进入的价格(或限定价格)水平和额外利润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和成本条件。 · 进入缺口或者现有企业在不引起进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的额外利润E,等于矩形PLabPc。 · 限定价格和进入缺口的决定因素如下: · a)竞争性价格时的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给定MES时企业进入就越容易。这是因为进入前的市场规模越大,一定数量的额外产出对价格的影响会越小。 · b)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越缺乏弹性,新进入就越困难。即,现有企业可以收取较高的价格而且不会导致进入。这是因为相对小的额外产出就会导致价格剧烈下降,使得进入无利可图。 · c)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MES越大,新进入越困难。因为,给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新进入者必须卖出的产品数量越多,进入后的价格跌幅就越大,从而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 d)生产和技术因素的价格。因为这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决定了MES和Pc,以及限定价格和进入缺口。 · 其中,Xc是竞争性产出,e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MES,Pc是竞争性价格。 · PL的决定因素可用关系式表达: · 可以看出: · 这就是Bain所说的“进入条件”或者“进入缺口”。它表明企业在不诱使进入的情况下,收取的高于竞争性价格的额外利润。 · 如果小于MES的进入是可能的,进入缺口将比上面所示的要小,其减少幅度取决于当产出小于MES时平均成本增加的快慢程度。 · 关于B-S-M模型行为和其他假设的现实性的反对意见认为限定价格的假设被高估。主要批评意见: · 1)推测的相互依赖性 · 进入前的产出量并不必然在进入后继续维持。维持进入前的产出水平意味着在位企业准备放弃它们的价格战略,让新进入者的产量来决定市场价格。 · 在位企业是否会采取价格战取决于预期的低价持续时间,取决于可能的损失幅度,还取决于企业的财力。 · 因此,可以采取“混合战略”,即在位企业可以降低一部分产量,并允许价格稍微下跌。这种策略可以获得额外利润(虽然比进入前少),并利用这笔资金来采取非价格竞争手段,赶走新进入者。 · 2)交叉进入被忽视 · B-S-M模型暗示着进入威胁主要是来源于新企业(相对较小)的出现,但忽视了已经在其他市场立足的大企业可能也想进入另一些市场。多样化和多产品生产的普遍现象使这个假设不切实际。 · 交叉进入意味着潜在进入者可能是一个资金雄厚的企业,它可能决定在次优规模点(即产出小于最小有效生产规模所对应的产量)进入市场,并做好准备经受短期的亏损。 · 最初的亏损可以被看作是必要的损失,或者是投资,因为它帮助进入者在新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初期损失可能不能阻止交叉进入。 · 3)企业的数量 · 在B-S-M模型中,限定价格的决定因素既不包括企业的数量,也不包括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甚至没有定义现有企业的数量。模型只是简单假设价格是合谋制定的。在现实中,合谋价格的正确制定很可能取决于企业的数量和它们的相对实力。 · 4)进入后的消费者行为 · B-S-M模型暗示着当价格下降时,进入后的市场需求上升,新的消费者将购买新进入者的产出品。但是,价格下降可能引起现有消费者转向新进入者的情况(消费者不满或报复)没有被考虑。 · 5)模型的静态本质特征 · 虽然模型中有动态考虑,但本质是静态的。它忽略了市场扩张可能会减弱限定价格的有效性。 · 模型假设当价格下跌时,现有企业的消费者不会转移,而是继续从原有企业处购买。事实上,消费者可能转移消费,限定价格取决于企业的数量,不满效应,以及MES,竞争性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 除了上述意见,在传统的限定价格理论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缺点,如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可以采用其他非价格策略来阻止进入,包括过度生产能力,原料控制,产品差异化,垂直一体化及其他。 9.3 战略投资 · 9.3.1 生产能力的战略投资 · 在限定价格的B-S-M模型中,企业的战略行为时生产超过垄断产出的产量,其目的在于使潜在进入者预见到会发生亏损,从而不进入市场。这项策略的实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必须进行过度生产能力的投资;b)利润进一步减少,因为进入前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 · 过度生产能力是一种可置信承诺,表明一旦发生进入,企业将增加产量,可以阻止进入,同时保持垄断价格水平。即,企业的进入遏制战略行为将导致过度生产能力,但不一定导致低价格。 · 过度生产能力承诺必须使得威胁的实现是最优的,即,a)过度生产能力必须是不可撤销的,即一旦设备安装了,就不能用于生产其他产品,设备的残值非常小或者为零,即过度生产能力必须是专用资产投资;b)进入后过度生产能力的使用必须是最优的,即对于在位企业来说,容纳进入者的策略比价格战策略的收益要小。Rw>Rd-C · 过度生产能力在进入遏制重经常起到战略性作用,因为低的MC给在位企业带来初始的领导者优势:a)足够的成本优势可以阻止进入;b)如果的确发生进入,在位企业可以很快地而且是廉价地增加产量,使得进入后的斗争策略变成最优的反应;c)如果合作是进入后的最优策略,那么在位企业也处于有利地位,因为在大部分合作模型中,低成本是一种优势,可以带来较大市场份额和较高利润。 · 投资行为改变初始条件,使之有利于在位企业的例子是美国铝公司(ALCOA)的做法。 · 9.3.2 声誉的战略投资 · 是否进入的决策也取决于潜在进入者相信价格战的威胁在多大程度上会实现。如果进入者相信在位企业有一定的可能性(概率为p)会在进入后进行价格战,那么他进入后的预期利润为: · 只要 ,上式即为负数(进入无利可图) · 因此,如果价格战的可能性越大(p很大),代价很昂贵,进入就不会发生。 · 而如果潜在进入者越多,p就可能越大。因为如果在位企业意识到潜在进入者将先后进入,那么和第一个潜在进入者进行价格战的收益将比图9.7要大。因为,短期的损失将被长期中逐渐增加的垄断利润所弥补。积极的行为将被视为一种承诺,使得对其他潜在进入者的价格战威胁变成可置信威胁。 · 因此,当在位者同时在不只一个市场受到威胁时,他希望建立积极行动的声誉,因此即使在位企业威胁要进行价格战的概率很小,也可能足以阻止进入。(为了建立声誉而进行掠夺性定价) · 9.3.3 广告和研发的战略投资 · 在位企业做广告,赢得一定数量的潜在消费者,他们对在位企业的产品很满意或者已经投资于在位企业的消费品,即使有新的进入者出现,他们也将继续依附于在位企业。这种消费者组成了在位企业的“俘获”市场。 · 俘获市场的规模越大,在位企业越不愿意和潜在进入者进行价格战。因此,广告方面的大量投资可以表明在位企业没有动机进行斗争。因此,广告的直接作用就是鼓励进入,另外,广告还有阻止进入的“间接作用”。日益增加的广告费用增加了在位企业的俘获市场,同时减少了进入者可能拥有的市场份额。潜在市场越小,进入就越不具有吸引力。 · 当进入不可避免时,有两种可能性:a)广告水平可能下降,因此,在位企业给潜在进入者带来的信号是“急不可待”准备进行斗争。即广告的投资不足是对进入的战略反应;b)如果广告的直接作用很强,广告水平可能上升,为的是足够地减少未俘获市场规模,从而阻止进入。即广告的过度投资是对进入的战略反应。 · 如果生产技术是平均成本不变的,那么在位企业可以通过做广告来制造大量固定成本,从而创造规模经济的进入壁垒。这也需要进入者相信在进入后在位企业不会缩减广告投入。 · 类似地,研发支出可以发展新的大规模技术,从而阻止进入。 · 另外,广告还可以用于提高声誉和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一种建立声誉的掠夺性方式。经验数据表明不断增加的广告投入可以创造进入壁垒。 9.4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 战略联盟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组织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性目的而达成的一种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企业为了现实生存或长远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具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目标,但合作关系本身则不一定是长期稳定的。 战略联盟的形式 1.合资;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企业;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非等地普遍的形式。合作各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中,从而使其发挥单独一家企业所不能发挥的效益。 2.研发协议;为了某种新产品或新技术,合作各方鉴定一个联发协议;汇集各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加快了开发速度,各方共担开发费用,降低了各方开发费用与风险。 3.定牌生产;如果一方有知名品牌但生产力不足;另一方则有剩余生产能力;则另一方可以为对方定牌生产。一方可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能力,谋取一定利益;对于拥有品牌的一方,还可以降低投资或购并所生产的风险。 4.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的方式组成战略联盟,其中一方具有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与其他各方签署特许协议,允许其使用自身品牌、专利或专用技术,从而形成一种战略联盟。拥有方不仅可获取收益,并可利用规模优势加强无形资产的维护,受许可方当然利于扩大销售、谋取收益。 5.相互持股;合作各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这种战略联盟中各方的关系相对更加紧密,而双方的人员、资产无须全并。 特许经营(Franchising) · 企业允许特许经营者经营代销店(或者使用企业的品牌),获得的利润归特许经营者,但条件是特许经营者要缴纳一定的固定费用(特许费)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利润的百分比)。 一般的连锁店(饭店)倾向于特许经营,但超级市场也是广泛的地域分散,却很少看到特许经营的超级市场。 ·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如果特许产品或服务以及交易发生的环境二者的特征使得特许经营可以减少交易成本(通过减少有限理性或者机会主义),其幅度大于其他治理结构(如垂直一体化)成本的增加,此时特许经营就是有效的。 特许经营的类型 · 1、生产特许 受许人投资建厂,或通过OEM的方式,使用特许人的商标或标志、专利、技术、和生产标准来加工或制造取得特许权的产品,然后经过经销商或零售商出售,受许人不与最终用户(消费者)直接交易。典型的案例包括:可口可乐的灌装厂、奥运会标志产品的生产。 · 2、产品-商标特许 受许人使用特许人的商标和零售方法来批发和零售特许人的产品。作为受许人仍保持其原有企业的商号,单一地或在销售其他商品的同时销售特许人生产并取得商标所有权的产品。 · 3、经营模式特许 受许人有权使用特许人的商标、商号、企业标志以及广告宣传,完全按照特许人设计的单店经营模式来经营;受许人在公众中完全以特许人企业的形象出现;特许人对受许人的内部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具有很强的控制。 特许经营的优势 · 1、特许商利用特许经营实行大规模的低成本扩张。 2、加盟商借助特许经营“扩印底版” 。 · 3、特许经营因其管理优势而受到消费者欢迎。 第十章 组织弹性是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必需的资源之间的差异,在满足最小支出的条件下使得该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即,这种弹性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支出的。 10.3.1 销售收入最大化 · Baumol提出,经理在利润约束下总是希望能使销售收入最大化,即在保证利润不低于某一水平的情况下,经理会把精力放在销售量的扩张上。 · 因为增加销售额使企业规模得到扩张,从而提高其竞争地位,随着规模的扩张,经理的收入、声望、地位都有可能得到提高,但同时必须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 · 最低利润是经理保证自己职位的必要条件,其大小取决于股票市场和其他企业给股东分发的红利水平。 · 预言1 相对利润最大化者而言,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会生产更多产品,同时索要一个更低的价格。 · 销售额最大化法则就是要企业在MR=0的产出水平下生产,并仅当在这个产量水平下所得到的利润满足最小利润约束时才有可能。否则,产量将减少,而价格将增加以提高利润率来达到最低接受水平。 预言2 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会比利润最大化者在广告和其他促销活动中投入更多。 · 广告通常用来刺激需求,如果成功的话,可使需求曲线右移,企业既能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下生产等量产品,也能在相同的价格下生产并销售更多产品。因此,广告预算越大,在给定价格下能销售出的产品越多,同时利润不会减少,但总收入增加的速度小于广告费用的扩张速度。 图10.2中的TR曲线没有最高点(不能最大化),说明广告预算不是不受限制的或者不确定的,为了达到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我们不能对广告进行无限投资,因为这样最终还是会增加成本,收入和利润也会下降。 · 预言3 如果固定成本或者税收增加,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会提高价格,减少产量。 · 如果一大笔税收的强制征收,或固定成本增加,对MC不造成影响(因为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利润最大化者不会把这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销售收入最大化者往往会提价,同时减少产量。 · 如图10.1,成本增加,产量减少到Qs〞 · 预言4 当可变成本增加或对每单位产品开始征税时,相对利润最大化者,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会减少更多产出,提高更多价格。 · 如图10.3,利润最大化者会把产量减少到Qp′,而销售收入最大化者减少更多,一直到Qs′. · 上述说明:a,当公司税收发生变化时,与利润最大化者不同,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会相应地改变产量和价格水平;b,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定性反应是一样的,但在定量上存在一些差异。 · 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的缺点在于对利润约束的定义非常模糊。例如,Yarrow(1976)认为这种约束的反应可以采用对企业最大可能股票市场评估和真实评估之间的一种偏离形式,这种偏离将取决于股权的分布和更换经理的成本。 10.3.2 威廉姆森的“经理自主权”模型 · 经理自主权在单一组织企业中普遍存在。威廉姆森区分了“高层协调者”和“协调过程”,协调过程是一个函数,对目标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高层协调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因为企业内部组织特征使得经理有机可乘,以利润牺牲为大家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 威廉姆森假设经理的动机是为取得财务回报、地位、声望、权力和安全,这些动机可以表现在三个政策变量中,而它们又和经理的效用函数有关: · 1)薪水及其他货币回报、经理所控制的职员数量和质量。这些可用花在职员身上的费用(S)来表示。 · 2)在满足利润最大化要求的条件下,为了机构扩张和成长的任意投资决策权(I)。 · 3)津贴费用,如公司汽车、奢侈的办公室和其他报酬(M),这些都会给经理带来地位和声望。 · 经理将通过采用相关政策增加S,M,I上的支出,在使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工作的安全问题。 · 为了确保它们的工作,经理要去的一定的利润率来给股东分红。与Baumol假设的销售收入最大化者不同,“效用最大化者”通常会公布一个高于最低要求水平的利润,而多余的部分(支付相关税收之后)通常用做自主投资。 · 经理行为可写为 · U代表效用, 代表利润, 是最低要求利润水平,T表示公司税收。如果 是最大的可能利润水平, 是真实利润,那么可以如下定义: · 假设经理效用随着S和I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增加速度会逐渐减少。因此,管理效用越大,在S和I上支付的费用就越高,而在一定的利润水平下,花在S和I上的总数是一定的,在S上花得越多,在I上就花得越少,反之依然。所以如何抉择取决于经理对S和I的重视程度,即对于S和I的边际变化,经理效用将会怎样变化。可用一条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经理对S和I的偏好。 · 利润率会随着产量水平(X)和对职员的支出水平(S)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职员身上的花费对总需求有一个正的影响,所以当S增加时,公司会对同一产品所要更高价格。因此,当X和S增加时,总利润会增加到某一点,在这一点之后,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为了能销售出更多产品而降低价格,都会带来利润的减少。 · 图10.4反映了S和I之间的这种关系,其中I(纵轴)等于报告利润减去最低要求利润和税收。因此,m点表示在减去最低利润约束和所征税收之后的能够报告的最大利润。 · 因为经理的目标是使效用最大化,他们会选择在e点经营,在这一点上,曲线和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对职员的支出为S1,而自主性投资为I1,报告利润在m点达到最大。 · e点的支出比m点高,但报告利润低于m点。表明经理会用一部分利润(已经为额外的自主性投资提供了资金)去满足职员支出。因此,S高于利润最大化点,而报告利润会低于最大可能利润。 · 真实利润会比最大可能利润要少,因为在职工身上的花费(包括薪水)会比必须的更多,此外,报告利润中的一部分会被自主性投资吞噬。 · 由于报告利润高于最低要求的利润,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真实利润率比Baumol模型中的要高。 · 1)需求增加时,效用最大化者和利润最大化者都会生产更多商品,并且在职工身上
/
本文档为【企业经济学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