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10章 责任会计

2012-05-18 50页 ppt 349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084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10章 责任会计null第十章 责任会计 本章结构第十章 责任会计 本章结构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10.2 责任中心概述 10.3 责任中心的评价指标 10.4 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 10.5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应重点掌握责任会计的体系,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划分各种中心的考核指标;一般掌握内部价格转移问题和责任报告。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一、责任会计制度必须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 二、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见图表10-10 图...
第10章  责任会计
null第十章 责任会计 本章结构第十章 责任会计 本章结构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10.2 责任中心概述 10.3 责任中心的评价指标 10.4 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 10.5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应重点掌握责任会计的体系,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划分各种中心的考核指标;一般掌握内部价格转移问和责任报告。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一、责任会计必须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 二、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见图表10-10 图表10-1 集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图表10-1 集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公司总经理财务部副总经理销售部副总经理制造部副总经理投资中心 利润中心*销售地区主任乙工厂厂长甲工厂厂长*销售地段主任总会计师子 工 段会计员销售员成本 中心A车间 主任B车间 主任C车间 主任D车间 主任工段工段工段工 人工人工人工人子 工 段工 人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假定公司制造部下属各工厂的成本中心有三个层次,工段、车间和全厂。他们的责任成本逐级汇总的具体做法如下: 工段责任成本由工段长负责,每月至少编制一份本工段的实绩报告给车间主任。 工段责任成本=可控直接材料成本+可控直接人工成本+可控制制造费用成本 车间责任成本由车间主任负责,每月至少编制一份本车间的实绩报告给工厂厂长。 车间责任成本=sum各工段责任成本+车间的可控制制造费成本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工厂责任成本由工厂厂长负责,每月至少编制一份全厂的实绩报告给制造部的副总经理。 工厂责任成本=sum各车间责任成本+工厂的可控制制造费成本 制造部责任成本由制造部副总经理负责,每月至少编制一份本部的实绩报告给公司的总经理 制造部责任成本=sum各工厂责任成本+制造部的可控制制造费成本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销售部责任成本归集与制造部相同 财务部责任成本主要由系统人员的薪金、办公费和差旅费,编制实绩报告给公司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接到下属制造部、销售部和财务部的实绩报告,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果报告。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 三、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图表10-3 分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 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 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 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2 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3 分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图表10-3 分权组织结构示意图总公司投资中心华中事业部华东事业部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甲工厂子车间工段工人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图表10-4 分权组织结构的业绩报告流向和数据钩稽情况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10.1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三、责任会计管理模式 (一)三种结构模型(U→H→M) 1、U型(Unitary Structure):是一元结构,企业按职能划分部门,集中统一指挥。 2、H型(Holding Company):是控股公司结构,企业产权变更中横向一体化的产物,以内部契约代替外部市场,可提高企业整体利益。 3、M型(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称为事业部制或分权制 4、矩阵(网络)型:结构扁平、信息传递多样化,重视知识、学习三、责任会计管理模式三、责任会计管理模式集权制管理模式与分权制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责任中心设置的不同,分权的程度不同。 (二)集权制管理模式 集权制管理模式将投资决策权和利润管理权掌握在企业最高层领导手中,把企业下属各部门仅设为成本或费用中心,考核其责任成本或责任费用。过分集权的弊端往往容易造成 1、降低决策的质量;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三)分权制管理模式 (三)分权制管理模式 1、有利于中、基层干部的培养,提高其水平; 2、集中高层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企业最高层管理人员从其繁重的管理决策中解脱出来而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 3、提高决策质量: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弥补授权者自身的不足; 4、激励下属:提高下属的工作情绪,增强其责任心,通过对决策权的划分,使处于基层责任中心管理者在其授权范围内能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作出及时反应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5、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决策迅速及时) 6、分权制的缺点6、分权制的缺点1)产生“代理”问题(局部与全局关系、长远与目前利益的关系) 2)资源利用可能不充分 3)机构重置臃肿四、 责任会计概 述四、 责任会计概 述(一)责任会计的产生的背景 1、在1885年以前,成本会计的进展非常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数据的用途非常有限。通常,工厂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以便报告期末财产和期间损益。 2、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实际成本与成本的比较以及让每个人对自己的绩效承担责任的想法。在1885年至1920年之间,物价持续下跌,生产活动复杂化,企业组织规模扩大,促使成本会计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一)责任会计的产生的背景(一)责任会计的产生的背景3、责任会计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且从理论和方法上成熟,是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情。二次大战以后,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竞争日益加剧,强烈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合理化。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公司推行分权化管理,采用事业部制的公司组织体系。 4、对事业部制的企业的管理控制,需要完善的责任会计制度,使责任会计受到普遍重视,并对其各种方法进行了细微的改进和新的应用,最终形成现代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会计。 (二)责任会计 的概念(二)责任会计 的概念1、责任会计是一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在分权管理的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的一整套专门制度。 2、责任会计实质上是企业为了强化内部经管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把会计资料同各有关责任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控制系统。基于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一般可区分为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大类。3、责任会计基本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3、责任会计基本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1)各个责任中心具有明确的权、责范围,要为它们在企业授予的权力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 2)科学地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使各个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总的目标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3)各个责任中心工作成果的评价与考核应仅限于能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可控项目。 4)为明确区分经济责任,便于正确评价各自的工作成果,各个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应按合理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进行计价、结算。 null5)一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如因其他责任中心的“过失”而受到损害,应由责任承担者负责赔偿。 6)制定合理有效的奖惩办法,按各自的工作成果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7)建立健全严密的生产,加工系统,落实责任,分析偏差指导行动,充分发挥信息反馈作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沿着预定目标卓有成效地进行。 五、责任会计的内容和职能 五、责任会计的内容和职能 (一)责任会计的职能 责任会计的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责任会计的特点,可将责任会计的职能归纳为:责任预测职能;责任预算职能;责任核算职能;责任控制职能;责任考核职能。 1、责任预测职能 1)责任会计的预测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具有测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可能实现的总体目标,即资金、成本、利润三大指标,并提出实现总体目标的的功能。1、责任预测职能 1、责任预测职能 2)主要内容是它根据过去和现在可能获得的有关数据,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作出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把各种实现总目标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权衡利弊,扬长避短,找出最佳方案,作出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决策,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 2、责任预算职能 责任会计的预算职能是指责任会计具有将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分解和具体化,进而形成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作为各责任中心努力目标以及权衡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标准的功能。 3、责任核算职能 3、责任核算职能 它是指责任会计具有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各责任中心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系统、完整的记录、计算、汇总,并通过一定方式向责任中心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反映责任中心预算完成情况的功能。 4、责任控制职能 1)广义的责任控制包括事前的预测控制、事中的日常控制以及事后的反馈控制。 2)责任会计的控制职能主要是指按照事先制定的责任预算,对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进行日常监督,随时将责任会计核算提供的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相对比,计算出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对于有利差异,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巩固成绩。对于不利差异,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利偏差。将各责任单位的活动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求得目标的圆满实现。 5、责任考核职能 5、责任考核职能 1)责任会计的考核职能就是对责任单位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结合权责实行奖惩以调动各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功能。 2)主要内容是:以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为标准,根据责任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使其工作成果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 1)责任会计的考核职能就是对责任单位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结合权责实行奖惩以调动各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功能。 2)主要内容是:以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为标准,根据责任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使其工作成果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 (二)责任会计职能的实现 (二)责任会计职能的实现 1、完善责任会计的基础工作 1)标准化工作 2)计量工作 3)定额管理 4)分权管理 5)经济责任制 6)目标管理 2、建立有效的责任会计体系 2、建立有效的责任会计体系 1)确定责任中心 (1 )责权利统一原则:责任单位要能相对独立地承担具有明显范围和程度的经济责任,能掌握与其经济责任相适应的权力,相对独立地进行和完成一定业务活动,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 (2)系统性原则:划分责任单位时,要统筹考虑,全盘规划,纵横结合,要突出重点,具有层次性; (3 )经营管理需要性原则:划分责任单位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特点、经营方式、人员素质和管理要求等因素,不搞一刀切;null(4 )稳定性原则:责任单位确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 (5)责任明确原则 (6)层次分明原则 2)建立健全内部结算系统 (1)内部银行 (2)内部市场 (3)内部转价(三)责任会计的作用(三)责任会计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实行责任会计以后,可使各级管理人员目标明确,责任分明;以责任单位为核算主体来记录和归集会计信息。并据以评价和考核各该单位的工作实绩和经营成果,能做到功过分明,奖惩有据。 2、有利于保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实行责任会计以后,各个责任单位的经营目标就是整个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而在日常经济活动进程中,必须注意各该责任单位的经营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总目标。如有矛盾,应及时协商调整。 六、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六、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一)可控性原则。 1、在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时,应首先明确划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范围,使他们在真正能行使控制权的区域内承担经管责任。 2、每个责任单位只能对其可控的成本、收入,利润和资金负责。在责任预算和业绩报告中,也只应包括他们能控制的因素 (二)目标一致性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主要通过选择恰当的考核和评价指标来体现。 2、首先,为每个责任单位编制责任预算时,就必须要求它们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步骤,促使各责任单位自觉自愿地去实现目标。 4、单一性的考评指标往往会导致上下级目标的不一致,故考评指标的综合性与完整性是重要问题。(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为每个责任单位、每个收支项目确定负责人。同时责任者还必须有责有权,在为每个责任单位制订考评标准时,一定要重视对人的行为激励,充分调动各个责任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四)反馈性原则 在责任会计中,要求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有一套健全的跟踪系统和反馈系统,使各个责任单位不仅能保持良好、完善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要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分析,迅速运用各自的权力,控制和调节他们的经济活动。 (五)及时性原则。 各个责任单位在编制业绩报告以后,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责任者,以便他们迅速调控自己的行为。七、我国实施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七、我国实施责任会计的主要特点 (一)发展简况 1、从5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 2、60年代,又开始推行与目标管理相类似的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形式,这些都可看做是我国责任会计的雏形。 (二)特点 1、以群众核算为基础,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体系相结合 2、设立“厂内银行” ,将“准商品货币关系” 引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新产品开发要求产品设计部门落实经济责任,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10.2 责任中心概述10.2 责任中心概述一、责任中心的概念 (一)定义 1、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实行分权经营体制的条件下,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落实到有关单位去完成而形成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称为“责任中心” 2、责任中心是按企业管理体制和实行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有明确责任范围、有相应的权力并能自己进行控制的单位。责任中心通常包括企业内部由专人承担责任和行使权力的成本、利润或投资所发生的单位。 (二)责任中心类型 (二)责任中心类型 1、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每一个责任单位都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承担规定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力。 (三)责任中心的特征 1、责权利相结合 2、有条件承担责任(即有行为能力并对后果承担责任) 3、责任和权力皆可控 4、有一定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 5、能够进行责任会计核算。 (四)划分责任中心的原则(四)划分责任中心的原则1、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能独立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2、拥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责任范围内有关经营活动的权力。 3、能制订明确的目标,并具有达到目标的能力。 4、在经营活动中,能独立地执行和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 二、成本中心 二、成本中心 (一)成本中心的设置 1、成本中心特点:只考评成本费用、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和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2、责任成本:一般是指成本支出按部门、车间、班组、个人等责任者归类,由责任者负责和进行核算的可控成本。责任成本对责任者是可控成本。 (二)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可控”是指; 1、有办法知道发生什么耗费; 2、有办法计量发生耗费; 3、在发生偏差时有办法加以调控。 所有可控成本加在一起,就是责任成本。 具备这三条的, 则为可控。(三)责任成本举例(三)责任成本举例1、如一个企业材料采购价格和运杂费,对材料供应部门来说是可控成本,对加工车间来说是不可控成本。 2、材料消耗量对加工车间来说是可控成本,对材料供应部门来说是不可控成本。 3、新产品试制费,从产品生产车间看是不可控的,而对新产品试制部门来说是可控的。 4、设备租赁费对设备使用车间来说是不可控的,但对生产副厂长和设备部门来说是可控的。 (四)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 (四)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 1、就计算的对象来说,产品成本是按承担的客体(产品)计算;责任成本则按责任中心(承担主体)计算。 2、就计算的原则来说,产品成本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是谁负责,谁承担。 3、就计算的用途来说,产品成本反映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实施经济核算制,实施成本补偿的重要手段;责任成本则是反映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是贯彻内部经济责任制,调动积极性控制生产耗费的重要手段。 尽管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有以上三方面的显著区别,但是就某一定时期来说,全企业的产品总成本与全企业的责任成本的总和应该是相等的。 (五)成本按不同标准的分类(五)成本按不同标准的分类1、责任成本 与成本习性 一般说来,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2、责任成本 与成本的确认 对基层单位来说,大多数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可控的,但也有部分是不可控的,如自己的工资。 无法控制的大多数是间接成本,也有部分是可控的,如机物料消耗,可能是间接计入产品的,但机器操作工却可控制它。 (六)费用中心(六)费用中心1、费用中心适用于那些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投入与产出没有密切关系的单位,如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开发部门、以及某些销售部门(广告、宣传、仓储等) 2、成本中心的适用范围最广,任何对成本负责的单位都是成本中心。例如企业内每一个分公司、分厂、车间、部门都是成本中心。而它们又是由各该单位下面的若干工段、班组、甚至个人的许多小的成本中心所组成。至于企业中不进行生产而只提供一定专业性服务的单位,如人事部门、总务部门、会计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则可称为“费用中心”,它们实质上也属于广义的成本中心。 (七)三种成本计算的联系与区别 图表10-5(七)三种成本计算的联系与区别 图表10-5三、利润中心 三、利润中心 (一)利润中心的概念 1、责任会计体系中的利润中心指既对成本承担责任,又对收入和利润承担责任的企业所属单位。 2、利润中心是其责任人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这些单位能通过生产经营决策,对本单位的盈利施加影响,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二)利润中心的分类 (二)利润中心的分类 利润中心可以分成为自然的利润中心和人为的利润中心。 1、自然的利润中心一般是企业内部独立单位,如分公司、分厂等。他们具有全面的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生产决策权,如企业本身和公司的事业部。这些单位大多是直接面对市场对外销售产品而取得收入。 2、人为的利润中心一般不与外部市场发生业务上联系,只对企业其他单位提供半成品和劳务,如各生产车间、运输队等。这些单位也有部分的经营权,能自主决定本利润中心的产品品种(含劳务)、产品质量、作业方法、人员调配、资金使用等。 (三)利润中心一般应具有如下三个条件: (三)利润中心一般应具有如下三个条件: 1、利润中心主管人员的决策,能够影响该中心的利润; 2、利润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取决于其他单位,它有相对的独立性; 3、利润中心利润的增加,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 1、在无法实现共同成本合理分摊的情况下,人为利润中心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担不可控成本,因而这类中心也属于贡献毛益中心 2、在共同成本易于合理分摊或不存在共同成本分摊的情况下,自然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也应计算不可控成本。四、投资中心 四、投资中心 (一)投资中心的概念 1、投资中心实质上也是利润中心,但它的控制区域和职权范围比利润中心还要大。投资中心是既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对投入的全部资金的使用效果负责的区域。 2、投资中心的适用范围限于规模和经营权力较大的部门,如事业部、分公司、分厂等。由于它们需要对投资的经济效益负责,故应拥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除非有特殊情况,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对投资中心一般不宜多加干预。 3、投资中心共同使用的资产必须划分清楚,共同发生的成本应按适当标准进行分配,相互之间调剂使用的现金,存货等,应计息清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责任会计的要求。 (二)投资中心的考核 (二)投资中心的考核 投资中心除考核利润指标外,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1、投资报酬率 1)投资报酬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 公式: 投资利润率=(利润/平均投资额或净资产平均占用额)×100% =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1、投资报酬率1、投资报酬率2)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资产总体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母是生产经营中占用的全部资产,分子是利息加税前利润(即息税前利润)。公式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占用额)×100% 3)只要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大于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该项投资或资产占用可行。 4)投资利润率指标的优点 引导投资中心经营管理行为长期化。但其最主要优点是能促使管理者像控制费用一样地控制资产占用额或投资额,可以综合反映一个投资中心各方面的全部经营成果。 5)投资利润率指标的局限性 5)投资利润率指标的局限性 一 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无法揭示投资中心的实际经营能力; 二是会导致投资中心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脱节,使投资中心只顾本身利益而不顾整个企业,增加或减少投资; 三是不利于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与原定目标的对照; 四是投资利润率所反映的部分内容并非全都是投资中心所能控制的。 部门经理利用投资利润率考核指标会放弃高于资金而低于目前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放弃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资金成本的某些资产,通过加大分子或减少分母来提高此比例,实际上减少分母更容易实现。伤害企业整体的利益。 2、剩余收益 2、剩余收益 1)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额指标,是以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乘以一个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得出一个基本利润额,再用该中心的实际利润额减去基本利润额后的差额,实际上可理解为“超额收益”其公式为:   剩余收益=实际利润一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2)如果考核指标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时,则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应调整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一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3)剩余收益指标考核企业其优点 3)剩余收益指标考核企业其优点 A.剩余收益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金成本的决策。 B.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金成本。从现代财务理论看,不同的投资有不同的风险,要求按风险程度调整其资金成本。可以对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资产规定不同的资金成本百分数,使剩余收益指标更加灵活。 而投资报酬率并不区别不同的资产,无法处理资产不同的风险。 4)举例说明如下 4)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企业下设投资中心,要求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10%。两投资中心均有一投资方案可供选择,预计产生的影响如图表10-6 所示: 由以上资料可见:企业可作以下决策:虽然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的报酬率高于追加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的报酬率低于追加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似乎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优于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但由于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剩余收益为负数,故不应追加投资;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剩余收益为正数,故可追加投资由以上资料可见:企业可作以下决策:虽然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的报酬率高于追加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的报酬率低于追加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似乎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优于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但由于甲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剩余收益为负数,故不应追加投资;乙投资中心追加投资后剩余收益为正数,故可追加投资五、各责任中心的关系 五、各责任中心的关系 (一)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主要区别在于各中心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但它们都承担相应责任,并相互联系。 (二)最基层的成本中心应就其经营的可控成本向其上层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负责;上层的成本中心应就其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层转来的责任成本向利润中心负责; (三)利润中心应就其本身经营的收入、成本(含下层转来成本)和利润(贡献毛益)向投资中心负责; (四)投资中心最终就其经营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向总经理和董事会负责。10.3 责任中心的评价指标10.3 责任中心的评价指标一、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一)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同时也是责任中心的目标和控制依据以及对其进行考核的依据。 (二)责任报告(业绩报告、绩效报告):是指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报告,可完成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 责任报告的编报是自下而上逐级实现的,随着责任中心的层次由低到高,其报告的详略程度从详细到抽象(总括)。 (三)业绩考核(三)业绩考核1、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业绩考核仅对各责任中心的价值指标以及资金占用等的情况进行考核;广义的业绩考核则还包括对非价值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考核。 2、成本中心只考核其权责范围内的责任成本(各项可控成本); 3、利润中心只考核其权责范围内的收入和成本,重点在于考核销售收入、贡献毛益和息税前利润; 4、投资中心除了要考核其权责范围内的成本、收入和利润外,还应重点考核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二、成本中心的考核 二、成本中心的考核 (一)成本中心的考核 1、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成本中心的考核,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负责。不管价格、产量、产品结构决策,也不管设备和技术决策。 2、成本中心必须按规定的质量、时间标准和计划产量来进行生产。过高的产量,提前产出造成积压,销不出去,同样也会造成损失。 3、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降低额和成本(费用)降低率两项指标 3、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降低额和成本(费用)降低率两项指标 成本(费用)降低额 ×100% 例如,某公司有三个成本中心,按产品和成本中心归集的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如图表10-7: 例如,某公司有三个成本中心,按产品和成本中心归集的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如图表10-7: 结论结论如果甲单位、乙单位和丙单位的责任成本预算分别为174,000元、125,000元和130000元,则甲单位、乙单位和丙单位成本中心的目标成本节约额和目标成本的节约率计算分别如下: 甲单位成本(费用)降低额= =174,000元-172,000元=2,000元 (F) 乙单位成本(费用)降低额= =125,000元-124,000元=1,000元 (F) 丙单位成本(费用)降低额= =130,000元-132,000元=-2,000元 (U)(二)费用中心的考核(二)费用中心的考核1、费用中心的业绩涉及预算、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量很难量化,并且与费用支出关系密切。这是与标准成本中心的主要区别。 2、一个费用中心的支出没有超过预算,可能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低于计划的要求。 三、利润中心的考核三、利润中心的考核(一)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利润,通常以贡献毛益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同时要区分经理业绩与部门业绩,因此引申出“分部经理毛益” (segment manager margin)和“分部毛益”( segment margin)两个项目。 (二)总体指标: 1、利润指标(贡献毛益) 2、其他指标: 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质量、职工态度、 社会责任、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等(三)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贡献毛益(三)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贡献毛益1、部门销售收入-全部变动成本 = 贡献毛益 2、贡献毛益-经理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 部门经理贡献毛益(考核部门经理业绩)即部门可控的贡献毛益 3、部门经理贡献毛益-部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部门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部门贡献毛益(考核部门的业绩--为企业作的贡献) 4、部门贡献毛益-公司管理费用= 部门税前利润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四、投资中心的考核 四、投资中心的考核 (一)投资中心的含义 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和收入,又能对投入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单位――既对成本和利润负责,又对资金的合理运用负责 。投资中心的权力最大 (二)投资中心的考核 投资中心除考核利润指标外,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三)投资利润率(ROI)或投资报酬率(三)投资利润率(ROI)或投资报酬率投资利润率(ROI)或投资报酬率――投资的获利能力。 投资利润率=部门的税息前利润/部门经营的资产(投资额) (EBIT/Average operating assets) =营业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指标忽视长期利益,并且约束性固定成本使分部经理业绩与分部业绩难以区分) (四)剩余收益(RI)(四)剩余收益(RI)剩余收益(RI) 剩余收益=营业收益-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 (部门经营利润-部门资产应计报酬) =部门经营利润-(部门经营的资产×资本成本或投资报酬率) (剩余收益指标有利于使部门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 10.4 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10.4 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一、建立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跟踪系统与编制业绩报告 (一)概念 1、业绩报告也称责任报告、绩效报告,反映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状况的内部会计报告。 2、编制业绩报告的目的是将责任中心的实际业绩与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应取得的业绩进行比较。 (二)业绩报告内容 1、实际业绩 2、预期业绩 3、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间的差异二、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二、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一)对于成本中心不可控成本,编制业绩报告有2个处理方式: 1、全部省略,不列示,以便突出重点。 2、作为业绩报告的参考资料。 (二)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 1、实际可控成本信息 2、预期可控成本信息 3、实际可控成本信息与预期可控成本信息之间的差异 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如图表10-8所示。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8大昌公司装配车间实绩报告 20*9年9月1日-10日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8大昌公司装配车间实绩报告 20*9年9月1日-10日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8大昌公司装配车间实绩报告 20*9年9月1日-10日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8大昌公司装配车间实绩报告 20*9年9月1日-10日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三、对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 (一)概述 1、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重点是责任中心利润 2、利润中心的业绩报告指标 边际贡献、可控贡献、(利润)中心毛利和税前利润 (二)关系 分部经理可控毛益=贡献毛益-分部经理可控的专属固定成本 分部毛益=分部经理可控毛益-分部经理不可控的专属固定成本 见表10-9 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9 大昌公司第二分部成果报告 20*9年9月 单位:元图表10-10 西门子公司营业部成果报告 20*9年7月 单位:千元图表10-10 西门子公司营业部成果报告 20*9年7月 单位:千元图表10-10 西门子公司营业部成果报告 20*9年7月 单位:千元图表10-10 西门子公司营业部成果报告 20*9年7月 单位:千元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四、投资中心的业绩报告 (一)概述 1、投资中心的业绩报告需报告投资收益率、剩余收益、经济附加值 2、报告指标:收入、成本、利润、投资收益率、剩余收益、经济附加值 (二)例1 若某企业有A,B两个投资中心,今年全年该企业实际投资的效果,如表10-11 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如有新投资项目,投资额为2000万元,可获利润260万元,准备给A投资中心。但是A不愿意接受,因为接受新项目后的ROI=(300+260)/(2000+2000)=14%小于15% 如B投资中心有新项目,投资额2000万元,可获利润220万元,B接受,因为新项目接受后的ROI=(180+220)/(2000+2000)=10%大于9%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三)例2 假定公司有一个事业部属于投资中心,在基期占用的营业资产为250000元,目标营业利润为43750元。加权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0%,计算有2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 A:投资额为125000元,营业利润15000元 B:投资额为62500元,营业利润5000元 1、计算投资中心目标剩余收益 2、用目标剩余收益评价A,B投资项目是否可接受 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12剩余收益比较计算表第十章 责任会计 图表10-12剩余收益比较计算表1、投资中心目标剩余收益18750元 2、投资A项目有利。ROI=12% 3、投资B项目不利。ROI=8% 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十章 责任会计(四)例3 假定公司A事业部最低投资报酬率12%,根据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营业资产等资料,编制投资中心成果报告。如图表10-13 从图中看出A实际投资报酬率比预算高1.12%,其中销售利润率增长0.64%,但资金周转率减慢0.26次。剩余收益增加了13000元。说明经济效益较好。 图表10-13 公司A事业部成果报告图表10-13 公司A事业部成果报告10.5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10.5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一、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制订的意义和作用 (一)责任会计体系中建立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结转时所采用的价格标准。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助于分清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2、有助于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上对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 3、有助于协调各中心的业务活动和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 4、有助于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二、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必须考虑 1、全局性原则; 2、公平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重要性原则。 1、凡成本中心相互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之间责任成本的转账,一般应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2、凡企业内部的产品或劳务的转移,只要有一方涉及到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应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分类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分类 (一)内部转移价格主要包括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双重价格和成本价格四种类型。 (二)评价公司转让定价的效果,应兼顾两条主要标准 1、转移价格是否能诱导各“中心”制订出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的经济决策,包括投资决策、中间产品产量决策、最终产品的产量决策等。 2、转移价格是否能使各“中心”的业绩得到公正的衡量与评价,以及“中心”经理得到公平的奖励。 (三)市场价格 (三)市场价格 1、概念:市场价格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基价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采用市场价格,一般假定各责任中心处于独立自主的状态,可自由决定从外部或内部进行购销。同时产品或劳务有客观的市价可采用。 2、内部转移价格应遵循的原则: 1)当供应方愿意对内销售,且售价不高于市价时,使用方有购买的义务,不得拒绝“购进”; 2)当供应方售价高于市场价格,使用方有转向市场购入的自由; 3)当供应方宁愿对外界市场销售,则应有不对内销售的权利。3、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让定价的主要优点 3、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让定价的主要优点 1)由于市场价格较好地代表着产品的真实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有利于鼓励企业有效地使用其有限的资源。 2)采用市场价格,与分权经营的利润中心的方向一致,有利于评价各利润中心的业绩。 3)从国际范围看,绝大多数国家政府认为,正常交易价格是计算应税利润额的适当标准。 (四)协商价格 (四)协商价格 1、协商价格(议价)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通过共同协商,确定出的为双方所接受的内部转移价格。 2、采用协商价格的前提是责任中心相互转移的产品应有可能在非竞争性市场买卖,在这种市场内买卖双方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买卖这种中间产品。如果买卖双方不能自行决定,或当价格协商的双方发生矛盾而又不能自行解决,或双方协商定价不能导致企业最优决策时,企业高一级的管理层要进行必要干预和调节。 3、内部转移价格中所包含的推销和管理费用,一般要低于外界供应的市价。 4、内部转移的中间产品一般数量较大,故单位成本较低。 5、售出单位大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因而议价只需略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就行。(五)双重价格 (五)双重价格 1、双重价格是指当产品或劳务不止一种价格时,针对责任中心供应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价格标准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2、如对产品(半成品)的供应方,可按协商的市场价格计价;对使用方则按供应方的产品(半成品)的单位变动成本计价,其差额由企业会计部门进行最终调整。 3、双重市场价格:当某种产品或劳务有多种市价时,供方采用最高市价,需方采用最低市价 4、双重协商价格:供方按市场价格或议价计价,需方按对方的单位变动成本计价。 (五)双重价格(五)双重价格5、当内部产品或劳务有外界市场,供应方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其单位变动成本要低于市价,而采用单一的内部转移价格又不能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和确保责任中心与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时,可考虑采用双重价格。 6、双重价格可同时满足供方和需方的不同需要,激励双方在经营上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成本转移价格。 (六)成本转移价格。 1、成本转移价格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为基础而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包括标准成本价格、标准成本加成价格和标准变动成本价格三种形式。 2、优点 1)使用简单。 2)所依据的数据来自企业内部。 3)在税务当局面前容易提出正当的理由。 4)容易形成常规 3、缺陷 1)不利于促进“销售方利润中心”努力控制生产成本,生产中的低效率所造成的过高成本,会简单地以较高的转移价格形式转嫁给“购买方利润中心”。 2)成本概念的多样性,也使得转让定价制度变得具有更强的人为性。 4、标准成本价格 4、标准成本价格 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标准成本为基础的价格。适于成本中心之间转移的产品(半成品)的结算。其优点是可以将管理和核算工作结合起来,有利于避免转移供应方成本高低对使用方的影响,有利于调动供需双方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5、标准成本加成价格 标准成本加成价格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标准成本加上一定的合理利润(按成本加成率计算)确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其优点是能分清相关责任中心的责任,但确定加成利润率时,也难免带有主观随意性。 6、标准变动成本价格6、标准变动成本价格标准变动成本价格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标准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它符合成本性态,能够明确揭示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便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也利于经营决策。不足之处是产品(半成品)或劳务中不包含固定成本,不能反映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固定成本的影响,不利于调动各责任中心提高产量的积极性。 内部经济仲裁 内部经济仲裁—对各责任中心之间出现的一些有关责权利方面的经济纠纷,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的争议事项,进行调停和裁决的权威性机构。 经济仲裁委员会作业作业P307 1、5
/
本文档为【第10章 责任会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