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2012-08-16 5页 pdf 2M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7660

暂无简介

举报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 对建筑创作的认识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的综合反映。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 突飞猛进,全世界人民都从大建设中得到 好处和收益的同时,又由于大建设带来了 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人 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了冲击。与此 同时,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使得建筑文化的 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也逐渐消失。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一方面遇到一 个千载难逢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 全世界不少建筑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 这片广阔的市场上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 的建设浪潮,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 对建筑创作的认识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的综合反映。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 突飞猛进,全世界人民都从大建设中得到 好处和收益的同时,又由于大建设带来了 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人 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了冲击。与此 同时,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使得建筑文化的 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也逐渐消失。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一方面遇到一 个千载难逢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 全世界不少建筑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 这片广阔的市场上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 的建设浪潮,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准备 不够,也深感在理论上、观念上跟不上时代 发展的步伐。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引入 了国外各种先进的规划和理念,逐渐 改变了我们过去那种陈旧的、固步自封的、 保守的设计思想,开始走上一条与时代脉 络相适应的建筑发展道路,培养了 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年青建筑师, 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与此同时, 在大规模建设的高潮中,特别是市 场经济冲击下,面对世界多元缤纷 的社会形态显得力不从心,各种思 想同时冲击中国建筑界。而决定建 筑取舍的一些领导或业主,盲 目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奇特建筑形 式的市场导向,使我们一些建筑创 作逐渐脱离建筑的本体,背离建筑 基本原理,而走向形式主义的倾 向。 当前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处 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筑师处于 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创作环境。现代 建筑创作应向哪个方向走?我觉得 一个建筑设计要满足一般的功能使用要求 并非难事,但要把建筑作为一个精品和创 新的设计,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几十年的建 筑创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建筑不能脱离本 体,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 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领域的实际,结合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提出 现代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设计观,并结合作者多年建筑 创作实践,综述建筑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思想。 关键词 建筑创作 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建筑师素养 "#$%&’(% !"#$%&’#("% )*&&$"# ’&)+(#$)#*&’, -&’)#()$ .(#+ /*#*&$ ’&)+(#$)#*&’, #$"0$")12 #+$ ’*#+3& 3/ #+(4 ’&#(),$ ),’(54 "$. 0$4(%" )3")$-#4 -&353#("% #+’# 530$&" ’&)+(#$)#*&’, )&$’#(3" 4+3*,0 &$/,$)# (#4 &$%(3"’,(#12 )*,#*&’,(#1 ’"0 )3"#$5-3&’,(#167+$ ’*#+3& ’,43 4*55’&(8$4 #+$ -&3/$44(3"’, ’))35-,(4+5$"#4 ’"0 ("9$"#(9$ 5$#+30 3/ #+(":("% #+’# ’" ’&)+(#$)# "$$04 #3 ’);*(&$ (" ’))3&0’")$ .(#+ +(4 3." -&’)#()("% $<-$&($")$6 )*+ ,-&.$ =&)+(#$)#*&’, >&$’#(3" ?$%(3"’,(#1 >*,#*&’,(#1 >3"#$5-3&’,(#1 @&3/$44(3"’, =))35-,(4+5$"#4 3/ =&)+(#$)# 特 别 推 介 A - $ ) ( ’ , & $ ) 3 5 5 $ " 0 ’ # ( 3 "B 师如果能从这几方面去理解和从事建筑创 作,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今天的建筑设 计已经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经济、美 观的问题,即所谓我们经常说的建筑三要 素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 济、技术、文化的方方面面和环境、生态及 今后的发展,过去的、传统的、孤立的、片面 的去理解建筑和从事建筑创作,已经很难 满足今天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建设的要 求,可以讲我们从许许多多的教训中逐渐 体会到以人为本的道理。建筑必须有生态 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和经济观,要 为人类创造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环 境。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 而且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归根 结底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为此,建筑师要 有一个整体观念,视建筑创作为一个系统 工程,要从总体上把握,把城市设计、风景 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在综合中创 作。过去,我们不少建筑师对建筑创作的 整体观缺乏比较深刻的理解,缺乏环境的 整体意识,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单 体建筑上,从单体建筑来谈论建筑,强调 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而不是从城市设 计入手,服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格调,造 成城市规划与单体建筑脱节,建筑又与环 境脱节。就单体建筑本身而言,从承建商 或业主的角度,常常提出所谓“标志性” 建筑、“五十年不落后”等等的要求,盲目 追求形式奇特而忽视建筑的功能和经济。 建筑师又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和提高,对如 何有特色的建筑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建筑行为的商品化常常投其所好,标新立 异,造成一个城市或一个街区,每一栋新建 的房子,都想当“主角”、“与众不同”,到 头来,城市风格混杂,城市的肌理和整体空 间序列受到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逐 渐消失,这种教训在我们大规模城市化建 设中是屡见不鲜的。 ! 建筑的地域性 在本世纪探讨地域性问题,自然要面 对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全球化问题。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正处于“信息时 代”,整个世界正向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 发展,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人类的一 大进步,又起到某种微妙的负面作用。从正 面看,它在经济上有利于实现世界资源的 最佳配置,在科技上有利于打破地区的隔 阂,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从负面看,全 球一体化的盛行对原有的各种地域文化造 成了一定的威胁和破坏。建筑作为一种文 化,存在于由历史、传统、气候以及其他自 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中,国际化正损毁看这 一基础,造成不论城市大小,从东到西,从 南到北,城市和建筑一个样,出现特色的危 机,乃至发生建筑文化的最终趋同。解决这 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强调建筑的 地域性。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 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 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 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自然条件以 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所 制约。这是造就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来讲,首先受地理气 候、区域的影响。例如南方炎热地区与北方 寒冷地区建筑各异,山区建筑与滨河建筑 并不雷同。又如在五岭之南的 广东,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 湿,四季树木常青,人们喜爱 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 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 潮,逐渐形成轻巧通透、淡雅 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 格。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 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 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 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 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 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 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 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 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 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 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 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型、体量、 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诸 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宜的技术手 段,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 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 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 长期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师应 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 “基 !"#中外建筑 $%%& ’ ( ) 特 别 推 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 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这才是建筑师真 正广阔的创作空间,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 源泉。 ! 建筑的文化性 大家都知道,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 物质财富,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的产 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 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大凡 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 文化品位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 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像埃及的金字塔、 巴黎铁塔、纽约自由女神、悉尼歌剧院,其文 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 期的文化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建 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 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 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 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 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 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 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 文同步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将 呈多元化的发展,但这并非各行各素、无章 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看,设计首先要融 合城市和自然环境,表达建筑项目的性质 和文化特征。简言之,建什么设计什么用途 的建筑,首先就应表达该类建筑的共性和 特有的文化内涵。 当今世界的发展正走向文化趋同,这 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 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但不等于抛弃 特色,不等于抹杀地域文化,恰恰相反,世 界的文化正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组成一个丰富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开拓性、创造性研究和发展本 土文化,才能使整个世界文化得到发展。在 现代建筑的共性中、整体设计中突出地方 个性,在协调中作到丰富多彩,"和而不 同",这是当今建筑师应具有的思维方式。 建筑师的文化素养和根基,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水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 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 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 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 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 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 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例如, 在广东岭南地区,二千多年前源自百越文 化,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开始南传,并先 后融入荆楚和吴越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 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沿海对外开通 和与海外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 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中国传 统文化的根基,又深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各 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 特色。在这个地区的建筑创作,就应吸收岭 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汇到现代建筑文化之 中。好的城市是生长出来的,同样好的建筑 也是生长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 生命力的文化。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自 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 其糟粕,才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和 生命力的优秀作品来。 # 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当今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 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品质有 了更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 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 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 筑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今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 一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 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 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 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随着信息时 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 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交往、交流,以 人为本,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要 求。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知识体 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 来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自 然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 用自已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所处的时代实 质,表现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观念、 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 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络,融 合优秀地域文化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 前发展。 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 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 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 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 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拼贴传统符号或部分 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文化的内涵。这 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集世界人类建筑 文化的精华,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 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 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探索传统审美 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汇 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味 的现代建筑。 $ “建筑三性”的整体观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 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 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 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 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 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 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性、 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 建筑师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建筑的 “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有特 色的建筑。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涉及建 筑的标志性问题,经常是甲方提出要建一 座标志性建筑,!" 年不落后,差不多每个 任务里都有这个要求。我觉得不是每幢 建筑物都要成为标志性的,作为标志性建 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内容,它应该是 一个城市或地段历史文化的标志,或是一 个城市或地段地域特征的标志;二是标志 性建筑必须有很好的位置和环境,要选点 恰当,而且要有一定的空间和视线要求;三 是要精品,是优秀建筑,这是设计方面的要 求。作为标志性建筑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 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标志性建筑在不 同的地区、不同范围的要求也不同,亦有等 级之分。有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澳大利 亚的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有城市的 标志性建筑,比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拉萨 的布达拉宫、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西安的大 雁塔;也有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武汉的 黄鹤楼、广州的海珠广场、伦敦的白金汉宫 等等。欧洲城市的特色是在整体的秩序机 理,个性首先服从城市整体形象,中国古建 筑形象也以整体效应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 的个性特色。现在许多城市设计就因为丢 掉整体性特征,去盲目追求个性,几乎每一 个建设项目,甲方都提出标志性的要求,设 计者也片面认为只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就是有个性,就是标志性建筑,加上我们对 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样 一来,每幢新建筑都去追求标新立异的个 性,每个单体都想在城市中当主角,成为标 志,其结果恰恰相反,整个城市的肌理破坏 了,城市变得杂乱无章,想成为标志反而使 城市或地段都没有标志了。这种教训在我 国许多城市建设中是很深刻的,比如在北 京建国门改革开放初期建的一些建筑,论 单体,都有个性和特色,都想成为主角,但 缺乏城市整体设计,各行各素,结果这个地 段风格显得比较混乱。每幢建筑在设计时 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有些建筑要当主角, 有些建筑就应该当配角,就像一首歌有主 旋律、主调,一出戏有主角、配角一样,主角 只有一、二个,配角可以有一批。要服从城 市整体设计要求,与城市融为一体,要很好 地跟环境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幢好的建筑。 像奥斯卡有最佳配角奖一样,建筑师也应 该有这样的气量,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建 筑都应认真的思考和定位,这样才能成功。 # 建筑创作思维 每个人在从事建筑创作的同时都会认 真思考,我们是怎样从事建筑创作的,每个 项目,从开始定位、中间取舍、到最后构思 成形是怎样一个思维过程的。大家知道,建 筑因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受社会经济、 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 响,既来自纵的方面,又来自横的方面,而 且是多因素,多层次的重叠,常常是各种因 素互相冲突的、矛盾的。建筑本身也有双重 性,即既有技术的一面,又有艺术的一面。 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师,既要有数学家一样 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艺术家一样的形 象思维能力;既要懂得 $%$&’ 的道理,更 要学会 $%$!’ 的辨证思维方法,有时许多 好的主意孤立看起来都 很好,但叠加起来,不一 定是好的。在错综复杂的 矛盾和各种因素作用底 下,建筑师懂得如何取舍 就决定创作的好坏。由于 每个人经历不同,文化背 景不同,出发点不同,对 建筑的评价常常出现截 然不同的结论。建筑是没 有绝对正确的,对一幢建 筑而言,有一半以上的人 说它好,已经算不错的 了,没有争议和引起评论 的设计常常是一些平庸 的作品,反过来,在争议 中不断改进,这可能就是 个很好的建筑。 建筑师要培养综合 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 的诸因素中,要善于综合 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 的主要方面。一个创作形 成的全过程,正是设计各阶段不断解决主 要矛盾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 的矛盾重点,而且有先后顺序的关系。要思 路清晰,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从整体 到局部,层层展开,不要颠倒顺序。如果第 一步走错了,第二、第三步往往就会错,如 果第一步走好了,就会为第二步铺平道路, !"#中外建筑 $%%& ’ ( ) 第三步也会很顺,而且越走越顺。 创新是建筑的灵魂,但并非标奇立异。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 的气量,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目前我 们相当多的建筑师任务繁重,理论学习不 够,比较重视从表面上、符号上、形式上下 工夫,碰到问题,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能整体地辩证地去解决问题,对国外的 东西,喜欢搬用,很少分析人家为什么这样 做,从中得到启发。近年来,我们国家举办 了许多国际设计竞赛,虽然国外有不少方 案平平,也有许多方案不如国内,从总的来 说,国外许多有成就的建筑师,有许多方面 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建筑环境、空间、 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思 维方法上都值得我们借鉴,要学习他们不 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方 案的形式和符号。 关于建筑的多元性和统一性问题,近 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建筑理论、 流派、主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某 一观点,或重技术的,或借鉴传统的,或强 调地区性的,或突出文脉环境的⋯⋯凡此 种种,风格、流派纷呈,他们各有不同的出 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常常是某 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关键不要随便搬用。在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 多年来,很多国外的 东西进来了,对推动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应该批判地学 习和吸收其有益的 养分,走自己的路, 而无需跟着哪个流 派走,更不要追随某 些脱离建筑本体,追 求形式主义的倾向。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 理是共通的,要维护“建筑的本质”,不管 什么理论、流派,最终是由能否达到尊重环 境,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合理和美观的要 求,为人类创造最适宜创业和居住为依据, 这是建筑的统一性。建筑师可以根据不同 时间、地点、条件,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途 径达到建筑的目的,这是建筑的多样性,在 北京召开的 !"# 大会上通过的 《北京宪 章》也谈到这个问题,所谓“一法得道,变 化万千”,正说明设计的基本哲理和目的 是共通的、统一的,而建筑形式的变化是无 穷的、多元的。 $ 建筑师素养 建筑设计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创造性劳 动。一个好的设计,从立意、构思到方案的 形成,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以人的尺度为 ,以满足人的活动和使用为前提。在这 个过程中,都需要建筑师以满腔的热情、全 神倾注,在构思过程中,发挥个人的综合才 能和创新灵感,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 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建筑设计又是一项多学科综合的劳 动,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 各个领域,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常常是 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从构思到设计完 成,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建成使用,这中间 经过多少人的共同劳动,而决非一个人所 能适应得了的,尤其在当今一些大型、综合 性设计项目,绝非一个建筑师所能胜任的。 正因为建筑作品是一项以人为本、各行各业 人员集体劳动的成果,而决非一个人所能适 应得了的,因此无论在建筑创作的团队里, 或是与社会交往中,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 联系和共事,因此,提倡合作共事的精神是 至关重要的。在团队里,彼此互相尊重,互相 体谅,取长补短,是一个成功建筑师必不可 少的品德,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很有才华的建 筑师,由于缺乏这种合作共事的精神,而削 弱了自己的发展,这是十分可惜的。 建筑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 界,要学会做人,把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 主。要融入整个社会中,参与建设的全过 程。一个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他的专业技 能,也包括他的创作哲理和他的人品、合作 精神,这三者都一样重要。在多年的建筑创 作实践中,我体会到,也常与同事共勉,一 个成功的建筑师,勤奋、才能、人品、机遇是 缺一不可的。勤奋是要努力工作,刻苦学 习,向书本学,向别人学,还要结合建筑专 业的特点去学,才能既包括理论知识和设 计技能,还包括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 作哲理,人品是做人的守则和职业道德,机 遇是靠平时的积累和创造。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经济建设大发 展的时期,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正遇上 一个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我们应该 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不断 探索、勤奋工作,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 己的经历和环境,寻找最适合自己从事建 筑创作和发展的工作模式,为创作更多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参考文献: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国际建 筑师协会第 %& 届世界建筑师代表大会文 集 ’((()北京) !" 特 别 推 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档为【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