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2017-11-30 9页 doc 25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第31卷第6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Vo1.31No.6 2011年11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ov .2011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冯建志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明清时期河南戏曲碑文大量存在的原因有二:一是戏曲艺术和神庙祭祀结合起来,宗 教艺术与世俗艺术交相辉映,促进了戏曲艺术...
[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第31卷第6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Vo1.31No.6 2011年11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ov .2011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冯建志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明清时期河南戏曲碑文大量存在的原因有二:一是戏曲艺术和神庙祭祀结合起来,宗 教艺术与世俗艺术交相辉映,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二是商业发达,各地商人之间的交流 频繁,从而在各地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商业会馆.在此背景下,商人,地方士绅集资兴建了大量的 会馆戏楼,神庙戏楼,很多戏楼在修建过程中立下石碑,戏碑.明清时期的戏碑,碑文文化内涵丰 富,一般都记述了修建戏楼的始未经过,何人筹建以及迎神赛社,春祈秋报等内容,起到劝善惩 恶,教化民众,宣扬传统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河南;明清;戏碑碑文;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11)06—0131—02 一 ,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 明清两代,戏曲是河南民众最为欢迎的文艺形式,从 城市到乡村,从民间到宫廷,宴集之时,休闲之暇,常以演 剧助娱遣兴.庙会神台,府邸氍毹,市肆戏园,山野草棚, 弦歌不断,竟夸技艺.而观者云集,兴致如狂,每睹一剧, 归来称道,浃旬未已.所演戏曲,形态多样,既有前代流 传下来的对戏,院本,杂剧,南戏,也有这一时期才出现的 传奇和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地方戏.由=F戏曲与民俗 文化广泛而紧密地结合,戏曲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里去.例如它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 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 事融为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 承载物.戏曲对于下层民众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文化性格 的塑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和启蒙 物.因此,戏曲受到普通民众的普遍爱戴就不奇怪了. 宋元以后,神庙祭祀就和戏曲文化结合起来.由于 众多的中小城镇及广大乡村并不具备建造瓦舍勾栏的条 件,因此神庙就成为游艺场所的替代场所.中原民间巫 神小庙的祭祀娱乐活动更是普遍.民间的神祠数量极 多,凡有忠义贤良,灵异奇变,皆随处立庙,供奉香火.历 代统治者多视之为”淫祠”,一再下令拆除.然而,民间巫 神小庙的数量却仍旧在迅速增长.神庙祭祀与演戏娱乐 合为一体的社会状况,向神庙建筑群体结构提出了要求, 从而使神庙的附属建筑——戏台得到相应的确立.明清 以来,中原地区土神小庙中几乎都有戏台建筑,有相当部 分保存到了今天.随着各地经济能力的增强和戏曲的普 及,神庙戏楼越建越恢宏.在乡间,神庙与集市是公众的 社交场所.通俗小说,通俗曲艺,通俗戏曲多半与”庙市 文化”有关.在都市里商业性的勾栏瓦肆时生时灭,无迹 可寻的情况下,恢宏的神庙戏楼至今不乏遗存. 民间戏曲除了活跃于庙会,也已充斥于瓦舍勾栏,意 即戏曲已有作戏院.的演出.社火,戏曲之所以与民间信 仰有密切的联系,关键在于庙会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使庙 会形成巨大的文化向心力.庙会的组织管理者,用各种 民间艺术的演出为庙会增添了热闹的气氛,表面上看来 是为娱神,而事实上是在娱人.舞狮,舞龙,高跷,旱船, 杂技,神戏及社火各阵头等民间艺术,无论是演出者还是 观众,都在精彩的表演中得到愉悦,除去了日常劳动的辛 苦及积郁在心中的苦痛,得到了心灵的放松.在庙会中, 人们敬仰神灵,祈福禳灾,这是敬神求神方面.而更重要 的一面是在于愉悦身心,通过观赏社火和神戏,放松自 己,融入集体欢娱的氛围.在这里,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 共存,共放异彩,集中了地方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庙会 文化的兴奋点.尤以庙会的教谕,是建立在文化的娱乐 行为与传播过程之中,即寓教于乐.透过戏曲等娱乐功 能传递着忠孝理念即具有劝人为善的社教功能.这种教 谕是潜移默化,世代相传的.明清时期的商业,手工业活 动十分活跃,戏曲也随之而兴.商业的发达,交通的便 利,促进了各地商人的交流,带来了各地商业会馆的建 立.这一时期的会馆戏楼,神庙戏楼多为商人,地方士绅 集资兴建,很多戏楼在修建过程中立下石碑戏碑.一般 戏碑碑文都记述了修建戏楼的始末经过,何人筹建以及 迎神赛社,春祈秋报等内容.明清时期的戏碑碑文忠实 地记录了当时戏曲文化发展的盛况,也反映了当时戏曲 文化的实质内容.所以,明清时期的戏碑碑文是这一时 期戏曲发展时代产物,更是戏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戏曲碑文的文化内涵 戏碑具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功能,它既 收稿日期:2011—08—2O , 作者简介:冯建志(1957一),男,河南省唐河县人,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及研究. ? 132?南都学坛2011年第6期 是某个地区的经济形态的集中表现,又是文化的表现. 多种社会现象共存于戏碑碑文之中,成为宗教,艺术,道 德说教的载体,气象万千,百花齐放.正是作为不同的载 体,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戏碑这个特殊的”场合”而向四 周辐射,起到文体的传播作用.戏碑带有一定的迷信色 彩,但是人们的感情交流是以道德伦理的稳定机制为基 础而进行的.劝善惩恶理念,传统的社会规范,都在戏曲 碑文中显现,起到推动社会树立新风尚的重要作用.戏 碑碑文大致可分类如下. 1.简述戏曲的起源及戏楼的产生的.如:”粤稽古昔 祭祀燕享,工歌乐章,本无所谓戏也.自唐开元间,梨园 之教既兴,子弟之演13夥,取往右之事迹,作当前之观听, 嗣是凡迎神报赛,辄用俳优侏儒,而且构舞殿,造歌台. 戏之名以起,而戏楼之制以兴,即如斯村……”(巩县卢医 庙《重修戏楼碑记》) “昔先王之作乐也,有声有容.声歌也,舞容也.古 之歌舞曰乐,今之歌舞日戏,虽雅俗不同,所以和平神听 其致一也.第歌,必有歌之地,非其地则声不收;舞,必有 舞之场,非其场则容不着.况作乐于神圣之前,而野合 之,尤非所以示体统,明尊敬也.乐之建楼顾不要欤? …… 楼成而乐作,于斯歌,歌声亮焉;于斯舞,舞容灿焉. 诗日,’神之听之,中和且平’.其斯之谓乎?或日:’斯楼 也,所以演戏,非所以作乐,以戏名之可,以乐名之不可.’ 不知乐主于和,和原于敬,不和不敬虽乐亦戏;能敬且和, 虽戏亦乐.今之戏由古之乐也,叉何分焉?然则建斯楼 而名日乐,固日和平听神亦未忘先制作之遗意也夫.”(新 安县江屯村《创修关帝庙乐楼碑记》,清嘉庆十年二月十 五13立石.) 2.简述修建戏楼目的,用途的.如:”从古春祈谷秋 报赛,鼓钲铙用以神祗,迎神庥甚盛兴也.降及梨园兴而 傀儡作,笙歌燕享,胥天下而一辙,此戏楼之建所自来 欤.”并严令:”戏楼上不许钜木解板,编筐打篓,如有犯 者,罚大钱五百文.”(安阳县东水村《创修戏楼碑记》,清 代嘉庆二十年). “春祈秋报,演唱舞歌休明,赖以鼓吹太平,用以点 缀.”(安阳县东水后庄《创修戏楼碑记》) “舞台之修,虽由募义之真心,实为报之舞地……吾 人修楼,亦欲借褒忠贬奸,赏善罚恶,使我竹里智者有所 磨励,愚者有所矜式.”(安阳县南庄《修舞楼碑记》,光绪 二十八年) 3.重修,移修戏楼缘故及过程和首事募捐,撰文书 丹,刻碑人姓名等.此类内容几乎每碑皆载.如:”马王, 牛王,青苗,土地,山神祠祠前,旧有舞楼一座,乃规模狭 小,风雨难蔽,每岁享赛献戏,多嫌其隘,因而扩之.讵非 善事.于是本村信士介君讳治表等慨然动念,欲嵩其墙 垣,广其辕题,变从前之旧制,新后来之观瞻,遂募化合村 善人捐助共勃善事……”(新安县滩于沟《重修舞楼碑 记》,康熙五十七年) 4.关于修建戏房的.如:”……每遇赛场,无处安寓, 以致优入夜间杂处庙中,白昼口看口口往来,非惟亵神, 且有伤乎风化,此亦众社人之所大憾也.时有任持王复 禄,不安于心,延请功德主某某化主某某相与共议,慨然以 修置戏房为己任,于是各捐己货,募化四方,不一年间而此 功告成……”(洛宁《商山庙修改戏房碑记》,嘉庆二年) 5.献戏碑.如:”王皇阁……于丙寅年,幸逢乐岁,同 心协力,告厥成功,越二年于戊辰秋,献戏开光……”(安 阳县五华山《玉皇阁重修碑记》) 6.村约劝戒演戏的.如:”我邢家铺地处山峡,石厚 土过多,连遭荒歉,人民困之,用度维艰.在安分守己,敦 本奉法者,亦惟顺天听命,而游手好闲,不安于义命,而有 兴贩引窃为匪不法等情.劝时救急之举,不可不亟明也. 于是合街公议:凡害农酿祸之人,或被访闻鸣官惩治外, 理合以为劝戒,又演戏三日,岁以为常,俗厚而务本之道 行矣.”(申明条约略)(登封邢家铺《邢家铺公议劝戒申 明条约碑记》,道光十三年) 7.为庙会演戏而修路的.如:”自雪花洞建庙以来, 每年新正月十二13演戏,敬神焚香叩首者,集合成会,此 岭为往来要途,然虎踞羊肠,步陟艰难.……终不免有崎 岖之叹……嗣村众观望,同心协力,助财帮工纷纷不一, 开山凿岭,掘土垫石,不惮烦劳.朝山进香之人,行由此 径,莫不称便……”(安阳《双峰岭修路碑记》,民国十七 年). 8.庙会演戏规碑.如:”阙门旧有乐王圣会,起白康 熙五十八年(1719)……戏均以五计,但庙前与东西两处, 各有首事经管之人,独南河滩献戏……起骡马大会,每临 会期,阁镇公议十数余人赴会作合,所抽税用以(大会) …… 已十有余年.继而牙行集首茹起信,约阁镇士庶言 日:’骡马会期……献戏,牙行独写.’镇人许之.自此,牙 行年年献戏赶会起,至今二十余年.……王耀宗等推诿 军需,抗阻不戏.阁镇士庶口口口牙行射利公具禀…… 批仍照旧观行事.阁镇公议,赶会牙行又央首事日:’已 届会期……(以)后,年年献戏,倘不献戏,便不许赶会.’ 今先出钱一千,立石传后,为允诺遂从厥由来,以志不 朽.”(新安《重整南河滩献戏碑》,乾隆二十一年)另,灵 宝县《孟村中社公议演戏规式》碑文等,亦属此类. 9.指出戏台位置地界的.如:”大士观音庙前戏台告 成.戏台下座地一段,台前荒石滩一段,东至秦,西至申, 南至河边路,北至路,山后河南地二段,共地四段,俱系河 北村杨家平黑玉村合社人筑,各施己财,置买地业,以备 社中公用,勒石流芳,千古不朽.”(安阳《小南海》碑,乾隆 二十七年) l0.供奉郎神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及记载戏曲班社, 戏曲改良等情况的.如:”赏闻;阿子欢闻,俱祭乐府.孟 珠金镜,并入篇章.大舜迎薰而解愠,汉高思土而歌风. 迭至大唐时代,别开生面,踵事增华,而歌舞词曲,悉臻美 备,尤为超前绝后,开千古赏心娱目之伟观.懿欤休哉! 仰维唐玄宗皇帝,史谥明皇,聪赐天宜,风流妙趣,培梨园 之子弟,类瑶池之神仙,悠扬绿水,缭绕青霄,迄今历宋, 元,明,清数代,相传千有余年,而演剧班中,谁不知饮水 思泉……凡属豫省各班,同心集议,共输金钱,就昔13之 旧基,成百年之美举,重修……(明皇)开创剧部之功,岂 浅鲜哉!”(开封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民国五年) 11.民间戏剧家墓碑.为纪念人物,宣传其成就,歌 颂其功德而立碑.如:”先生张文灿,字焕章,儒林之杰士 …… 嫉世态奸险,恶人情机变,无以泄胸中愤恨,万本善 恶因果之说,巧创曲调,新编戏文.乘佳节寒社,令伶俐 少年,装点表演,四方观看,无不欣欣而喜,不觉感动天良 也,其用心世教也……”(偃师《大教铎大国手张文灿字焕 章没思碑》,民国三十五年) [责任编辑:岳岭]
/
本文档为【[word格式] 河南明清戏曲碑文的文化背景及内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