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2017-12-11 9页 doc 25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张崇宁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赵氏戈铭考》一文提出商榷,从三个方面探讨太原晋国赵卿 墓墓主的 问题.一是晋国赵氏家族兆域以及当时族葬在人们思想中的重要性,二是墓中几件 青铜戟的 时代特征明显具有战国特色,三是对文中涉及的秦子戈,秦子矛与"赵孟"称谓类此 提出一 些反对的依据.从而推断其墓主应当是赵襄子. 关键词:太原晋国赵卿墓赵襄子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的资料最初见于文 物1989年第9期,之后,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正 式报...
【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张崇宁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赵氏戈铭考》一文提出商榷,从三个方面探讨太原晋国赵卿 墓墓主的 问题.一是晋国赵氏家族兆域以及当时族葬在人们思想中的重要性,二是墓中几件 青铜戟的 时代特征明显具有战国特色,三是对文中涉及的秦子戈,秦子矛与"赵孟"称谓类此 提出一 些反对的依据.从而推断其墓主应当是赵襄子. 关键词:太原晋国赵卿墓赵襄子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的资料最初见于文 物1989年第9期,之后,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正 式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号为M251).该 墓中出土的许多青铜兵器中有一件编号为 M251:658的戈,在戈的胡上有四字铭文"赵 之御戈"(图一),曾有先生据此便认定该墓主人 为晋国执政卿赵简子?.笔者曾在华夏考古)) 1994年第1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对""字以 及赵孟称谓之认识的文章?,旨在探讨这件青 铜戈上的铭文以及这件器物的主人,而未曾谈及 M251的墓主人.如今已时隔多年,总感到那篇文 章言犹未尽.由于在那之后虽然有一些相关的讨 论文章,但说服力不强,故笔者至今在认识上仍 持原见:""字即"朔"字?.赵氏戈铭考释 64 图一_l型式戈(赵孟戈)M251:658 一 文将此字释作"萌",然后又音转作"孟",从 而认定251号墓主人就是晋国卿大夫赵简子赵鞅, 因为左传中确实把赵简子称作"赵孟".其文 章说"从金胜村春秋大墓出土器物的时代,地理 位置等情况看,这件有铭的戈的主人为赵简子 (赵鞅)最为合适."?但该墓葬的发掘报告之名 称却未敢直指确切的墓主人名号,而是冠之以 太原晋国赵卿墓为书名?,这不免给人留下疑 惑.那么,这座大墓的主人究竟是何人,墓中没 有直接的证据,确实也难以判断,但在一些文献 资料中有些线索值得注意.再者,该墓中的某些 器物型制的时代关系也大有探讨之必要.以下从 几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赵简子营造晋阳有文献记载?,将251号墓 说成是赵简子之墓虽然有很大的可能性,但证据 不足.赵襄子毋血『】在晋阳制造过更大的历史事 件.赵氏戈铭考释在其文中说道:"襄子有可 能死在晋阳,或者是耿.襄子的儿子幼年即位,白 耿迁中牟,表明襄子末年已从晋阳迁到耿,有可 能死在耿地."?这段叙述用了两个"可能",一 ?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个"表明",均属臆断之词,引证史料漫无确证. 史籍中也从来没有所谓"襄子的儿子幼年即位" 的记载.所谓"襄子末年已从晋阳迁往耿"?,如 此肯定的论断同样也是无从考证的.这篇文章也 考虑到了"襄子有可能死在晋阳",又给自己的观 点加上了不确定因素,前后矛盾. 那么251号大墓究竟是不是赵简子的墓,不 妨从文献记载中看看赵简子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 身后之事的.左传?哀公二年中记载:"简子 誓日:……志父无罪,君实图之!若其有罪,绞 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卓,朴马,无 入于兆,下卿之罚也."?其中提到:如果自己有 罪,就不得葬人家族墓地(无入于兆);但是誓言 (简子自称)无罪",那么, 开头已经说过"志父 死后还是要葬入自己家族墓地的.可见赵鞅对于 自身死后的丧葬方式,埋葬地点以及按礼制应当 享用的葬具等等一套设备措施,其态度是十分明 确的.先秦时期丧葬是一件严肃的事,虽然 赵简子所处的年代"礼崩乐坏",丧葬当中僭越现 象非常普遍,但这属另外议题,姑且不论.周礼- 春官-原人:"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 图",孔疏:"卿大夫,士其葬不离父祖.""令国 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 地域."?《左传?定公元年)):"六月,癸亥,公 之丧至白乾候.……季孙使役如阚公氏将沟焉." 杜注:"季孙恶昭公,欲沟绝其兆域,不使与先君 同."?这就是说季孙氏由于与鲁昭公关系紧张, 在昭公下葬后要派人将其墓葬从鲁国公墓中挖条 沟分离出来.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中记载: "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何遭丧……日:'于何之 母死,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愿请命合骨',晏 子……遂入见公日:'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 为台榭,残人之墓,使生者愁悠,不得安处,死 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人 君之行也……君不如许之.'公日:'诺'……逢 于何遂葬其母于路寝之台牖下."?可见齐景公在 广筑台榭时占了别人的兆域,被当时人斥之为 "非人君之行".更重要的是这个逢于何如此重视 自家的兆域,而且敢于向齐景公争回自己的权 益.这无疑说明兆域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地位是非 常重要的. 这样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赵氏家族的兆域 何在?显然不会在晋阳.赵鞅在其誓言中明言 "若其有罪……无入于兆".晋阳之地作为赵家的 势力范围即始于赵简子,但赵氏作为晋国的卿大 夫则要早得多.((史记-赵世家说:"晋献公十 六年……赵夙为将伐霍……晋献公赐赵夙耿."? 这是赵氏受到晋侯赐封采邑的较早记载.赵氏家 族兆域何在,虽然史籍中没有明确指出,但是 礼记?檀弓下中一段记载,从一个侧面说出 了赵氏兆域的所在:"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 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 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日:'武也,得歌于斯, 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 京也.'北面再拜稽首."郑玄注:"晋卿大夫墓 地在九原.京盖字之误,当为原.……先大夫谓 文子父祖以其世为大夫,故称父祖为先大夫 也.……九原,文子家世旧葬地也."?到目前为 止,在山西考古资料中虽未发现明确的某个晋 国卿大夫的墓地,但可以肯定地说,晋阳决不是 赵氏家族的族葬墓地.从礼记?檀弓下中还 可得知晋国诸卿大夫的墓地都在九原,如赵文 子与叔誉观乎九原的一段对话就能说明一些问 题?.可见赵氏宗族的兆域与其它晋国大夫的兆 域均在九原.据此,赵简子死后,按其誓言 以及当时的制度,应当是随着他的"先大夫"葬 在九原了. 一 般认为,九原的地理位置在今山西新绛县 以北与今襄汾县接壤处的一段高塬上.1989年笔 者曾与孟耀虎先生共同在这一带发掘了两座大型 65 中国愿史支.zoos~1Iq1. 的土坑竖穴墓,其中一个墓长11米,宽10米,属 于大型墓葬,遗憾的是这两座墓被盗掘一空,资 料也难以发表,但从残存的一些碎铜片纹饰上 看,其时代与太原金胜村M251是同时期的.据 当时钻探得知,这一带的墓葬非常密集. 襄子葬于何处,无资料可查.襄子非赵氏宗 子,简子曾说:"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 但由于襄予有"贤行",赵简子废嫡立庶:"废太 子伯鲁,而以毋卸为太子"?.这种做法不符合 礼制,按宗法制度襄子不属于赵氏之大宗.其能 否葬于赵氏兆域,杨宽先生认为:"所有族人都 应葬在族墓,只有凶死的人不得入葬."同时还 说道:"当时宗庙中,除太祖外,祖先是按左昭 右穆的次序排列的.……这不仅宗庙中如此排 列,'公墓'上也照这样的行列埋葬."?在这里 "公墓"的性质概念不清,是特指天子的公墓? 还是诸侯的公墓?考古发掘中应国墓地,燕国 墓地,虢国墓地都是既有诸侯大墓,同时又有一 般贵族墓葬,还有下层百姓的小墓.这样的墓地 算不算是"公墓"?惟在天马一曲村遗址中晋侯 墓地是与一般贵族墓地分开的,这被多数学者 们认为是公墓和邦墓之区别,但都看不出有明 确的昭穆制度.如果墓地中有昭穆制度,襄子不 应葬人赵氏墓地;如果按杨宽先生说的"所有族 人都应葬在族墓",襄子也可以葬人族墓.再如 史记?晋世家载:"重耳(晋文公)母,翟之 狐氏女也",这一点与襄子的出身有相似之处, 但在晋文公死后,"将殡于曲沃"?,而"曲沃, 君之宗也"?.可见他葬回了晋国曲沃系的公墓. 如果严格按昭穆制的话,晋文公的墓穴将很难 安排. 襄子是否也葬回了赵氏兆域?不得而知, 史记'赵世家中又提到:"襄子为伯鲁之不立 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于伯鲁子代成君.代 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赵文子 66 和赵简子都是合法的赵氏承嗣,文子提到:"是全 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简子则说:"若其有 罪……无人于兆".而襄子则把赵嗣传给了自己 的侄孙,这样,他死后是否也要"从先大夫于九 京",就值得考虑了. 襄子立四年,智伯联合韩,魏攻晋阳,"岁余,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漫者三皈,城中悬釜而炊,易 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后襄子夜使张孟同私与 韩魏合谋,三家联合反灭智氏,共分其地,使得 赵氏在危亡中转败为胜,且使其"北有代,南并 智氏,强于韩魏"?.在晋阳这块地方,赵氏家族 在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是襄子保住了其家族并 得以延续,襄子是立了大功的.在发生如此重大 事件的地方,估计襄子是不会不留意经营的.其 死后,襄子一族为之在晋阳构筑坟茔,似乎更为 合理,但这也仅仅是推测. 在M251中出土的两种戟的型制,其时代似 乎应当晚一些.能否与赵简子的年代挂上钩,是 很值得怀疑的. 从251号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两种戟,在太 原晋国赵卿墓中将其编作?式或?式戟,?式 与?式基本相同,本文将其归为一种(图二).根 据太原晋国赵卿墓》报告描述:"?式一件,标 本M251:702,保存较好,无锈.戈援上昂,弯 弧,起中脊.内加长,上有一长方形穿,斜尾,全 部开刃.内与援的夹角为110度.胡也加长,三 穿.在援基部有铭文'黄成'二字.此戟又可称 为'黄成戟'."另一种,即太原晋国赵卿墓》报 告中所说的?式两件(M251:584,583;M251: 546,548),?式一件(M251:297—1—2)(图 二).M251:702黄成戟与长治分水岭M14出土的 那件戈基本相同(图三:2),略有差别,黄成戟 ? 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 图二I?式M251:702黄成戟2…式M251=584,585 3III式M251:546,5484iV式M25I:297一f 的援上扬,胡下端呈直角状;而分水岭M14戈的 援不上扬,胡之下端呈弧形渐收于阑之下端,这 件青铜戈朱风瀚先生认为属于战国晚期?.另外, 长治分水岭M126出土的一件戈与长治分水岭 M14以及赵卿墓的M251:702黄成戟基本相同. 这件戈被李健民先生定为八型C式戈,认为:"时 间为战国中期……八型C式戈,以山西潞城潞 河,河北怀来北辛堡出土者为最早,时间均为战 国早期."?这样看来把这种戟定在战国早,中期 之间应当还是可以的. ((太原晋国赵卿墓报告中的?式和?式则 与长治分水岭M35出土的一件戟基本一样(图 三:1)@,而M35在((山西考古四十年中其时 代被定在战国晚期早段?.M35又与M36属于并 穴合葬墓,古代中国青铜器))中将M36定在战 国第二期?段,也是定在战国晚期?.这种戟的 援的锋部下端呈斜直状刃.((春秋战国秦汉时代 出土文字资料0研究))?中将这种戟定在战国中 晚期.长治分水岭M14中也出这种类似的戟,但 其援之锋部下端似乎不像太原金胜村M251和长 治分水岭M35那几件戈(戟)援锋下部那样斜直, 但其向胡部过渡时的突棘还是十分明显的,而出 这种戈(戟)的M14其时代最早也不过战国早期 晚段?.在笔者目力所及的资料中大多数把这 种戈或戟的时代定的较晚,惟林巳奈夫所着之 ((中国殷周时代口)武器中把长治分水岭M35中 出土的这种戟定在战国前期?.从太原金胜村 M251中出土的这两种戟的型制看,其时代即便 可以往前提,也不应早到春秋晚期.也就是说, 在赵简子的那个时代似乎不应当有这种型制的 戈或戟.再者,侯马上马墓地被定作战国早期 的铜礼器墓有四座,其中M5218和M15两墓出 土的青铜戈共达13件,但没有一件类似赵卿墓 中?,?式戟的型制,在其春秋晚期的墓中就 更不见这种戈或戟了?.综上分析,这两种兵器 所在的墓葬有的在战国晚期,而有的则出自战 国早期,多数是出在晚期.应当注意的是,单凭 两种兵器来给这样一座墓断代似乎可靠性不大, 但在赵卿墓中还有一些器物被很多学者认定为战 国时期的器物,如匏壶,高足小方壶等等?.这 些器物被定在战国早期是有充足例证的.现在提 出这两种兵器的目的,主要是为该墓的断代提供 更为充分的佐证.所以,这两种兵器的型制与襄 子的生卒年代联系要比简子的年代更为可靠. 赵氏戈铭考释))在文章末尾加了"附记",特 别提到:"有学者根据古玺文字,将戈铭隶定为 犊,或隶定为眚,即朔.赵朔为赵简子(赵鞅)祖, 其用戈放在赵简子墓内;认为孟是尊称,不能作 图三1长治分水岭M352长治分水岭M14 67 中国居史文.2oos~llO1. 戈铭.笔者认为此非孤例,如秦子戈,秦子矛,早 有先例可循."?云云.举这种例子一定是把"秦 子"同孑L子,孟子这类嘉美之称混淆起来了,因 此,这又是一个错误.首先"秦"是国名,而"赵" 此时只是个人宗族姓氏.关于针对秦子戈,矛器 物的文章早有多篇,在1986年的考古与文物 中就有两篇针对秦子戈,秦子矛的讨论文章?, 两篇文章尽管观点不太一样,但共同点是:都认 为"秦子"是秦国公子或是太子,也有认为是初 即位的秦君?.黄盛璋先生认为:"秦子即秦公之 子,亦即秦国公子,铭文称'公族'(秦子作造公 族元用左右市口用口宜)就是证明."@"典籍中 习见的'宋子'春秋?僖九年,'卫子'春秋? 僖二十五年皆为国君初即位之称谓,'秦子'的 理解恐不当有异."?这就非常明确了,所谓"秦 子"这一称谓与"赵孟"之称完全是两回事.赵 孟之称仅限于第三人称◎,是对某人的尊讳之称, 它与嘉美之称是有区别的.私人造作器物而铸刻 名号,目的是为指明该器物是自己用的或者是为 自己做的,而秦子戈,矛上的"秦子"则是指其 身份地位的.铸有"秦子"的兵器当不在少数,是 专门做给秦子的公族使用的,就像虢国墓出土的 "虢太子元徒戈"一样,是太子的徒兵使用的武 器.而把M251:658这件铜戈释作"赵孟"并同 "秦子"兵器相提并论,从认识上就错了.自作用 器中也找不到先例,因为自称"赵孟"根本就说 不通."赵孟"一词在左传中虽然多次出现, 却根本找不到作为第一人称的例子.同样,在"侯 马盟书"中,"赵孟"一词是参盟人对主盟人的尊 讳之称,属第三人称. 根据上述文献的推断,再加上M251出土的 一 些明显属于战国早期器形特征的现象,笔者认 为该墓葬之主人为赵襄子的可能性极大.而所谓 "赵萌"亦即"赵孟"一说首先对字的考释就有问 题,从词语惯例上也解释不通.所以"赵孟之御 戈"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68 ?????陶正刚:赵氏戈铭考释,文物》 1995年第2期. ???张崇宁:"对""字以及赵孟称谓之认 识"华夏考古1994年第1期. ?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国语?晋语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公二年》,中华书 局,1981年. ?十三经注疏?周礼?春官?原人,中华书 局影印本,1982年. ?同?定公元年》. ?《晏子春秋. ??◎?《史记?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同?礼记?檀弓下.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同?"晋世家. ?同?"庄公二十八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 版社,1995年,第991页,1043页. ◎李建民:"论山西出土的青铜戈,矛,文 物季刊》1993年第1期,第48页.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长治分水岭 古墓的清理》,《考古》1957年第1期. ??"山西考古四十年?战国墓葬》,山西人民 出版社,1994年. ◎江村治树:"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出土文字资 料0研究,日本汲古书院,2000年. ?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0代武器》,日本京 都大学人文科学出版社,昭和四十七年 (1972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 社,1994年. ?同?第985,986页,表一三?一. ?陈平:"秦子戈,矛考,"考古与文物1986 年第2期,《秦子戈,矛考补议,《考古与 文物1990年第1期;以及王辉关于秦 子戈,矛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 ,读"秦子戈,矛考"补议书后, 年第6期 "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王辉,萧春源:新见铜器铭文考跋二 则,"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 ?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 究》,"古文字研究21辑,中华书局,2001 年.
/
本文档为【【doc】太原金胜村251号墓主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