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狭缝中的“米格走廊”

2013-01-14 11页 pdf 51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4103

暂无简介

举报
狭缝中的“米格走廊” 狭缝中的“米格走廊” By Lizyu 超大 jjlearner制作 ——从制约朝鲜战争中米格-15战斗力的诸多因素看台海 朝鲜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虽然在持续时间和装备技术 水平上还无法与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相比,但是朝鲜战争中交战国家、兵力之多和伤亡之惨 重都是二战后空前的。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参战后起到了改变战争过程和最后结果的作用,将 联合国军由鸭绿江打回 38线的战绩使中国的军威和国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志愿 军在朝鲜的奋战使积弱已久的中国重新被世界所认识,中国也凭借一...
狭缝中的“米格走廊”
狭缝中的“米格走廊” By Lizyu 超大 jjlearner制作 ——从制约朝鲜战争中米格-15战斗力的诸多因素看台海 朝鲜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虽然在持续时间和装备技术 水平上还无法与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相比,但是朝鲜战争中交战国家、兵力之多和伤亡之惨 重都是二战后空前的。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参战后起到了改变战争过程和最后结果的作用,将 联合国军由鸭绿江打回 38线的战绩使中国的军威和国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志愿 军在朝鲜的奋战使积弱已久的中国重新被世界所认识,中国也凭借一支战胜过强敌的英雄军 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军队在朝鲜第一次面对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集团,美国军队强大的火力 和配合协调的立体作战体系,对在抗日战争和内战中走出的中国军队是个巨大的冲击,美国 航空兵在朝鲜战场上的卓越现对中国军队的触动尤深。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空军和苏联航空 兵与美国航空兵进行了长时间的正面较量,残酷的空中对抗使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 价,交战双方对于朝鲜空中对抗的结果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每一方都认为自己在这场 喷气式战斗机为主力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志愿军方面利用苏联提供的米格-15和参战航空 部队的支援,在面对当时最强大的美国海空军航空部队的战斗中打出了“米格走廊”的战绩, 而以美国为核心的“联合国军”航空兵以在朝鲜北方始终占据空中优势,并且在战争期间依 靠空中力量抵消了志愿军兵力优势的结果强调航空兵的优势地位。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真正认识到了航空兵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而中国空军也是在朝 鲜战争中通过与强手的殊死较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靠血战的经验走过了从起步到强大的 过程。朝鲜战场的空战中贯穿始终的就是米格-15与 F-86的较量,这两种著名的战斗机在朝 鲜上空的激烈碰撞中进行了殊死的较量。“米格走廊”这个在朝鲜空战中被赋予了很多内容 的名称,在表现出中国战斗机部队敢于在与强大对手正面较量的决心之外,也表现出当时的 中国空军在装备、技术和整个战争条件上存在的缺陷。任何形式的战争在胜负上虽然都是各 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将米格-15和 F-86这两种战斗机拿出来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进行 比较,可以发现苏联航空兵和美国空军战斗机部队战争观念上的不同,以及在朝鲜战场上双 方不同作战体系和战术方式所形成的差异,在米格-15与 F-86的设计思想和整个空战的过程 之中也直接体现了这种差异的结果。 战争环境的影响和作战条件的比较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地面部队的投入使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退却,将朝鲜人民军和朝鲜政 府由覆灭的边缘挽救了回来,但是志愿军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始终是比较纯粹的步兵部队, 运输条件的限制也使志愿军难以集中足够的火力和后勤保障力量发挥兵力上的优势。美国空 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朝鲜战争期间是联合国军航空兵的绝对主力,利用航空兵的攻击阻止志愿 军从鸭绿江到 38线的后勤供应,成为联合国军在志愿军参战后能够占据半个朝鲜的决定性 因素,而志愿军空军战斗机部队基本上都用来掩护后勤交通线的空中安全。 中国志愿军空军装备的战斗机中除了很少量的拉-11螺旋桨战斗机外,主力部队装备的 都是苏联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在装备技术水平上与当时苏联战斗机部队基本相当。 志愿军在朝鲜使用的米格-15 在飞行性能上并不次于 F-86,比起美国空军投入战场的 F-80 和 F-84还与相当的优势,米格-15在朝鲜上空的空战中有效的压制住了 F-80/84,美国空军 只有最先进的 F-86在能在性能上应付米格-15所造成的威胁。朝鲜战场上的米格-15从战争 中期开始在数量上就已经相对 F-86占据了优势,在有针对性的编队空战中米格-15相对 F-86 也基本都会占据数量上的优势。美国投入朝鲜战争初期主要依靠 F-80和 F-84担负对地攻击 和对空作战,但是当米格-15出现在朝鲜后美国空军就将这两种飞机用于对地攻击,转而依 靠当时西方军事集团最先进的 F-86来与米格-15在朝鲜空战中抗衡。 志愿军和苏联空军的米格-15 在朝鲜战争期间并没有对对前线部队提供有效的空中掩 护,甚至说米格-15除非迫不得已是不会将作战区域向南伸展到 38线附近的,因此米格-15 的主要作战空域集中在鸭绿江到平壤这个有限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也被联合国军航空兵称 为“米格走廊”。美国航空兵在朝鲜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整体上的空中优势,其攻 击范围也完全覆盖了朝鲜北方志愿军的后方纵深地域,虽然志愿军的米格-15在战争中投入 了很大的力量和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直到停战时也没有能够从基础上对美国空中力量构成 有效的威胁。志愿军的空中力量在军事上主要集中在拦截美国攻击编队,在战术上采用的是 典型的苏联式空中拦截和战术防空的思想。米格-15在朝鲜参战时是按照纯粹防御性空中力 量的思想来应用,有限的“米格走廊”根本无力控制前线和接近前线交通线地区的局部制空 权,最有利的时候也只是在有限的空域干扰美国空中力量的使用。志愿军航空兵在朝鲜战争 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执行过对地支援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说地面部队基本没有得到过空中力量 的有力支援,集中在后方保护交通线的志愿军航空兵也没有表现出争取前线制空权的意图。 地理条件和航空兵运用方式对米格-15战术的影响 朝鲜的空战实际上就是美国航空兵对志愿军后方交通线破坏的攻防战,双方战斗机都将 主要力量集中在中、低空的战术空战行动中,战场范围的有限性能和战术空军之间的交战直 接决定了战术应用。多山地的朝鲜北方使引导雷达对低空目标的警戒任务非常困难,美国攻 击机编队在 3000米以下的低空飞行很容易躲避鸭绿江北的警戒雷达的搜索,而志愿军地面 运输线则被地形限制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之上。美国航空兵在朝鲜不需要满半岛的去搜寻志愿 军的后勤交通线,只需要集中兵力切断几个关键的点就足以瘫痪整条线。米格-15为了防御 交通线就必须在中、低空搜寻和攻击敌机,米格-15在空战中被迫放弃加速快和高空性能好 的性能优势。 雷达和指挥中心对战斗力的限制 朝鲜在地理上是一个侧翼相对暴露的狭长半岛,美国航空兵的作战飞机和指挥引导系统 部署在日本、韩国和航空母舰上,在这些基地上起飞的作战飞机的作战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朝 鲜半岛。志愿军的米格-15 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能力在朝鲜获得基地,因此米格-15 只能 是利用鸭绿江北的中国本土机场起飞,米格-15在作战中也只能依赖部署在中国本土的引导 雷达提供指挥和情报支持。双方喷气式战斗机在朝鲜的战斗与二战期间的螺旋桨战斗机完全 不同,大编队的集群空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飞机作战的需要,小编队在大空域范围里的 高速战斗成为了空战的基本形式。单纯的目视观察很难在战斗机飞行速度提高后继续保证作 战的需要,雷达也成为了引导喷气战斗机搜索和占据攻击位置的主要手段,失去雷达引导的 战斗机在战斗力上将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这些因素使战斗机的作战范围受到雷达探测 范围和引导条件的严格限制。 空战战场集中在靠近鸭绿江的朝鲜北方看起来有利于米格-15的作战指挥,但是战争中 的实际情况却是美国空中指挥系统在战场上具备明显的优势。根据美国航空兵和中国志愿军 空军的统计数据和战例就可以发现,中国战斗机即使是在相对情报保障条件较好的“米格走 廊”上空,有的时候甚至是在己方机场上空起降的时候也很容易受到 F-86 的突袭。美国战 斗机往往能够在我机起降或编队时对米格-15 进行突袭,在后下方攻击米格-15 的机翼和副 油箱几乎成了美国 F-86的攻击方式,反到是志愿军的米格-15很难对 F-86进行成功的 偷袭,米格-15靠近本土作战的优势并没有在战争中转化为战术和指挥方面的优势。朝鲜战 争期间志愿军采用的空战指挥系统由雷达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在空战指挥方面采用的战术 思想仍然是苏联式的国土防空拦截系统,雷达对目标探测精度和通讯系统空地通道的局限都 影响了作战指挥的可靠性,只能在中、高空大编队接战前为米格-15指引目标位置和大体的 状态,一旦双方进入格斗混战就很难再对作战机组(编队)提供准确的空情信息。志愿军使 用的苏联战斗机引导系统能够比较好的满足对小批量目标的截击引导,但是却无法适应F-86 采用的小编队、多批次、多方向的全空域战斗状态,苏联空军和志愿军的米格-15在空战中 很容易受到 F-86的偷袭,而米格-15却很难在战斗中对美国飞机编队达成袭击的突然性。 米格-15的作战半径虽然能够达到飞到 38线所需要的 300千米,但是通过米格-15带和 不带副油箱的航程指标来比较可以发现,米格-15在高空飞行时的航程和续航时间相对比较 好,但是在朝鲜反战术飞机时主要的空战基本集中在中、低空,这个飞行高度增加的燃料消 耗使米格-15的航程下降的比较明显,志愿军执行编队作战时编队各机协同的准备时间也对 航程影响较大。米格-15 作战半径与指挥条件的矛盾严重限制了米格-15 的作战范围,因为 美国航空兵在朝鲜半岛的绝对优势地位,志愿军难以在朝鲜半岛上部署雷达和指挥引导系 统,指挥引导系统对作战飞机的空情信息支持成为限制米格-15作战区域的关键。 美国战斗机在靠近鸭绿江的“米格走廊”作战的指挥条件看起来不如米格-15,但是美 国海军部署在朝鲜半岛两侧岛屿和军舰上的雷达,却能够使美国战斗机在朝鲜北方获得了比 米格-15 更好的空情保障,美国战斗机在“米格走廊”空域的指挥引导比米格-15 还要连贯 和稳定。美国空中指挥系统的雷达站和电子情报中心的工作范围很大,甚至在靠近鸭绿江口 的岛屿上就有美国的雷达和指挥站点,志愿军轰炸机攻击大、小和岛就是为了消除美国前进 观通基站。美国空中指挥的系统组合要远比志愿军的同类系统更完善和更有经验,这些优势 使美国战斗机能够依靠比较少的数量获得非常强的综合战斗力,甚至在大部分作战条件下有 能力对抗甚至战胜数量更多的米格-15。 志愿军轰炸机部队在轰炸大和岛的战斗充分表现出双方指挥方面的差距,志愿军轰炸机 部队在作战中并没有得到地面控制中心的有效指挥,轰炸机编队和护航机编队没有完成协同 同样没有得到地面中心的协调。图-2 编队在遭受美国战斗机拦截时完全没有得到指挥系统 的预警,图-2飞行员在发现 F-86时甚至一度将其误认为是护航的米格-15,可见当时志愿军 地面雷达和指挥系统对空中编队的协同和控制能力之差。反观美国战斗机部队在拦截图-2 时的表现却可以发现,美国 F-86 编队在战场靠近鸭绿江的远程突袭中目标准确,在突击时 抓住了图-2和米格-15编队配合上的空隙,利用 5分钟的时间差打了志愿军轰炸机编队一个 措手不及,执行轰炸机护航任务的米格-15编队在 F-86的整个作战行动中毫无作用。 米格-15无副油箱的航程指标 高度(米) 1000 5000 10000 12000 航程(千米) 660 885 1305 1420 续航时间(小时-分) 1-48 2 2-21 2-22 米格-15带副油箱的航程指标 高度(米) 1000 5000 10000 12000 航程(千米) 887 1181 1782 1923 续航时间(小时-分) 2-29 2-46 3-48 3-14 志愿军空军当时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苏联提供的空中指挥和引导系统,而当时的雷达和 无线电系统并不能有效的指挥大机群协同作战,甚至在编队接近时难以准确分辨不同编队和 敌我识别。米格-15在朝鲜只能得到比较基础的空中情报保障和引导,这就使飞机数量上的 优势在实际作战中没有转换成有效的战斗力,指挥协同上的问又进一步加剧了飞机本身性 能上存在的弱点。 米格-15所依靠的地面指挥和引导系统在可靠性和及时性上并不怎么样,因此志愿军在 编制米格-15编队战术的时候虽然非常重视反袭击,但即使是在采用互相掩护的分散队形时 也很容易遭受 F-86在后下方的攻击,很多情况下米格-15不是通过指挥系统而是在受到攻击 后才能够发现 F-86的存在。如果志愿军的米格-15在接近机场的时候都无法得到地面可靠的 空情保障,那么怎么可能想象将米格-15拉去“三八线”附近时的后果?!空战的区域由鸭 绿江边南移到 38线附近完全脱离我军雷达和指挥控制的范围,完全失去指挥引导的米格-15 与 F-86 作战有可能连还手之力都未必足够。现代化空战作战力量对指挥引导和情报支持的 要求远高于朝鲜战争时期,即使是第四代战斗机依靠本身的机载设备也无法满足现代化空战 的要求,因此战斗机在战场上必须得到信息情报和指挥控制系统的支持,而指挥情报系统又 可以直接制约战斗机的战斗力和作战范围。航空兵就算是装备有数量充足的远程战斗机和战 术攻击机,如果无法保障特种飞机的行动自由和战场生存能力,不能让战斗机获得相应的信 息情报和指挥引导系统的直接支援,那么作战半径上千千米的远程飞机也只能用来进行国土 防空,战斗机航程远和武器载荷量大的优势无法转化为实际战斗力,依托本土作战缩短整体 战斗力差距的方法也无法实现。 人员素质 米格-15和 F-86的空勤人员技术和素质对比既容易又不容易,说容易是因为相对志愿军 飞行员来说美国飞行员的飞行小时更多,而且对作战装备的使用方面也比志愿军方面更加熟 悉。说不容易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并不仅仅只是中国新的飞行员,前苏联作战部队的飞 行员从飞行时间上看并不比美国飞行员差多少,而且苏联、中国和美国飞行员接触喷气机的 时间相差也差不多,但事实却是在米格-15 与 F-86 的对抗中美国飞行员却普遍具备技术优 势。 美国航空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多个战场的大规模空中对抗,这些作战行动包 括对战斗机的格斗、护航和轰炸机的战术、战略轰炸,长期战争使美国航空兵的飞行员和指 挥员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战斗机在空战中更多的要依靠情报支持来抢占优势的位置,而战 斗机飞行员在面对对手时的反应同样有助抢占先机,这些都取决于指挥员和飞行员对自身装 备的了解和指挥判断能力的高低。 喷气战斗机之间的战斗比采用螺旋桨动力的时代更加重视速度的价值,在格斗空战中米 格-15和 F-86都不敢轻易损失速度,很多时候交战双方为了争取速度优势甚至在低空俯冲。 每秒飞行速度上百米的喷气战斗机需要远比螺旋桨飞机更大的自由空域,这就使一个战场上 不能容纳过多的战斗机以避免编队之间互相干扰和出现撞机危险。正是因为数量较多的一方 在战斗中对配合的高要求恰恰是当时米格-15飞行员所欠缺的能力,因此灵活的 F-86小编队 才敢于在米格-15占数量优势的时候主动挑起空战,美国空军才有将游猎的 F-86编队深入到 米格-15机场附近的勇气。 中国志愿军最初进入战场的飞行员大都拥有 300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虽然内战期间在 东北训练的飞行员操纵喷气战斗机的飞行小时较少,不过美国战斗机飞行员改装喷气战斗机 的时间也并不多。朝鲜战争初期参战的志愿军飞行员在技术上基本能够满足参战的要求,传 统宣传中志愿军飞行员只有几十小时飞行经验是不客观的,但是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参战时 最欠缺的是实战的经验,而且空中和地面的指挥人员也缺乏指挥现代化空战的经验与能力。 中国志愿军战斗机部队虽然在装备上拥有可以和 F-86相抗衡的米格-15,但是飞行员的技术 水平和指挥引导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美国航空兵的标准,战术和指挥这些需要长期实战和 训练才能够获得的经验并不能依靠勇气代替。志愿军飞行员被宣扬的猛打猛冲精神并不适合 战斗机编队空战的要求,米格-15在很多战斗中就是因为过于勇敢却缺乏配合而遭受了不必 要的损失。苏联空军的米格-15虽然在飞行员的技术和指挥水平上要比志愿军空军好,但是 苏联投入朝鲜的只有战斗机部队和有限的指挥引导系统,作为纯粹的战术空军又缺乏战争中 作用很大的前线指挥和引导小组,因此苏联战斗机飞行员虽然战绩比中国空军要好,却没有 在战争期间遏制美国攻击机的战术行动。 现代化空中作战力量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装备的规模和先进程度,操作和指挥人员的 战术素质和作战经验都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装备必须得到高素质的使用和维护人员才 能够发挥战斗力。现代空战中要想真正将航空兵的战斗力体现在实战中,那么不但要培养出 技术熟练的飞行员、指挥员和地勤维护人员,而且还需要在空中力量的运用上形成科学和系 统的现代化作战思想与战术。 装备条件 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将西方轰炸机所形成的战略威胁作为战斗机的主要目标来看待,米格 -15 的设计思想也主要局限在国土防空这样一个相对重要却比较狭窄的范围内,米格-15 在 与 F-86 对抗时暴露出的大部分问题集中在对空战能力的重视程度上,简单的说就是防御型 战斗机与空中优势战斗机在技术重点上存在的差异。 盟军在二战期间对德国和日本进行的战略轰炸对苏联的出动很大,苏联空军在喷气战斗 机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攻击大型高空轰炸机的能力,米格-15就是苏联空军以拦截远程轰炸 机为重点目标开发的战斗机。米格-15 在体积不大的平台上装载了 2 门 23 毫米炮和威力巨 大的 37毫米航炮,就是为了打击体积较大并进行密集编队的轰炸机这样的目标。朝鲜战争 中米格-15与 F-86之间的作战环境完全不同于其设计时的预想,米格-15这种喷气战斗机虽 然有能力在 10000米高度以上进行作战,但是高空作战时天空中深天蓝色背景和 1800千米/ 小时以上的相对速度,使战斗机在高空依靠目视搜索喷气战斗机的难度非常大,绝大部分情 况下需要依靠分辨飞机排气尾迹来找到目标战斗机。喷气战斗机在高空搜索目标的难度对于 米格-15 和 F-86 几乎是相同的,但是朝鲜空战的战术使用对米格-15 的限制显然要比 F-86 大,因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主要担负战场遮断任务,因此攻击机编队和护航机编队在作 战空域的飞行高度大都集中在 10000米以下,米格-15优越的高空和垂直机动性并不能很好 的得到发挥,反到在中、低空格斗空战中暴露出水平机动性不好和平台稳定性差的问题。 不可讳言的是鸭绿江以北的米格-15在部署数量上确实要远比 F-86多,但是朝鲜的空域 范围和作战环境并不能发挥数量上的优势。格斗空战灵活性好和主动作战精神较高的 F-86 在空战中远比米格-15灵活,实际上志愿军和苏联空军虽然在空战中往往占据几倍的数量优 势,但是在独立的空战区域 F-86 却往往可以形成比较有利的数量对比和位置优势。志愿军 空军指挥机关在战争中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总结了与美国战斗机对抗的经验,那就是对抗 F-86时的米格-15至少要有一倍的兵力优势,甚至在四倍兵力优势的时候才能够比较可靠的 阻止 F-86 有效的执行作战行动。朝鲜战争后期美军在空战中很少损失性能不如米格-15 的 F-80和 F-84战斗机,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这两种飞机已经开始转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即 使在空中与米格-15 碰面也主要采用低空脱离的规避手段,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米格-15 实际 上很难突破 F-86 的阻击去攻击美国攻击机,即使在有条件攻击美国战术攻击机时也很容易 受到 F-86的干扰而失败。 米格-15 设计目的的特殊性直接作用在机载武器的火力性能,米格-15 的空战武器是两 门 23毫米和一门 37毫米的航空机炮,按照 HC-23KM和 H-37航空炮的数据计算,米格-15 机载武器的持续射击时间只有 5~6秒(带弹 80发的 HK-23CM持续射击时间 5~6秒,带弹 40发的H-37持续射击时间 6秒)。F-86使用的M3式 12.7毫米机枪的射击速度虽然高达 1200 发/分,但是每挺机枪携带的 300发机枪弹却可以连续射击超过 15秒的时间,也就是说 F-86 在空中持续射击的时间要比米格-15高接近 3倍,武器射击时间更长的 F-86在持续作战能力 上明显的要比米格-15优越。米格-15的航炮在单发弹丸破坏力在理论上要比机枪弹高的多, 不过炮弹引信经常在命中薄蒙皮 F-86时不启动削弱了航炮弹丸的破坏力。F-86的机枪单发 弹丸的破坏力在理论上不如 MIG-15 的机炮,但是因为 F-86 机枪的弹道性能较好和平台稳 定性高,因此 F-86的飞行员大都选择攻击米格-15的机翼翼根(破坏结构)或者翼下副油箱 (偷袭时较常用),在攻击起降过程中处于低空的米格-15时则重点射击发动机。米格-15虽 然有很多在中弹受伤后返回机场的战例,但因为命中弹多或受伤后着陆状态不好而战损报废 的也相当多。 战斗机在空战中只要不是被偷袭就必然会在受攻击时进行大过载机动规避,这就使战斗 机在攻击方的瞄准具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攻击飞机在射击时受机载武器后坐力的影响也会 失去稳定的飞行状态。战斗机在使用常规航空枪炮射击时很难对目标进行精确的瞄准,必须 依靠对目标投影区域发射大量弹药来保证命中率。朝鲜战争时期的战斗机在机载武器使用上 与二战期间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战斗机在格斗作战时的命中率要比弹丸的威力更重要, F-86的机载武器配置和作战条件恰恰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米格-15,而 F-86机载武器后坐力 小的优点也使飞机在射击稳定性上同样优于米格-15。米格-15机炮在近距离弹道散布面积上 要比 F-86的 12.7毫米机枪大的多,F-86在空战中被米格-15尾后追击时可供射击的投影面 积只有 2 平方米左右,米格-15 想在剧烈机动过程中准确击中 F-86 的难度相当大,而 F-86 则可以通过单位时间里发射更多弹药来提高对米格-15的命中概率。 米格-15大口径机炮的火力强度和破坏力虽然较好,不过炮弹弹道性能不好和远距离射 击误差大的问题却比较严重,米格-15的战绩记载中击落数远大于击伤的原因并不是单纯因 为弹药的毁伤力大,而是远距离命中精度不足的米格-15的战绩主要是在近战中取得,米格 -15航炮射击密集度差的问题对战绩统计的影响比较大,很多被命中的 F-86虽然被命中受伤 却同样也可以返回机场。苏联在设计米格-15时所安装的机载武器看起来是对不同任务要求 平衡的结果,口径小而射速快两门 23毫米航炮主要用来打击机动的战斗机目标,而大口径 的 37毫米炮则可以和 23毫米炮共同攻击轰炸机这样的大型目标,依靠 37毫米弹丸的大威 力解决 23 毫米炮弹丸对坚固目标杀伤力不足的问题。米格-15 的机载武器设计看起来比较 好的解决了空战和防空任务的不同要求,但是在实战中这样的武器设置却证明并不适合前线 战斗机格斗空战。米格-15的瞄准装置难以满足弹道差异明显的不同口径航炮集中射击的要 求,航炮弹丸射击散布范围大的缺陷对轰炸机这样的大型目标还不严重,但是在射击机动规 避的战斗机时则对瞄准造成很大的影响。37 毫米炮弹丸密集度差的问题使其在攻击战斗机 时的作用不大,其巨大的后坐力反到会在射击时对米格-15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米格 -15装备的 23毫米炮在初速和射速上都满足格斗空战的需要,但是单纯依靠两门 23毫米炮 的火力密度却只与二战中的拉-5相当,而拉-5的火力密度在 1943年与螺旋桨战斗机对抗的 时候就已经显得不足,有限的弹药在命中率和持续作战时间在喷气时代则更加不能满足空战 的需要。 将不同口径的航炮安装在同一架战斗机上是二战期间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当目标由螺 旋桨战斗机改变为高速的喷气战斗机时,不同口径航炮在瞄准上所存在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 到了战斗机的射击效果。米格-15采用不同口径航炮满足不同任务要求的方法被实践证明是 错误的,米格-15单纯依靠两门 23毫米炮的火力远还不如 F-86的六挺机枪。战斗机格斗空 战时的武器射速和命中率比单发弹丸的威力更有意义,按照朝鲜空战的具体情况对米格-15 机载武器的效能进行对比,可以认为米格-15 将 H-73 更换成 HC-23KM 将更有利于和 F-86 空战的要求。机在航炮(枪)同口径的优势在朝鲜上空的空战中被实战结果所证实,苏联在 米格-15/17后就已经放弃了不同口径航炮的装备思想,米格-19 在航炮武器的设计上虽然仍 然保持了对轰炸机拦截攻击的要求,但采用三门 30毫米航炮就是对武器的威力、射速和瞄 准的整体要求进行的综合考虑。 通过米格-15和 F-86机载武器的基本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米格-15追求的 是对重要目标的有效杀伤,通过大威力炮火对目标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坏。米格-15的机 载武器设计明显与其对抗轰炸机的观点相符合,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例也证明大口径航炮对轰 炸机的杀伤力比高速机枪更出色。F-86秉承的是美国空军一贯的空中优势思想和装备观点, 因为美国空军在战争中基本都是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为了保护轰炸机能够顺利完成战略轰 炸和战术攻击的成功,F-86 将对方的战斗机作为空中战场上最主要的作战目标。射击速度 快和带弹量大的 12.7 毫米机枪的火力很强,虽然口径小的机枪在攻击轰炸机的时候确实显 得威力不足,但是对以战斗机为目标的 F-86来说却是非常可靠的作战武器。F-86机载武器 杀伤力不足的问题在朝鲜战争后期靠改装 20毫米炮来解决,但是新的机载武器仍然符合空 战时对航炮高精度和高射速的要求。 米格-15和 F-86类似的装备思想在后期导弹化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苏联防空军装备的拦 射导弹基本不具备对抗战斗机的能力,而前线战斗机首个空战用导弹 AA-7 则随米格-23 的 服役才开始出现,直到苏联解体时机载导弹的发展仍然有拦截(AA-9)和多用途(AA-10) 的区别。美国战斗机的空空导弹武器系统通用性远比苏联高的多,AIM-7“麻雀”的系列化 发展构成了雷达制导导弹的轴线,这就使美国空军无论是担负北美防空还是前线作战的战斗 机,在机型统一的同时也在机载雷达和导弹武器型号上得到了统一。西方国家在战斗机武器 系统的发展方向在整体上较为合理,而前苏联机载武器从喷气式战斗机实用化发展后实施的 专用化,按照发展的角度可以认为是低效率而高成本的落后观念。事实证明机载空战武器在 实战中经常出现与理论效果上的巨大差异,绝大部分条件下打的准要远比武器威力大更有效 果,命中率不佳的武器即使理论上的性能再好也难以在实战中取得必要的成就。先进空-空 导弹的体积和战斗部装药都比前一代同类型导弹小,但高性能导引系统使空空导弹在抗干 扰、命中精度和实际杀伤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先进的战斗机在战场上必须得到适合使用 要求的高性能机载武器才能发挥战斗力。 挣扎在技术和战术桎梏内的米格-15 米格-15是朝鲜战争期间唯一在综合技术水平上可以与 F-86抗衡的昼间战斗机,在大部 分飞行性能指标方面超越了除 F-86外的所有联军战斗机。米格-15的出现迫使美国航空兵庞 大笨重的 B-29轰炸机转入夜间轰炸,同时也对美军战术航空兵在朝鲜北方的作战造成了很 大的影响,但是却并没有遏制住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朝鲜北方的作战行动,志愿军在朝 鲜北方修建的机场直到停战签订都没有投入使用就是最明显的特征。按照朝鲜战争期间 空战双方作战效果和空中力量对战争的作用来看,无论是苏联、中国还是朝鲜参战的米格-15 都只是执行有限空域的防御任务,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米格-15不但没有夺取过朝鲜北方的 制空权,甚至连“米格走廊”地区的局部制空权都没有切实掌握过。 “米格走廊”的对抗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代表着航空作战观点和战术调整的开始,喷气战 斗机正是从朝鲜战争开始在战场上确立了全面取代螺旋桨飞机的地位。喷气飞机和雷达的广 泛应用从战术和装备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军用飞机和配套的指挥引导体系的技术进步 在总体上改变了传统的空中作战环境。米格-15和 F-86的碰撞恰恰代表了不同军事思想下装 备发展的不同特点,而这些装备在战斗力上的差异性和对比也为后来的航空技术发展提供了 经验。美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 F-86 在朝鲜确实有效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通过攻势空战的 压力基本消除了米格-15争夺前线制空权的企图。美国航空兵使用 F-86组成的阻击线就集中 在“米格走廊”区域,而且 F-86的双机游猎分队更是深入到鸭绿江两侧攻击米格-15,我军 轰炸机在轰炸大、小和岛的战斗中也受到 F-86大编队的集中攻击,可见 F-86的朝鲜战争的 整个中、后期一直集中在走廊区域与我军对抗。米格-15在朝鲜北方的存在并没有能够有效 的把握空战的主动权,但却使美国航空兵感受到了米格飞机和中国空军这两个强大的对手。 朝鲜空战中所出现和经过实战验证的战术和技术促进了航空装备的发展,其中很多经验与教 训对后来的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都产生了基础的作用。中国战斗机部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作 战虽然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但是通过“米格走廊”上空的奋战确实为中国空军打出了名 声和志气,与强手对抗过的历史对新建立的中国空军是个促进,而苏联航空工业凭借米格-15 在朝鲜获得了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荣誉。朝鲜战争后米格战斗机成为了西方航空兵需要慎重对 待的强敌,而经过朝鲜战争锻炼的中国空军在国土防空和争夺沿海制空权的战斗中续写了新 的功绩。 “米格走廊”与现实中的台海空战 志愿军在朝鲜的空中力量在规模和体系完整性上明显不如“联合国军”,但是至少在争 夺制空权的战斗机方面确实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米格-15在技术指标上与 F-86相比也并没 有明显的差距,但从朝鲜战争的战果却可以发现,在数量和作战区域上有优势的米格-15并 没有在制空权争夺中真正取得优势。朝鲜战争中米格-15 和 F-86 的对抗用事实再一次证明 了,现代化空中战场上对抗的胜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依靠装备性能和地理条 件这些因素无法决定战争的胜负,战争的性质和战士的勇气也很难从根本上抵消战斗力的差 距。中国空军组成的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航空兵进行了两年多的残酷较 量,虽然从战绩和实际效果比较可以发现志愿军空军并没有获得制空权,甚至连保证供应线 畅通这样的战术目标也没有完全达到,但是新建立的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的配合下却打出了 中国人的志气,而且在朝鲜的较量海使美国政府和军队真正将中国当成了需要认真对付的对 手。朝鲜战争是中国为了保证边境安全而与美国进行的正面对抗,现在的台湾问题同样会出 现因为对抗激化迫使中国和美国卷入战争的可能。中国一旦在收复台湾的战争中被迫面对美 国航空兵的作战力量,那么朝鲜战争中航空兵对抗的经验对于双方仍然具备现实中的价值。 美国政府在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想与中国进行全面战争的意图和愿望,这个情况的出现 并不能简单的将其归功为苏联对中国的军事支持,而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有巨大战争 潜力的强国,在有坚定的国家意志和主要民意基础追求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并不是哪个国家 有能力完全依靠军事力量就可以轻易击败的。朝鲜战争中美国政府始终将军事行动限制在朝 鲜半岛而没有攻击中国,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不能占领中国的情况下不可能长时间与中国进行 军事对抗,这样的对抗对于中国和美国同样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朝鲜战争中中国与美国 正面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错误的判断的中国的反应,对中国态度的错误判断迫使中国和美 国双方都被逼到了墙角。而台湾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清楚而且非常明确的进行了表达,所以 美国军队一旦介入台湾问题将不可避免的与中国展开大规模战争,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 态度师美国基本不存在误判的可能。 台湾海峡潜在的军事危机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中国与美国的空中对抗,如果将台湾海峡上 中国和美国航空兵的整体条件进行对比,在装备技术、指挥引导和地理条件等方面与朝鲜战 争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与美国在航空兵的飞机性能和作战系统的对比上与朝鲜战争期间非 常相似,首先就是美国航空兵在装备技术和整体战斗体系上的优势仍然明显,可以说目前的 中国航空兵在战斗力上完全无法与全力以赴的美国航空兵对抗,美国航空兵全力投入支援台 湾的作战将会使中国争夺台湾海峡制空权的战斗非常困难。美国航空兵相对中国的整体优势 是明显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但是与朝鲜战争同样的是美国现在完全不可能与中国全力 战斗,政治上的牵制和美国军事力量全球分散的现实仍然没有改变,因此在大的战略上中国 航空兵反到能够做到以集中对美国的分散。中国志愿军在朝鲜的目标是把美国赶的离鸭绿江 越远越好,而现在的中国军队只要能够保证足够陆军上岛则台湾战争就再无悬念。台湾岛的 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在收复台湾的时候占据了地利的优势,而美国以日本和关岛为基地的航 空兵部队战斗力却会因距离的因素削弱。 朝鲜战争和台湾海峡问题之间同样也在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存在差别。战略方面是志愿 军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投入对朝鲜的作战,志愿军入朝之后面对的是打到家门口的美国军 队,而美国军队实际上敢于向朝鲜北方进军的重要原因就是判断中国不会出兵。综合各方面 的条件就可以发现美国军队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与中国作战,而志愿军进入朝鲜后对美军同样 是不得不打或者说不能不打。台湾问题的整体局势是美国并不希望中国大陆占领台湾,但是 在台湾没有驻军和明确协防任务的美国军队却并不在对抗的一线,中国与美国之间在军事接 触前存在政治解决的空间和条件,美国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前有决定是否介入的足够的判断 时间。 朝鲜战争期间的战斗机正处于喷气式动力刚刚取代螺旋桨战斗机的时期,战争中所采用 的战术和指挥控制手段还保留二战期间的一些特点,但战斗机性能和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已 经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新的天地。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拥有性能足以和对手抗衡的较先进作战飞 机,而且在“米格走廊”还具有数量和地理上的优势,但是空中对抗从结果上应该说并没有 和装备规模与性能相适应。现代的中国空军需要面对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完整的艰巨任务, 先进的第三代作战飞机的装备改善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装备技术差距,那么先进的装备和为祖 国而战的决心就可以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吗?朝鲜战争到近年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航空兵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航空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空中作战力量的系统对抗能力,已经成为决 定战争胜负和引导战争形势变化的核心作战力量,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是第一次完全由空中 力量决定胜负的战争,而跨海登陆作战没有制空权的保证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中国军队在收复台湾时的战斗意志将会远高于在别人国土打仗的朝鲜战争,怎样打与和 谁打完全取决于战场环境和国家的意志,而美国政府和人民在美国军队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 战的情况下,很难在总的层面上建立为了保护台湾而与中国大战一场的认同感。朝鲜战争结 束在 38线是因为中国军队当时的战斗力极限就是在这个位置上,美国用航空兵的优势限制 了中国地面部队的战斗力,现在的中国军队在打击范围上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台湾岛,美国政 府和军队不得不考虑到中国整体作战能力所形成的威胁。朝鲜战争期间原本由前苏联提供的 牵制和战略威慑,在台海战争中将会由中国本身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力量来提供,而中国拥有 的战争动员能力和战略力量对美国的威胁远大于朝鲜战争期间,可以说中国在军事上敢于拼 死一战的态度使美国必须计算战争的得失。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是 不可忽视的现实威胁,而且中国现有的军事力量在相当时间里都难以在常规作战力量上与美 国抗衡,尤其是航空兵整体战斗力和争夺制空权的能力上差距更加明显。中国的航空作战力 量很难在与美国海、空军的战斗中占据优势,这是因为中国航空兵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在装备 和指挥情报能力上的差距,而且这些差距恰恰是现代化航空作战力量整体战斗力的基础。 中国航空兵的战斗力如果单纯从军事上的简单比较是不可能和美国抗衡的,但是在台湾 海峡以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的军事行动中,中国的航空兵却有条件利用必要的政治行动和战 术来抵消技术上的差距。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空力量如果全力投入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的作 战,那么解放军想要在台湾海峡获得可靠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非常困难的。现代国际政治环 境和战争条件很难存在为占领领土所进行的战争,美国的整体军事实力确实远远凌驾于中国 现有的军事力量之上,但是只要中国大陆政权和军队不因为内部分歧导致分裂,那么美国依 靠优势的军事力量仍然不可能在战场上彻底击败中国,即使暂时阻止了中国收复台湾也必然 将使台湾的军事行动长期化。美国将会在台湾海峡面对团结又有强大作战意志的庞大军事集 团,台湾地理位置靠近大陆的实际问题又不可能单凭军事优势就得到弥补,美国即使成功的 阻止了解放军收复台湾也将陷入与中国长期的消耗战,这样既无领土收益又没有经济利益的 战争对美国来说得不偿失。朝鲜战争的空战是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战斗力平衡点的组成部分, “米格走廊”的作用就是促成战线最终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中国空军在台湾海峡与美国 航空兵的对抗中很难取得整体优势,但是航空兵的作战行动配合其他军兵种仍然可以争夺战 区的制空权。可能出现在台湾海峡上的空战是中国为了统一国土而进行的战争,战争的目标 局限在台湾而并不是要和美国去争夺太平洋西部的控制权,有限的作战目标使中国航空兵只 需要将制空权的范围覆盖台湾海峡和台湾岛,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真的进入深海大洋去挑战美 国及其盟国的优势海、空军。中国航空兵在整体战斗力上想压制美国航空兵是几乎不可能的, 但是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国家实力所提供的压力,却可以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影响甚 至说遏制美国参战的企图,中国航空兵部队的作战并不需要在战场上全面压制美国航空兵, 只要有能力将军事平衡线越过台湾岛就可以保证军事行动的进行。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能够 在台湾海峡及其附近区域具备整体上对抗的能力,而且中国航空兵能够在局部空域范围内限 制美国空中力量的行动自由,那么战争投入远大于收益的干涉有可能使美国在枪口对枪口的 决斗前抽身,以实力为基础的虚拟“台海走廊”甚至能够比现实中的“米格走廊”发挥出更 好的效果。
/
本文档为【狭缝中的“米格走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