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讲义

2013-02-24 50页 ppt 13MB 13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2274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讲义null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类及其发展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的产生 二、稀缺导致选择 三、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四、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一、稀缺的产生*一、稀缺的产生稀缺产生于资源有限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一)资源有限性 (二)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三)稀缺性与稀缺法则(一)资源有限性 *(一)资源有限性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 当资源被投...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讲义
null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类及其发展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论问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的产生 二、稀缺导致选择 三、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四、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一、稀缺的产生*一、稀缺的产生稀缺产生于资源有限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一)资源有限性 (二)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三)稀缺性与稀缺法则(一)资源有限性 *(一)资源有限性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生产主要包括四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    企业家才能 E 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三)稀缺性与稀缺法则*(三)稀缺性与稀缺法则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二、稀缺导致选择*二、稀缺导致选择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的使用去向做出选择。 选择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选择包括以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A.生产什么?如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及什么地点生产。 B.如何生产?如由谁来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以及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C.为谁生产?如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经济体制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经济体制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得以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西方学者将经济体制分为: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1.传统经济*1.传统经济传统经济是指生产方式、交换、收入分配都遵循其习惯的一种经济。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由世代相传的传统决定。 2.计划经济*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 在计划经济中,所有的经济决策(包括资源利用水平、生产的组合和分配及生产的组织形式)都由中央或地方计划当局决定。 企业归政府所有,并按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即由政府决定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3.市场经济*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 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的问题是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决定。 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 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 市场是联结某一特定货物和劳务需求者和供给者的一种制度或机制。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4.混合经济*4.混合经济混合经济就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 各个国家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混合经济”。只是在“度”上有所差异。三、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三、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 萨缪尔森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用于生产有价值的商品以及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配。四、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四、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一)选择引致机会成本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一)选择引致机会成本*(一)选择引致机会成本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即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用来生产一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或产值。[例1]假设花费一定劳动或资金可使一亩土地产稻谷600公斤,价值240元,而花费同样的劳动或资金在这块土地上可以产出100公斤棉花,价值215元,或者产出西瓜50公斤,价值200元,那么,这亩地用来生产稻谷、棉花或者西瓜的机会成本各是多少?(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前提 生产可能性组合与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1.假设前提*1.假设前提在一定时点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是固定不变的。 充分就业 生产技术固定不变 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黄油和枪炮,分别用x和y代表。2.生产可能性组合与曲线*2.生产可能性组合与曲线黄油和枪炮的生产可能性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所有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xy01234246810ABCDE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 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要付出代价。 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效率。xy01234246810ABCDEHWA、B、C、D、E点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H点是没有技术效率的null*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0yx技术进步、资源数量增加、制度创新等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移动?会使其向右移动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类*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类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微观经济学简史一、微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的经济行为。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看得见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经济学科。三、微观经济学简史*三、微观经济学简史经济学世系图(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时期*(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时期代表人物:托马斯·孟,柯尔培尔等。 主要观点: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政策主张:国家干预、保护贸易。(14世纪末、15世纪初--17世纪中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法国重农学派魁奈 ,1758年《经济表》。 威廉·配第(1623-1687)始创:《赋税论》 亚当·斯密(1723-1790)集其大成:1776年《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最后完成: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null*研究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 核心思想是自由放任。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null*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中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马歇尔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边际革命: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null*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1933年,罗宾逊、张伯伦分别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马歇尔之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炼出经济理论来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实。一、理论的组成部分*一、理论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经济学中,“理论”与“模型”等术语是等价的。模型是经济理论的数学或图像表现。理论或模型都是把不同的事实或变量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种解释。 一个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1)一组定义,明确界定所要使用的变量;(2)一组假设,它们表明这一理论可被应用的条件;(3)关于这些变量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假说;(4)从这一理论的假设之中所演绎出的预测;(5)检验。理论形成的流程图*理论形成的流程图1.定义行为变量2.列出假设3.推导出假说4.做出预测5.检验预测提出新的理论没有通过检验:拒绝或修正通过检验:接受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在某一理论(或模型)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由这一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 流量与存量。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而存量为一个时点数。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均衡分析 边际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和分析(一)均衡分析*(一)均衡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均衡分析是指对均衡形成原因及其变动条件的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孤立地研究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和供求量达于均衡的情况。 总体均衡分析: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经济分析方法。null*在西方经济学中,把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称为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非常重视“边际分析方法”,把边际分析法的发现和应用看成是一场“边际革命”。 (二)边际分析null*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具备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作的分析。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排除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行为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三、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三、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偏见 不能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合成谬误:某一事件对局部是好的,不一定对总体是好的。 后此谬误: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谬误。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2.1 市场 (Market) 2.2 需求 (Demand) 2.3 供给 (Supply) 2.4 市场均衡 (Market Equilibrium) 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6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 2.7 市场与福利 (Welfare)2.1 市场 (Market) 2.1 市场 (Market) 市 场: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参 与 者:买者,卖者 价格与数量: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应变量。 竞 争 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2 需求(A-C) 2.2 需求(A-C) A.定义: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B.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C.需求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2.2 需求(D、E) 2.2 需求(D、E) D.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E.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变动:价格变化时,购买量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Demand)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的移动 2.2 需求(F)F.决定个人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商品的自身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正常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劣等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消费者的偏好2.2 需求(F)2.2 需求(F)2.2 需求(F)相关物品价格(替代品substitutes、互补品complements) 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对收入预期也影响需求变动) 政府政策(税收、补贴)2.2 需求(G)G.决定市场需求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的人数 2.2 需求(G) 2.3 供给(A-C) 2.3 供给(A-C) A.定义:在不同的价格下厂商愿意并能够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B.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C.供给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2.3 供给(D、E) D.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是个别厂商供给之和 E.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价格变化时,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沿供 给曲线移动 供给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移动 2.3 供给(D、E) 2.3 供给(F- G)2.3 供给(F- G)F.决定供给变动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 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价格) 相关产品的价格 例如大豆价格对玉米供给的影响 G.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 厂商数量2.4 市场均衡 2.4 市场均衡 A.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B.市场不均衡 B.市场不均衡 超额供给(excess supply):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的状态。 超额需求(excess demand):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的状态。B.市场不均衡B.市场不均衡政府限价 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时,会产生超额需求。 最低限价(price floor):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时,会产生超额供给。C.市场均衡的变动 C.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变动的影响C.市场均衡的变动C.市场均衡的变动供给变动的影响null需求与供给都变动的影响null 其他条件不变时: (1)需求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2)供给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3)供给和需求都增加(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减少),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 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 (4)供给增加(减少)和需求减少(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上升),但均衡数量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幅度。 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A、经济模型 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务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表达形式:文字、几何图形、方程式等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B、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C、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2.6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2.6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弹性 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数学表达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6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2.6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A.需求的价格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A.需求的价格弹性A.需求的价格弹性计算公式 (1)弧弹性 (2)点弹性需求弧弹性需求弧弹性含义: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计算公式 不同弹性的需求不同弹性的需求不同弹性的需求富有弹性(elastic):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缺乏弹性(inelastic〕: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时需求是单位弹性的。 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弹性为0 完全富有弹性(perfect elastic):弹性为无穷大需求点弹性需求点弹性含义: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计算公式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推导 线性需求曲线 非线性需求曲线(直角双曲线)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弹性决定弹性的因素决定弹性的因素(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 替代品多(少),弹性大(小) 。 (2)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弹性大;比重小,弹性小。 (3)时间的长短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弹性。 时间长,弹性大;时间短,弹性小。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越大,弹性越大。 (5)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大)价格弹性的应用价格弹性的应用弹性与总收入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B.需求的收入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计算公式(略) 不同产品的收入弹性 奢侈品(luxury, superior goods):收入弹性大于1 必需品(necessary goods) :收入弹性小于1 劣等品(inferior goods) :收入弹性小于0 恩格尔定律null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Principles of Economics,Richard,w.Tresch,1994 ,P 121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定义: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衡量。用这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替代品 exy >0; 互补品 exy <0; 无关品 exy =0计算公式null参考资料: D.供给的价格弹性 D.供给的价格弹性 定义: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 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几个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计算公式:弧弹性和点弹性不同弹性的供给不同弹性的供给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小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时,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单位弹性:如果弹性正好是1,从而供给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 富有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从而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时,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完全弹性 供给弹性供给弹性供给点弹性的几何推导 线性供给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图形说明)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时间的长短 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实例分析实例分析易腐商品的售卖 价格放开 谷贱伤农蛛网模型蛛网模型2.7 市场与福利 2.7 市场与福利 A.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定义: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买者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衡量: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定义: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衡量: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A.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A.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B.税收的福利分析 B.税收的福利分析 税收引起的福利变动 B.税收的福利分析B.税收的福利分析无谓损失:税收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图中(C+E)。 税收和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税收更多地由消费者承担 供给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税收更多地由生产者承担需求缺乏弹性,供给富有弹性 AC:税收 AB:消费者承担的部分 BC:生产者承担的部分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 AC:税收 AB:消费者承担的部分 BC:生产者承担的部分税收和弹性C本章小结本章小结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弹性(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 供求曲线和弹性的应用 蛛网模型第三章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第三章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弹性理论 弹性的一般定义*弹性的一般定义弹性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sensitivity)的度量。第一节 需求弹性 Elasticity of Demand *第一节 需求弹性 Elasticity of Demand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一、需求价格弹性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化的比值。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弹性系数= 1、点弹性The Point Elasticity * 1、点弹性The Point Elasticity 在函数 中, 当变化无穷小时,点弹性的的值为: 点弹性的大小*点弹性的大小Edp=∞ Edp=1 Edp>1 Edp=0 0<Edp<1 P Q 2、The Arc Elasticity 弧弹性*2、The Arc Elasticity 弧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区间弧的平均弹性。3、The Influential Factor in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3、The Influential Factor in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商品的数目及其相似程度 替代商品的数目越多,相似程度越大,需求的弹性系数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2)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的商品,其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就越小。(3)商品用途的多少及耐用程度*(3)商品用途的多少及耐用程度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越大; 一种商品耐用程度越高其需求弹性越小。 (4)时间的长短*(4)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1、定义: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购买者收入相对变化的比值。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对购买者收入变化的灵敏程度。 2、The Significance 意义*2、The Significance 意义当EM<0 是劣等品 EM =0 是中性品 EM>0 是正常商品 01时,称弹性供给; 当 <1时,称供给是非弹性的; 当 =1时,称供给是单一弹性。 与P轴相交的供给曲线,Es>1*与P轴相交的供给曲线,Es>1:供给曲线为 过原点的供给曲线,Es=1*过原点的供给曲线,Es=1因为这时供给曲线为与Q轴相交的供给曲线,Es<1*与Q轴相交的供给曲线,Es<1因为这时供给曲线为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生产要素的用途 (2)生产周期的长短 (3)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的变化情况第三节 Application of Elasticity Theory*第三节 Application of Elasticity Theory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的运用一、Cobweb Model 蛛网模型(蛛网理论)*一、Cobweb Model 蛛网模型(蛛网理论)(1)概念与模型 The Conception and Model 该模型引入时间因素而成为动态分析。(2)Type 类型*(2)Type 类型a、收敛型蛛网 b、发散型蛛网 c、环型蛛网 ESP< EdP ESP>EdP ESP=EdP     讨论题:*讨论题:1.据报道:农科所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小麦新杂交品种,可使每高亩的产量增加20%,这对农民来说是不是一个好消息? 2、Does Drug Interdiction Increase or Decrease Drug-Related Crime?* 2、Does Drug Interdiction Increase or Decrease Drug-Related Crime? 禁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3、 Why Did OPEC Fail to Keep the Price of Oil High?* 3、 Why Did OPEC Fail to Keep the Price of Oil High?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null*案例:在70年代,石油输出过组织(OPEC)的成员决定提高世界石油价格,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采取了减少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1973年到1974年,石油价格根据总体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上升了50%,1979年上升了4%,1980年上升了34%,1981年上升了34%。但欧佩克发现要维持高价格是困难的。从1982年到1985年,石油价格一直每年下降10%左右。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1990年石油价格又回到了1970年的水平,而且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中保持了在这个低水平上。 案例2 模型*案例2 模型关键是需求弹性小, 而供给弹性大。 因此,控制需求更 为重要。 禁毒是控制供给。 反毒品教育是控制 需求。案例3模型*案例3模型关键在于短期供需都是缺乏弹性的,而长期则都是富有弹性的。 短期 长期PPQQ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序数效用论)null   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天。假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有的成绩见下表,试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该同学怎样分配复习时间才能使三门课的总成绩最高? nullnull第一节 效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一节 效用第一节 效用一、效用 1、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 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且为无穷无尽的,但是满足人们的欲望方式却是有限的。 欲望的规律 强度递减规律和享受递减规律null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 实现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对生活安全感的需要 在团队力求得一席之地;建立与别人的感情。产生 于人的社会性.自尊和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 对真善美的追求、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抱负。最高 层次的欲望。null 2、效用:人们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或愉快。(或满足程度.它体现了消费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消费者由此得到的愉快的体验和好处) 3 、效用的理解(用虚构的单位来量化人们对消费行为的设想。) 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商品? 有了消费的欲望,那么在众多的消费品中,支配人们作出这样的选择,而不是其他选择的原因? 4、特点: 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效用不含伦理学判断。 (效用不仅依存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客观物质属性,同时又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所以,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也不具有客观标准。) 效用计量可大、可小、可正、可负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null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一)基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 效用可以计量、可以加总求和,效用大小可以用基数(1,2,3……)表示。 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高低与顺序,因此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来表示。 希望了解在消费者心目中哪些消费是第一位的,哪些是第二位的,而很少关心一个商品的效用究竟是多少? 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两种理论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只是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otal Utility) TU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效用的总和。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 在某一时期,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null0 1 2 3 4 50 30 50 60 60 50 30 20 10 0 -10TUQMUQ605040302010012345605040302010012354null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关系:总效用增加,边际效用是正值;总效用达到最大,边际效用为零;总效用下降,边际效用为负值。 null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量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同) 产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 null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和一定价格水平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消费者所能获得总效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商品购买数量进行消费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前提假设 1 、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2 、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3 、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4、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null 消费者均衡条件 各项开支中每一货币单位购买的商品所具有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 (1)P1.Q1+P2.Q2+……+Pn.Qn=I (2)MU1 MU2 MUn P1 P2 Pn==……=null 等边际法则: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法则。 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所面临的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的最后1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null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IC 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物品是否喜爱的程度。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A B C D E F 5 10 15 20 25 30 30 18 13 10 8 7 XY30252015105051015202530null(三)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向右下方倾斜 ,即斜率为负。 2 在坐标平面内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3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null二、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 定义 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满足水平的前提下,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间的比率。 MRSXY=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Y/ △X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这种商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nullnullXYO5153030137acf•••图3-3nullYXO∆X∆Yab••图 3-7•cnull三、消费者预算线(Budget Line)-消费选择的限制条件 (一)预算线的含义 又称消费可能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 不同数量的各组合的曲线。 预算线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 (二)预算线的变动 40X3020100153045Y60nullXOYA1 AA2B2BB1M增加M减少图 3-10null (2)当M、PY不变时,若PX提高,导致PX / PY增加(斜率变大),消费可能线向顺时针方向移动。 当M、PY不变时,若PX降低,导致PX / PY减少(斜率变小),消费可能线向逆时针方向移动。XOYABB1图 3-11null四、消费者均衡 当商品之间有替代关系时,无差异曲线属标准情形,即必定凸向原点。在二维空间的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给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当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收入M,商品X、Y的价格既定时,则可由PX X+ PYY = M绘出一条预算线。当将预算线绘在与无差异曲线同一平面时,必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与其相切(如下图中的P点)。 最佳消费行为必定在U2与预算线AB相切的P点上。 MRSXY=PX/PY nullXOYABX0Q1Q2U1U2U3P1P2P Y0•••••null五、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利用x商品价格的变动来描述null价格——消费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null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尤其是,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nullYX价格消费曲线BAB1B2EE1E2UU1U2OX1X2X3PXX1X2X3Oabcp1p2p3X = f(P)图 3-14图 3-15null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而仅有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也会改变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量的位置,并由此 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量的轨迹。nullU3U2U1XYOX1X2 X3E1E2E3收入——消费曲线ABA1A2B1B2(正常品)(a)nullYXU1U2U3收入——消费曲线O(劣等品)E1E2E3X1X2 X3A2A1ABB1B2(b)null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 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null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商品 X 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名义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加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实际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另一方面,商品 X 价格的下降,使得商品 X 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 Y 来说,较以前便宜了。商品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 X 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 Y 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 null 显然,替代效应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所以,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总之,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 总效应 =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null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null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OXX1X2X3acbU1U2ABB1FG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Y价格变化前的预算线价格下降后的预算线补偿预 算线(正常物品)图3-20null第一节 生产函数概述 第一节 生产函数概述 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1.生产、生产要素与产出 生产是指把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活动。 投入指生产中所使用的一切生产要素的总和。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 null (1)劳动:是指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的质量又叫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所掌握的知识与生产技能以及纪律性等方面。 (2)土地:是指自然资源。 (3)资本: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资本品,指由企业生产出来并重新投入到生产中去的一切物品。 第二种含义是指用来购买资本品或企业的资金。 null (4)企业家才能:指经营管理企业与创新的能力。 产出又称为产量,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或服务(以3次产业分类法为准)。 2.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指产出是各种投入的函数。为了简化分析,假定在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二、技术系数的含义及其种类 二、技术系数的含义及其种类 1.技术系数的含义:生产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叫做技术系数。 2.技术系数的种类 (1)固定技术系数:生产中各要素的比例不能改变。 (2)可变技术系数:生产中各要素的比例能够变动。 三、短期和长期 三、短期和长期 1.短期 短期中,至少有一种投入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要素可以分成两类: 固定投入:一类要素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机器和厂房等。 变动投入:另一类要素可以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劳动和原材料等。null 2.长期 长期中,所有的投入都可以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3.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标准: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生产规模是否可变)。 与时间划分为短期与长期相适应,生产函数可以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两种。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假定技术不变,厂商仅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在短期,设资本投入不变,则短期生产函数可写成: 或 根据该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得到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3种产量概念,它们都是劳动投入数量的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含义与曲线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含义与曲线 1.总产量的含义与曲线 总产量用TP表示,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产量总和。 null 2.平均产量的含义与曲线 是指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为: 3.边际产量的含义与曲线 (1)定义: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用MP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null (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可以变动时,随着该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即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 null 关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要注意以下3点: 第一,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为前提。 第二,随着某种变动要素投入的连续增加,边际报酬的变动会经历递增和递减两个阶段。这是因为各种要素投入之间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比例关系。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资本投入过多而劳动投入过少时,增加劳动就能充分发挥资本的潜在效率,导致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增。一旦资本的潜在效率随着劳动的连续增加而充分发挥出来以后,再增加劳动投入,其边际报酬就开始递减。 第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都是公理,无需证明。 null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就是总产量曲线的斜率。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就是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作射线的斜率。 3.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证明) 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正好等于边际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三、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三、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 1.一种变动要素投入阶段的划分 根据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2)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 (3)边际产量小于零的阶段。 null 2.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 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是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 首先,厂商的决策不会考虑第三阶段。因为在第三阶段,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零,意味着增加变动投入将减少总产量。 其次,厂商也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因
/
本文档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刘厚俊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