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科学理性_道德冷漠与现代性_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

2013-11-01 3页 pdf 120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1058

暂无简介

举报
科学理性_道德冷漠与现代性_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 Vo l. , 2008 N O. 2 General 186 甘 肃 理 论 学 刊 Gansu Theory Research 2008年 3月 第 2期 � 总第 186期 哲学研究 科学理性、道德冷漠与现代性 � � � 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 田仲勋 (兰州交通大学 社会科学系, 甘肃 兰州 � 730070) � � [收稿日期] 2007- 10- 22 [作者简介] 田仲勋( 1968 � ) ,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 � � [摘� 要]...
科学理性_道德冷漠与现代性_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
Vo l. , 2008 N O. 2 General 186 甘 肃 理 论 学 刊 Gansu Theory Research 2008年 3月 第 2期 � 总第 186期 哲学研究 科学理性、道德冷漠与现代性 � � � 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 田仲勋 (兰州交通大学 社会科学系, 甘肃 兰州 � 730070) � � [收稿日期] 2007- 10- 22 [作者简介] 田仲勋( 1968 � ) ,兰州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 � � [摘� 要] � 齐格蒙 鲍曼通过对大屠杀的研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鲍曼认为,德国纳粹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仅仅是 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 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正是这些现代化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 切合作的集体行动。从鲍曼对当代的历史和社会结构极为深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后现代理论对政治和历史研究的巨大的冲 击力。 [关键词] � 现代性;科学理性;道德冷漠 [中图分类号] B561� 5�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3- 4307( 2008) 02- 0054- 03 一 现代性这个词从其产生、发展以至于在今天成为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是正在现代化道路上 大踏步前进的中国和世界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作 为一种!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 1]( P69)的现代性 (Modernity) ,在研究现代性的思想大师吉登斯看来,是 一把双刃剑,它带给我们人类社会的既有光明的一面, 也有黑暗的一面。而对于现代性两幅面孔的解读,最 为经典的当数英国学者齐格蒙 鲍曼( Bauman,Z)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纳粹德国,也摧毁了德国 的专制政权,人们惯常认为这是现代文明的一次大的 胜利。但是在鲍曼看来,纳粹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产 物, 是现代化的结果而不是前现代的野蛮的一次回光 返照,它本身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现代化的代表。而 对大屠杀的发生,现代文明做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帮凶。 要跳出传统理论的藩篱,首先需要把大屠杀和犹 太人的历史拆开来考察,这是鲍曼给我们的第一个启 示。仅仅把大屠杀归结于纳粹暴政和历史上源远流长 的反犹主义,这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者们的思维,限制 了我们的视野。反犹主义与大屠杀之间的历史必然性 一旦建立起来,大屠杀便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一次意 外,或者说一次断裂。而且,这种联系的结论容易导致 把犹太人的历史和大屠杀独特化,使我们难以找到历 史的真相。把大屠杀看作是人类原始本能或者说野蛮 力量的复活,不是现代性的后果,这种立场和观点,正 是鲍曼所要批判的。 鲍曼同意这样的论述, !在韦伯阐述的现代官僚制 度、理性精神、效率原则、科学思维、赋予主观世界以价 值等理论中,并没有可以排除纳粹暴行的可能性的机 制;而且,在韦伯的理想类型中也没有任何东西将纳粹 政权的活动必定地描述成暴行。∀[ 2] ( P14)他真正的忧虑在 于, !大屠杀只是揭露了现代社会的另一面,而这个社 会的我们更为熟悉的那一面是非常受我们崇拜的。现 在这两面都很好地、协调地依附于同一实体之上。或 许我们最害怕的就是,他们不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 54 且每一面都不能离开另外一面而单独存在。∀[ 2] ( P10)在人 都已经被工具化的现代社会,虽然韦伯并没有排除现 代西方官僚制度产生暴力的不可能性,但是在鲍曼看 来,仅仅停留在这里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化的发展所导 致的现代发达的官僚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新型 的人际关系, 使屠杀比前现代更加野蛮和残暴。尤其 是现代化制造的!距离∀ � � � 道德冷漠,在鲍曼看来,这 在古代社会是无法想象的。 科学管理划分的严密性产生的只有技术责任的距 离感,削弱了道德自省的敏感度。当纳粹把对犹太人 的种族灭绝作为一个纪律严明、严密协作的官僚体系 所产生的管理事务工作而仅仅赋予其技术性涵义时, !纪律取代了道德责任。唯有组织内的规则被作为正 当性的源泉和保证,现在这已经变成最高的美德,从而 否定个人良知的权威性∀。[ 2] ( P30)一旦道德的约束力被削 弱,不道德的行为变得合理起来,它迫使人们考虑利害 关系和自我保全,算计自己的行动的成本和后果,并以 这种工具理性取代人们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念。宗 教徒式的关怀和敬畏不再成为人们采取行动时的情感 羁绊,就连上帝也在现代性的疯狂中黯然失色了。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科学这样一个理性的产 物,一旦用它的标准代替了宗教的关怀和敬畏,这是很 可怕的一件事。在现代化的大潮中, 宗教的制约被空 前削弱了,凡事科学当头, 价值无涉。一旦价值中立, 合理性就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东西。宗教的束缚没有 了,仅仅靠所谓的人伦道德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这正 是鲍曼所指涉的现代性可怖的一面, 也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现代社会正在成为吉登斯所说的!风险社会∀。 二 丹尼尔 乔纳 戈德哈根指出: !灭绝种族的排犹 主义是大屠杀的动机∀,而且, 在他看来,这是!使德国 男女全心全意支持这个杀人勾当的最重要的因 素∀。[3] ( P238)与鲍曼不同的是,戈德哈根认为造成大屠杀 悲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德国的与众不同的排犹主义。 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不管其他欧洲国家的排犹主 义传统如何,只有在德国,一个直言不讳的、丧心病狂 的排犹主义运动上台执政,而且是通过选举上了台的, 这个运动一心要把排犹主义狂热变成有国家组织的种 族大屠杀。仅此一点就使德国的排犹主义同其他国家 的排犹主义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3]( P240) 但是,在鲍曼看 来,用反犹主义解释大屠杀有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第 一,德国并不存在强烈的反犹主义。在大屠杀发生以 前,犹太人普遍认为德国是宗教和民族平等的天堂。 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仇视并不根深蒂固;尽管欧洲其他 国家都爆发过仇视犹太人的公众暴乱,但德国却没有 出现这种现象。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魏玛共和国 时期,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厌恶可能还不及法国人;即使 在大屠杀过程中,公众的反犹主义也没有变成积极的 力量。用反犹主义来解释大屠杀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 问题:我们不能用普遍性的东西来解释独特性的东西, 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反犹主义数千年来一直是个 很普通的现象,但是大屠杀却找不到先例。在鲍曼看 来,大屠杀在每一个方面都是独特的,具有永久性和普 遍性的反犹主义无法对大屠杀的独特性做出充分的解 释。因此,鲍曼指出,笼统地把独特的大屠杀事件说成 是!反犹太仇恨的顶峰∀、!最猛烈的反犹主义∀或者是 !反犹太公众仇恨的爆发∀,都是苍白无力的,它缺乏坚 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正如我在开头所谈到的那 样,这种把排犹主义和大屠杀之间的历史必然性作为 落脚点的考察,最终会遮蔽我们对这场灾难与现代西 方文明之间关系的反思。的确,德国悠久的排犹主义 传统非常广泛,以至于成为德国的!一种文化模式∀,这 种传统和种族主义结合,是导致大屠杀的很重要的因 素。但是过于强调这种历史的解释,会给人一种假象, 似乎只要排出了排犹主义这种文化肌体上的毒瘤,就 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但遗憾的是,当代历 史的发展证明事实并不是这样。从中国的你死我活残 酷斗争的!文革∀到上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种 族主义屠杀,从!血统论∀到!优生论∀,人类社会阴暗的 一面总是像影子一样追随着现代文明的脚步。应该看 到,种族主义是现代而不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因为现代 性才使种族主义成为可能。所谓的!优生论∀,本身就 是或者至少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所进行的分析分类。从 某种意义上说, !优生论∀为大屠杀提供了很合理的理 论依据。更何况,正如鲍曼所描述的那样,正是现代性 赖以存在的理性计算精神、现代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 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和现代官僚体制造就了大屠 杀。 因此,在使得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成为可能的所有 条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现代性本身,现代文明的 进步性胜利不仅不能阻止此类大屠杀在西方历史中的 重演,恰恰相反,鲍曼认为我们必须将大屠杀理解为深 深根植于现代社会本质中的重大事件,必须将大屠杀 理解为深深根植于现代社会思想的中心范畴的重大事 件。尽管这对于文明、进步、理性等我们时代最根本的 观念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 55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一 种乐观的态度。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民主制度推 广,政治、经济、民主等等东西都带着美国式的包装开 始在全球推销。而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 三十多年的动荡和封闭后,再一次被现代化的浪潮无 情地卷入其中。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 成为人们翘首以盼的现代化镜像。但是,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尽管已经开始!告别革命∀,但市场化进程中资 本原始积累的血腥程度一点也不比早期欧洲资本主义 逊色。尽管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较之西方来说还有很大 的差距,但伴随着现代性出现的问题比起西方来说有 过之而无不及,这也许正是在中国这个还没有完全走 进现代化的国家谈论后现代的意义所在。山西黑砖窑 的奴工事件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它所反映出来的政 治社会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事件本身。正如学者所指 出的那样,这是市场经济大潮中,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 的一个必然结果。!公司化的政府,在全球性问题上的 不作为,或者反作为,其实恰是体现了自身的行为理 性,只是这种理性,往往表现为短视,追求眼前效益,然 而,既然作为公司,其行为特征呈现理性、经济人理性 的倾向,一点都不令人奇怪,这种理性,如果没有限制 的话,自然会排斥道义,排斥公正,不顾环境,甚至不顾 起码的人道底线。这不意味着政府中人的冷血,不懂 道理,他们也是正常的人,在全球问题上罔顾公义的种 种表现,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制度性的冷漠。∀[ 4]正如鲍 曼所指出的那样,这种!道德冷漠∀是现代社会生产出 来的。如果我们把现代官僚制度、理性精神、效率原 则、科学思维、技术成果等等代表现代文明正面意义的 这些东西看作是随时有可能脱缰的野马,那么宗教而 不是脆弱的人伦道德才是约束它的唯一有力量的一种 事物。 人类总是要不断前进的,但是对历史的发展我们 不能盲目乐观, 它不一定总是在积极的意义上前进。 伟大的海德格尔在他最后的手稿中留下了一个我们全 人类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社会 中,人类何以可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西方,科学 与启蒙运动削弱了宗教的关怀、制约和敬畏,削弱了良 知和道德的权威性,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与人的矛盾, 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正在日益尖锐化。中国作为 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日益现代化,现代消费社会病态 的生存状态和工业主义的破坏性实践模式同样存在, 同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两副面 孔同样变幻于这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 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 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提出来的。 [参 � 考� 文 � 献] [ 1]安东尼 吉登斯,克里斯多弗 皮尔森� 现代性 � � � 吉登斯 访谈录[ M]� 新华出版社, 2001� [ 2]齐格蒙 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 2002� [ 3]丹尼尔 乔纳 戈德哈根� 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 M ]� 新华 出版社, 1998� 238� [ 4]张鸣� 政府公司化与制度性冷漠 [ M ]� http: / / blog. sina. com. cn/ u/ 4ac7a2f501000b99, 2007- 07- 01� Scientific ration, Holocaust andModernity:on the Two Sides of Modernity by Bauman TIAN Zhong�xun ( Lanxhou tr af f 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L anz hou Gansu730070) Abstract:Bauman rethought the modernity deep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Holocaust. He thought that the Holo� caust was not only a t ragedy for Jew but also the consequence of the modernity. The Holocaust was a collect ive act ion which the designer, practician and victim cooperated by the elements of the modernity. The Holocaust w as a rare but signif icant test of hidden possibilit ies of modern society. Bauman reconstructed the idea of modernity w hich is a course of ambivalent and interrelations between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refuting etiological myth on the Western civilizat ion. Keywords:modernity; holocaust; Scientific ration [责任编辑:张林祥] 56
/
本文档为【科学理性_道德冷漠与现代性_鲍曼对现代性两副面孔的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