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

2014-01-12 2页 pdf 100KB 1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923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 YUNNAN ARCHIVES 业 务 探 索 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 ■ 王 新 摘要:中国古代有各种忌讳,其中的文书避讳是中国古 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是忌讳的延续和传承。避讳虽然对文书 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却可 以利用避讳来鉴别史书和史料的真伪。 关键词:避讳 文书避讳 制度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要求封建王朝的 臣民对当代、历代君主,及本朝所尊重的圣人、家族中长者的 名字等,不得直接称呼或者使用,要在口头或文字上用其他方 法表述。避讳产生之初仅表现为臣民口头言语表...
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
YUNNAN ARCHIVES 业 务 探 索 中国古代文避讳研究 ■ 王 新 摘要:中国古代有各种忌讳,其中的文书避讳是中国古 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是忌讳的延续和传承。避讳虽然对文书 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人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却可 以利用避讳来鉴别史书和史料的真伪。 关键词:避讳 文书避讳 制度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要求封建王朝的 臣民对当代、历代君主,及本朝所尊重的圣人、家族中长者的 名字等,不得直接称呼或者使用,要在口头或文字上用其他方 法表述。避讳产生之初仅表现为臣民口头言语表达上的避讳, 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关于避讳,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 文。文书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在行文时稍有疏忽 遗漏,即遭严厉惩罚,这给历代文书工作增添了许多麻烦,同 时也对古代文书及文书工作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一、避讳的产生及其发展 避讳起源于周,而真正的文书避讳制度始于秦。这一时 期主要是避国讳。秦始皇规定,公务文书、私人文书以及其他 书面文字或语言中,均不得直呼其名,需避讳。秦始皇名政, 秦乃讳“政”,甚至同音字亦讳,秦人呼“正月”为“端月”,《史 记·秦楚之际月表》中就有“端月”,“端”即“正”字,司马索《索 隐》在“端月”下注“端月”为“正月”,曰:“秦讳正,故云端月 也”。可见秦避“政”讳。 宋代是文书避讳较为严厉的一个朝代,南宋学者周密曾 说:“善乎胡康侯之论曰:‘后世不明《春秋》之义,有以讳易人 姓者,易人名者。愚者迷礼以为孝,馅者献俊以为忠。忌讳繁, 名实乱而《春秋》之法不行矣。’”宋代法制最多,讳字也广,其 庙讳嫌名少则四五字,多者竟达 49 字、55 字,单高宗赵构的 名讳就多达 53 字,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称其为“空前 绝后之例”。 文书避讳制度发展到明代更为严密,甚至苛刻,因此酿 成了很多文字冤案。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注意回避以往在家乡 做的事情,尤其回避做和尚的经历,在语言、文字中不让提 及,因此酿成多起文字冤狱案,使多人丧命。如常州府学训导 蒋镇为本府所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知”一语,因“生”近 “僧”音而遭诛杀。 清朝文书避讳制度愈演愈烈,从康熙开始,到雍正、乾隆 统治期间,避讳极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文字狱中, 至以诗文笔记之对于庙讳御名有无敬避为顺逆凭证”,乾隆 四十二年,江西举人王锡侯在《字贯》一书的凡例中未避康 熙、雍正和乾隆祖孙三人的名讳,结果被乾隆指为“深堪发 指,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而处以满门 抄斩。 避讳在中国风行绵延了二千多年,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 帝制的彻底废除,作为它的衍生物的避讳制度才寿终正寝。 二、避讳的范围 通常人们将避讳分为“公讳”和“私讳”,后来又增加了 “圣贤讳”。 1.公讳。主要是避帝王以及类推至七世以内祖先的字号 之名。这是举国之人都应遵行的,故称之为“国讳”或“公讳”。 如汉明帝名庄,全国就要避庄字,汉光武帝的同学庄子陵被 改姓为严,称严子陵,庄子陵在富春江上的隐居之地至今仍 叫严子陵钓台。 2.私讳。是避父、祖等长辈之名。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谈 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由于这是家族的私事,与其他人无关, 故也称为“家讳”、“私讳”。避家讳在宋代最为盛行,宋代有个 叫刘温史的因父亲名“乐”,便终生不游中岳、东岳,也不肯听 音乐,每次参加朝廷宴会听到音乐,回到家中都要痛哭一场, 说“若非君命则不至于此”。 3.圣贤讳。即讳圣贤名人的名字。这是由“公讳、私讳”繁 衍而来的。封建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已在人们心 目中形成崇拜尊敬的圣贤( 如孔子、关羽等之类) ,来讳禁 臣民们的言论行为。如圣贤孔子,孔子名“丘”,在宋代时,读 书人读到“丘”字时,要念成“某”字。 三、避讳的方法 文书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 1.改字法。所谓改字法,帝王名的原字不能用,另该意义 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即所谓“同训相代”,就是以同义字、 近义字等来代替应避讳之字,这是避讳最常用的方法。秦朝 已有改字法,汉承秦制,亦有改字法。如汉惠帝名盈,不能称 盈而称满,《史记》中“万盈数”都写成“万满数”,武帝名彻,故 不能称“彻”而称“通”,“彻侯”改为“通侯”,秦末汉初名士蒯 彻在《史记》中就被改称为蒯通。 2.空字法。所谓空字法,就是在书写中遇有应避讳的字 不写。空子的办法也有多种:(1)空一格;(2)打一空围□; (3)省略此字;(4)写一“某”字,表示原字空而不写;(5)写一 “讳”字,亦空原字之意。这些方法在较早版本的书籍中较多。 改字法如掌其例,尚可知是为避讳而空子,书经翻刻,翻刻 工人不了解空一字之意,往往上下字连刻,则原空子痕迹就不可 知了。有时由于人名中间空字,后来连写,使一人误为二人。 打空围即空一格之意。但也有在已讳之字上有画一空围 者。如百钠本《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前侍幸□宅。”这里所空 处,本是“顺之”二字,指萧顺之,乃梁武帝之父。《南齐书》作者萧 子显是梁人,避讳“顺之”,就采用了空缺的办法来表示避讳。 将避讳之字省略的如唐代名将李劫,本是《隋唐演义》中徐 茂功的原型,初名徐世韵,,因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立有大功,被 赐姓李,称李世劫,后又避太宗讳,省去“世”字,只称李韵。 《史记》亦有写“某”字的,如《文帝纪》:“有司皆固请:‘子 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此“某”字原为“启”字, 责编:陈静波 李 娅 23 YUNNAN ARCHIVES 业 务 探 索 指文帝长子刘启。 《宋书》对刘家帝王名多用“讳”字代,如《武帝纪》中的 书、诏、策等公文中遇书“刘裕”时,在中华书局点校本出版 前,所有各种刻本、石印本都作“刘讳”。 3.缺笔法。所谓缺笔法,就是在写字刻书时遇到应避讳 的字不改不空仍写上原字,但缺其字的一笔或二笔,意即谓 所写之字不是原字,不是帝名。这种方法创于唐代,现存唐 碑,除有空字外,亦有缺笔的字,如唐碑中一字多次出现缺 笔,即可证明此字为避讳之字。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四、避讳的种类 文书避讳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避讳改姓 其姓在改朝换代后,犯新朝帝王名讳者,因此改姓。汉代 宣帝名询,荀询同音,于是荀姓改为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 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与“基”同音,于是为避讳 姬姓都改姓了周。唐武宗名炎,为避炎的讳,啖姓改为澹。 2.避讳改名 避讳改名有三种办法,即改名、称字、两字名去中间一字。 改名的,如汉孔莽,平帝元始元年封为褒成侯,王莽称帝 (9)后,改名均。 称字的,即其犯讳,不称名,该称其字。如我国第一部史 学评论专书《史通》作者刘子玄,名知几,新、旧《唐书》皆有 传。传说中他“名知几,字子玄,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去其名中一字,即去其名中与帝讳字相同之字。太宗李 世民继位,讳“世”字,裴世矩改名裴矩,今各史传目皆为裴 矩,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上有“裴世矩,字弘大,相高祖” 的记载,这也符合实际情况,因他作李渊宰相时,“世”字尚未 避讳,故原档案材料尚未讳。 3.避讳改地名 避讳改地名之例甚多,最早记载也见《左传》桓公六年。 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故鲁大臣申繻对桓公说:名不以山 川,以山川则废主。因此将具、敖二山改名。秦代时置钱唐县, 到了唐代便为避讳而改名“钱塘”; 又唐代时置明州,到明 代时为讳“明”而改名为“宁波”。在《史记》中,有座山叫“恒 山”,因与汉文帝刘恒名同,山名改为“常山”。 4.避讳改官名 因帝讳改官名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桓公六年,鲁桓公 为太子命名时,向大臣申繻征求意见,申繻说“名不以官,以 官则废职。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因晋僖侯取 名司徒,将司徒官名改为中军,宋武公取名司空,将司空官名 改为司城。这是最显著最早因避讳而改官名的例证。 5.避讳改物名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到了汉景帝刘 启,讳启而改作“惊蛰”。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把中药 “玄参”改叫“元参”。山药蛋本来叫“薯蓣”,因避唐代宗讳(予) 而改名“薯药”,到了宋代,天子英宗名曙,薯又成了禁忌,薯 蓣最终有了“山药”这一名称。 五、避讳的弊端及其现实意义 避讳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传统陋习,避讳制度是丑陋的, 其产生原因是统治者对自身地位的尊崇,对自己威严的维 护。由于避讳,古人改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处甚多,这就在 文书工作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甚至讹误,给我们阅读理解文 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但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掌握它,却也可以用来鉴定古书及 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对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研究文书避 讳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岳坷《史》上就记有这么一件事:南 宋嘉定年间,有一士人携一古琴至一李姓人家叫卖,该琴“断 纹鳞,制作奇崛,识与不识皆谓数百年物”,琴上有两处铭文, 一处是“大历三年三月三日,蜀郡雷氏祈”,一处是“贞元十一 年七月八日再修”,岳坷根据后一处铭文,一眼就看出这是一 件赝品,因为贞元的贞是北宋仁宗赵祯的嫌名讳,而铭文上的 贞字居然也照宋人的通常用法,避讳缺其末笔,“正(贞)元前天 圣二百年,雷氏乃预知避讳,必无是理”。造假者一时疏忽,前 代人竟避了后代人的讳,露出了破绽。所以,史学家陈垣先生 在《史讳举例》中说:避讳“其流弊足以淆乱古文书。然反而利 用之,则可以解释古书之疑滞,辨别古文书之真伪及时代。” 朝代更替,各朝文书避讳的内容及要求也随之改变,这 给后人阅读、研究和整理古籍造成了不少困难。但通过了解 重要时期的文书避讳制度,掌握其演变的要点和规律,不仅 有助于我们提高古代文书阅读的质量,探寻出不同时期文书 工作的特点,为古代文书史料研究打下基础,也为我们今天 文书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或警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梦生.左传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史记》·《表》.北京:中华书局[M].1980 [3]周密.齐东野语卷四:避讳[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 本,1983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林德春.历代避讳特点浅议[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4(2) [6]林仕谋 .避讳在历代中的地位与变化[J].文史天地 , 2008(1) [7]郭迎春.古代“避讳”之礼举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 育学报,2006(4) [8]单有方.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3,(1) [9]周晓雯.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的演变[J].文教资料,2007(12)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24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