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2018-06-06 24页 doc 101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第一卷 分叉部分 考生注意: 分叉部分A组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老教材的考生解答,B组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考生可以任选A组、B组试题,但不能交叉答题。若考生同时选做A组、B组试题,阅卷时只以A组试题记分。 A组题(适合一期课改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列子?汤问》道:“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知不农。”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 A. 原始群居阶段 B....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第一卷 分叉部分 考生注意: 分叉部分A组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老教材的考生解答,B组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考生可以任选A组、B组试题,但不能交叉答题。若考生同时选做A组、B组试题,阅卷时只以A组试题记分。 A组题(适合一期课改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列子?汤问》道:“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知不农。”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 A. 原始群居阶段 B. 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C. 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D. 尧、舜、禹时期 1(A 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 ) A. 数量很大,约有1O万多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2(D 3.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3(D 4(《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汉初“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尖锐 B. 社会动荡不安 C. 经济破坏严重 D(封建统治不稳 4(C 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指的是 ( ) A. 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B. 唐朝水陆交通的发达 C(元朝大运河的效益 D. 明朝商品经济的兴旺 5(A 6(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不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 A. 指南针已经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 B. 楷书开始摆脱隶书的痕迹 C. 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D(最早发现冲积平原的成因 6(B 7(据文献记载成吉思汗写给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诏书中说:“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这说明 ( ) 第 1 页 共 12 页 A.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民族 B.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 C.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政权 D.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汗国 7(B 8(明朝时,浙江某地出现“商贾从旁郡畈棉花列肆吾士,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 ( ) 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浙江有些地方商品经济繁荣 B. 明朝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 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中心 D.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8(A 9(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攻击。康熙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 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杨光先被革职。对此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教士) 是 ( ) A. 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 B. 康熙帝就是不信任汉族官员 C. 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 D. 杨光先反对传教士文化侵略 9(C 1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超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原则的最典型措施是 ( ) A. 大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B(吉伦特派处死路易十六 C(雅各宾派颁布最高限价法令 D(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政策 10(C 11(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 ) A. 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11(D 12(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先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如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A. ?? B(?? C. ?? D. ?? 12(C 1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下列哪一史实不能论证“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观点 ( ) A(袁世凯称帝 B. 张勋复辟 C(北洋军阀割据 D. 汪精卫建伪政府 13(D 14(以下是中共一大到七大时党员人数简表,该数据直接反映了 ( ) 代表大会 一大1921 二大1922 三大1923 四大1925 五大1927 六大1928 七大1945 党员人数 50多人 195人 420人 994人 5.7万人 4万多人 121万人 第 2 页 共 12 页 A.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程 B(中国共产党革命方向的调整 C(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正确 D(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进程 14(D 15(“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此项情况的是( ) A. 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 B. 美国扶持蒋介石打内战 C.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15(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15分) 16.长城——中华文明的象征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外国者。”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之有生之乐。” 请回答:(8分)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西汉王朝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2分) (2)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与匈奴民族的交往方式。(2分) (3)据气象学家论证明代长城的走向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线(气候干湿分界标志)水平重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1分) (4)除了长城之外,请举三例可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的建筑。(3分) 16.(1]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骞通西域。(2分) (2)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扰;与蒙古议和互市,互通贸易。(2分) (3)说明长城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1分) (4)言之有理即可。(3分) 17(近代史上,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大国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现在屹立于哈得逊河边的“自由女神”塑像是1876年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的国庆厚礼,也象征美法两国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英国一位外交官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请回答:(7分) (1)1876年是美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美国建国的标志是什么?(2分) (2)请用史实证明材料一中“„„也象征美法两国的历史渊源”。(2分) (3)分析材料二英国推行这一政策的出发点。结果如何?(3分) 17.(1)100周年;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2分)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并给予军事援助;美国独立战争的 胜利加速了欧洲人民革命意识的觉醒,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2分) (3)维护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1分) 结果:由于德国的竞争,使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使英国最终放弃了这一政策。 第 3 页 共 12 页 (2分) (其余试题见共同部分) B组题(适合二期课改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右图是公元前3000多年大汶口遗址35号墓葬图。墓中的成年男子位于墓穴中部,成年女子右臂搂一小孩,居男子右侧,众多随葬品大多被放置在靠近丈夫一 ( ) 侧。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A(出现了一夫一妻制 B. 孩子是随母亲姓的 C(男女地位是平等的 D(家族是生活的单位 1(A 2(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 A. 文字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 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 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D 3(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以下关于国家产生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国家是氏族社会解体的产物 B(国家都以城邦的联合为前提 C. 国家通过征收赋税维持运转 D. 国家提高了人类的管理能力 3(B 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句话揭示了 ( ) A. 海洋文明航海业发达 B. 海洋文明的地理特征 C. 海洋文明的地域狭小 D. 海洋文明的包容性强 4(B 5(18世纪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与这些近代博物馆出现的背景无关的是 ( ) A. 对外殖民扩张的结果 B. 文艺复兴运动提供大量藏品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国家注重文明传承 5(D 6(拿破仑时代法国军政部长卡罗特认为:“不需要任何军事艺术,而只需要火力、钢铁和爱国心。”其中卡罗特所说的“爱国心”,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是指 ( ) A. 战争是政治交往的另一种手段 B(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是基本军事原则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佳战略 D. 军队的民族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第 4 页 共 12 页 6(D 7. 2004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布什获胜宣告结束。(如下表) 获胜关键:俄亥俄州20张选举人票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布什在俄亥俄州的选举中获胜,获得的选举布什得票:274 人票超过总统选举获胜所需的270张 戈尔得票;252 以《1787年宪法》解读美国总统大选有关事宜,正确的是 ( ) ?每四年选举一次?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俄亥俄州20张选举人票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 A(??? B. ??? C(??? D. ??? 7(A 8(“一个条约(指《反导条约》——引者注),一个美苏几代领导人付诸努力的条约,一个美苏两国政府当年签字画押‘无限期有效’的条约,已经化为一纸空文?美国的潜在竞争伙伴痛心,美国的欧洲盟友伤心,国际社会寒心,因为这意味着世界将可能退回到无序而危险的核武器竞争时代!”材料所涉及事件发生的主要背景是 ( ) A. 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B(《反导条约》已无益于国际社会稳定 C. 条约到期,双方均无续约的要求 D(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反导条约》 8(A 9(英国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乌托邦》中,把公共卫生作为社会改革总设想中的一部分。与同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莫尔认为国王和地方官员对老百姓负有责任,他们应将公共卫生置于个人名誉、野心和私利之上。莫尔产生这样设想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 人们卫生意识普遍低下 B. 人类文明意识的增强 C. 欧洲瘟疫的流行与影响 D. 国家政府管理的需求 9(C 10(《旧约全书》要人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新约全书》则要人们“当别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也伸过去。”而正是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多次迫害镇压基督教的罗马统治者,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其目的在于 ( ) A(利用宗教进行思想统治 B. 倡导社会的和平与友善 C. 劝导信徒追求精神信仰 D. 否定《旧约》的同态复仇 10(A 11(乾隆时期,清政府曾组织实施了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被誉为“文治之极隆而儒生之殊荣”。这项工程是指 ( ) A(编撰《四库全书》 B(兴修圆明园 C(编撰《古今图书集成》 D. 修建避暑山庄 11(A 12(“目前洋商前来较多,尚未有租定地基者,官宪应会同设法,陆续出租另外地基,以便建屋居住。界内居民不得彼此租赁,亦不得建造房屋,赁给华商。”(《租地章程第十五款》)按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租地章程所设立的租界在 ( ) A. 宁波 B. 上海 C. 福州 D. 广州 12(B 13(英国殖民者罗得斯说:“可惜我们不能达到夜间我们头顶上闪烁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些星星。”推断这段话最可能产生的时期是 ( ) A.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 B. 克伦威尔时期 C. 维多利亚时期 D. 撒切尔时期 13(C 14. 中国政府为加入右图组织,先后经历15年谈判,我国正式成为该 组织成员是在 ( ) 第 5 页 共 12 页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 2001年12月 D. 2002年12月 C 14( 15(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 ) A. 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B. 20世纪40年代中,因为苏联派兵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有所改善和加强 15(C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初,观世音依旧是男相,到了宋代,才变成女相。” 材料二:“《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其第一句为‘如是我闻’„„” 材料三: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他认为宗教信仰的依据是《圣经》,而不是教皇的神学;他要求改革教会的教阶,净化僧侣的道德生活;他还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马丁?路德成为新宗教的创始人。 材料四: 洲名 穆斯林人口(万) 占全洲人口比例 占穆斯林人口比例 亚洲 62886.6 36.3% 68.1% 非洲 23223.02 43% 25.3% 欧洲 5871 5.58% 6.3% 南北美洲 294.3 1.1% 0.3% 大洋洲 27.8 1.9% 0.03% (1)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三中描述的宗教改革结果是什么?(2分) (3)据材料四分析,伊斯兰教的中心在那里?(1分) (4)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以上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特点。(3分) 16.(1)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受各地社会、经济、政治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人们对宗教教义和戒律产生认识差别,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宗教教派。(2分) (2)对以天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发起了挑战,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产生了与罗马教会势力相抗衡的新教。(2分) (3)亚洲。(1分) (4)佛教:和平方式传播;基督教: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海外掠夺;伊斯兰教:主要通过武力征服伴随商业传播的方式。(3分) 第 6 页 共 12 页 17(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人权宣言》 材料二:“„„种族间不得歧视;倡导婚姻自由、思想言论宗教自由;人人有工作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等。” ——《世界人权宣言》 请回答:(7分) (1)《人权宣言》如何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有何历史意义?(3分) (2)从“争取人权”的角度看,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欧美和中国是如何行动的,请各举一例。(2分) (3)《世界人权宣言》强调人有各项权利,现阶段中国公民最需要保障是什么权利?(2分) 17.(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等。(2分)意义:宣言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特权。(1分) (2)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1分) 欧美: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1分) (3)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2分) (其余试题见共同部分) 第二卷 共同部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8(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报刊上。现代化定义虽有分歧,但是有一些标准已达成共识,其中最明确的是 ( ) A(政治上法制化 B. 经济上工业化 C. 思想上自由化 D. 社会上福利化 18(B 19(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 ?焚书坑儒?秦兵马俑 ?隋大运河 ?清文字狱 A. ?? B. ?? C(?? D. ??? 19(B 20(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 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B 第 7 页 共 12 页 21(“古代游牧民族迁移的方向一般是自东向西,因为欧亚大草原的水源较充足、土地更肥沃。主要的入侵路线都沿着横贯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走廊,止于中欧平原。”以下民族迁移符合这条规律的是 ( ) A. 南匈奴入塞 B(北匈奴西迁 C. 蒙古族灭宋 D. 满族入中原 B 21( 22(明朝的科举制度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指 ( ) A(《诗》、《书》、《礼》、《论语》、《春秋》 B(《中庸》、《易》、《论语》、《书》、《诗》 C. 《易》、《诗》、《书》、《孟子》、《礼》 D. 《诗》、《书》、《礼》、《易》、《春秋》 22(D 23(观察图片,关于中国古代艺术品从秦汉到隋唐时期,艺术风格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 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B(阳刚之气到温柔之美 C(现实主义到抽象主义 D. 阳刚之气到空灵写意 23(B 24(乾隆中期,一部名为《石头记》的著作广为流传。其作者曾题诗一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部作品后改名为 ( ) A(《红楼梦》 B(《桃花扇》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24(A 25(新航路开辟11,15世纪以来,从意大利到美国,科学中心已经发生了四次转移,每个国家的平均兴隆时期约为100年。请问“17世纪前期以后和18世纪”,近代科学中心转移到 ( )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 25(B 26(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的是 ( ) A(当时中国的制度文明比欧洲各国优越 B(当时中国文人充分理解“理性”之含义 C(儒学的主要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相同 D. 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产生过影响 26(D 27(在人类的文明进化,特别是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促成或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现象常常与道德水准水火不容,文明每每前进一步似乎都要忍受剧烈的阵痛,以下最能说明上述情况的是 ( ) A. 黑奴制度和法西斯化 B. 种族隔离和三角贸易 C(农奴制度和对外战争 D. 圈地运动和西进运动 27(D 28(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要 ( ) 第 8 页 共 12 页 A(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争夺世界霸权 C(与英国进行公平地商业竞争 D(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28(B 29(高三学生立志报考与右图有着历史渊源的中国名校。他要报考的名牌大 ( ) 学的前身是 A. 福州船政学堂 B. 长沙时务学堂 C. 上海广方言馆 D. 京师大学堂 29(D 30(近年来有一封张学良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之于世: )最快心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周恩来)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 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者)也。”对于“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的正确理解是 ( ) A. 国共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国共重庆和谈 D(中苏友好合作 30(C 31(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高频率语汇最可能出现在1949年,1956年的是 ( ) A. 解放军、美帝国主义、三大改造、和平共处 B(新中国、侵略、家庭联产承包、三大改造 C. 志愿军、和平共处、人民公社、五年计划 D. 中国、美帝国主义、五年计划、改革开放 31(A 32(联合国秘书长在谈及当今世界经济的时候说:“西方的发达是以非西方的不发达为基础的,西方的富裕是以非西方的贫困化为条件的。”秘书长的言论反映的现实问题是 ( ) A. 自然环境恶劣缺乏资源 B. 文化教育落后人才匮乏 C. 远离海洋不适于工商业 D.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32(D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45分) 33(英国的政治文明 十九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多次进行议会改革,不断降低选民资格的标准,减少人口缩减的农村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的议员名额。当时英国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英国下院除了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和把女人变成男人之外。几乎无所不能。” 根据文字信息和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1)英国议会的地位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的?(2分) (2)据材料英国议会改革的趋势是什么?(2分) (3)“减少人口缩减的农村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大城市的议员名额”这说明了什么?(3分) 33.(1)通过法律的方式: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2分) (2)公民的选举范围得到扩大;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大,使其真正成为的最高权力机构。(2分) (3)英国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资产阶级逐步进入政权中心。(3分) 34(图表中的历史 材料一: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 ,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 例) 请回答:(7分) (1)根据材料概括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导致此时日本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此时,经济的变化对日本政治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 34.(1)工业发展迅速;出现垄断组织。(2分) (2)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吸取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通过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获得大量的资源和资金;(3分) (3)使日本成为带有军事性和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军国主义迅速膨胀。(2分) 35(招贴画中看历史 问题:(6分) (1)你认为这张海报的张贴地点和时间应该是什么?(2分) (2)海报中的“New Deal”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3)海报中的“New Deal”与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相比,最本质的变化是什么?(2分) 35.(1)美国;1933年。(2分) (2)整顿银行金融业;调整农业,加强“计划种植”;通过《国家复兴法》,促进工业复兴;工赈救济,扩大公共建设工程,提供就业机会等。(得分不超过2分) (3)国家干预经济。(2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13年7月1日,上海《时报》发表的《考师范之笑话》一文中,刊载了这样一条消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300多名中小学(应考者)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 第 10 页 共 12 页 调查统计结果如左下: 1.下列各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被崇拜者: 崇拜人数: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割据1O孔子 157人 票; 孟子 61人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孙中山 17人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无崇拜者 23人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蔡元培153票 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集会上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如右上: (1)在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中华民国,为什么中小学生对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远远大于对孙中山的崇拜?(3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3分) (3)材料二的统计结果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中国时局的基本看法。分析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6分) 36.(1)从时代背景来看,民国成立不足两年,一般民众还残留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深。袁世凯上台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大兴封建复古之风,“四书五经”之类儒家经典被列为学校的正式教学科目。(3分) (2)学生既崇拜封建的儒学大师孔子和孟子,又崇拜革命者孙中山和粱启超,表明新旧两种偶像同时并存;近十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崇拜者,表明旧的偶像被打破,新的偶像还没有形成。这两种现象都说明当时正处于新旧社会的交替中。(3分) (3)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帝国主义的策动下,军阀不断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公共愿望。(2分)苏俄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新的希望。苏俄政府对中国的友好表示,中国人对俄国产生好感。(2分)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为捍卫民主政治的成果不断进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与民国初年相比,在民众中得到越来越多得认同。(2分) 37(学习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是为了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以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2004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重要演讲:“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法兰西文明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重要启迪。” (1)结合中法两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说明“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重要启迪。”(2分) 材料二:2004年9月15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以“视讯会”方式进行“对话”,在所谓“致词”的讲话中,他向国际媒体和舆论谈了一大堆攻击祖国大陆和联合国的话。说什幺“德国统一之前,东西德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因此,一味阻挠台湾人民参与国际社会,只会让台湾与中国越走越远,伤害两岸人民的情感,无助两岸关系的正常化”。 (2)请用史实说明德国历史上有过两次不同方式的统一。(2分) 第 11 页 共 12 页 (3)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台湾问题和两德问题的本质不同。(4分) 材料三: 苏中两国发展状况 苏俄(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8~1920年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 1950~1953年抗美援朝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1991年苏联解体 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苏两国发展历程中异同点。(5分) 37.(1)启蒙——戊戌、辛亥(2分) (2)19世纪70年代,王朝统一战争;1990年和平的两德统一;(2分) (3)台湾是中国1946,1949年内战的产物,是属于中国内政问题;(2分)德国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德国分裂后都已被迫相互承认在国际社会中并存;(2分) (4)相同点;新生政权建立后都要通过战争巩固政权;都通过特定的经济措施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都实行过计划经济;都尝试过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探索;(3分) 不同点:中国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挤;苏联未能克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后解体。(2分) 三、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38(人类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其中制度文明从内容上可分为 行政、经济制度、司法制度等;从时间上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社会制度文明;从区域上可分为中国制度文明、欧洲制度文明、国际政治秩序等。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制度文明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可选择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的角度;可也选择某一国家或某一时段等进行论述; 要求:(1)文章必须围绕主题展开,自拟题目。 (2)论点应有材料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 (3)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4)列出获取参考资料的方式。 38.(1)主题要求:文章紧扣主题,能够拟出与主题相符合的标题。 (2)观点:观点鲜明突出。 (3)材料与史实:所选史实典型与充实。 (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5)文字:文字流畅通顺。 (6)列出获取的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从文献、音像、事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收集史料。 第 12 页 共 12 页
/
本文档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