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

2017-11-21 7页 doc 22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 文章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年第,期 [作者:舒毅彪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发 布时间:11-10-12 09:45:53 456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和表现 冷漠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是指缺乏情感,无动于衷。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表现为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要求漠不关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无动于衷、消极麻木的心理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心理学概念,道德冷漠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和反应方面的冷漠。万俊人先生指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 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 文章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年第,期 [作者:舒毅彪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发 布时间:11-10-12 09:45:53 456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和现 冷漠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是指缺乏情感,无动于衷。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表现为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漠不关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无动于衷、消极麻木的心理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心理学概念,道德冷漠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和反应方面的冷漠。万俊人先生指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有的学者认为,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敏感缺失。道德敏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包括对善的领悟和发现,也包括对恶的反应和感知。道德敏感通过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行为爱憎分明的心理体念,发挥道德对社会的调节和引导功能,维护正常的道德秩序。道德冷漠意味着对他人行为不关注、不敏感的麻木状态,是道德的边缘化和失语。二是是非、善恶观念的缺乏。缺乏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是道德冷漠的重要特征。道德的重要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评判,对他人的行为实施道德监督,从而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实现道 德对社会的调节和引导功能。而道德冷漠表现为是非、善恶观念缺乏,对于社会不道德行为无原则的宽容,缺乏社会正义感。三是同情观念的缺乏。对于他人缺乏同情心也是道德冷漠的重要特征。对社会的弱者表示同情是人天生的美德,而道德冷漠使人对弱者缺乏怜悯爱惜之心,难以将内心的道德情感转变为对他人的道德救助活动。四是不履行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道德冷漠还表现为道德主体面对道德义务时麻木不仁,在能够履行道德义务时不履行道德义务。道德冷漠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二、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传统道德文化处世哲学对现实的消极影响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伦理文化,传统道德倡导的三纲五常和忠孝伦理本身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文化对于我们的消极影响仍然不可低估。首先,中国传统道德倡导“以和为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倡导和合思想和中庸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换位思考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主张“息事宁人”, 把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社会冲突,是传统和合思想的积极方面,但是这种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其终极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不受损失,奉行自我保护、守成求安的处世哲学和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信条,突出表现为不关心他人疾苦,不坚持 原则,在面对危险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失时,采取逃避的态度,缺乏道德正义和基本道德责任,难以挺身而出,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其次,传统道德强调通过自我道德修养来锤炼理想人格,通过“吾日三省”和慎独自律的方法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个体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道德水平,这是传统道德的精华。但这种传统道德过于强调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个体道德责任,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只限于个人道德领域,缺乏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热心和关注,难以培育起社会公德意识,导致个人缺乏起码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再次,传统道德文化中,非常讲究人情和关系,但是这只限于熟人之间和小团体领域的人情和关系,是以维护小团体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在一个以私为本位的社会,社会的凝聚力体现在群体内部和熟人社会,离开了这个小群体和小社会,凝聚力要弱小得多。在陌生人社会,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都普遍倡导明哲保身的消极处世哲学。这些传统道德文化和处世哲学对现实的消极影响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历史渊源。 (二)道德信仰弱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文化动因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革命和战争的需要,强调绝对服从、集体利益至上的整体价值观。这种形而上学的大而全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控制力,赋予人一种超越性的、乌托邦式的精神追求,使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了对共同体的依托,在心中形成坚定的道德信仰,成为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成为社会整合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康德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仰,这种信仰成为团结和凝聚人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而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冲击下,教条的、方法单一的道德说教难以激起人们内心的心理认同,无法形成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道德信仰,旧的道德信念已经瓦解,而新的道德信念在人们心中还没有真正建立,各种资产阶级不良思潮如相对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对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产生了不良影响,在道德领域甚至出现了道德虚无主义的不良思潮,这种思潮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认道德权威的力量,否定道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道德虚无主义使社会上的一些人对于不道德行为一味宽容,对于不道德行为表示出的道德义愤越来越少。道德信仰弱化纵容了社会的丑恶现象,这也是道德冷漠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道德回报机制不健全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制度根源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尽到道德责任后,应该得到的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回馈。道德义务和其他的社会义务联系在一起,与道德权利一样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道德回报分为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回报。物质上的回报是以金钱和实物等方式的回报,而精神上的回报是以表扬和赞誉等方式的回报。道德回报以利益机制为杠杆,通过利益回馈给予道德行为以奖赏,给予不道德行为以惩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3-1] “思想 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2]道德回报可以让履行道德义务的人在得到一定物质补偿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道德回报可以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履行道德责任的积极性,将履行道德责任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个体遵守道德的内在动力,增强社会成员履行道德责任的幸福感。如果履行道德责任的人感到不幸福,就会引发个体的动力不足,造成道德信仰的迷失;如果履行道德责任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而道德主体在牺牲和奉献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履行道德责任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建立赏罚分明的道德回报机制,使好人有好报 ,恶人有恶报,为善行提供制度支持,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由于道德赏罚机制不健全,导致有的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道德回报,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壮现象,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社会正气必然被邪气所压倒,见义勇为的人将越来越少,这必将助长社会道德冷漠、明哲保身的现象。 (四)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物化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现实土壤 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控制严密、流动性不强,人与人之间靠感情和彼此间的交往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社会关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增强,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利益来维系的,并且呈现出务实化、功利化的倾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生活领域,人们开始大胆地追求个人利益,效率观念、致富观念、开拓进取的观念、敢于冒险和创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心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先进价值观和落后价值观并存的复杂现象。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助长了人自私自利的本性,出现了人的异化和物化现象,使经济活动失去了人文价值的指引,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变成了物质和欲望的奴隶,只注意物质的享受与物质欲望的满足。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被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道德失范也日益频繁,一切向钱看、贪污贿赂这些道德失范现象甚至被某些人视为时尚而盲目追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人失去起码的羞耻感,社会正气已经荡然无存,人们对不道德行为表示的道德义愤越来越少。同时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见死不救、见义不为成为社会的常见现象,这为道德冷漠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土壤。 三、消除道德冷漠的社会路径 (一)加强道德教育,重建人们心中的道德信仰,为消除道德冷漠奠定思想基础 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道德教育的失效和失败。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建立人们的道德信仰是消除道德冷漠的现实途径。首先要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模式。道德教育的过程并不是单纯说服教育的过程,而是一个道德主体从心灵上自我认同,形成道德信仰的过程。我国的道德教育一向强调整齐划一,教育方法比较单一教条,道德教育要想富有成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针对各阶层、团体、职业的特点而提出具体的道德要求和规范,进行针对性的教 育。其次,必须完善道德教育的手段,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回归生活的过程,良好的道德教育与人们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教育者应改变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错误做法,与受教育者平等地进行交流与对话,真正实现心灵上的沟通,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人们在道德教育中,感受到集体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培养其合作意识与群体意识,学会在复杂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建立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制度保障 鉴于道德回报机制的缺失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合理的制度能鼓励人们的善行,抑制人们的恶行。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4] 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培育社会的公共精神,为消除道德冷漠打下群众基础 公共精神指公民具有超越个人利益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表示关怀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态度。公共精神能提升人们对于社会公共活动的参与意识,能使人在公共生活中理解、尊重、包容他人,与他人和平相处。社会公共精神作为一种底线伦理,是每一个人必须履行的基本道德义务,是现代社会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提出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传统社会,公民的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共精神严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情感日益淡化和功利化,这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培育社会公共精神是消除道德冷漠的重要途径。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对人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公共精神教育,大力弘扬集体主义道德观念,让人们的价值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为一体,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消除心中的隔膜,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开放公共生活,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实践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城乡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民将在公共生活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自己利益与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休戚相关,从而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
本文档为【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