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

2011-01-11 28页 doc 123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01400

暂无简介

举报
楚汉战争本文来自: 春秋中文网 本文来自: 春秋中文网 中国最大的手机电子书免费下载基地! 详细出处参考: 电脑:http://www.cqread.com 手机:http://wap.cqread.com 第一部分 第1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 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
楚汉战争
本文来自: 春秋中文网 本文来自: 春秋中文网 中国最大的手机电子书免费下载基地! 详细出处参考: 电脑:http://www.cqread.com 手机:http://wap.cqread.com <学者侃历史: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全文)> 第一部分 第1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 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同时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首播即获热评,一举成为当前内地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 在我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先发两点感想: 首先祝贺武汉市"名家论坛"成功举办一百期。武汉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历来这里就是我国各种地域文化的聚集地,它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 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汉剧、楚剧,武汉是最好的;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歌剧、话剧、交响乐,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武汉有着众多的高等学府,其院校数量、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在这样的城市举办"名家论坛",我觉得是明智之举。 第二,我向武汉的父老乡亲表示感谢。 回到武汉以后,处处都能感觉到父老乡亲对我的关怀和支持。 昨天下飞机以后,到酒店我就发现床上放着酒店员工亲手叠的千纸鹤,它穿成了一个项链,然后做成了一个心的形状,放在一个荞麦皮枕头上面,还留了一张纸条:为了让您休息好,我们特地准备了一只荞麦枕,希望您在武汉过得愉快。 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最喜欢荞麦枕头。我在生活上跟国际是接不了轨的,我不喜欢和国际接轨的软枕头。但是我昨天并没有向他们提出这个要求,可他们想到了,给我送来了,我真的非常感动。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我们武汉市的发展,一定是大有前途的。 第一部分 第2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2) 为什么呢? 细节决定成败。 有这样一个例子: 日本有一家企业,想和一个德国客户做生意,但合同一直谈不下来。德国客户就到日本来考察,从东京出发,到别的城市去。公司派了一位公关小姐为他购买火车票。几个来回以后,这个德国客户就决定和这家企业签约了。 公司的总裁很奇怪,因为德国人要求很严格,就问他:"你怎么就同意了呢?" 德国人回答:"因为你们有这位公关小姐。" 日本人说:"哦,你爱上她了?" 德国人回答道:"不是的,因为我发现我每次出门和回到东京,不管去哪里,或者从哪里回来,在火车上,总能看到富士山。这就说明买票的这位小姐,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每次都一定能让我看到富士山。你们做事如此用心,让我感觉到你们公司是可以信任的。" 细节决定成败,从这个荞麦枕头的细节,我感觉到,至少这个酒店,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 最牛的时代,指的是哪个时代呢? 春秋战国。 最牛的人,是指哪些人呢? 先秦诸子。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牛的时代呢?因为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或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呢?因为出现了先秦诸子。先秦诸子不但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只是我们有时候感觉不到。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但由于文化的不同也会发生冲突和误会。 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休息室休息的时候,有服务员过来问:"女士们、先生们,请问你们喝点什么?"我们中国代表团非常有礼貌地说:"谢谢,不客气。" 结果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除了我们中国代表团成员没有喝的,其他各国代表都有喝的。当时我们还是有点阶级斗争观念的,就说帝国主义是不是又搞歧视啊?于是代表团提出严重的抗议。接待方非常委屈地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已经说过'NO'了。" 第一部分 第3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3) 这就是文化的误会。 中国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主人会问:喝点什么?"不客气",它不等于不喝。你劝说,"还是喝点吧"。他说"随便",却不等于随便。这就一种文化无意识。而人家说NO,那就是NO。所以文化它是会有误会的。 《刮痧》这部电影,有些朋友可能看过。它讲的就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误会: 爷爷远渡重洋到美国去看孙子,正巧五岁的孙子闹肚发烧,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孩子治病,而治疗后留在孩子身上的淤痕却成了他们虐待儿童的证据,被告上了法庭。 控方雇佣的美国律师,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就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个中国孩子的爸爸,打过他的儿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一次宴会上,这个中国孩子和他爸爸的美国老板的孩子打起来了,这位中国父亲不由分说就要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而孩子争辩是对方先动手的,自己是正当防卫。 这位中国父亲说到:"我数一、二、三,你必须道歉。一、二、二点五"。 "呸。"他儿子不从。 "啪!"父亲一耳光就打了过去。 控方律师就此事,说此人一贯虐待儿子,居然在公共场合打儿子,可见是个虐待狂,还请他的美国老板出庭作证。 他老板出庭作证,先宣誓"我在法庭上说的一切都是真的";然后这个律师就问他:"那个中国大人是不是打了他的儿子?"美国老板说"YES",但他想说"不过…"。"没有什么不过,不要你解释,我只要你谈事实,他打了没有?""打了,是的,打了。" 退庭以后,这位中国员工就去跟他老板说:"你也太不够哥们了,你怎么能说实话呢?你要知道当天晚上,我打我儿子,是为了给你面子。"这个美国老板听了一头雾水,"你打你的儿子,是给我面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他不能理解。 当然,这件事情最后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个美国老板,他觉得自己虽然遵守了法律,没有做伪证,但确实给他的中国员工带来了不利,所以他就亲自到中医诊所去做了一次刮痧,然后他再出庭作证。他当着法官的面,把衣服脱掉,说自己背上的淤痕是一种治疗,是刮痧,很舒服,不是虐待。这样才结了案。 第一部分 第4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4) 也许大家会笑,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肯定都是教训自己的孩子,给别人面子。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可美国人不懂啊。 这是受谁的影响?儒家! 首先,这位中国人对他美国老板说:"你不该在法庭上作证说我打了儿子。"这是谁的思想?孔子。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高官对孔子说:"我们那儿有一个人很直的,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出庭作证真说他父亲偷了,这个人很耿直。" 孔子说:"我们那儿的耿直,和你们这儿的不一样。我们的直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父亲犯的罪,儿子要替他隐瞒,儿子犯的罪,父亲要替他隐瞒。" 一般我们说,"父为子隐"叫做"慈","子为父隐"叫做"孝"。父慈子孝,互相帮忙。但是孔子说是"直",是真实,这个事情就是中国特色了。在孔子看来,人最真实的是感情,感情当中最真实的是亲亲之爱,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这是最真实的,由于这种爱,所以"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这件事情,后来引起法学界的争议:我们出庭作证的时候,是忠于事实还是忠于感情? 法学界的主流意见是:近亲属应该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权利。这是一种特权,叫免证权,这是对人性的保护,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了。比方说,我的家人触犯了刑律,找证据是公安局的事,我有权不作证,这是受孔子的影响。 其次,打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是给别人面子呢?也是受了儒家的影响。 儒家有一个重要思想——对等观念。 先秦诸子当中,道家、墨家都主张平等,可儒家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不平等。由于它主张不平等,所以它对不同的人的道德要求是不一样的,叫做"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做君主的要仁慈,做臣子的要忠诚;做父亲的要慈爱,做子女的要孝敬。这是不平等的。 但是儒家主张对等,对等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部分 第5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5)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你不能单方面地要求我们做臣民的和做子女的该怎么怎么样,你们做君主、做父母的也应该怎么样。 孟子有一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若寇仇"。 意思是你做君主的,不把我当回事,我就可以不把你当回事。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叫做"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是对等的。 人与人之间要对等,所以儒家的道德要求都是双方面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尊师爱生,这是对等的、双向的。 为什么要强调对等的、双向的道德呢? 在儒家这里,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也就是中国人的面子原则。当自己伤了对方的"面子"时,一定是贬损自己,来提高对方地位。 所以中国人说话,他人的称呼是要排队放一格的。比方说钱钟书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当代鸿儒、大学问家,他给一个年轻人写一封信,可能也说"某某兄"。王元化先生,我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把我的硕士寄给他,王元化先生回信的抬头是"中天先生"。你真当我就是他先生啊,那就错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就是从春秋战国,从先秦诸子来的。 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先秦诸子,回顾一下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是一个问题成堆的时代。什么问题?礼坏乐崩。 什么叫礼坏乐崩呢? 这指的是当时社会的结构和链条,当时社会的结构出了问题,链条断了,就像我们今天的金融危机。 金融风暴是经济链条断了,而当时是政治链条断了。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讲一下西周建立的和文化。 西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当时我们认为,头顶上的是天,脚底下的是地。地,因为在天的下面,所以叫天下,那么天和地是什么样的形状呢?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天是一个半球形,像一个碗一样地扣下来,这个就叫做天。我们读古诗都知道,"天似穹庐",什么是穹庐?帐篷、圆的帐篷,天是个圆的帐篷扣下来。地是方的,是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中心在现在河南省登封市,那里有个观星台,在它下面埋了一块石头,叫地胆,周公发现的。 第一部分 第6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6) 所以我们古人就持这个观点,地是一个正方形,天是一个半球形扣下来。学过几何学的人都知道,这一投影,不对了。一个圆,当中一个方,那不是还空了几块地方吗?是的,空的那些地方是海,东西南北各一个海,叫四海,四海当中那个方的地叫四海之内。所以古人所说的"四海之内",就是普天之下。那么翻译成现代汉语,我认为只有一个解释,叫做全世界。 周人的天下,是全世界的意思。那么"全世界"归谁领导呢?周天子。为什么要归周天子领导呢,因为周天子是天的儿子,简称"天子"。 有人不理解皇帝为什么都要叫天子,说那是天之骄子。不是骄子,是天之嫡子,亲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 当时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什么意思? 一个贵族男人(必须是贵族),可以有一个法定妻子(正妻),若干个非正式的女人,叫妾。妻和妾不平等,妾的地位极低,只有妻才能够和他的夫平起平坐。妻者齐也,妾是低一等的。后来有一个说法称妾为"如夫人",相当于夫人,其实不相当,所以妻和妾生的儿子,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嫡子又分两等,第一等是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其他儿子叫次子;妾生的儿子叫庶子。因此一个贵族男人,他可能有三个等级的儿子。 儒家主张人与人是不平等的。那么按照礼法或者宗法的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如果一个男人创了一份家业下来,就是高祖了,他把他的家产、爵位,传给他的嫡长子;他的嫡长子又传给他的嫡长子,就是嫡长孙;他的嫡长孙又传给他的嫡长重孙;他的嫡长重孙又传给他的嫡长玄孙。这么一路传下来的这个系统,就叫嫡系,最亲的。 周人的说法是,周天子是天的嫡长子,所以他有天下。但是他还有弟弟、叔伯等一些七七八八的人,那怎么办呢?"封建"。 "封"就是指定疆域,"建"就是指定国君。 把天下分成多个"国",把他的这些兄弟、叔伯分出去,也包括分给那些参加了他们推翻殷商政权的同盟军。比如楚国,它是同盟军,因此分到了一块地方。具体的动作就是在国际线上挖一条沟,两边种上树,这个动作叫做"封",然后再派一个人去领导,这个动作叫"建",合起来叫"封土建国",简称"封建"。 第一部分 第7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7) 诸侯得到了"国"以后,再把国分成若干个"家","家"的主人就是大夫,这个叫做"封土立家",也叫"封建"。 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天下"分裂成"国","国"分裂为"家"。 天下就好比是总公司,"天"是董事长,总经理是"天子",董事长授权"天子"管理天下。电视剧里面,皇帝圣旨都怎么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我得到天的授权,我来管你们。这个授权就叫天命。如果"天"觉得这个"天子"不行,要改朝换代怎么办呢?"革命",革除天命。 总公司下面还有诸多的分公司:齐、鲁、宋、郑、楚、随等分公司。天子是这些分公司的董事长,那总经理是谁?国君,也叫诸侯。家是子公司,董事长是诸侯,总经理是大夫。大夫也有嫡长子,那他的那些次子、庶子做什么呢?做士,也就是子公司的白领。 那天下大乱是怎么一回事呢? 子公司里面大夫说了不算,白领说了算;分公司里面诸侯说了不算,大夫说了算。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白领和子公司做大做强了。 举个例子: 孔子所在的鲁国最后落到了谁的手上呢? 三家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他们三人一合计,把鲁国的国有资产一分为四:季孙氏两股,叔孙氏一股,孟孙氏一股。鲁国的国君呢?没有得到。 那季孙氏家里又是怎么样的?他家里面掌权的白领叫杨虎,是孔子最不喜欢的人。杨虎把季孙氏囚禁起来,要他与自己签条约,让他掌管鲁国的大权。这就乱套了,子公司的白领要到分公司去掌权。之所以会乱是因为各个公司的实力变了。 再举个例子: 楚国在西周"封建"之初,封的是一个什么爵位呢?子爵。诸侯的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第一等公爵:宋国;第二等侯爵:齐国、鲁国;第三等伯爵:郑国;第四等子爵:楚国。 为什么呢? 当时楚国人在华夏民族的眼里就是野蛮人,当时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现在的中原地带。那里的人认为,自己是在天的当中,叫"中央之国",简称"中国"。《三国志》里周瑜、鲁肃、诸葛亮他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跟不跟中国打一仗啊?"这个中国指的就是中原。 第一部分 第8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8) 当时中原地区的人,认为自己是最文明的人,东西南北的都是野蛮人。把东边的叫做"夷",南边的叫做"南蛮",西边的叫做"戎",北边的叫"氐"。楚国人在当时就是"南蛮",但是楚人奋发图强、建设自己,终于在中国的南部崛起,之后就不再满足当个子爵了。 这时候楚王发兵攻打隋国,而隋国的国君是周天子的家人,姓"姬"。打完了以后,楚王对他说:"你捎个口信给周天子,就说,寡人现在腰里也有几支破枪了——这叫做耗子腰里别了支枪,它起了打猫的心思——寡人听说你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得不错,想去学习学习你们文明建设的经验,回来也整一'文明办'。不过呢,我们楚人是野蛮人,上学的时候喜欢带枪,这样,我们将来见了面,恐怕不好意思,你能不能把我这个爵位提高一下呢?" 周天子不批准,说:"我们先王封的是什么爵位,就是什么爵位,怎么能提高呢?" 话传过来以后,楚王说:"这算什么事啊,你不给老子提爵,那我就自己封王。" 结果,他自己升格为王,和天子平起平坐。 楚王为什么能够这样?实力强大了。 那为什么有些诸侯国实力强大了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像楚国,奋发图强把自己建设起来的。 第二,像鲁国、晋国的三家大夫,是靠侵吞国有资产强大起来的。 最后一种,就是把别国给吞了,包括楚国,楚国后来就把别人给吃了。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坏乐崩的实质就是资产重组。 子公司要超过分公司,分公司要变成独立公司,所以到了战国时候,分公司全部变成了独立公司,都称王了,最后一家公司把其他的公司全吃了。这家公司就是秦,天下变成了一家公司,这就是秦帝国,也就是秦王朝。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不再"封建"。换句话说,秦汉以后,中国的天下,就只有一家公司了,下面只有部门,这就叫做"郡县制"。秦的建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由"郡县制"替代了"封建制"。 第一部分 第9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9)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巨变期。 在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就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问题提出来了以后,就必须有人回答,而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正是先秦诸子,因此他们是最牛时代里最牛的人。 先秦诸子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个最牛时代里最牛的人呢? 因为他们是"士",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低等的贵族。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有四个等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孔子、孟子、墨子、老子这些人都是士。 "士"和前三等贵族不同之处在于:前三等贵族有不动产,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这个"家"是指领地,里边有土地、人民和军队。而"士"没有这些,因为他们不能再"封建",所以政治地位不一样,他们拥有的权利也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体现在了头上。 清朝以前,我们这个民族,是不剪头发,留长发的。 孩子生下来一百天的时候,母亲要抱着这个孩子,到父亲跟前,说孩子满百日了。就是说父亲要用手摸着这个孩子的头,给他起一个名,表示他正式加入了家族,然后这个孩子,就开始长头发。有些地方的风俗是这个时候把胎毛剃掉,然后开始留头发,再长出来的头发是不能再剪的。 那么头发长长了以后怎么办呢,就从当中分开,往两边梳,齐着眉毛叫童毛;再长长就往两边盘,男孩子的发型要盘得像野兽的角,或像两根牛角,叫"鬃角",所以儿童时期叫"鬃角之时";女孩的头发要梳成树丫的形状,所以小女孩叫丫头。 男孩长到二十岁,女孩长到十五岁,就举行成年礼,要改变发型。把头发打散后,把它盘到头顶,插一根簪子。这个动作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只是贵族的男孩,插了这根簪子以后,还要加帽子;贫民的男孩,加了这根簪子以后,还得在上面盖一个头巾。那个头巾就叫做纶巾。《三国》中,说周瑜他们羽扇纶巾,穿的是贫民的服装。他们为什么穿贫民的服装?扮酷!就像现在美国总统他也穿牛仔,但是表示他身份的服装,是得要有帽子的。 第一部分 第10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0) 与此同时,还要请一位嘉宾,来给这个成年孩子起一个字。请注意我们中国古人名字里的字,它是分开的,先有名、后有字。名是什么呢,名是卑称。儒家是讲等级的,名和字,它都不平等,字是高贵的,名是卑贱的。所以古人说话,说到自己的时候,只能自称名,不能称字,名和字要分开。 字,作为尊称,意味着这个人可以进行社交了,因为他跟外界有交往了,他才需要尊称。《论语》中孔子在有身份的人面前,自称"丘":"丘亦如何",但他跟学生说话,不说丘,他说吾,我怎么怎么样。 当这个人改变了发型、有了字,意味着他成年了,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了,可以结婚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周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指婚,就是在加冠当天同时宣布,你的丈夫或者妻子是谁,这个礼节叫"婚冠礼"。如果一个女孩,这个时候还没有找到婆家怎么办呢?这个成年礼不能举行,也不能给她起一个字,这叫"待字闺中"。男孩,贵族的男子,头发盘好以后,加冠,加冠要加三次,意味着不同的权力。其中有一次加冠的时候,还要配剑。 所以在周代,贵族男子都有剑,包括士都有一柄剑。那么四等贵族不同的地方在于天子、诸侯、大夫加冠以后还要加冕。冕是什么呢?冠上面再加一块板子,这个板子叫"冕",板是冕的主体部分,叫"延",延的前面要垂珠串,这个珠串叫"旒"。天子、诸侯、大夫才有,士没有。但是天子、诸侯、大夫怎么区别呢?看前面旒的多少:天子十二根,诸侯九根,上大夫七根,下大夫五根,"旒"的意思在于视而不见,就是说不该看的你别看,给你挡住。同时在这个延的上面,要垂两颗珠垂到耳朵这个地方,叫充耳,它的意思是充耳不闻,不该听的你别听。 天子、诸侯、大夫,有冠有冕,冠冕堂皇。而士是没有统治权的贵族,他不需要加冕,士没有不动产又没有统治权,那他怎么生活呢?他得"出卖"自己的本事,有文化的士是文士,有武艺的士是武士。文士可以给人家当秘书,武士可以给人家当保镖,所以他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一定要有本事。 第一部分 第11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1) 但是奇怪的是,春秋战国的时候,最牛的人,恰恰是这些士,士怎么牛,讲个故事就知道。 战国时期,所谓四君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他们都养了很多的士。 孟尝君养士三千(白养三千人)。 某天来了一个士,叫冯谖。孟尝君亲自接见,他看到这个人,是穿了一双走远路的草鞋走来的,就说:"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要教导我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孟尝君是田文的谥号。)的吗?"很客气的话,就是说你能帮我们什么。冯谖说:"没有,我真的什么也不会,就是听说你对我们士特别客气。正好家里也没有钱,就到你这里吃饭来了。"田文说:"好好好,那冯先生请住下。" 还马上吩咐他的接待办主任,说这儿来了一个啥也不会的,怎么着也得让他住招待所吧。过了几天,孟尝君就把这接待办主任叫来问:"那个姓冯的,他来了住了几天以后,怎么样了?"接待办主任说:"主公啊,他实在太穷了,真的什么都没有,就有一支宝剑。他天天弹着宝剑,在那唱歌。"士,必须有剑,他再没有钱,剑也是不能卖的啊。"那他唱什么呢?"田文说。 《史记》记载冯谖唱的是:"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意思是宝剑啊宝剑,我们回去吧,孟尝君这里吃饭连鱼都没有。 孟尝君说:"那好吧,就把他从招待所换到宾馆,吃自助餐有鱼。"过了几天,孟尝君又把这接待办主任叫来,"这冯先生满意了吗?""不满意,他又对着宝剑唱歌。""他唱什么呢?""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鱼是有吃了,我出去没车坐,还挤公交,不干。孟尝君又叹口气说,好吧,好吧,把他搬到五星级宾馆,给他配一台车,行了吧?过了几天,孟尝君又把接待办主任叫来,"冯先生满意了吗?""不满意!""怎么不满意呢?"他又在对着宝剑唱歌,"长铗归来乎,无以家为",这个地方不能当作家啊。 我要是孟尝君,我都要生气。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帮不了我,我给你饭吃,你嫌没有鱼,给你鱼吃你说没有车,现在都让你住到五星级酒店,配了专车了,你说哪不像个家?难道还要我在东湖给你整一别墅,再配俩小秘?太过分了!牛啊!还不敢感叹,还得供着。 第一部分 第12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2) 孟尝君食客三千,每天都要好饭好酒,而且孟尝君还得跟他们吃的一样。古人吃饭,是分餐制,一人一份,席地而坐,说声吃,大家一起吃。 有一天,某士吃饭的时候,被安排在一个光线不太好的角落,看不清楚吃的什么东西,他就发脾气了,说:"是不是给我吃的不一样啊?"罢食。孟尝君赶快从座位上站起来,端着自己的盘子,过去说:"你看看,我跟你吃的一样啊。"当然他们也真有气节,这个士一看,孟尝君吃的饭菜,果然和自己一样,拔出剑来说:"对不起,我冤枉你了,我自杀。" 这些士他凭什么这么牛?我再举一个例子: 当时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士,叫田子方,他是魏文侯的老师。有一次,田子方坐的车和魏文侯儿子的车迎面对上了,因为路很窄,而且按照礼节,太子马上命令停车、回避,自己下车恭恭敬敬地走到田子方跟前,行礼:"先生好!"田子方不理睬、也不回礼,太子有点不高兴了,说:"田先生,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是荣华富贵的人有资格看不起别人呢,还是一无所有的人有资格看不起别人呢?"话说得很委婉,但实际意思是:一个穷兮兮的教书匠,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我呢。 田子方答道:"当然是一无所有的人有资格看不起别人,你们这些人,有不动产、有领地、有爵位、有财富,你们不敢看不起别人,你们怕丢掉国,丢掉家,你们有东西怕丢,而我们什么都没有怕什么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嘛。" 现在金融危机,谁最怕破产?老板!我什么都没有,我怕什么啊,但是我们有本事、有学问、有思想、有智慧,这些东西丢不了。再金融危机,再政治危机,我这一肚子学问,也危不了机,怕什么呢?我的这些本事、这些学问、这些计谋,卖给你,你用,那是你的福气;你不用,我换个地方。国家多得很,公司多得很,我不会跳槽啊?我们这些读书人,扔掉你们这些诸侯大夫,就像扔一双破草鞋,我根本不当回事。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就是读书人牛的一个原因。 第一部分 第13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3)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首先他们得有本事,他能够帮助别人。他去打理一家公司,能够让这个公司兴旺发达起来,他离开这个公司,这个公司就要垮台,他有这本事。另外就是当时的公司多,所以他可以自由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样一个盛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处于资产重组阶段,处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剧变的时期,有重大问题需要有人回答。第二点就是当时的知识界是自由的,他们言论自由。 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个既残忍又宽容的时期。 对谁残忍?对人民残忍。 对谁宽容?对世人宽容。 那个时期所有的执政者,所有掌权的人,对读书人、对知识分子都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一句重话都不敢说,相反倒是这些士人,不停地教训他们。 孟子周游列国,他所到之处享受的都是部长级待遇。 他到了齐国,某天准备去上朝,可那天,国王却派一个大臣去跟孟子说:"国王本想亲自登门拜访您,但因风寒不能前来,如先生愿屈尊上朝,大王愿意在朝堂上与您见面。"孟子一听,说:"对不起,我也感冒了,不去了。" 梁惠王是个很厉害的国王,他在掌权魏国的时候,魏国是很强大的,是大国。所以孟子训他,是有技巧的,他说话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设套。 他问梁惠王:"用刀子杀人和用棍子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说:"没区别啊,刀子杀人、棍子杀人,都是杀人。" 孟子说:"对,那么用政治杀人和用刀子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只好回答:"也没有区别,都是杀人。" 孟子说:"好,看看你,你的厨房里堆满了肥肉,马厩里饲养着肥马、好马,可是你的人民呢,脸上是菜色、地上是尸体,这就叫用政治杀人,这就叫做带领野兽来吃人。野兽互相残杀,我们都看不下去,何况你作为一个国王,你居然带着野兽来吃老百姓,你有什么资格当人民的父母?" 第一部分 第14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4) 一顿臭骂,梁惠王也只好不吭气了。 孟子跟齐宣王谈话,他装着聊天的样子,说:"大王,我有个朋友。在我出差之前,我把我的老婆、孩子都拜托给他了,我朋友说没问题,全包在他身上。可等我出差回来,我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你说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很简单,绝交啊。这种朋友你要他干什么。" 孟子说:"这种人该绝交,那比如说你手下有个官员,你把一个地方交给他治理,结果他把这个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这样的官员你该怎么处理呢?" 齐宣王说:"这好办,撤职。" 孟子说:"我明白了,不够意思的朋友就该与之绝交,不称职的官员就应该予以撤职,那如果一个国王不合格,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该怎么办呢?" 大家说怎么办?当然…… 但,你知道齐宣王怎么回答的吗?《孟子》记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谈其他的话题了。 孟子就是这么训人的,而且是不停地说。举个例子: 他对齐宣王说:"你怎么就不能做一个好国王呢?这很容易做到,你只要爱人民就行了啊。"还讲了很多很多的道理…… 终于有一天齐宣王不好意思了:"先生,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我做不到啊。" 孟子说:"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又没让你夹着泰山从北海飞过去,你怎么就做不到呢,有什么问题吗?"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不好意思,我贪财。 孟子说:"这没什么不对的,你可以爱财,你让老百姓也有钱,共同富裕那不行吗?" 齐宣王说:"你说得也对,可是我就是有病。" 孟子问:"你还有什么病?"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我喜欢美女。 孟子说:"这也不是问题,美女谁都喜欢,你和老百姓一起喜欢不就行了吗。" 齐宣王说:"我还是有病。" 孟子说:"我听说你喜欢音乐。" 齐宣王脸"唰"一下就变了:"寡人不喜欢古典音乐,喜欢流行音乐。" 第一部分 第15节:易中天: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15) 孟子说:"这没关系啊,流行音乐也是音乐,那你听流行歌曲的时候,是喜欢一个人听呢,还是喜欢和别人一起听呢?" 齐宣王说:"喜欢和别人一起听。" 孟子说:"那你在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你是喜欢和少数人一起听呢,还是和很多人一起听呢?" 齐宣王答:"当然喜欢和很多人一起听。" 孟子说:"这就对了,与民同乐!你用喜欢流行音乐的这个心理,去看待你的人民,你喜欢听流行音乐,别人也喜欢听流行歌曲,你们一起去听不是很好吗?你喜欢漂亮女人,你也要让你的老百姓讨上老婆;你爱财,也要让你百姓有钱,这不是很好吗?" 齐宣王点头称是。 可是他做了吗?没做。 孟子白说了。 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杨朱,他们的学术,在当时都没能实行。先秦诸子,最后也只有法家的思想被采纳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都说出了自己的主张,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墨子——"平等、互利、博爱"; 道家——"真实、自由、宽容"; 法家——"公开、公平、公正"; 儒家——"仁爱、正义、自强"。 正是这些主张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简单的词组里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以及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慢慢地体会和感受先辈们思想的精华之所在! 第一部分 第16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1) 楚汉战争启示录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楚汉战争发生在秦朝灭亡之后、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前。其中,"楚"是指西楚,西楚当时定都彭城(江苏徐州);"汉"指的是陕西秦岭以南的地方,是被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分封给刘邦的地方,当时叫"汉中"。所以,刘邦被称为"汉王"。楚汉战争实际上是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一场战争。 "楚汉战争"爆发的背景 "楚汉战争"爆发的大背景是秦朝的灭亡。刘邦和项羽都是在反秦斗争中崛起的,秦朝灭亡之后,楚汉两家进行了四年的较量,最后刘邦获胜,并建立西汉。 战争爆发的背景中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巨鹿之战"。巨鹿是今天河北省的平乡县,河北平乡在当时属于赵国。在这个地方项羽跟秦军的两大主力打了一仗。"破釜沉舟"就是从一仗流传下来的。 这一仗中,双方的战况是什么样子呢?我个人估算,项羽这一方带领的军队是五万人左右,而秦军有非常重要的两大兵团,一个是章邯,另一个是"长城军团"。 秦末农民大起义开始的时候,章邯的任务是负责建造秦始皇皇陵。战争爆发后,章邯就被起用了,章邯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秦军将领,他首先把攻入关中的陈胜、吴广的一支部队打败了。其中有支部队的将领叫周文。当时,周文军队号称百万,章邯打败周文后杀出函谷关,击败陈胜、吴广的军队,导致陈胜、吴广被杀。后来,他又打败了当时江南一带最强大的一支反秦武装——项梁集团,这是项羽的叔叔项梁领导的部队,后来项梁兵败被杀。 章邯在打败了陈胜、吴广和项梁的军队之后,又打败了魏国和齐国的军队,最后要解决的只剩下巨鹿的赵国军队。如果章邯把赵国军队这一仗再打败的话,那就意味着,整个天下的反秦武装差不多都被章邯消灭光了。所以,"巨鹿之战"非常重要,章邯当时带领的是20万军队。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修筑万里长城,蒙恬带领30万秦军主力驻守长城,这支军队很强悍,我们称之为"长城军团"。这个军团的主帅蒙恬在赵高、李斯和胡亥的合谋中被杀,后来,由一个名叫王离的副领导指挥。当时秦朝的军队大致的情况是这样:驻守在长城的是30万精锐军队,驻守在南越之地的还有50万军队,这是秦朝的两大主力。北方30万,南方50万。不过,南方的50万几乎没有用上,因为陈胜、吴广的起义把秦朝首都咸阳和南方军团的联系切断了,所以,南方那个50万军团没能回到中原作战。 第一部分 第17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2) 这时候,项羽的军队是多少呢?据我估计,由于他的叔叔项梁刚打了败仗,项羽的军队人数大概是5万,所以,"巨鹿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罕见的案例。战争的一方拥有三、四十万的总兵力,另一方项羽带领的楚军总兵力是5万左右,但这一仗项羽打赢了,他打得很漂亮。 《史记》记载他"破釜甑",意思是把锅给砸了;"皆沉船",意思是把船给沉了。然后,让每一个士卒带上三天的干粮,如果这三天打不赢,就没有粮食吃,没有粮食吃就必死无疑。这一套做法,刚好符合中国一部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的战略。 《孙子兵法》中讲到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讲的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就是把自己的军队逼到绝路上去。所以,"巨鹿之战"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也很干脆。他首先打败了章邯,然后,去攻打包围巨鹿的王离军团,最后把王离的军团彻底消灭,王离也被杀了。这就是楚汉战争爆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名声大振。项羽本来名不见经传,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不过是当时几千支反秦武装中的一支,在众多的反秦武装中,项羽并不出名,但"巨鹿之战"使项羽一举成名。 "巨鹿之战"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在于,这一仗不仅决定了秦朝的灭亡,而且是项羽登上历史舞台最关键的一步。这一仗结束之后,天下诸侯都为项羽所折服。此后,诸侯军归项羽统一领导,项羽做了诸侯联军的总盟主,统军40万。 "巨鹿之战"后,项羽和刘邦都入关了。刘邦比项羽早两个月,刘邦在公元前二零六年十月,项羽是在公元前二零六年十二月。其中的原因在于:项羽是在打硬仗,和秦军主力"啃骨头",刘邦是顺便"喝汤"。项羽把秦军的主力全部消灭了,所以刘邦没有遇到秦军主力,可以很顺利地入关。 入关之前,项羽和刘邦同属楚国。当时他们还在楚国拥立了一个楚王的后裔,叫熊心,作为楚王。熊心当时跟刘邦和项羽有一个约定,约定说"先入关者王之",就是说,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就做关中王。 第一部分 第18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3) 很明显,关中王应该是刘邦的。"楚汉战争"爆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邦早项羽两个月进入关中,按道理说,他应该做关中王,事先约定好的事情就要履约。但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立约的时候,两个人平起平坐,但这个时候,项羽因"巨鹿之战"发达了,他是40万诸侯联军的总盟主,是"男一号";刘邦才十万军队,充其量是"男二号"。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能做关中王吗?政治不讲是非,只讲实力和强弱,刘邦和项羽两个人,谁当皇帝是正义的?说不清。在刘、项之间,这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没有是非,所以,经常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政治无是非,政治只有强弱,谁强谁就当王,谁弱谁就当孙子,没有什么可说的。 经济也是如此,政治跟经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谁的实力强谁就是老大,别管它是不是跨国公司。 当今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对美国很不满意,觉得美国太霸道了,但是他就是横,你能怎么样?因为他强,他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说他非正义,但是你也无可奈何。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像当年"楚汉战争"一样,只讲强弱,不讲是非,所以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强大一些,原因就是世界政治格局跟历史一样。为什么我们要去读一点历史呢?因为历史跟现实是隔不断的,只有读懂历史,才能明白今天。反过来,你懂得了今天,再去读史你就会领悟到很多东西。 所以,刘、项之间,项强刘弱是个客观事实。项羽40万兵力,40万对10万。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但是以少胜多的战争属于非常态,有许多偶然性的因素。以多胜少属于常态,除非像李连杰这样的武功高手,一个人对好几个。但那个时代,冷兵器时代,40万人对10万人,可以肯定的是,项羽只要一出手,肯定能把刘邦给灭了,这是个客观事实。所以,进入函谷关以后,刘、项之间的矛盾升级起来。 这个矛盾激化得很厉害,是"楚汉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所以进入函谷关以后,两家就进行了一场较量。 第一部分 第19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4) 项羽实力强大,他分封天下,把天下分给18个诸侯王管理,自封为"西楚霸王",把刘邦封为汉王。当时给刘邦的封地就是今天四川东边的巴郡、西边的蜀郡。 刘邦心里很不高兴,都想跟项羽玩儿命。不过经萧何一劝,刘邦还是很识趣。他那10万要跟项羽玩,肯定玩不过人家,只好认了。所以,斗不过人家的时候,你就得认命。 但是刘邦当时还是很聪明的,他想了一个办法——行贿。现在"行贿"这个词儿太普通了,其实,在"楚汉战争"之前,就有"行贿"这个词了,中国历史上就有"行贿"的。第一个"行贿"的人是张良,张良把刘邦分给他的一大批金银珠宝送给了项伯,然后,刘邦也送了很多东西给项伯,贿赂项伯。贿赂的结果就是项伯跑到项羽那儿去说情。 其实,项羽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认不清谁是自己的敌人,不知道进入函谷关以后,他的敌人就是刘邦。 项羽太糊涂了! 项伯收了礼,替刘邦说话后,项羽就糊里糊涂地把整个秦岭以南的陕西划给刘邦。原来是巴郡、蜀郡,现在加上汉东郡得了三个郡,然后在南镇建都,就这样酿下了刘、项两家争霸的一个祸根。 刘邦心里很不服气,按说他应该做关中王,最后因为实力不如项羽,被项羽弄到汉中去了,他没有办法。除了刚才我们讲过章邯在陕西,陕西还有司马欣、董翳,这三个投降项羽的秦朝将领占据了整个关中,而且项羽把他们分别封为雍王、塞王和翟王。所以陕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叫做"三秦大地"。 为什么叫"三秦"呢?因为是三个秦朝大将的分封之地。直到今天,陕西还有个专门出版古籍的出版社叫做"三秦出版社"。这个"三秦"就因当时项羽分封而得名。 项羽自己要了9个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是36个郡,最后是41个郡,项羽自己就要了9个,而且把都国都建在了徐州。 项羽临走的时候,看见秦朝的咸阳宫太漂亮了,但他又不愿意留在关中建都,于是放了一把火烧了。据《史记》载,秦朝的咸阳宫殿烧了三个月,才算全部烧掉。 第一部分 第20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5) 为什么项羽不愿意建都关中呢?他有一个非常可笑的想法,就是一个人出名、有权以后,如果不回家乡,就好像在夜晚穿了一身新衣服,没人能看得见。 这是项羽说的原话,他觉得这太郁闷了,他要穿上新衣服回到他的老家,让他家乡的人看看我项羽今天风光了、发达了,所以,项羽就带领他的人回到了江苏徐州,徐州在古代叫彭城。今天的徐州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百货大楼,叫彭城大厦,另外,徐州今天还有一个戏马台,也是当年项羽留下来的遗迹。这样,这个天下就太平了。 此时,刘邦一直在找机会想把他失去的关中给夺过来,而且刘邦有更大的野心,他可不想在四川那个地方做四川王,他要当皇帝,要整个海内、整个天下都姓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楚汉战争"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这就是"楚汉战争"爆发的一个大背景。"巨鹿之战"使项羽的实力迅速扩张,成了天下的霸主。而刘邦应得的关中王没得上,但刘邦的目的不仅是关中王,而要天下。这样一来,刘、项之争就势在必行。 "楚汉战争"的经过 项羽在分封中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分封的时候有一个标准,从今天看,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他以人划线,凡是跟着他参加"巨鹿之战",追随他进入函谷关的人,一律得到封侯;凡是没有跟他打"巨鹿之战",没有和他一起入关的人都没有得到封侯。 按说,封侯是在凯旋之后,但项羽的封侯,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如果分封不当,有人就可能起来造反。 在这里我们插一句。刘邦当了皇帝后,有一天在宫殿里看见外面的将领们三个一人、五个一伙地发议论,刘邦就问张良:"大臣们在议论什么?"张良说:"他们都在讨论谋反。"刘邦吓了一跳,心想我刚当皇帝,为什么大将们就要谋反呢? 张良说:"他们跟你打了这么多年仗,都等着封官呢,你不封,他们就谋反。"刘邦说:"这封官总得论功行赏吧,现在谁的功劳大我都算不出来。可是等算出功劳后再封又等不及,怎么办呢?" 第一部分 第21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6) 张良给他出了一招,说:"你想想,有没有这么一个人,功劳不小,但是,第一,你最恨他有功;第二,你最恨他;第三,你恨他所有的人都知道,能不能找到这么一个人?" 刘邦说"有啊,这个人叫雍齿,他当年跟着我一块儿起兵,后来又背叛我,差点把我的整个部队给搞垮了;后来他又投靠我,因为他有功,我一直没有杀他。"张良说:"好,把这个雍齿当典型,把雍齿封了,只要把雍齿一封,军心都稳了。因为雍齿有功应当封,而且是你最恨的人,同时,你恨雍齿无人不知。只要把这个人一封,其他人都不担心了。" 果然,第二天刘邦下令封雍齿为什邡侯后,大家都安心了。其他将士想,如果连刘邦最恨的人都封了,咱们又没有得罪皇上,能不受封吗?于是军心安定下来。这是张良给刘邦出的计谋。 但项羽分封的时候,没有人给项羽献过计,因此项羽分封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有人折腾出动静来了,这是个山东人,山东即齐地,大家都知道,齐国曾经发生过历史上一件著名的事。田氏夺了齐国的江山,所以田氏后来成为战国后期的齐国王族,王族中有个名叫田荣的人很了不起,但他没有参加过"巨鹿之战",也没有追随项羽入关,所以田荣没有被封,项羽不封他,却另外封了三个秦王到那里。 田荣一生气,就把被封的齐王杀死,自己当王。这样一来,田荣在项羽分封结束后,第一个造反。田荣不但造反,还给刘邦写了一封信说,"你该做关中王,现在我造反了,你赶快动手,咱俩一东一西相互配合"。 这个做法很傻,刘邦拿到信后,派人把信送给项羽。刘邦这么做不是引火烧身,而是"引火烧人"。刘邦趁着田荣在山东齐地造反的机会,在秦岭以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领了整个陕西的关中。这等于田荣在东、刘邦在西同时造反。 两个人中,田荣是第一个造反的,刘邦是第二个造反的,不过刘邦是项羽更大的对手、更大的敌人和主要的敌人。 第一部分 第22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7) 田荣呢?田荣没有并吞天下的魄力,顶多是一个山东王。但是刘邦很聪明,他把田荣的信给了项羽,又加上一句"我只想做我的关中王,我把陕西一占,我就没事了。我不再想其他的了"。这样一来,项羽的军队进入齐地,到山东去了。项羽一到齐地对付田荣,刘邦的机会就来了,刘邦从陕西出了函谷关,见到项羽封的诸侯就给其写信,并在信上说"要么投降我,要么我灭了你"。这些人都很害怕刘邦,因为当时项羽是老大,刘邦就是老二,所以这些人都投靠刘邦了,刘邦带着56万人打到彭城,占领了西楚的国都。 这时候项羽在山东平定田荣的叛乱,陷在山东战场出不来。刘邦抄了项羽的老窝,占领了彭城,导致"楚汉战争"的爆发。"楚汉战争"的开始,就是"彭城大战"。战争爆发的时间是汉二年五月。项羽不让刘邦做关中王,但是刘邦出招更狠,他占领了项羽的国都。 刘邦到彭城来者不善。他有两个目的:第一,灭了项羽;第二,接走自己的家属。这些亲属包括他的老婆吕氏,即后来的吕后;他的儿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他的女儿,即后来的鲁元公主;他的父亲太公、二哥和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邦在没结婚前,先有一个大儿子叫刘肥,这些家属在沛县离彭城区200里地。但到了彭城后,刘邦却忘了接家属。 刘邦进入咸阳,走进秦始皇的宫殿后,在秦始皇的"席梦思"床上一躺,就舒服地睡着了。他从来没有睡过那么漂亮的床,躺在上面就不想下来,再一看秦始皇的宫殿里,美女如云。 大家读过《鸿门宴》都知道,范增曾对项羽过,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这两句话讲的是刘邦有两大特点:第一,贪财;第二,好色。进入咸阳后,他就想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但是,来了一个比他更厉害的项羽,他眼睁睁地看着项羽把秦宫里的珍宝和美女全端走了,自己啥也没得着,憋了一肚子火。这次到彭城太好了,项羽去打仗了,但美女和珍宝都在,刘邦乐了,所以顾不上接家属。 第一部分 第23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8) 但他没有来得及去接,项羽就杀回来了。两人第一次交兵,项羽带了3万军队,刘邦是56万军队。项羽绕过彭城重点布防的东部、北部,然后派了重兵绕到彭城西边,也就是今天江苏徐州的西边,安徽的萧县,离徐州60里地。在萧县那个地方,项羽用3万骑兵对刘邦的56万军队突袭,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最后刘邦的56万大军溃散。十几万人被杀,十几万人在逃命时掉进河里淹死了,还有十几万人逃得无影无踪,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围住。但这时来了一场沙尘暴,把项羽的军队刮走了,刘邦趁机逃走,逃得很狼狈,这一仗是"楚汉战争"的爆发。 这一仗结束后,刘邦从徐州经过商丘、开封、郑州,一直向西,退到河南的荥阳,在那里组织起一个有效的防御。因为刘邦了解河南,知道荥阳这个地方,是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山脉的分界线。荥阳以东,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荥阳以西,是丘陵山脉。在荥阳,刘邦与项羽对峙了28个月。在这28个月中,刘邦和项羽打,刘邦是屡战屡败,好几次都是很狼狈地逃出荥阳。 第一次逃出荥阳,是因为他让手下的一个叫纪信的大将(读《鸿门宴》的时候,就有描述)穿上自己的衣服,又在荥阳抓了2000个老百姓,只要女人、不要男人,让她们穿上汉军的衣服,用车拉着一个假刘邦出来诈降。项羽的军队原来包围着荥阳,听说刘邦开东门出来投降,北门、西门、南门的人都到东门来了。结果,刘邦趁这个机会打开西门,只带着一个车夫溜出去了,项羽抓住假刘邦后很生气,就把他烧死了。 第二次更惨,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了,他带了一个人,渡过黄河,跑到韩信的大营中,那时韩信正在睡觉,他拿起韩信的兵符,说,这20万大军归我了。因为他是"大老板",所以他夺了"小老板"的兵,韩信也没有办法,他带着韩信的20万军队与项羽打。这就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当皇帝,誓不罢休。28个月里,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第一部分 第24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9) 当然,28个月后,刘邦手下大将韩信消灭了黄河以北的魏国、赵国、燕国、齐国,把黄河以北的项羽分封的诸侯国全给灭了,这下形成了对项羽的包围,所以项羽再攻打荥阳就没有意义了。项羽从荥阳撤回安徽的途中,只剩了10万军队,刘邦带20万军队追击,可反被项羽带10万军队打得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刘邦的20万人还打不过项羽10万军队,最后还是把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人调动起来,合围项羽。在垓下才把项羽打败,所以"楚汉战争"经历过了爆发阶段,僵持阶段,还有后面的尾声,最后是以刘邦胜利、项羽失败告终,这就是"楚汉战争"大致的经过。 "楚汉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楚汉战争"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呢?我想讲这么几点: 第一,政治非常重要,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项羽最后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刘邦政治上表现得非常成熟,而项羽在政治上表现得非常幼稚。 当然,这与两个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他们同时起兵反秦的时候,项羽还是24岁的小伙子,而刘邦已经48岁了,刘邦比项羽整整大24岁,几乎是两代人了。所以,在阅历上、政治经验上,项羽明显不如刘邦。 在学术界,一般给刘邦三种称呼:第一,流氓;第二,无赖;第三,痞男,即小痞子。大家这么称呼他,自有其道理,刘邦有很多缺点,比如爱骂人,《史记》对他的称呼有三种,开始叫沛公,后来叫汉王,最后叫高祖。司马迁写道,"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就是说刘邦张口就骂人,不骂人就不张口,甚至把他女婿骂得狗血喷头,最后导致他女婿手下的人要谋杀刘邦。我们说他无赖也有道理。关键时刻,临门一脚把儿子、女儿踹下去,一般人能做到吗?很多父母爱护子女胜于爱自己,但刘邦就不这样。 再举个例子,刘邦对他爹跟对他女儿是一样的。在28个月的刘、项僵持阶段,因为分不出胜负,项羽无可奈何,于是搞了一个大油锅,里面是一锅热开水,然后把刘邦的爹往上一架。"不投降就把你爹扔到锅里给烹了"。项羽这一招非常不高明,因为两军打仗,烹人家爹干吗?把人家爹扔到锅里煮成肉汤,这算本事啊?这叫流氓行为。但是项羽没有想到,他这个"小流氓"遇到了刘邦这个"老流氓",他就不灵了,刘邦三句话就把项羽说得没招了。 第一部分 第25节:王立群:楚汉战争启示录(10) 这三句话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请分我一杯羹。"翻译过来就是说:我爹就是你爹(这是流氓语言,我爹跟你爹能一样吗)你要把你爹煮了,我跟你一块喝汤。就是说,就算把他爹煮了,他也无所谓;他子女死了,他也无所谓。他对什么有所谓呢? 皇帝的宝座,这才叫大政治家,封建帝王就这样的本质。三句话一出口,项羽就愣到那里了,项羽是贵族之后,他的祖父项燕,他的叔叔项梁,都是楚国名将。项羽是世代将门的贵族,所以不会"耍流氓",耍了一次,还赢不了,他没招了,最后还是项伯打了一个圆场,说,这
/
本文档为【楚汉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