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2011-03-07 3页 pdf 1M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1237

暂无简介

举报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广 东 化 工 2006 年 第 10 期 · 52 · www.gdchem.com 第 33 卷 总第 162 期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臧健 1,吴怡祖 2 (1.常州纺织服...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广 东 化 工 2006 年 第 10 期 · 52 · www.gdchem.com 第 33 卷 总第 162 期 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臧健 1,吴怡祖 2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纺化系,江苏 常州 213164;2.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介绍了手性扁桃酸的各种拆分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手性苯甘氨酸丁酯为拆分剂的方法操作简单、收率较 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拆分;手性;扁桃酸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solution of Chiral Mandelic Acid Zang Jian1, Wu Yizu2 (1. Departement of Textile Chemistry,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 2. Departement of Chemist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methods in resolving of chiral mandelic aci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of each of them are discussed here. The method of using optically active phenylglycine butyl ester as resolution agent can obtain the higher yield,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So it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 resolution;chiral;mandelic acid 扁桃酸(Mandelic acid)即 α-羟基苯乙酸(MA),是一种有 着广泛用途的化学中间体。它可以合成血管扩张剂-环扁桃酯、 尿路消毒剂-扁桃酸乌洛托品、镇痉剂-扁桃酸苄酯等药物[1]。光 学活性的扁桃酸具有很好的生物分解性,是目前最受瞩目的酸 性光学拆分剂。它的左、右旋体结构式分别如图 1 中的 1-1a、 1-1b 所示。 OH O OH OH O OH S-(+)-扁桃酸 R-(-)-扁桃酸 S-(+)- Mandelic acid R-(-)- Mandelic acid (1-1a) (1-1b) 图 1 酸性光学拆分剂的结构式 光学活性的扁桃酸不仅可使多数外消旋体胺类和氨基酸类 经非对映体异构盐形成法进行光学拆分,而且它本身又可用于 一些药品中间体,如 R-扁桃酸用于头孢菌类系列抗生素-羟苄四 唑头孢菌素的侧链修饰剂[2]。目前国际市场上光学活性的扁桃 酸需求约以年均 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热点的精细化工中 间体[3],光学活性扁桃酸主要是用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盐拆分法 来制备。 1 手性扁桃酸的拆分方法 1.1 以辛可宁、(+)-α-甲基苄胺、麻黄素作为拆分剂 早在十九世纪末,Mckenzie 等就使用辛可宁作为拆分剂来 拆分扁桃酸,他们使用等当量的辛可宁在水溶液介质中进行拆 分。为了加快结晶速度,过程必须接入晶种,但为了提高产品 的光学纯度,有必要进行重结晶,这样大约得到 80%的非对映 异构体[4]。 David 等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拆分溶剂不会对拆分有很 大的影响,但当非对映体结合溶剂考虑时,就会对拆分过程有 [收稿日期] 2006-07-17 [作者简介] 臧健(1977-)男,江苏宜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化学及精细化学品合成方面的研究。 2006 年 第 10 期 广 东 化 工 第 33 卷 总第 162 期 www.gdchem.com · 53 · 影响,一般会选择使非对映异构体易结晶出来的溶剂。他们考 察了不同的溶剂,发现用辛可宁作拆分剂时,饱和的醋酸乙酯 水溶液为最佳拆分溶剂。他们用等摩尔的消旋扁桃酸和辛可宁 在醋酸乙酯的饱和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反应后,冷至室温,生成 白色结晶物,抽滤出来后干燥,有 73%的收率和 61%的光学纯 度。用 2~5 mL HCl 处理后用二乙醚 30 mL 萃取,蒸去溶剂, 得到旋光性的扁桃酸[5]。 Ingersoll 等用(+)-α-甲基苄胺作拆分剂与 DL-扁桃酸在水溶 液中加热反应后,冷却得到的结晶体用四份水三次重结晶后, 得到满意的光学纯度,有 86%的收率。结晶体用盐酸处理后用 乙醚萃取抽提,脱去溶剂乙醚后的固体用水重结晶,经过活性 炭的脱色后,得到的晶体的熔点和旋光度和文献的报道的比较 接近[6]。 Roger 用麻黄素作拆分剂在乙醇溶剂中反应,总共会得到 85%的非对映(立体)异构体[7]。 受限于以上拆分剂的价格,又由于辛可宁、α-甲基苄胺、 麻黄素的分子量较大,等当量反应时所需量较多,所以不能大 量使用。而且麻黄素受药品管制也是不利方面。 1.2 以 L-苯丙氨酸甲酯、手性苯丙氨酸、苯甘氨酸丁 酯作为拆分剂 Wong Chi-Huey 报道了用 L-苯丙氨酸甲酯作为拆分剂,从 结晶物中得到了 R-(-)-扁桃酸,从母液中回收了 S-(+)-扁桃酸, 收率和光学纯度都比较高[8]。 Ryoichi 等用外消旋的扁桃酸和光学活性的苯丙氨酸溶于 水或别的溶剂,如低碳醇、低脂肪酸等溶剂中。为了加强起始 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必须在溶剂中加入一些酸,如乙酸、硫 酸等。把混合物升温至 70℃~72℃后,得到溶液,缓慢冷却至 35℃,得到 1∶1 的 L-(+)-扁桃酸。L-(-)-苯丙氨酸混合物晶体, 用 NaOH 处理后得到光学纯度为 98.4%的 L-(+)-扁桃酸,从滤 液中得到了 D-(-)-扁桃酸[9]。由于在拆分溶剂中加入了酸液,增 大了后续萃取的处理难度,使整个过程的收率不高。 美国专利 US4322548 使用了相对便宜的拆分剂:左旋或右 旋的苯甘氨酸的烷烃酯(如 D-(-)-或 L-(+)-苯甘氨酸酯或它的盐 酸盐作为拆分剂与 DL-扁桃酸反应),最后得到高收率和高旋光 纯度的扁桃酸,并且这些拆分剂被证明是低毒的,它克服了以 前拆分方法技术上的缺点[10]。具体操作如下:苯甘氨酸丁酯(或 它的盐酸盐)与 DL-扁桃酸反应后抽滤结晶物,根据 HCl 的使 用量,用碱来中和,一般使用水作为合理、经济的拆分溶剂, 反应温度为 0℃~35℃之间。用不溶于水的溶剂如甲基叔丁基 醚、乙醚、甲苯、CH2Cl2 把拆分后的扁桃酸抽提出来。 1.3 以 D-(-)-2-氨基-1-丁醇作为拆分剂 德国专利 DE 2733425 报导了化学拆分扁桃酸的方法,用 D-(-)-2-氨基-1-丁醇溶于水或低碳脂肪醇或丙酮中,与扁桃酸反 应,生成非对映立体异构体盐而分离。从结晶体中得到了 R-(-)- 扁桃酸,而从母液中得到了 S-(+)-扁桃酸[11]。 美国专利 US 4259521 详细描述了用光学活性的 2-氨基-1- 丁醇为拆分剂拆分消旋扁桃酸的过程,并且作了相应的改进[12]。 拆分过程包括:(a)旋光的 2-氨基-1-丁醇在水中(或低碳醇、或 它们的混合物)与消旋的扁桃酸在 20℃~60℃间反应,形成旋 光的扁桃酸酯盐,有如下的分子式: O OH O H2N OH CH2CH3 _ + (b)却反应溶液,结晶分离出旋光的扁桃酸酯盐;(c)分离出 的扁桃酸酯盐溶于水中,在 50℃至 90℃间蒸馏出任何残留的醇 类;(d)用无机酸酸化无醇的混合水溶液,调 pH 为 0.5~1.2,以 产生旋光的扁桃酸;(e)冷却反应物-5℃~5℃,得到旋光的扁桃 酸。最后 D-(-)或 L-(+)扁桃酸的全部收率为理论收率的 75~ 85%,可用水重结晶以纯化产品。但是旋光性 2-氨基-1-丁醇价 格昂贵,因此也不适合商业应用。 1.4 以色谱柱拆分 七十年代有文献报导了 DL-扁桃酸附载在旋光聚合物载体 上,用色谱柱分离或离子交换来拆分[13]。选择的载体经过旋光 性的胺的处理,但是发现这些反应并不完全,并且只有相对比 较低的收率,因此还不能用于商业生产。 1.5 生物发酵拆分 日本专利 JP57198097 报导了以苯甲酰甲酸为底物,用乳酸 杆菌或 Pediococcus 在 30℃下发酵 24 h,用乙酸乙酯萃取后, 以正己烷和丙酮(V/V,3/1)的混合溶剂在硅胶柱上提纯,最 后得到无色的结晶物 S-(+)-扁桃酸[14]。由于消耗了一半的原料, 因此收率比较低。 2 结论 通过对不同手性扁桃酸拆分方法的比较、,可知用光 学活性的苯甘氨酸丁酯作为拆分剂来拆分扁桃酸是一条可行 的、经济的路线。通过小心控制拆分条件,可提高整个产物的 收率。 参考文献 [1]刘良.扁桃腈和扁桃酸的技术进展[J].精细化工化纤信息通讯,2002,(1): 6-6. [2]江沈生.旋光性扁桃酸[J].沈阳医药,1992,7(1):31-33. [3]张楠.手性化合物扁桃酸开发前景广阔[N].中国化工报:2002-02-21. [4]Mckenzie A,M A ,Sc D.Contribution to the Chemistry of the Mandelic Acids [J].J.Chem.Soc.,1899,(75):964. [5]David K,Agnes N,Maria A,et al.Optical Resolution of Mandelic Acid by Cinchonine in Different Solvents[J].Tetrahedron:Asymmetry,1994,5(3): 315-316. (下转第 36 页) 广 东 化 工 2006 年 第 10 期 · 36 · www.gdchem.com 第 33 卷 总第 162 期 8 展望 目前人们对机械力化学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学术讨论阶段, 未来应加强深入的理论研究,同时在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型, 将研究结果从特殊点延伸到普遍意义[17]。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材 料改性、提高能量利用率等应用研究,使机械力化学的研究成 果尽快转化为新研究与的手段;研发出效率更高的粉 磨设备,更好的发挥机械力化学的优势,开拓更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赵中伟,赵天从,李洪桂.固体机械力化学[J].湖南有色金属,1995,(3): 44-48. [2]李竟先,黄康明,吴基球.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中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基 础研究及征技术[J].硅酸盐学报.2002,10:142-144. [3]杨南如.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Ⅰ) [J].建筑材料学报.2000,03:19-25. [4]殷海荣,武丽华,陈福.机械力化学合成纳米晶体的研究[J].化工新型 材料,2005,09:36-38. [5]吴其胜,张少明,方莹,等.无机材料机械力化学研究进展[J].材料科 学与工程,2001,03:137-142. [6]盖国胜,樊世民.陶瓷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作用[J].中国粉体 技术,2000,10:106-109. [7]卢希龙,卢迪芬,陈森凤,等.机械力化学在纳米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 用[J].硅酸盐通报,2004,06:66-70. [8]秦景燕,王传辉.超细粉碎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J].矿山机械,2005, 10:6-8. [9]徐红梅,陈清,蔡建国,等.机械力化学的原理及应用[J].长沙航空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47-50. [10]丁浩,卢寿慈.矿物粉体机械方化学改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国外金 属矿选矿,1996,09:14-19. [11]任强,武秀平,朱振峰.机械化学制备陶瓷及复合材料粉体的研究进展 [J].中国陶瓷,2003,10:1-4. [12]陈鼎,严红革,黄培云.机械力化学技术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2003, 03:294-297. [13]罗驹华.非金属矿物粉体机械力化学研究进展[J].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4,11:5-7. [14]C.Suryanarayana.Mechanical alloying and milling[J].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001,46:1-184. [15]杨南如.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Ⅱ) [J].建筑材料学报.2000,03:93-97. [16]吴其胜,张少明,刘建兰.机械力化学在纳米陶瓷材料中的应用[J].硅 酸盐通报,2002,2:32-35. [17]宋晓岚,邱冠周,杨华明.超细功能粉体的机械化学合成研究进展[J].金 属矿山,2004,7:25-30. (本文文献格式:荣华伟,方莹.机械力化学研究进展[J].广 东化工,2006,33(10):33-36.) (上接第 32 页) [25]梁丽芸,蓝仁华,陈焕钦.增塑剂和助溶剂对乳胶漆性能的影响[J].合 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4,33(2):14-16. [26]一种硅丙涂料[J].化学建材.2005,21(4):61. [27]胡桐记,高才,周国燕,等.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J]. 制 冷学报,2005(3) . [28]B.文德奥蒂,B.弗莱格.基于1,3-丙二醇且含有唑类衍生物的燃料电池 冷却系统用冷却剂[P].CN1726269,2006. [29]李新明,郝健.一种祛斑美容霜及制作工艺[P].CN1413573,2003. [30]纪聚顺.透明香皂的研制[J].应用化工,2002,3l(4):45-46. [31]穆赫塔尔.伊米尔艾山,艾尔肯.吐尔逊,吐尼莎古丽.阿吾提.β- 卤代-1,3-二恶烷衍生物的合成与表证[J].新疆大学学报,2002,(4):460-462. [32]H.B.孙卡拉,L.E.曼泽尔.聚三亚甲基醚二醇及其共聚物的制备 [P].CN1411482,2003. [33]郭祥峰,陈华群,贾丽华,等.氯乙酸二元醇双酯合成[J].化学世界, 2002(4):205-207. (本文文献格式:冉华松,王崇辉,杨翔华,等.1,3-丙二醇的 应用与市场[J].广东化工,2006,33(10):29-32.) (上接第 53 页) [6]Ingersoll A W,Babcock S H,Burns Frank B.Solubility Relationships among Optically Isomeric Salts. III . The Mandelates and Alpha-Bromocamphor -Pi-Sulfonates of Alpha-Phenylethylamine and Alpha-Para-Tolylethylamine [J].J.Am.Chem.Soc.,1933,55(1):411. [7]Roger R . The Resolution of r-Mandelic Acid with (-)-Ephedrine [J].J.Chem.Soc.,1935,1544. [8]Wong Ch H . The Resolution of RS-Mandelic Acid [J]. J.Chin.Chem.Soc.(Taipei),1979,26(2):75-78. [9]Ryoichi H,Hiroaki O,Yasuhisa T.Optically Active Mandelic Acid[P].JP: 61115052,1986-05-02. [10]Kesslin G,Kenneth W K.Resolution of Racemic Mandelic Acid [P].US: 4322548,1982-03-30. [11]Wolfgang D , Horst S . Chemical Separation of Racemic Mandelic Acid[P].DE:2733425,1979-01-25. [12]John K,S Yu Ch.Resolving DL-Mandelic Acid[P].US:4259521, 1981-03-31. [13]Blaschke G.Chromatography of Racemic Mandelic Acid on Polyacrylic Esters and Amides of Optically Active Ephedrine Derivatives[J].Chem.Ber., 1974,(107):237-252. [14]Kanegaf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 Ltd ., Japan . L-(+)-Mandelic acid[P].JP:57198097,1982-12-04. (本文文献格式:臧健,吴怡祖.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 [J].广东化工,2006,33(10):52-53.)
/
本文档为【手性扁桃酸光学拆分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