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意犹未尽的言说_对师陀_果园城记_的接受研究

2011-05-14 3页 pdf 189KB 7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5834

暂无简介

举报
意犹未尽的言说_对师陀_果园城记_的接受研究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12月(下旬)第07卷第36期 第161期总 122 1 接受局面的打开 2 接受的历程,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提及师陀《果园城记》的接受,作为目前我们所能看 到的最早的对其的评论文章,是唐迪文于1946年7月12日发 表在上海《大公报》上的一篇名为《果园城记》的文章, 揭开了《果园城记》审美接受的历史帷幕。唐迪文的论断 “浓郁的地方色彩”、“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投影” 以 及将师陀的《果园城记》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何其芳的 还乡杂记进行比较,亦为后来接受者们多角度、开放性的 阐释《果园城记》搭...
意犹未尽的言说_对师陀_果园城记_的接受研究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12月(下旬)第07卷第36期 第161期总 122 1 接受局面的打开 2 接受的历程,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提及师陀《果园城记》的接受,作为目前我们所能看 到的最早的对其的评论文章,是唐迪文于1946年7月12日发 在上海《大公报》上的一篇名为《果园城记》的文章, 揭开了《果园城记》审美接受的历史帷幕。唐迪文的论断 “浓郁的地方色彩”、“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投影” 以 及将师陀的《果园城记》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何其芳的 还乡杂记进行比较,亦为后来接受者们多角度、开放性的 阐释《果园城记》搭建了一个思维起点和延伸平台,乃至 于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钱理群等人是将“沈从 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芦焚的 河南果园城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 一起作为 京派小说“所显现的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来将师陀的 《果园城记》载入文学史的。仅仅从地域特色、“乡村中 国”的角度来描述《果园城记》的艺术水准的话显然不 够,但是这种鲜明的外在标识无疑是切入《果园城记》审 美接受的期待视野的最佳途径。纵观《果园城记》的接受 和阐释史,本文拟以从《果园城记》出版以来,探讨不同 接受视域间的切入、中断、转换、拓展等之间的关系,以 期对《果园城记》新的对话的产生有所推进。 1946年5月,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由上海出版公司 出版。文艺复兴编者介绍说:“师陀即名芦焚先生,其作 品成就之高,早有定评。《果园城记》是他最得意的短篇 结集,优美深刻,得未曾有;纯净、凝练、透明,仿佛闪 光的水晶。” 作品出版以后,并没有出现畅销和评论的热 潮,这时候仅仅产生两篇评论,一篇是上海《文汇报》刊 登的一篇署名为“丽”的评论文章《果园城记》,但这篇 文章现已无从查找。另一篇就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 评论文章是唐迪文于1946年7月12日发在上海《大公报》上 的一篇同名评论文章《果园城记》。唐迪文以自己直观的 阅读感受对《果园城记》进行感悟式的鉴赏,将师陀的 《果园城记》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何其芳的还乡杂记进 行比较,认为它是“一篇朴素的诗”,“冲淡的,洗练 的,深沉的”。 “情感上对故乡小城、对乡土的依恋与理 智上对果园城本质的深刻体察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矛盾,于 是在作品中体现为在和缓的笔调下唱出的一曲苍凉挽 歌。” 《果园城记》的接受在单向的欣赏中被感悟式的打 开,并给文章定下了荒凉、深沉的基调。 在接下来的三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时代语境的阻 隔,使得《果园城记》的接受视域一度中断,几乎没有出 现任何对于他的专评。直至1979年,由香港友联出版社和 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海外学者夏志清的《中国 现代小说史》专章评论了师陀,使得师陀和沈从文、钱钟 、张爱玲一样由长期的“雪藏”而重新“浮出历史的地 表”,但夏志清的注意力和兴趣似乎在《结婚》。但也是 从这个时候,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文本的期待视野得以 扩展,多元化的接受格局成为可能。 与唐迪文相同的是,尹雪曼也是将师陀与艾芜、沙汀等 一批“作品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的作家比较中切入的。 但她并不拘泥于文本传达的情感气息和悲凉的基调,而是对 《果园城记》采取了文本式的细读,指出了小说刻画的几种 典型人物形象。还注意到“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果 园城镇本身”, “小城本身依然是我行我素,依然是‘活 在昨天’里的小城”。 并且她还不无遗憾地指出:“倘若 他在对日抗战期间,仍继续他以往乡土作家的风格,走纯人 性路线,相信他后来的成就,必然更为可观。” 无独有偶,同样是从文本细读出发,但是从作家的思 想气质和哲学理论的角度来感知文本的艺术价值,钱理群 跳出了将《果园城记》拘泥于“乡土化”、“地方特色” [1] [2] [3] [1] [4] [5] [2] [5] [5] [5] 意犹未尽的言说 ——对师陀《果园城记》的接受研究 摘 要:《果园城记》的接受从最初的一篇文章定基调(唐迪文的一篇《果园城记》的评论文章对其进行了感悟式的阐 释),完成了《果园城记》最初的定位工作。但接下来三十多年的沉寂却使得原本可以拓展的期待视野一度被终止,呈 现出接受视域真空化的局面,中断了进一步交流和延伸的可能。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和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 介,文本的重新阐释成为可能,《果园城记》的多元化接受格局迅速打开,许多尚未阐释的空间很快得到填补。但是, 新时期《果园城记》的接受并没有充分展示《果园城记》的多向视野,较多受到时代风向标的影响,一些富有启迪意义 的创见仅被感悟式的提及缺乏深入交流的可能,致使一些尚待展示的问题自然被搁置。 关键词:师陀;《果园城记》;接受;接受视域 张亚男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4)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 2008-11-25 2008-12-24 张亚男(1984 ),女,汉族,河南洛阳籍,硕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小说。 教育与人才 123 的圈子,进一步认为《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但不 仅仅是代表作。“果园城”里“更浸透着他的理想追求, 他的哲学感悟,他的审美情感和他的性格力量”。 他发现 了:①果园城人的“凝望”神态, 凝神远望”的神态下鼓 动着这“飞”的欲念,飞”的意象是表现着一种时代的民 族的冲动的。 ②认为《果园城记》里的人物都是“跋涉 者”。 这些“跋涉者”惊心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产生的亚 细亚生活方式”——“一种历史的惯性力量”,“一种停 滞不变的惰性‘文化’” ,这是论者对“果园城”的独特 发现。在作家痛快淋漓地书写他的跋涉者时,钱理群认为 作家“自身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气质发挥到了极致”, 由此产生的魅力“既是艺术的,也是人格的” 。男女主 人公在人生的跋涉中,为幻灭,为不安困扰得身心交瘁 时,却又不知道该忘哪儿去,进一步析出“浪漫主义激情 由此而获得了悲凉的底蕴” 。③钱理群在对其的解读中, 认为“‘时间’才是这座小城的真正主宰”。 循着“时间”这一维度,杨义则不同意钱理群的“时 间将会证明:生命是美好的,并且永存” 观点,而认为在 中古风气犹存的果园城中,时间“扮演着非常尴尬的悲喜 剧角色,人们对它漠不经心,与世无争地消磨着人的锐气 与青春” 。针对《果园城记》中“时间”所传递出的不同 的哲学观指向,游修庆发表了一篇《时间意识和面向时间 的生存姿态——师陀<果园城记>意蕴探讨》 的文章,力 图重构并修正文本的接受视野。从时间意识和面对时间的 生存姿态的角度来解读,他认为,“人们恐惧时间, 一方 面是恐惧时间(这个时间具有抽象意义) 的‘不变’,另一 方面, 人们又恐惧时间的‘变’。这个时间是具体的,它 和具体的人事物相连,它的流失伴随着青春的浪费, 生命 的消逝” ,进一步了“时间意识”、“变与不变的清 醒和恐惧” ,从而提出了“向时间而生”的生存命题,从 现代性的角度将绵延在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中的这一精神 特质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境界,“时间意识”从古至今都留 存于人的心中, 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马俊江则进 一步从时间意义和空间意义上将《果园城记》解读为“游 子返乡结构”,“以果园城为象征,师陀参与着现代作家 对民族文化与命运的深刻反省。” 对于游修庆和马俊江对《果园城记》中“参透着作者 对民族文化和命运深刻反省”的阐释,罗炯光等人则试图 从比较的视野中寻找契合点。罗炯光将师陀的《果园城 记》与萧红的《呼兰河传》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上的比较研 究之一来进行解读 ,他认为,第一,萧红较多关注生存 形态与生命价值,而师陀的兴趣主要放在人物命运与生活 态度上。《呼兰河传》的思想内核就是要写出:走上觉醒 和反抗前普通中国人世代经历的人生,揭示病态人生、病 态心理的形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果园城记》让我们 品尝了人生无可逃遁的苦涩。让我们赏识了人生本身所包 含的悖论。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人生真实而荒诞的遭际:离 去—归来—再离去。第二,他认为果园城和呼兰河是“泛 指”,它们是“有生命、有性格的旧中国一切小城的代 表” 。袁楠却认为,“果园城”出离了纯粹的个人经 验,成为“故乡”或“中国”的缩微形态。”“隐含着对 于重建人类文化和寻找永恒价值的希望,它以苍老的诗意 与讽刺书就了中国乡村历史的独特话语” 。马大康从文 化冲突、命运观念和感伤色彩三个方面将师陀的《果园城 记》和都德的《磨坊文札》进行比较解读,得出“在逝去 的时代里,人类对因文化冲突而生的悲哀,特别是面对命 运而生的悲哀的体验是共同的,”的结论。 与此同时,对《果园城记》用新的批评理论和模式来 感知其艺术魅力之路也同步展开。王欣和梁素芳不囿于钱 理群独创的“跋涉者”形象,从性别的角度对“果园城” 中女性和男性形象进行了解读。王欣将《果园城记》里的 女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受传统礼教影响认命而不争的女 性,一类是聪慧多情,身在小城,心中涌动不羁梦幻的女 性,一类是灰色女性。梁素芳将《果园城记》里的男性也 分为三类:一类是阿嚏形象—快乐的废物,一类是理 想者的悲剧命运,一类是豪绅巨族的厄运。认为果园城是 “失乐园”,无论谁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李春红则抛 开文本的社会文化价值深刻与否,独从语言学的角度对 《果园城记》的语言进行了专门的解读,她将《果园城 记》的语言策略概括为“泛指”和“浓缩”,独特的语言 策略成就了《果园城记》独特的艺术风格。至此,《果园 城记》的多向度接受格局已经有效形成。 《果园城记》在半个多世纪里被接受者从不同的角度予 以解读,这种阐释接受局面的产生固然与文本本身的艺术魅 力有关,同时,接受者所处时代的主流批评方向和社会话语 背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初唐迪文从乡土地方特色以 及浓郁的感情角度对《果园城记》进行阅读感悟式的鉴赏, 一方面与40年代乡土小说的成熟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作为 “李健吾的传人”,偏重于印象式批评鉴赏也有关。到了 80年代,刘增杰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师陀进行了系统的评 价,这就与新时期初期重新评判历史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钱理群、杨义等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果园城记》重新 评判,挖掘文本背后的民族性格,反思传统,这当然与寻根 文学的余波和文化热的兴起不无关系。这种接受视域的转换 随之带来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进而将《果园城 记》放进整个文学史的传统去考察他对民族性格和命运进行 思考的价值。随着文学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和各种新的批评模 式、西方哲学观念的大规模接受,《果园城记》的多元化接 受格局也就有效形成。由此可见,《果园城记》的接受过程 与整个文学史的的递进、律动过程是休戚相关的,接受视域 切入的不同,对文本的文学的价值关注也会有所变化,文学 史上大的变动和话语背景都在影响着对其接受视域的切入、 中断、转换和拓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果园城记》的接受并没 有充分展示《果园城记》的多向视野,一些富有启迪意义 的创建仅仅被提及而没有被深入的交流,终止了进一步交 流和延伸的可能,诸多尚待展示的问题自然被搁置了起 来。例如,《果园城记》是由18篇相互独立而又前后勾连 的短篇小说组成的,这些又在作者叙述的统领之下隐隐地 串成一气,就不单单是“善于操作叙述角度,”“讲究叙 [6] [8] [10] 10 [6] [6] [6] [6] [6] [6] [6] [6] [7] [8] [8] [8] [9] [ ] [11] 3 接受的盲区及有待拓展的问题 的最佳例句。教师在熟悉影片内容的基础 上选择一些出现率较高的典型疑难词句,并结合影片台词 讲解一词多义双关语、歧义句的方法,以这些词句为依托重 点讲解,使学生感到印象深、学得活、记得牢。 导入传说典故,体会原汁原味。许多流传久远的传说 故事、文学典故已融入日常英语中,丰富了语言表达。适 当选取影片台词中的传说典故简要讲解能使学生体会异域 文化传统的内涵并感受语言的情感色彩。 放映后的赏析导视是视听的升华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 效益,重点放在欣赏经典段落、分析精彩对白、探讨影片 得失上,有以下几中教学模式。 电影评论(film review)的口语练习。针对具体作 品,教师对影片内容、情节、主要人物性格、影片的语言 特色、演员的表演得失设置一些模版问题。学生可以根据 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评论,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口语的 输出能力。 口语表达和小组讨论。当了解整部影片的内容后,教 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感兴趣的情节进行模仿或改编, 用角色 表演和英语小品的形式再现影片的精彩片段。 这样,学生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这有助 于改进学生的语音、语流、语速, 提高口语听说能力。 文 化对比法。电影的每个画面,包括人物的台词、手势、服饰 等,都在向观众传播文化。学习者从中可以了解英语民族的 信仰、价值观等。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的差别,加深对目的语的理解。例如电影《百万英镑》中,可 让学习者比较西方对金钱及爱情的观点与本民族观点的异 同、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服饰打扮和礼节的异同等。 综上所述,原声电影是外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手段,既 增强了学生兴趣,又克服了常规教学中视、听、说脱节的 弊端,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的 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熟悉影片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利 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片段,需要教师反复认真备课,在 教学中还须合理引导,才能使学习者既提高了语言的运用 能力,又加深了文化艺术的修养。否则,电影课只能是满 足学习者的兴趣,不能达到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3.3 放映后活动 4 结语 参考文献: [1] John Field著.高淞梅译.“听力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 学,1998,82,(2):19.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9:177. [3] 陈宗伦,英语视听课的必要性及几种教法[J].外语电化教 学,1996,(3). [4] 马 静.原版故事片导视三步骤[J].外语电化教学,1996,(3). 中国西部科技 2008年12月(下旬)第07卷第36期 第161期总 124 事语言的明晰与模糊、浓烈与清淡、泼墨与空白,不用绮 词艳语、不设朱紫青而诸色毕见,气韵生动。” 深厚造就 的,是与作者“说书人”、“讲故事者”的气质以及深受 传统史传文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则没有进一步的 阐释。又如,《果园城记》的阐释路向与文学地位的问 题。师陀在《果园城记》新版后记中说:“我凭着印象写 这些小故事,希望汇总起来,让人看见那个黑暗、痛苦、 绝望、该被诅咒的社会。又因为毕竟是中国的土地,毕竟 住着许多痛苦但又是极善良的人,我特地借那位‘怪’朋 友家乡的果园来把她装饰得美点,特地请渔夫的儿子和水 鬼阿嚏来给它增加点生气。”《果园城记》是一步有着多 重思想倾向的文本,既有现实主义的影子,又有浪漫主义 抒情写意的倾向,“兼有诗的品质,散文的风格”从不同 的向度阐释《果园城记》的成就或许会是一个有益的课 题。但是从文本的实际接受历程来看,人们接受《果园城 记》时多是从作者在初版序里的一段自述——“我有意把 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 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一个活的 人” ,以此为支点进行解读,进而产生“文化价值意义的 反省”和“民族性格的思考”,浪漫主义抒情写意的倾向 自然失去了深化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果园城记》接受 阐释史上的遗憾。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产生, 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不同的时代里被不 断的阐释和接受,才能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 来,释放出艺术的魅力。因而,我们通过对《果园城记》 接受史的探讨,描述了他接受过程的链条,就是以期对 《果园城记》新的对话的产生有所推进。 参考文献: [1] 唐迪文.果园城记[C].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出 版社,1984:249. [2]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C].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242. [3] 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3. [4] 孔朝蓬.乡土中国的文化审视——评师陀的《果园城记》 [J].名作欣赏2008,(18);49. [5] 尹雪曼.师陀与他的《果园城记》[C].刘增杰.师陀研究资 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50. [6] 钱理群.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53~59. [7] 杨 义.寻找故园:师陀的中原乡土写意画《果园城记》 [J].中州学刊,1991,(5):5. [8] 游修庆.时间意识和面对时间的生存姿态——师陀《果园城 记》意蕴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9,(3):3. [9] 马俊江.论师陀的“果园城世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2003,(1): 201. [10]罗炯光.《呼兰河转》《果园城记》并论——中国现代文学比 较研究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2):297. [11]袁 楠.《果园城记》:现代性的一种姿态[J].文学评 论,2007,(3):40. (上接第116页)
/
本文档为【意犹未尽的言说_对师陀_果园城记_的接受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