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肖秀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讲义090717

肖秀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讲义090717

2011-05-31 50页 pdf 804KB 1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1723

暂无简介

举报
肖秀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讲义090717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课程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 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 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 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主题”、“两个了解”、 “三个选择”。 “一个主题”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 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
肖秀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讲义090717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课程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 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 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 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主题”、“两个了解”、 “三个选择”。 “一个主题”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 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实 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 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两个了解”是了解国史、国情。具体来讲: 第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 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 人民共和国的原因。 第三,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 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 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三个选择”是指: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 义道路。 二、框架体系 1.“三编三段两史” 《纲要》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作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分设上、中、下三编。上编从鸦片 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下编从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前两个阶段(上编、中编)为中 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下编)是中国的现代史。 2.十章.全除各编综述外,共设十章。每编的综述主要讲述该时期社会的经济状况、 政治形势、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历史的基本轮廓等,意在揭示该时期中 国的基本国情;每编下设的各章节,主要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和重要的历 史经验等。 2 上编共三章,分别是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讲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人民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以及反 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讲述了 19 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三次早 期探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阐述三次探索的性质、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 经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讲述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分 析辛亥革命发生、发展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编共四章,分别是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讲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 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述从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到 1937 年七七事变前,中国 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以及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历程。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述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 性抗战;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 及其意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讲述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 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下编三章,分别是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讲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包括两个十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 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主要讲述 1956—1957 年初的良好开端;20 年探索中的严重曲 折;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述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30 年的 历史。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90 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 段;21 世纪开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 就与经验。 三、复习建议 1.把《纲要》与《概论》整合起来进行复习,既把握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补充。 2.要注意把握《纲要》的框架体系。一定要把课程的结构体系即编(上、中、下)、章 (十章)理清楚。这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课程。 3.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 4.突出重点与全面复习相结合,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突出重点以应对分析题,全面复 习以应对选择题。 5.复习与做题相结合。可以通过做题检验复习效果,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 上编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弱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1)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 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 位。 (2)政治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4)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是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 定,使之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 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清朝统治的危机。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 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为了打开 中国市场,尤其是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战争过程:1840 年 6 月~1842 年 8 月。 3.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1842 年 8 月,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3 年 7 月 和 10 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1844 年 7 月,中美《望厦条约》。 (3)1844 年 10 月,中法《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后果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 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 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 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4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 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 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 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 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的地主土地 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 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 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 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 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 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1.旧阶级的变化: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变化;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的变化 2.新阶级的产生:(1)无产阶级(2)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 级矛盾)。 2.相互关系: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的,而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矛盾。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 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中国人民把战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中 国的封建政权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当国内战争发展到 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势力甚至直接出 5 兵,援助中国的反动派,镇压中国人民。 3、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 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两大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首先改变 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的腐朽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反之,也只有实现国家富强、人 民富裕,才能真正保证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人民 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建立“国中之国”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这就是说,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2.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外国人可 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3.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英国人赫德自 1863 年任总 税务司开始,直到 1908 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 40 余年之久。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而且派外国 军官组织并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 当中国人民掀起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即发生所谓“”时,外国侵略者便指使 清政府屠杀中国人民,惩办对人民镇压不力的地方官员。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一是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二是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三是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四是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6 四、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 透。其手段,一是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二是制造各种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舆论,为侵略中 国造势。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成为帝国主义列 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 队“常胜军”、“常捷军”。 3.台湾人民反侵略、反割占的斗争 4.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2.英勇献身。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 ( 满 族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乐善 ( 蒙古族 )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 ( 舰长 ) 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都以身殉国。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德、俄、英、法、日等国于 1898 年至 1899 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 国的狂潮。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俄国迫不及待地出动十几万大军侵入中国东北地 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 背景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的继续。 (1)失败原因:客观上,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和清政府的出卖;主观上是时代和阶级 的局限性,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有: 第一,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第二,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受了封建统治者 的欺骗。 第三,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第四,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严重的分散性;缺乏先进思想和理论指导, 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 (2)历史意义 7 第一,显示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第二,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中国一事,实为 下策”。 第三,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血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社会的一切革命运动反帝国主义帝必须同时反封建。 (3)教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没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阶级来领导,单靠 农民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实现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 原因有两条: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 不挠的反侵略斗争。第二条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一)社会制度腐败——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经济技术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 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1)睁眼看世界。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 《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 响。 (3)早期的维新思想——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对中国人的刺激极大。《马关条约》后 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当中 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 1895 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 年正式出版)。1898 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 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孙中山 1894 年 11 月创立 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8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原因。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以及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 略造成的灾难,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反抗不断。 2.太平天国兴起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 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2)《天朝田亩制度》基本内容。第一,确定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的方案。按照“凡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第二,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两。第三,建立圣库制度。 (3)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 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个农民革命纲领。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农民千 百年来渴望土地的要求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系统化、纲领化,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 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 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也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案是要在小生 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而且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 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这种社会理想, 是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平 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资政新篇》 (1)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1859 年,洪仁玕提出了一个 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洪秀全看到后,十分重视,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 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它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 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突出特点,为以后的革命斗争, 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三)天京事变(1856 年 9 月)由盛转衰直至失败(1864 年 7 月) 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 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1856 年 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它严重地 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9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 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 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 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 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 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第一,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 导。第二,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第三, 农民阶级自身有难以克服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和狭隘性等弱点,这使得他们摆脱不了 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也未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巢窠。第四,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第五,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2.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 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 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派的产生 1.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 争结束后兴起的。 2.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目的。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 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2)指导思想。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 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 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 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所 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 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3)目标。早期的洋务运动以“自强”为目标,后期的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标。 10 (二)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四方面:兴办军用工 业以自强;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 前后进行了 30 多年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二)失败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第 三,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 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三)历史作用与启示 1.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但它通过 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 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试图“稍 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 某些促进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使中国近代教育得以开始,同时,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 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 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 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启示: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求强”、 “求富”,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兴起原因:第一,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民族危机加深与加重,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要求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第三,西学传入和向日本学 习的结果。 2.过程。“公车上书”等。光绪帝 1898 年 6 月 11 日,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 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守旧势力于 1898 年 9 月 21 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 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前后 103 天中,又称 “百日维新”。 (二)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 战 11 在“戊戌变法”前,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 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 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 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 政;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开 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广办邮政,修筑铁路;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3)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设立译 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等。 2.百日维新的失败。随着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戊戌政变”的发 生,戊戌维新运动中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 被废除,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戊戌六 君子”(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同遭杀害,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 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主观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第一,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 小。第二,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二)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三)教训: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 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 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2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民族危机加深。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 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 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2.社会矛盾激化。此时,清政府已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国内社会矛盾 更一步激化。20 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 活下去了。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清末“新政”的推行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 1901 年 4 月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 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并下令从 1906 年起 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又于 1906 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 1908 年颁布 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 9 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2.清末“新政”的破产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 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 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 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 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的发生和清政府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 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0 世纪初,在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 保路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孙中山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 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孙中山也曾寄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 1894 年 在北上京津的过程中,他发现清朝的腐败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 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 2.兴中会的创立。1894 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 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1904 年,孙中山发表《中 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 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13 2.成立革命团体 3.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1905 年 7 月 30 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 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1905 年 8 月 20 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 推选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 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 步调。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 年 11 月 26 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 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进行民族革命,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 族独立的国家”。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结束 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 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 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 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二)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强调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满洲政 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 两次去做。”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但是,民权主义虽然 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 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三)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 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 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 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 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 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 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四)同盟会及其纲领的评价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 14 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 潮即将到来。但是正如上面所述,三民主义纲领这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本身是有局限的, 况且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这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1905—1907 年关于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 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 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 大论战发生在 1905—1907 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 要阵地是《新民丛报》。 (二)论战的主要问题。论战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三)论战结果。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 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 冲破了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了革命阵营。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1911 年 4 月 27 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史称“黄 花岗起义”)。 2.保路风潮。1911 年 5 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 汉、川汉铁路借款,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湖北、湖南、 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成都血案”使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 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1.武昌首义。 2.各地响应。在一个月内,就有 13 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 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 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革命在当时虽然号召了四方,汇成洪流,很快地发展了,促使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但 它的基础并不牢固,旧的统治秩序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给革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临时大总统,宣告中 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元纪年,定 1912 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政权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 15 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 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1)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 华民国。 (2)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 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上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 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的命令须国务委员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 产阶级民主宪法。 (2)经济方面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3)文化教育方面改学堂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为校长,禁用清政府的教科书, 可以为女子设立中学和职业学校。 2.《临时约法》的评价。《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使此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 第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 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 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1.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 月 1 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2.辛亥革命流产。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以同大地主、大买办 的代表—北洋军阀的妥协而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不 16 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失败,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所以说是袁世 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攫夺辛亥革命的胜利 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 阀的反动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1)建立军事官僚机构。(2)暗杀宋教仁,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国民党人的“二次 革命”,解散国民党。(3)逼选正式总统,解散国会(4)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 国约法》、《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也就是走 向独裁。(5)投靠帝国主义,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1915 年 5 月, 竟然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6)复辟封建帝制,做了 83 天的“中华帝国”皇帝(1916 年 1 月 1 日到 3 月 23) 2.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中国重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梦想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 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而国民党方面缺乏兵 力和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 1914 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 够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 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2.“护国运动”。1915 年 12 月 25 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 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次年 3 月,袁世凯在全国人 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3.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 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 的旗帜。护法运动虽然反对篡权窃国的北洋军阀,但是没有触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根 本问题,对广大群众仍然没有多大号召力。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想依靠南方军阀来 反对北洋军阀,是行不通的。 4、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孙中山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 历史功勋,是 20 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但是,他并没有找到中国 的真正出路。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 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17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辛亥革命失败。说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从根本上看,辛亥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没有成功。 2.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 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 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讲,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在领导辛亥革命时,也暴 露了本身存在着的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第二,不能充分 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第四,没有自己的 革命武装。 3.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中国,资产阶级和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旧民主主 义的革命道路,即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道路,已经走不 通了。中国革命必须有新的领导,必须走新的道路。 中编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 来;随后,日本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其影响表现在: (1)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支援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2)它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 下,中国革命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 (3)它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 的国际援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情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2.战后逐步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18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后来又增加了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这三者,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帝国主义来到中国,主观上是要将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发展它们本国的 资本主义,而非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 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
/
本文档为【肖秀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讲义09071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