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

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

2012-01-05 14页 doc 147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0202

暂无简介

举报
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一种极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子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痛经是一种极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子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于月经期的痉挛性疼痛。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
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
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一种极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子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痛经是一种极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子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以致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于月经期的痉挛性疼痛。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其病因多与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异常及情志失调等有关,病机不外是因实“不通则痛”和因虚“不荣则痛”,虚者多责之于气血肝肾之虚,实者多责之于气郁及寒、湿邪之侵。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经前期进行耳穴压豆配合经间期、经后期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且患者易于接受。现介绍如下:   一、耳穴取穴:主穴:子宫、内分泌、卵巢、盆腔、皮质下。配穴:神门、腹、肝、肾、交感。   方法:在行经前3~5天进行耳穴压豆,常规消毒后,取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牢,贴敷于相应耳穴上,并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嘱患者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半分钟。   经前期气血逐渐旺盛,血海满溢,故选用子宫、腹、盆腔等穴,以调理局部气血,行气止痛;内分泌、卵巢调理内分泌及卵巢功能;肝、肾以疏肝补肾,缓解少腹痛;交感以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取皮质下以调理皮层功能,缓解紧张状态;神门以镇静止痛。   二、艾灸关元穴:于月经过后第5~15天艾灸关元穴,每日约30分钟。   痛经虽有虚实之分,但痛经“夹虚者多,全实者少”,经后期血海逐渐亏虚。经间排卵期与行经期一样,除旧生新,气血活动显著,故在经后期及经间期艾灸任脉与肾经的交会穴关元,可补益元阳,鼓舞气血,以利下月经血顺利排出。   以上两种方法配合,一般连续治疗两个月,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痛经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隔姜灸治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及学习。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及学习。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患者取仰卧位,取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肚脐中央)、关元穴(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根据施灸的部位,取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高约一厘米,炷底直径约一厘米)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6~8壮(一炷为一壮)。若患者感觉灼热时,可移动姜片,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和湿润,避免烫伤。月经前7天开始治疗,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5月经周期。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运行无力所致。无论是气滞血瘀、寒凝,还是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均可致气血不畅、冲任失调,导致不通则痛,其中瘀是病机的关键。   神阙具有温补脾肾、调理冲任、温经散寒的作用,关元具有调理冲任、通利气血、祛寒止痛的作用。隔姜灸神阙、关元可以理气血、逐寒湿、暖胞宫,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本方法与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其他方法相比,在克服不良反应和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远期疗效好。 痛经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918353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 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特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 HYPERLINK "http://www.zhzyw.org/zybj/" \t "_blank" 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艾灸穴位:涌泉穴。   位置:约当足底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该穴温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温灸涌泉穴,对温通血脉,促进血运有很大帮助。   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1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1次,勿烫伤。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   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法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缓解期和术后,可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缓解期和术后,可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退步走  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燕飞式  俯卧在床上,将上肢放置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每次锻炼20~5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逐渐加量。   五点支撑  仰卧床上,用双肘、双足及头支撑身体,用力向上挺腹,坚持片刻,然后放下,重复数遍,以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   仰卧蹬车  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屈滚法  仰卧床上,屈膝屈髋,双手抱膝。锻炼时腰骶部向上屈滚使脊柱过屈。反复操作5~6次,可使后纵韧带得到牵拉松解,提高韧带张力,增强椎间盘后位的制约与稳定,同时使椎间隙得到调整,关节得以松解,恢复腰部前屈活动功能。   仰卧起坐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10~20个。   引体向上  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游泳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要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以上康复锻炼方法,每天可选择几种交替进行。锻炼以自我感觉稍疲劳为,不可过度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纤维环破裂,合并髓核突出,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产生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纤维环破裂,合并髓核突出,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产生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5~45岁的成年人,且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居多。发生原因有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各种因素使椎间盘压力增加,日久出现脱水、弹性减低,椎间隙变窄,纤维环破裂,周围韧带松弛等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是外伤,慢性劳损和感受风、寒、湿邪等。     腰腿痛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性质可为钝痛、绞痛、剧痛、针刺样痛,同时伴有向下肢放射。常因咳嗽、喷嚏、排便等加重,弯腰活动受限,脊柱侧弯.下蹲困难.下肢外侧及足背有麻木感。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要取得满意的疗效,必须进行综合治疗。按摩疗法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使髓核回纳,松解粘连,减轻对腰神经根的压迫,并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一些致痛、致炎物质的吸收和神经恢复。     【按摩疗法】     (1)取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放在左膝关节上部,家人以左肘内侧压住右髂骨,右肘顶住右肩关节,两肘相反用力,可听到下腰椎关节作响。对侧也施以同样方法。     (2)取侧卧位,用扌衮、揉腰臀部及下肢肌肉,使局部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加快,以利于突出髓核的水分吸收。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端按压肾俞、腰阳关、承扶、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然后再抱腿运腰(图17-10)。     (4)取俯卧位,用掌根有节奏的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固定腰部,一手托双下肢,使腰部过伸,促使髓核回纳。 警惕久坐引起椎间盘突出 长期跷“二郎腿”会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的分布不均,压迫神经,引起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而且还会妨碍腿部血液循环,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久坐咋会引起椎间盘突出?我们知道,椎间盘组织没有血管分布,其新陈代谢主要靠体内液体的渗透来进行,而通过液体渗透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要比血液循环的效率差得多。腰椎间盘就像是一块浸在水中吸满水的海绵,如果海绵不断地受到挤压,海绵中的水就会和外面的水进行充分交换,如果海绵不受挤压,水分交换就停止。因此,身体躯干运动太少就会导致椎间盘营养不良,久而久之椎间盘便老化,即发生退行性病变。发生退行性病变的椎间盘的弹性和强度都会降低,进一步还可产生纤维环松弛和细微破裂。如果再加上久坐,导致腰椎整体下沉短缩,身体中轴垂线也从原来的骶椎前缘落到后缘,原来在站位时负重的力线,到坐位后转到了腰椎的后关节和椎间盘后壁,导致椎间盘后壁充血,时间长了易损伤变性,关节腔也同时变窄,关节滑膜充血,最终导致椎间盘突(脱)出,刺激脊神经,引起腰腿痛和麻木等。   许多人认为坐是一种休息,但对于腰椎来说却是例外,在坐姿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研究发现,人体在坐位时,如果保持正确的坐姿,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是平卧位时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则椎间盘内压力会升到平卧位时的11倍。在电脑前工作的坐姿往往不正确,这样成年累月地使腰椎间盘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出现腰椎退变、撕裂、椎间盘突(脱)出。同时长时间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长时间牵拉,易引起腰背肌劳损,导致慢性腰痛及腰椎稳定性的破坏,进一步加大了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发病可能。   那么,如何预防椎间盘突出呢?医学专家们主张尽量弃车步行。多走路、多运动,不仅可使腰腿肌肉变得结实,而且可使心肺、消化、泌尿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锻炼和加强,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放下“二郎腿”,原因是长期跷“二郎腿”会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的分布不均,压迫神经,引起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而且还会妨碍腿部血液循环,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内服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脊痛”范畴,多由局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配合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脊痛”范畴,多由局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配合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内服: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继之每日一包。一周为一个疗程。   外敷:川乌、草乌、威灵仙、海风藤各60克,透骨草、豨莶草、羌活、独活、马钱子、桂枝、桑枝、骨碎补、牛膝各20克。共装入布袋,水浸半小时,蒸约40分钟,趁热敷患处,每次0.5~1小时,用至药凉,每日2~3次;每剂用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可获显效或痊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注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   腰椎间盘在身体里具有缓冲压力、保护脊髓的作用。外伤或者随年龄的增大椎间盘发生退变等原因可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向椎管内突出,腰椎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术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糖尿病)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食谱的安排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脱脂奶1份、酸奶1-2份、鸡蛋1个、大豆粉适量或豆腐1份,动物肝或肾适量。   手术后能进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如果术中失血过多,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   在康复期,注意做适当的腰部运动。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中年女性常揉三阴交健脾补肾 人体足部有三条阳经三条阴经,原本这些经脉是平行的,各自巡行一部分区域,而三条阴经在脚踝处偏偏有了一个交叉点,就形成了三阴交。       在人的身体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穴位——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人体足部有三条阳经三条阴经,原本这些经脉是平行的,各自巡行一部分区域,而三条阴经在脚踝处偏偏有了一个交叉点,就形成了三阴交。   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大家都知道男属阳女属阴,因此,除了这些作用外,三阴交还对中年女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   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时间不长,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   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提升性欲有很好的疗效。   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气血的通路畅通了,睡眠踏实,女性皮肤和肌肉自然就不松垮。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立竿见影,就不现实了。(三焦经:我们通常说“五脏六腑”,那六腑是什么?一般人通常只能说全五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还有一腑,就是三焦。我们熟知的五腑都像一个容器,就像我们的胃肠,被食物填满,又排空,周而复始。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   按摩手法:按摩时一只手的四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如果想要更简单些,那么也可以不讲究手法,只是平时坚持按一按,揉一揉,有条件的拿艾条灸一下,或者用经络锤敲打,甚至用筷子头按揉,虽然需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到按揉三阴交带来的独特效果。 药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主要是腰腿的痛、麻、胀、凉以及行走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中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主要是腰腿的痛、麻、胀、凉以及行走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   该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以物理治疗为主,方法众多,包括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艾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等等。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配合口服药物,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疼痛。药酒方内服配合外擦,取得一定成果。   组方:乌梢蛇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独活15克,木瓜15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松节12克,五加皮12克,麝香1克。   以上药物泡酒,泡1月后早晚各口服10毫升。口服期间,每天用此药酒外擦腰、臀、及双下肢。使得皮肤微微发热为止。用药期间,同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尽量选择非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尽量选择非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平时注意腰间保暖:     1、卧床休息,要睡硬板床,多注意休息,特别是症状较重的患者。     2、药物治疗:    【1】刘寄奴、透骨草、伸今草、五加皮、独活、秦艽、桑枝、木瓜、牛膝上述都是各20克,苏叶30克,川乌、草乌、川练籽各15克,甘姜、桂皮各10克,都装入布袋里上锅蒸20分钟,稍凉敷于患处,30-60 分钟,一日一次,一袋用五次。    【2】青风藤50g 黄芪50g 黑豆50g 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剂为一疗程,大多服过二三剂即开始见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胀有效果。    【3】白芍30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1个月。    【4】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断、刘寄奴、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当归各10克,川乌、草乌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3疗程。
/
本文档为【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