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我意识情绪

2012-06-29 38页 doc 241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2561

暂无简介

举报
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 目 录 - 4 -1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 4 -1.1 自我意识情绪的定义 - 5 -1.2 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条件 - 6 -2 自我意识情绪的功能 - 6 -2.1自我调节功能 - 7 -2.2 个体社会化功能 - 7 -2.3 道德功能 - 7 -2.3.1 道德内化功能 - 7 -2.3.2 道德反馈功能 - 8 -2.3.3 道德动机功能 - 8 -3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理论 - 8 -3.1 自我意识情绪发生的递进模型 - 10 -3.2 ...
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 目 录 - 4 -1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 4 -1.1 自我意识情绪的定义 - 5 -1.2 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条件 - 6 -2 自我意识情绪的功能 - 6 -2.1自我调节功能 - 7 -2.2 个体社会化功能 - 7 -2.3 道德功能 - 7 -2.3.1 道德内化功能 - 7 -2.3.2 道德反馈功能 - 8 -2.3.3 道德动机功能 - 8 -3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理论 - 8 -3.1 自我意识情绪发生的递进模型 - 10 -3.2 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动态网状模型 - 10 -3.2.1 动力组成系统中的3个主要的成分过程 - 10 -3.2.2 动态情绪家族的自我组织 - 11 -3.3 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 - 11 -3.3.1 生存目标关联(survival goal-relevance) - 12 -3.3.2 对自我的关注:自我表征激发 - 12 -3.3.3 身份目标关联(identity-goal relevance) - 12 -3.3.4 身份目标一致性 - 13 -3.3.5 内归因:事件的发生是否与我有关 - 14 -3.3.6 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 - 14 -4 自我意识情绪的种类 - 14 -4.1 自豪 - 14 -4.1.1 自豪的定义 - 15 -4.1.2 自豪的结构 - 17 -4.1.3 自豪的发展阶段 - 18 -4.1.4 自豪的任务范式 - 18 -4.2 羞愧 - 18 -4.2.1 羞愧的成分和概念 - 19 -4.2.2 羞愧的发展阶段 - 20 -4.2.3 羞愧的任务范式 - 20 -4.3 内疚 - 21 -4.3.1 内疚的概念和理论 - 21 -4.3.2 内疚的发展阶段 - 22 -4.3.3 内疚的任务范式 - 22 -4.4 尴尬 - 22 -4.4.1尴尬的概念 - 23 -4.4.2尴尬产生的理论模型 - 24 -4.5 内疚、羞愧、尴尬的区别 - 24 -4.5.1 内疚和羞愧 - 26 -4.5.2 羞愧和尴尬。 - 26 -4.5.3 内疚和尴尬。 - 26 -5 自我意识情绪的表现 - 27 -6 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方法 - 27 -6.1自我测量 - 27 -6.1.1 典型的情绪量表 - 29 -6.1.2 自我意识情绪的自我报告法 - 30 -6.2 非言语行为编码技术 - 30 -6.3 言语报告和行为测量相结合的编码技术 - 30 -6.4 脑神经成像技术 - 31 -7 自我意识情绪的实证研究 - 31 -7.1 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 31 -7.2 自我意识情绪与归因、成就动机 - 32 -7.3 自我意识情绪的跨文化差异 - 33 -7.4 国内自我意识情绪研究现状 - 33 -7.5 国内外自我意识情绪研究新动态 - 34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自我意识情绪 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亲身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又使人不可避免地遭受苦恼和折磨。随着语言交际,人际间进行着感情交流,无论是外显鲜明的彼此沟通,还是内隐含蓄的互相感染,通过面部表情、声调和姿态动作表达的情绪都能被人所理解。那么,什么是自我意识情绪呢? 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简称SCE)也称为自我意识评价情绪(self-conscious evaluative emotions),是个体情绪系统的重要方面。相对于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s)(如快乐、悲伤),自我意识情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关注的一个课题。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的社会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功能、发生发展理论、种类、自我意识情绪的表现、目前的实证研究和研究方法等研究现状予以,并对未来研究趋势予以展望。 1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将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部分。前者是个体经验、知觉、想象、选择、记忆和的主体;后者是个人认识的客体或对象。客体我又分为身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随后,很多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的概念,但共同之处是:自我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具有。自我可以在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一些社会化情绪在个体的产生必然受到自我的折射。这些情绪被命名为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是某些复合情绪(包括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中介,每一种自我意识情绪都被自我——通过蕴涵着自我的认知评价——所确定,确定其性质、体验、表现和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也就是,确定它是自满或内疚,羞耻或窘迫,嫉妒或同情。 1.1 自我意识情绪的定义 自我意识情绪,又被称作自我意识评价情绪,次级情绪(相对于初级情绪)、复合情绪的一种(相对于基本情绪)、他人意识情绪(强调对他人做出情绪反应的重要性)。 Darwin早在1872 年《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指出:“儿童在三岁左右就会出现自我意识,害羞、内疚和羞耻等情绪伴随着意识的出现而产生。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类情绪的反应,更是对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自身这个问题的一种反应。” Lewis(1997;2003)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近年来情绪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它与基本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同基本情绪相比,自我意识情绪更加复杂,是一种对自我逐渐产生认识,并通过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而产生的情感,它在情绪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Tracy和Robins(2004)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一种特殊情绪类型,它包含内疚(guilt)、羞耻(shame)、尴尬(embarrassment)、妒忌(jealousy)、自豪(pride)等 。 冯晓航和张向葵总结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由自我(self)参与的一种更高级的情绪,这些情绪关系到对自我意识的伤害或增强,因此统称为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在调节和激发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在儿童心理手册的第六版,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也有部分介绍。提出了他人意识情绪。在情绪交流发展的到第四个阶段(阶段1:对情绪信号的初始反应;阶段2:参照前交流;阶段3:行为调节和参照性交流;阶段4:他人意识情绪的出现)的时候,婴儿对他人情绪信号的反应能力有两个重要变化。第一,对于同样效价的不同情绪信号,婴儿形成不同的表达和工具性行为。第二个重要变化是“两人关于第三事件的交流”即我们通常称作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如羞愧、内疚、自豪),对于此种情绪,他们更愿意称之为他人意识情绪,以强调对他人做出情绪反应的重要性,这些情绪要靠个体探测到别人对他的行为的反应才能产生 。 总之,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更高级的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相联系,是一种对自我逐渐产生认知,形成自我表征,并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而产生的复合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与自我意识相联系,故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意识情绪有两个层次,即初级自我意识情绪和次级自我意识情绪,初级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同情、尴尬和嫉妒。次级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评价的参与,故被称为自我意识评价情绪,包括尴尬、羞愧、内疚和自豪,国外过于自我意识情绪的具体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意识评价情绪上,即尴尬、羞愧、内疚和自豪。 1.2 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条件 首先,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最重要条件是要有自我表征(self-presentation)、自我觉察( self-awareness)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过程的卷入。尽管基本情绪,如害怕、悲伤等也能并经常有自我评价过程的卷入,但并不是必须的。而自我意识情绪则要求必须要有这些过程的参与。当人们能觉察到他们的行为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没有遵守规则进行时,人们才会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羞耻。如果事件没能激发出自我评价过程,这时可能会产生基本情绪,但不会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如一个人中了彩票大奖或赢得了运动比赛的冠军,他都会感到快乐。但前者不会引发自我评价的过程,而后者将会引发自我评价的过程(如我所取得的运动成就,是对我的能力水平的一种认可)。那么,后一事件即在运动方面的成功,将会使人产生自我意识情绪,如产生自豪感。因此,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稳定的自我表征能力,并对这些表征进行关注(如自我觉察,自我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评价。 其次,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情绪的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自我表征被激活后,引起了自我的关注,接下来就要对情绪进行归因,判断被引发的情绪是受个体内部,还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当情绪事件被个体归因为内部因素,即指向自我时,自我意识情绪就产生了。Heider、Peterson和Weiner等人研究已证明自我归因在人际交往、成就领域中对人类行为、认知和情绪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归因和自我评价相互作用,自我归因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 同时,Kemeny和他的同事认为只有当观众(他人)在场,个体的社会地位或社会接受(social acceptance)受到威胁时,自我意识情绪才会被引发。Tracy 和Robins等人则认为,即使没有公众的威胁,自我意识情绪也是能够发生的。事实上,目前研究证明当个体独自一人时,自我意识情绪是能够发生的。Leary 指出在这种情景下, 因为假想观众(imagined audience)的存在,引发了自我意识情绪,如某人考试得了较低的分数,即使没有他人在场,但因为假想观众的存在,也会使他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感到羞耻。 2 自我意识情绪的功能 2.1自我调节功能 个体在进行社会行为时,自我意识情绪能够帮助个体识别和改正他们的错误。当个体内在的特定目标、期望或标准违背了社会的规则时,自我意识情绪就会提供反馈信息,社会规则的违背可能就会导致内疚、羞愧、尴尬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 。同时,不同的自我意识情绪的外在表达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自我意识情绪的外在表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号,它对社会交往中出现的危机起着调节的作用。Sabiston等人2010年发表的研究表明与身体相关的无羞愧的内疚与外在的、整合的、被识别的调节显著相关;与身体相关的无羞愧的内疚与外在的整合的调节呈显著正相关; 与固有的调节呈负相关。另外,自我意识情绪的表达可以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补充的作用,从而减少社会侵犯行为的发生。Beer和Heerey等人的研究己证明了自我意识情绪所具有的调节功能 。积极的自我意识情绪对自我健康更有利。 2.2 个体社会化功能 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主要是服务于个体的社会需要。自我意识情绪,如羞愧、内疚和自豪,驱动着人们在成就领域和任务领域中努力地工作,使人们以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适应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从而与他人建立密切、良好的关系;同时自我意识情绪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生存,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被他人接受,这是人类能够生存和繁衍的关键。正因为自我意识情绪的存在,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个体能够拥有“自我”、“同一性”等。同时,自我意识情绪能帮助个体增强和保护这种同一性 。正如Kemeny指出:“羞耻、自豪,这样的自我意识情绪,可能是个体感受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2.3 道德功能 2.3.1 道德内化功能 自我意识情绪通过驱使人们去做有社会价值的事来指导个体的行为。为获得成功,成为一位“很好的人”,我们努力奋斗或者很好地对待他人,因为这样做,使我们对自己感到自豪;反之没有这样做,我们内心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或羞愧。简而言之,社会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人们通过自我表征的形式内化这些观点,含有自我表征的自我意识情绪激发行为活动,促使我们完成目标任务。所以,通过加强亲社会的行为,鼓舞人们进行利他的行为活动,促进社会接受,自我意识情绪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社会意义更大 。 2.3.2 道德反馈功能 自我意识情绪是由自我反省或自我评估唤起的情绪,自我是自我意识情绪的主要目标。个体在评价现实的道德自我是否符合内化的道德标准时,会产生自我意识情绪,而这种情绪的结果为个体是否被社会道德标准所接受提供了重要的即时反馈,通过反馈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惩罚、弥补或强化 。例如,当个体侵犯了他人利益或有了过失和错误,会立刻产生令人厌恶的内疚、羞耻或尴尬情绪,这些情绪反馈具有自我道德净化的作用,促使个体审视道德上的理想自我,并进一步调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距离。当个体做了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事情,积极的自我肯定及自豪情绪就会产生,从而强化个体再次产生类似行为。因此,自我意识情绪不仅是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关系的重要情绪反馈,而且会激发个体提升现实自我的动机。 2.3.3 道德动机功能 Tangney 等认为,人们的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动机取决于道德认知、道德推理和道德情绪。其中,个体对道德情绪体验的能力对其行为倾向的影响要更大、更直接。在面临道德问题时,个体会根据以往的自我意识情绪经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如有内疚经验的个体会产生利他动机,把移情作为内化的道德取向,抑制了侵犯以及反社会行为冲动的表达;有适度羞耻经验的个体,会根据社会标准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 。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自我意识情绪体验所形成的有意识的积极行为倾向,会使人表现出道德的敏感性,从而形成社会感和无意识的行为动机,按照社会标准或道德准则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可见,自我意识情绪对道德行为有着动机功能,尽管这些行为不一定总是发生,但是自我意识情绪可以让个体进入某种动机以及认知状态,增加了个体从事相关行为的倾向[17],协调着个体的人际关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3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理论 关于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型,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递进模型和动态网状模型 ,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 3.1 自我意识情绪发生的递进模型 Izard(1977) 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在初级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是由初级情绪组成的,自我意识情绪具有初级情绪的某些特征,但高于初级情绪。Izard 仅仅提出了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提及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过程。在Izard 的基础上,Lewis和Michalson (1983) 进一步认为,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首先要得到一些认知技能的支持。第一,个体必须内化一系列标准、规则和目标;第二,个体必须具有自我意识;第三,个体还必须将自我与这些标准、规则和目标作比较,以决定自己的成功与否。 Lewis 等人(1984)根据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递进模型。他们把儿童情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产生初级情绪;第二阶段,产生自我参照行为,会出现尴尬、同情、嫉妒等情绪;第三阶段出现次级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会出现尴尬、羞愧、内疚、自豪情绪。如图1所示: 图1 自我意识情绪的一般发展模型 在第一阶段,初级情绪出现。兴趣、快乐、痛苦和厌恶一般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愤怒一般出现于4个月,而惊奇则于6个月时出现。当给予合适的诱发环境,惊奇、愤怒、恐惧和悲伤在出生10周的婴儿中出现。 第二阶段,自我参照行为出现。自我系统在出生后的两年内发展起来。先是出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认知,随后是8个月左右出现的客体永恒认知,这种客体永恒认知一般到18个月时达到稳定水平。自我餐周行为具有一定的发展脉络,并于15-24个月时产生。 这些认知技能的产生和巩固为第三个阶段的出现做好了准备。自我意识情绪是以自我参照行为为特征的一组情绪。自我参照的认知能力发展了,才能产生第一级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尴尬、同情和嫉妒。这些情绪大概在24个月时出现。同时,儿童认识到了社会世界的其它方面,包括情绪图示和行为准则,这时,第二级自我意识情绪产生,包括尴尬、自豪、羞愧和内疚。 3.2 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动态网状模型 Mascolo和Fischer等人(2002) 近期回顾了许多人的研究,提出了情绪发展的动态网状模型。他们认为情绪的发展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动态的,类似于网状地向前发展。 3.2.1 动力组成系统中的3个主要的成分过程   Sroufe(1996)提出情绪是由多种成分过程组成的。情绪的发展、变化是由组成系统的各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变所引起的。这三个主要的成分过程包括评价、情感以及外显行为过程。评价过程是情绪体验的组成部分,其本身也包括多个子成分。情感过程在这里主要指生理的过程。行为倾向包括想做什么事的倾向,以及在特定的评价事件背景中产生某种具体行为的倾向。 3.2.2 动态情绪家族的自我组织 Fischer 等研究者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情绪状态和情绪的体验都是由于个体内部的成分系统和个体间的相互协调,而且成分系统不是单一的,情绪事件的自我组织是通过成分系统的相互调节来完成的,生物和文化因素会限制成分系统的相互作用。根据动力学的理论,自我意识情绪的状态是评价、情感和行为成分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三个成分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发生改变,都将可能导致自我意识情绪的状态改变,而且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也可以被认为是生物的、个人的和文化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种情绪的发展,都不是阶梯式的、单一的顺序,而是网状式地向前发展,比如,羞愧和自豪可能就是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的。对于情绪的体验,尤其是自我意识情绪,并不需要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认为婴儿就已经产生了自豪情绪,只不过婴儿还没意识到,还不会表达。自豪感的产生并不是以自豪情绪的理解和表达为前提的,相反,前者要早于后者,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儿童自身的各种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因而对情绪的意识、理解也在不断地细分。根据这个观点,Mascolo 等人提出了情绪的不同等级。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是遵循不断细分的规律,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开始不断地细分,不同文化背景又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向着不同的方向,或沿着不同的途径向前发展。因而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是多个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外,儿童在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情绪也是由评价、情感以及行为三个成分系统动态的相互协调的结果,其中一个成分系统的改变,或某个成分系统的子系统发展改变,或成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都将带来情绪状态的改变。 3.3 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 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建立在归因和情绪研究,认知评价和情绪研究,内疚、羞耻、骄傲和自我评价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该模型侧重于反应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归因认知过程。这个模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套具体的、可以检测的假设。如图2所示: 图2 自我意识情绪的加工模型 3.3.1 生存目标关联(survival goal-relevance) 生存目标关联指的是事件是否与生存和繁殖相关。 预测1:当事件评价为与生存目标有关时,产生一个基本情绪。如图2所示,第一个模型中的评价为:事件是否与生存和繁殖有关。与生存目标有关的事件包括对健康有直接即时影响的事件,如毒蛇的突然出现;与生存目标有关的事件也包括影响健康的速度比较慢的事件,如等待一项医学检查的结果。根据基本情绪加工的评价和机能主义理论,当事件评价为与生存目标有关时,会产生一个基本情绪。当事件与生存目标无关时,不会产生任何情绪,除非与身份目标有关。 3.3.2 对自我的关注:自我表征激发 预测2:自我意识情绪需要针对客体我的关注,随后激发自我表征。根据图2所示,模型的第二个认知加工就是关注。许多事件引起对自我的关注,而不是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这种关注产生的结果状态就是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或者自我注意。这是注意的特殊形式,主体我(I)在注意稳定的自我表征(me)。这种自我注意的状态和相应的自我表征的激活使个体能够做出反思性自我评价(reflexive self-evaluations)。 个体稳定的自我表征可能包括真实的或当前的自我表征(我是独立的)、理想的或希望的自我表征(我希望更加地独立),以及应该努力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自我表征(我父母希望我能更独立)。这些自我表征可能关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我,也可能涉及个人和公众方面的自我(人际的、社交的、集团的自我),而这些方方面面的自我表征构成了一个人的身份。 根据模型,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必须有自我表征的激发。当注意指向自我,激活自我表征,个体能够比较这些表征和外部情绪诱发事件。这些比较式自我意识情绪的必要条件。相反,当个体的注意是完全指向外部环境时,妨碍了自我表征的形成,从而使个体无法体验自我意识情绪。 3.3.3 身份目标关联(identity-goal relevance) 预测3:身份目标的评估是自我意识情绪产生所必要的。当注意指向自我表征,就可以评价事件是否与身份目标相关。这种评价关注的是事件对一个人是谁,以及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有没有意义。一般说来,当事件与重要的自我表征相关时,通常认为与身份目标相关。相反,当事件与个体最根本的适应相关时,被认为是与生存目标相关的。 根据这个模型,与身份目标相关的事件会激发自我意识情绪,也能产生基本情绪;而与身份目标无关的事件则不会产生自我意识情绪。 3.3.4 身份目标一致性 身份目标一致性是指事件是否与自己是谁,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相一致。 预测4:积极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可以有身份目标一致的评价而引发,而消极自我意识情绪,如羞耻、内疚和尴尬,则可以由身份目标不一致的评价引发。当事件被认为与身份目标相关时,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判断事件与目标一致还是不一致。这些评估决定了产生情绪的效价。积极快乐的情绪由目标一致性事件引发,而消极情绪则由目标不一致事件引发。 那么,个体是如何判断事件是否与身份目标一致的呢?如前所述,对身份相关的评估会激活当前的自我表征,可能与个体稳定的身份的多个方面相联系(即真实的、理想的、应该的自我,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的自我,个人的或者公众的自我)。例如,考试失败会激活当前的自我表征,“失败的学生”。要确定目标一致性,那么当前的自我表征就与稳定的自我表征相比较,包括现实的或者理想的自我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发现当前表征和现实或理想表征间的差距,然后判断为目标不一致,最终导致负性的自我意识情绪,如羞耻或者内疚。相反的,好的成绩会激活“好学生”的自我表征,从而判断为一致性,产生自豪的正性情绪。 3.3.5 内归因:事件的发生是否与我有关 预测5:自我意识情绪需要内归因,而基本情绪不需要。当事件做出身份目标一致性或者不一致的评价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判断事件的起因。事件是由个体引起的,还是个体外因素引起的?这个问题可以用更通俗的话来表达,“我需要对这件事情负责吗?”“这件事的发生和我有关系吗?”关于事件的归因是多样的,可以从重大考试的失败,到受到陌生人愤怒的注视。在情绪评价理论中,这种判断与赞扬自我或者谴责自我有关。 如图2所示,当个体对事件做出内部归因时,发生自我意识情绪 。Heider,Peterson和Weiner等人研究已经证明自我归因在人际交往、成就领域中对人类行为、认知和情绪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归因和自我评价相互作用,自我归因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Kemeny和他的同事认为只有当观众(他人)在场,个体的社会地位或社会接受(social acceptance)受到威胁时,自我意识情绪才会被引发。Tracy和Robins等人则认为,即使没有公众的威胁,自我意识情绪也是能够发生的。事实上,目前研究证明当个体独自一个人时,自我意识情绪也是能够发生的。Leary指出在这种情景下,因为假想观众(imagined audience)的存在,引发了自我意识情绪,如某人考试得了较低的分数,即使没有他人在场,但因为假想观众的存在,也会使他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感到羞愧 。 3.3.6 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 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是指这件事是我经常发生的吗?这和我是什么样的人有关系吗?特定归因外的其他两个归因可能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分化非常重要。稳定的归因涉及稳定的、持久的起因;而整体的归因涉及整体的、概括的起因。 当内部归因作出后,接下来个体会判断事件是不是个体稳定的和不可改变的因素引起,如能力,或者是不稳定的一些因素,如特殊环境的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把考试失败内归因为缺乏智力(稳定的原因),或者是缺少努力(不稳定的原因)。同一个例子,考试失败的原因也可能把考试失败归因为整体智力欠缺(整体的原因),或者缺乏算术的特殊技能(特殊的原因)。稳定和整体这两个归因维度理论上是独立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交互合并,并且高度相关。也就是说,稳定的原因往往是整体的,而不稳定的原因往往是特殊的 。 根绝这个模型,整体的和稳定的归因会影响特定的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如图2所示,羞耻和傲慢由整体的、稳定的归因引起。而内疚和成功导向的自豪,往往由具体的、不稳定的归因引起。 这个模型是建立在先前情绪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的,但是这个模型并没有得到研究者们比较系统的验证,目前还停留在假设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和完善。 4 自我意识情绪的种类 4.1 自豪 儿童在堆好积木后表现出自豪,学生在考试得到好成绩时感到自豪,成人在职务得到提升时体验到自豪,当人们取得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成就时,就会产生自豪感。自豪(pride)作为常见的自我意识情绪之一,具有动机功能,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 4.1.1 自豪的定义 关于自豪的定义,研究较早的是Weiner(1985)在成就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研究中提出,自豪时一种与结果向管的情绪,当积极事件发生时,个体将积极的结果归因指向自我而产生的情感。Lewis认为,自豪是个体在一项活动中按照他所认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认为行为成功后产生的情绪。这个标准可以来自外界(如父母评价),也可以来自自身,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得来(如自己对行为的评价)。Shorr和McClelland(1998)认为,自豪感是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结果满足了内化的标准或目标,由此对自我进行积极评价时的快乐体验 ;Weniss等人(1999)认为自豪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能够尝试和坚持而获得的体验。Mascolo&Fischer(2003)将自豪感定义为通过评价,个体能够对社会产生有一的结果,或评价自己是为有社会价值的人时产生的情绪。Kornilaki和Chlouverakis(2004)认为,自豪是当个体认识到由于他(她)自身的原因导致成就方面或道德方面的一些结果,并且这些结果不仅是其所渴望得到的,而且它还达到或超过了一定的社会标准时的一种积极情感体验 ;郭小艳和王振宏(2007)把自豪定义为,当目标成功实现或被他人评价为成功时,个体产生的积极体验 ;Tracy和Robins则认为,自豪是个体对专业、道德、人际等重要领域的成功事件或积极事件进行内部归因时所产生的快乐的主观情感体验,同时,Tracy和Robins也强调了个体自豪体验的特质倾向 。虽然上述学者对自豪的表述略有差异,但其共识是显而易见的:自豪是个体把一个成功事件或积极事件归因于他个人能力或努力的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 。 4.1.2 自豪的结构 1)自豪的二维结构 同样是自豪情绪,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一方面,个体对成功和社会关系的自豪感,促进了将来在成就取向上的积极行为,并有助于以后对亲社会行为的投入,如关爱他人 ;另一方面,傲慢的、防御性的自豪,更多地与自恋联结在一起,易于产生攻击和敌意,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等许多适应不良行为 。因此,研究者认为,自豪不是一种单维的情绪,而是具有多维的心理结构。Tangney 认为,自豪存在2个维度,一是个体对整体自我的自豪,即alpha自豪;另一是个体对特定行为的自豪,即beta自豪。Tracy 和Robins在自我意识情绪理论中,把自豪分为成就取向的自豪(achievement-oriented pride)和自大的自豪(hubristic pride)。成就取向的自豪是指对唤起自豪的事件进行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而引起的自豪;自大的自豪是指对唤起自豪的事件进行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而引起的自豪。随着研究的深入,Tracy 和Robins又把成就取向的自豪修正为真实的自豪(authentic pride)。Leary(2007)提出质疑,可信的自豪和自大的自豪到底是自豪感的两因素心理结构,还是分别归属于两种不同的情绪,如自豪和骄傲?同时,Lazarus&Weiner等人认为自豪感是一种积极情绪,如果自豪感的二因素心理结构存在,那么其中自大的自豪则属于消极情绪,如果自豪感的二因素心理结构存在,那么其中自大的自豪则属于消极情绪,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时负面的。最近,Williams&Desteno(2008,2009)关于自豪的相关研究也是采用积极意义上,与社会相适应的自豪。 国内研究者石艳(2010)将“pride”翻译为“骄傲”,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语义学的角度和日常生活角度考察了骄傲的结构,阐明了骄傲的双维结构维,自豪和自大的存在。然而,国内大部分学者还是赞同将“pride”翻译为“自豪”,而并非“骄傲”。 2)自豪的三维结构 从广义来看,情绪时多成分的复合过程,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1)人之过程时平淡无奇的,情绪却带有独特的主管情绪体验,具有某种愉快、享乐、忧愁或悲伤等多种色调,每种具体情绪的主观体验色调都不相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2)主观体验是脑的一种状态,它所负载的过程就是情绪作为心理实体的具体过程。情绪有特殊的外在表现,通过情绪的外显表达,情绪的通讯传递才能成为可能。(3)情绪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神经系统一定部位的激活为其工序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孟昭兰,2005)。 Sroufe(1996)也提出,情绪的发展、变化是由组成系统的各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变所引起的。这三个主要的成分过程包括评价、情感以及外显行为的过程。 Fischer等分研究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情绪状态和情绪的体验都是由于个体内部的成分系统和个体间的相互协调,而成分系统不是单一的,情绪事件的自我组织是通过成分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的,生物和文化因素会限制成分系统的相互作用。 根据情绪的动力学的理论,自我意识情绪的状态是评价、情感和行为成分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徐琴美,张晓贤,2003)。 Sandra Leanne Bosacki, Chris Moore(2004)认为自豪包括自豪表达、自豪理解和自豪调节。自豪表达时个体表达或体验自豪情绪的能力;自豪调节是指为了达到目标,个体监控、评价和调整情绪反应的内部和外部过程。情绪理解,也可以成为情绪人之,指能识别自豪情绪表达或理解成功社会情境又发自豪的能力。 3)自豪的四维结构 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定义为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时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情境的反应(Gerrog, R. J., Zimbardo, P. G., & etc., 2005)。为了解释为什么这些成分为什么是必须的,以自豪情绪为例,当个体感觉到自豪的时候,他的生理唤醒水平可能是心跳较快;感觉水平时积极的;相关的认知过程包括哪些使他将该情绪境界定为自豪的解释、记忆和语气;外显行为反应可能是表情上的(微笑)或动作上的(双手高举)。也就是说自豪的结构有可能是——唤醒、感觉、思想和行动。 4.1.3 自豪的发展阶段 个体的自豪发展可能经过几个阶段:7-8个月,会因为偶然的与目标和简单行为相关的积极结果而高兴;11-13个月,高兴涉及了偶然的复杂行为和他人评价;18-24个月,因为自己引起的结果而自豪,这时的自豪特点是可以把结果归到自己的范畴;2-3岁,开始因为自己做的好而感到自豪;4-5岁,可以因为对比自己和他人的结果而产生自豪,也可以因为自身具备某种受到普遍重视的特质而自豪;6-8岁,认为自己的优秀特质多于他人时,会产生自豪感;10-12岁,与他人比较后,因为自己的一般人格特性长于他人而产生自豪,这种一般人格特性包含多项可归纳的特质;14-17岁,因为他人的一般人格特性而自豪,这些特性必须是个体自己认同的。值得说明的是,Mascolo等指出,这里所描述的最后一个阶段并不是个体自豪发展的最终阶段,按照毕生发展观的观点,个体的自豪在成年仍可以得到发展。 有些研究把自豪和成就动机联系在一起,因为这种积极状态和积极行为有关,个体会感到对自己有益而试图再次营造这种状态。也有人认为,自豪是因为成就而产生的,“目的或努力的结果”。取决于个体自身的行为或个性,个体的评价标准通常与成就有关。 4.1.4 自豪的任务范式 Stipek的成功情景实验范式,实验者对儿童演示一个可明确观察到结果的任务,如由主试向儿童演示如何撞倒保龄球,再教给儿童玩耍,当儿童成功完成任务时,用摄像机拍摄儿童的全身动作,主要是面部表情,上肢和躯干的动作。并比较儿童在自己成功和看到实验者成功两种条件下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4.2 羞愧 4.2.1 羞愧的成分和概念 羞耻是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被提出的。Weiner把它描述为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产生的指向整体自我的痛苦体验。Lewis认为羞耻是一系列复杂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个体运用内化了的标准、规则、目标对情景和总体自我进行评价后产生的消极感受。Ferguson和Stegge等提出羞耻是“基于沮丧的、消极的或者无助的情绪,由与自我相关的令人厌恶的事件引发。” 羞耻的概念涉及羞耻产生时的诱因情境、意识水平、主观体验、行为反应等。目前西方文献中对羞耻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当个体以不光彩的方式做事,说到不幸的事或表现不光彩的、有缺陷的特征时,如果自己或他人见证了此行为并消极地评价此人,就会产生羞耻。这时个体常感到渺小、无价值、试图低头、遮住脸或眼睛来隐藏或逃避被观察与判断,甚至通过否认这些消极行为和特征或批评他人来转移自己的不良感觉。 近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羞耻研究表明,对羞耻的理解,也存在文化差异。我国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也对羞耻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如张春兴认为羞耻是指在众人面前行为失误后,个人自觉的一种不安痛苦的情绪状态。钱铭怡等认为羞 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体验。朱智贤认为当个体的失败被知觉为由个人的缺点所致时,就可能产生羞耻情感。从这些概念看来我国学者对于羞耻的界定偏向于认为羞耻是一种不同于基本情绪的自我意识的高级情感。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羞耻是在个体行为与社会标准、期望目标不一致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 羞愧的成分非常复杂,它包含害羞、窘迫、丢脸、惭愧、羞耻、羞辱等成分,还可以以缺少自信、低自尊、自我意识增强来表达,甚至愤恨、内疚也是由羞愧引发的愤怒的结果,前者是愤怒指向个体外部,后者是愤怒指向个体内部。这样看来,羞愧的概念就很宽泛了,它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羞愧有很多种,涉及到羞愧产生的情境、意识水平、主观体验和行为反应等方面。 从产生条件上讲,Lewis认为,羞愧是当个体评价自身的行为、情感或行动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某些事情后的一种感受,常与失败相连。是一种关于个体整体特征的情绪,能够促使个体逃避、消失甚至死亡。他认为逃避羞愧的最终意图是自恋。羞愧的诱因更多是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这些失败可能与某种标准(道德、智慧等)、生理外貌或者丧失了某个重要他人有关。Weiner认为,羞愧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羞愧是基于归因产生的,对退缩和抑制行为有增强作用。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羞愧能使人产生隐藏起来或消失的强烈愿望,会带来巨大痛苦,使人不舒服或愤怒,让人觉得自身毫无长处、没有任何价值,混淆主体和客体,中断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定,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自我,只能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下思考、说话和行动。Kaufman认为,羞愧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非常痛苦的观察,个体会感到自己暴露在自己和所有人的面前。羞愧体验使个体感觉到与他人疏远、隔离。羞愧涉及人际关系,涉及打破了与他人的“人际桥梁”。在体验羞愧时,个体会感到在自己和他人眼里自己变小了。一旦羞愧渗透到了个体的自我认同中,个体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Tangney认为,羞愧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状态,个体会感到消极评价和缺陷的暴露。个体认为自己变小了,并暴露在他人面前。羞愧会使个体把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并使个体想“隐藏”自己或逃避使他感到痛苦的情境。 从功能主义的观点看,羞愧是一种信号,它使个体可以避免那些可能产生它的行为,因为羞愧是令人痛苦的。处于羞愧中的个体,内部的要求使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要停止,因为你没有任何价值。不仅仅是某些行为要停止,几乎乎整个心理活动都要停止。所以,有人认为羞愧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情绪,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 4.2.2 羞愧的发展阶段 Gulbert把羞愧行为分为4个阶段:行为是羞愧反应的一部分,如想“钻到地下去”;为了隐藏羞愧而表现出的行为;为了避免或防止羞愧而表现出的行为,如退缩和逃避;为了挽救羞愧而表现出的行为。他认为,从理论上看,羞愧体验是力求在社会环境中不引人注目,通过逃避来缓解压力,以减少对自己的可能损失。 个体的羞愧发展可能经历这些阶段:7-8个月,因为简单的行为——结果的失败而沮丧;11-13个月,因为复杂的,包含他人评价的行为——结果的失败而沮丧;18-24个月,因为自己引起的结果而羞愧;2-3岁,因为自己糟糕的表现导致了结果而羞愧;4-5岁,对比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后,或因为自己身上的某种特质不好而羞愧,这种特质是社会普遍认同的;6-8岁,认为自己在多个特质上比他人差而感到羞愧;10-12岁,因为自己的一般人格特质不如他人而感到羞愧,这种一般人格特质包括诸多可归纳的特质;14-17岁,因为他人的一般人格特质不如别人而羞愧,这种一般人格特质须是个体自己认同的。 4.2.3 羞愧的任务范式 任务失败事件; 情境1: 主试让儿童临摹一个小房子。主试对儿童说:“这个小房子刚才的小朋友画完了,现在看你能不能画完。如果你在铃响之前画完就算完成任务,否则就没有完成任务。”儿童快画完的时候,主试按铃使铃声响起,并对被试说:“时间到了,你的小房子没画完。” 调节情境R1,让儿童临摹一个人脸,并说:“刚才那个小朋友没有画完这个图,现在看你能不能画完。”儿童完成任务后再按铃,然后主试说:“这次你画完了,任务完成得真棒!” 情境2: 主试让儿童玩套圈游戏。主试对儿童说:“你来套圈,看你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套完。如果你在铃响之前套完就算完成任务,否则就没有完成任务。”儿童快套完的时候,主试按铃使铃声响起,并对被试说:“时间到了,你的任务没完成。” 调节情境R2,主试跟儿童说:“刚才我记错时间了,没有小朋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套圈,如果我给你合适的时间,你一定能套完。” 4.3 内疚 4.3.1 内疚的概念和理论 内疚(guilt)是指个体危害他人的行为违反了道德原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愧疚等负性体验 。 最初对内疚进行描述的是弗洛伊德,他从病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内疚,认为内疚主要是一种潜意识退行,是以患者对受惩罚或被抛弃的焦虑为基础的。当这种焦虑被敌对感激活的时候,首先是针对父母的敌对感,接着便针对任何人,当敌对感没有表达出来时,它就会转化成内疚。他认为人类也会感受到一种更多地以现实为基础的内疚。 Hoffman从道德内化和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了内疚理论。他认为,内疚是以移情为基础的,是个体由于危害了他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是对自己的一种痛苦的厌恶感,通常伴随着一种紧迫感、紧张感和悔恨感,来源于对处在忧伤中的某个人的移情感受,结合着对那种忧伤原因的意识。为了避免感到内疚,个体可以避免实施有害的行为,或避免参与这种行为,可以对受害者做出补偿,希望不要造成伤害并减轻内疚感。 内疚的产生情境包括关系内疚、责任内疚、发展的内疚(分离内疚、对成就的内疚、对富裕的内疚)、幸存者内疚、对相关利益的内疚。一般针对具体的行为,不影响对自我的感觉,不影响个体的自我的核心同一性(one’s core identity)。影响内疚的因素是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对自身行为结果的认识;对自身行为动机的认识;对自身行为的改进。 4.3.2 内疚的发展阶段 Hoffman从道德内化的角度提出,内疚可能经过几个发展阶段:8-9个月开始,当儿童有目的的行动(如打人)使某人哭起来时,他们会产生移情忧伤,大概一年后,这种忧伤会表现为内疚感;4-5岁时,儿童开始建构对他人更复杂的表象,包括社会互惠性的要求。会对没有与其他儿童进行互惠而感到内疚;6-8岁时,儿童会对没有尽到某项义务表现出内疚,如食言等;10-12岁时,儿童能对违背了一个怎样对待他人的普遍抽象道德规则感到内疚。产生内疚的前提是认同规则。 Maccolo,Fischer把内疚和自豪、羞愧放在一起研究,他发现,个体的内疚发展经历的阶段和自豪、羞愧经历的阶段类似。他们认为个体的内疚发展也遵循从“行为结果——与他人比较——自身特质——他人特质”的规律。 4.3.3 内疚的任务范式 个人责任情境:主试向儿童介绍一个娃娃玩具,当儿童玩一会这个玩具后,主试说有事情要离开,与此同时,主试还留下另一个胳膊已经坏了的娃娃(外表看不出来,胳膊会掉),并告诉儿童可以两个一起玩,当主试离开后,儿童开始玩娃娃,当把第二个娃娃的胳膊弄掉后,主试回来,说:“你怎么把他弄坏了,这是我最喜欢的娃娃。”观察记录儿童的反应 。 4.4 尴尬 4.4.1尴尬的概念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尴尬(embarrassment)与内疚、羞怯以及自豪等情绪一样,同属于自我意识情绪,是继个体的自我意识出现后产生的情绪。有关尴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Benedict1946年的研究 ,目前,与羞怯和内疚相比,对于尴尬的研究比较少,然而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外研究中出现了较多关于尴尬的研究。 尴尬是一种独立的情绪 在以往的研究中,尴尬通常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情绪,而是被认为在强度维度上减弱了的羞怯情绪。很多理论家如伊扎德和拉扎勒斯在对情绪进行分类时,都没有将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但是Ekman(1992)提出的分类理论却认为存在9个特征的标准:自动化的认知评价、短暂的持续时间、一致的反应、在其他种群得到的观察、发生迅速、特殊的生理机制、出乎预料性、普遍的先行条件以及普遍的面部表情等,他据此认为可以将尴尬视为一种独立的情绪。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标准中,依据先行条件、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主观评价这四个标准可以将尴尬和羞怯进行区分,而剩下的五个标准则可以将尴尬与情绪的一般性反应模式联系起来。各理论模型中尴尬的概念 关于尴尬概念的界定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依据不同的理论模型,研究者们持有不同的意见。例如非意愿暴露模型认为尴尬是当个体知觉到非意愿暴露时产生的一种情绪,通常当个体认为他人正对自己作出意料之外的评价时,这种现象就发生了。Miller(1995)认为尴尬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感到羞辱的状态,是在公共的社会窘境状况下发生的羞愧和懊恼情绪 。Miller(2001)36则曾经将尴尬描述为:当个体经历的事件会增加其遭受他人的非意愿的评价的概率时,这种评价可以来自于真实的观众,也可以仅来自个体想象中的观众,此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慌乱的、笨拙的、窘迫懊恼的急性状态,就是尴尬情绪。他认为尴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个体会感到愚弄和幽默,而非更深层次的自责情绪。戏剧模型认为尴尬与个体不能维持一种社会交往关系有关。 尴尬的操作定义 在操作性定义方面,研究者们同样也是依据不同的理论模型,结合实证研究来界定尴尬的定义。伊扎德(Izard, 1977)和汤姆肯斯(Tomkins, 1963)认为尴尬与羞怯在行为表现上是相同的。曾经有研究者这样为尴尬下过定义:即尴尬包括脸红、愚钝的微笑,尤其是特殊的傻笑等,手势和身体姿势同样也被看作尴尬的成分。Lewis等人也曾经给出儿童尴尬的操作性定义:首先出现微笑的面部表情,而后出现注意转移,随后是手部触摸头发、衣服、面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他们认为如果儿童按顺序出现这些行为,那么可以认为尴尬情绪产生了。 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我们偏向于认为尴尬是在某些情境的诱导下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个体会产生的主观体验有:感到自己是滑稽的,笨拙的,愚蠢的,紧张的,同时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如脸红、愚钝的微笑、注意转移、手和身体的运动等。 4.4.2尴尬产生的理论模型 一些研究者建立了几种经典的有关尴尬产生的理论模型,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尴尬情绪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些理论模型,有关尴尬产生的经典理论模型主要有关于自尊的模型、戏剧模型、违背他人期望的模型、关注中心模型和非意愿暴露模型。 关于自尊的模型 关于尴尬的模型主要有3个:自尊丧失模型、社会评价模型和个体标准模型。自尊丧失模型认为尴尬情绪的产生是源于个体自尊的丧失,从而导致他人对个体产生消极的评价。由于不仅他人消极的评价会导致个体尴尬情绪的产生,他人积极的评价也会使个体产生尴尬情绪,所以有研究者就提出了社会评价模型。该模型认为,预料之外的社会评价,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评价,都能导致个体产生尴尬的情绪。与此相关的个体标准模型则认为,个体产生尴尬的原因在于,其行为违背了自我观念,个体的自我评价比他人的评价在尴尬情绪产生的过程中作用更大。 戏剧模型 Parrott等人从Goffman的理论中提取出了戏剧模型,该模型认为尴尬情绪的产生不是由于他人评价对个体的影响,而是由于个体社会角色的紊乱(或者是个体对这种紊乱产生一种预期),这种紊乱或预期违背了个体以往的社会角色图式,导致的正常社会交往关系的破坏,从而导致尴尬情绪的产生[3, 4]。 违背他人期望模型 该理论模型与社会评价模型有相似的地方,二者都强调他人评价对于尴尬情绪产生的影响,但是与社会评价模型不同的是,违背他人期望的模型认为,由于个体产生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体的行为可能会违背观察者对他的期望,个体受到这种观念的困扰,即个体不确定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存在何种预期,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尴尬情绪的产生。 关注中心模型 Sabini等人也提出了一种模型,他们认为只有在个体处于他人关注中心时才会产生尴尬的情绪,即便此时个体没有丧失自尊或违背社会角色模式。但是,该模型却不能解决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些人会很享受处于别人的关注中,而另外一些人却由于处于这种被关注中而导致产生了尴尬情绪,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个体处于关注中心时都会产生尴尬情绪36 。 以上是国外关于尴尬产生的一些理论模型,比较这些模型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从一个侧面来对尴尬情绪进行解释的,从宏观的角度则可以发现,这些理论模型似乎都是从揭示尴尬的产生情境这个大的问题出发,进而再细化形成一种模型。这些模型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大多数模型都认为,个体尴尬情绪的产生是建立在违背的基础上的,无论是违背了自己的观念、他人的期望、原先自己的社会角色图式或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而暴露于他人面前,总之是在违背原来的某种结构或状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些模型的另一个特点,即“旁观者”一般是尴尬情绪出现的一个前提条件。 4.5 内疚、羞愧、尴尬的区别 4.5.1 内疚和羞愧 羞耻和内疚是重要的自我意识情绪。两者有许多明显相似之处:都是负性情感,涉及一定的负性自我评价,都有低头、目光回避等表现,故早期曾被视为同一种情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出羞耻和内疚存在
/
本文档为【自我意识情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