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

2012-07-02 10页 doc 59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5920

暂无简介

举报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基本常识   传播媒介的三次革命   1)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2)文字的发明和运用。   3)无线电的发明和运用。   “三C”指电脑、电讯、控制技术。   广播事业的诞生   无线电之父—马克斯威尔。   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个州的初选新闻)。   第一个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播的棒球比赛实况,标志广播事业诞生)   电视的诞生和兴起   一、硒的光电效应──电视得以诞生的重要基础。   二、电视的萌芽时期...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基本常识   传播媒介的三次革命   1)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2)文字的发明和运用。   3)无线电的发明和运用。   “三C”指电脑、电讯、控制技术。   广播事业的诞生   无线电之父—马克斯威尔。   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个州的初选新闻)。   第一个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播的棒球比赛实况,广播事业诞生)   电视的诞生和兴起   一、硒的光电效应──电视得以诞生的重要基础。   二、电视的萌芽时期   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于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   三、电视的成型时代(本世纪三、四十年代)   第一次电视实况(1939年4月纽约世界博览会,第一位总统罗斯福—4月30日。   四、彩色电视的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播彩电节目(1954)、日本(1960)、中国(1973)。NTSC制(美、日、台。属于点扫法)、PAL制(德、中、英)、SECAM制(法、苏)。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发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最早的广播电台创办于1923年初,呼号ECO;第一座公营电台是1927年5月的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   亚洲功率最大75千瓦发射机是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1932);民间电台有教育性、商业性和宗教性的三种类型;由于当时“讳谈国事”,故民间的极少有新闻、评论的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1949年6月新华社语言广播部扩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成为与报社、新华社并列的党的三大新闻机关。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状(根本性质:党和人民的喉舌。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   电视诞生于1958年初,仅北京、上海定期放节目,现形成中央、省级、地方、县四级办电视局面。   由封闭—开放,单向—多边发展:1)电视机数量增加;2)播出内容丰富;3)新闻成为主导,国际及批评报道出现;4)对外联系频繁;5)国内电视交流活跃,打破大台统治天下。   二、稳步前进的广播事业   依然是传播媒介中(受众)最多的(广播新闻大多先于报纸、快于电视、信息量大)。1)波段增加;2)专性电台(音乐台、经济台)出现;3)吸引听众“参与”节目的比例加大。   国际向“窄播”(指针对性地满足部分听众需要)方向转化。   三、香港和台湾地区概况   香港公私并存。香港电台(公营台是政府经营的)。   台湾电视台为民营商业性(TTV—台视、CTV—中视、CTS—华视)。   生产力水平决定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故广播电视发展速度和规模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出发,需要和可能结合,量力而行)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准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首先是科技赋予它以生命(如半导体的发明),而科技发展,又使它插上翅膀(如太空转播站、电脑网)。   二、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于整个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广播电视是劳力、资金、科技密集型产业。   纵向—伴随国家繁荣(电视黄金时代分别为60年代是美国、70年代日本、80年代中国)。   横向—西方水准高于第三世界(由经济、科技、文化实力决定)。   三、广播电视依赖巨额的广告收入   依赖企业、发达的工商业、及巨大社会消费,这都离不开发达的生产力。   我国主要是财政拨款,沿海电视业强于内地(原因是广告及经济发达)   四、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   广播电视以向社会提供信息而生存,而社会对信息需求量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   五、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社会的消费水平   作为商品的电视机,购买力越高、普及率就大。“文革”后消费提高,电视机很快进入百姓家。   广播电视的不同性质决定不同的办台方针(办台方针指创办电台的宗旨,它通过各台的节目内容来具体体现)   从国制来看,管理体制模式有三种:   1)国家经营型(最早在苏联建立,中国也是。)   2)公共机构经营型(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政府通过多途径扶植。最先在英国。)   3)私营商业型(最早在美国建立。公共台仅限于制作、播放社教和服务性节目。)   电视台及电台性质有三(直接影响办台方针):   1)国营台(属全民所有,由执政党和政府领导。是宣传机构,对党和人民负责,社会效益第一。基本特点:新闻、教育为主,娱乐要健康的,禁止黄色的,广告少。缺点:严肃太重,活泼不够,说教多,更新慢。)   2)公营(公共)台(负责人由政府或民间团体任命,半官方,名义上独立,自定方针。主要经费来自收听、收看费或执照费。对公众负责、服务。特点:重新闻、服务、教育节目,新闻强调公正,对政府用“小骂大帮忙”,重视受众调查。   3)商业台(独资或集股开办,董事会领导下经理制。除法律法令约束外,自作主张,背后有财团。以赢利为目的,收入靠广告,娱乐节目比例高于新闻和教育的。)   竞争促使广播电视业务不断改革(竞争目标—争取更多的受众。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业务革新,改善本身素质,新闻向真实具体、快、多样发展,技术要更新新。)   一、第一层次的竞争—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竞争   在竞争中前进(广播电视出现专门化电台、电缆电视、连续报道,增加深度)、电影(出现香味、全景、宽银幕)、书籍杂志(发挥自己选择性强,内容深刻优势)。   二、第二层次的竞争—广播电视与报纸的竞争   竞争白热化最早在美国,各通讯社停止向电台供新闻稿,广播记者则用电话作为采访工具,到二战时封锁宣告失败。   三、第三层次的竞争—广播电视内部的竞争   电视使广播“黄金时代”嘎然而止。汽车广播几乎垄断交通运输业,美国三大公司各自通过扩大记者网、增加技术卫星,锐意改革。   受众需要决定了广播电视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竞争的目的是为争取受众。受众的需要多变(历史条件、心理变化),故要不断创新。受众需要多样,因对象不同。为此广播功能不断开拓,分工也细(如专业台出现)   社会主义新闻优越性:不简单迎合受众,而是充分满足受众有益于健康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指导群众,就需要满足受众,才能吸引。故满足又是指导、教育受众的中介。   广播电视的特点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方向   报纸的新闻以综合、深度报道吸引受众;广播以短、快、新取胜;电视以现场实况和面对面直播见长。   广播电视与报纸共性:真实迅速反映现实变动;面向大众;是信息传播工具,没司法强制性。   不同:广播电视以电子为传播手段,声画为传播媒介;报纸以印刷文字为媒介。   广播的优势:   一、迅速及时,时效性强(以每秒30万公里传递,无需印刷、洗印剪接,不受时间限制)。   二、无远弗届,渗透性强(不受空间阻隔;不受人为限制,如交战双方;“无限发行”—指无线电波传送的声音。)   三、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用声音传内容,言语比文字生动精彩;音响有感染力,如恐怖声。)   四、雅俗咸宜,群众性强(精力少,花费少,文盲也无碍。)   广播的弱点:   一、稍纵即逝,过耳不留(故要通俗、具体、深入浅出。)   二、顺序收听,选择性差。   电视的优势:   一、视听兼备,声画并茂(顺应人的生理特点)   二、现场感强,可信度高(省去编码、解码过程)   三、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主持人面对面交谈)   四、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通括前八艺术,可表现任一门或交叉,可播电影,可现场直播,可特技制作)   电视的弱点:   一、反映的表面性(用画面难表现人内心、事物内在规律及背景材料,比报纸浅薄)   二、反映的不可再现(突发事件难预料,赶到时已过去,有些精彩场面稍纵即逝,报纸则可访问有关人士,收集材料,追记整个新闻)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我国原强调宣传作用,80年代广播电视会议正式明确电视台首先是新闻机构;广播电视是依赖传播信息而存在的。)   二、宣传群众,组织舆论(“电视是政治工具”。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炉边谈话”是利用广播宣传群众的典范;党的喉舌)   三、批评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西方是除议会、行政当局、法院外的独立第四势力;我国则和党政府站在一起维护人民利益)   四、传播知识,开阔眼界(如教育节目)   五、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六、为您服务,方便群众(广义—方便受众是电台的宗旨,一切节目为受众服务;狭义—为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咨询和便利,如天气预报。)   “电视统治一切”(关键人们怎样运用它,既指广播电视的传者,也指广播电视的受者)   一、广播电视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超越时空,把地球发生事传遍,彼此了解交流;家庭间封闭只看电视,成员间交流被电视代替,“团结世界,拆散家庭”)   二、丰富了知识,降低了智能(“百宝箱”;零碎而不系统,哗众取宠的知识节目、肤浅。无所不晓却一无所长,受众追随节目,少思考、少分辨)   三、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穷山村了解了世界,不安于现状;诱发不切实际而发牢骚,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威胁)   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污染了社会的空气(输通上下左右国内外联系、交流,加强民主化、经济横向联系;不少节目污染社会空气,如“文强帽”)   五、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妨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消除疲劳获知识;视力下降,易学坏)   声音的多种性能   一、声音的物理性   声波的测定三因素:频率、波长、波速。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决定)、声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音色(由泛音的数量及强度所确定的复杂声的一种特性,泛音的谐音多寡及各谐音的相对强度决定音色的差异)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二、声音的心理性   不同的人产生不同感受,具有认同心理或逆反心理;引起人们种种联想(如听样板戏想起“文革”),~大大增加了广播的表现力。   三、声音的表情性   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不同组合作用于人心理,产生丰富内涵,表达亲切、严肃等等,~大大增加了广播的表现力(如悲剧用喜情朗颂)   广播声音的三要素   一、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言分口头、书面、身态语言。广播语言是其中的一种。   二、音乐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富有感染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力(音乐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是潜移默化的)   广播中充当的角色:1)组成广播文艺节目;2)充当广播电台和节目的标志(开始曲);3)节目内容的间隔过渡;4)节目配乐、渲染情绪,烘托气氛;5)作为节目的填空和补充,使节目准点准时。   三、音响(除了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   作用:1)加强广播内容真实感;2)用来表现时间和空间(如海关钟声);3)烘托、渲染环境气氛(如球场声);4)刻划人物心理(四面楚歌,马蹄铃声);5)组成声音蒙太奇(如通过次序的安排)   音响来源:真实的和虚拟、模拟的两种。   心理效果:1)写实的,唤起想象;2)象征性的唤起情绪效果;3)习惯性效果;4)印象性效果;5)音乐性效果。   广播新闻的体裁──声音三要素的组合   一、语言新闻   由播音员或记者用语言进行报道(不用音乐、音响)的广播新闻(它也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述评等体裁,与报纸大同小异)。   二、录音报道   运用新闻现场的实况录音或新闻人物的谈话录音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一种体裁(一部分为事件和人物的现场音响,另一部分为记者以目击者身份做的叙述和描绘)。   1)录音新闻(用现场实况录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时效性极高,要求主题突出,叙述简练,录音素材与事件结合紧密。一般3~5分钟,一听即明。不作细致描绘评述。用于动态性、时间地点集中的事件和活动。   2)录音通讯(用现场实况音响展示事件来龙去脉的广播新闻,比录音新闻细致深刻,用实况音响和记者解说表述。)   3)录音特写(用现场实况音响和语言描述,集中再现事物或人的某个富有特征的侧面或片断的广播新闻报道。时效篇幅同录音通讯,但不展示全过程,只抓侧面或片断,用文学描写手法作细腻描绘渲染)   4)录音访问记(记者以第一人称身份采访人或事实所作的录音报道。有两种形式:一是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有关人和事,以第一人称向听众报告所见所闻所感,与录音通讯同。真实、亲切、自然,但受记者视野所限,有局限;二是为答记者问,记者就一问题请人发表意见,不用题外描写,主题集中,有针对性)   三、(现场)实况广播   在事件进行同时向听众播全部实况音响的广播形式。真实迅速、直接、即时,新闻与受众之间没第三者介入,记者只作点旁白,不删和不选择实况音响。   四、配音(乐)广播   给广播通讯、特写、故事配上音乐或音响效果的广播。   配音广播:1)既包含新闻性节目,也包含文艺知识类;2)音响可现场也可虚拟;3)只是渲染、烘托,文字稿可独立。   录音广播:1)是新闻报道形式,属新闻性节目;2)只能实况音响;3)音响是新闻有机组成、表现主题,不可无。   五、广播对话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相互交谈叙述事件、讲清事理的一种体裁。便于提问讲清问题。相声等重在塑艺术形象,广播对话重在讲清道理和事件。   六、广播评论   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问题加以评述和论证。   与报纸的区别:选题不能太深,选听众关心的;论证开门见山,一次一个问题;语言通俗感人。可多种形式(如编后按语、广播漫谈、广播对话)   广播新闻的基本优势—短、快、新(由于无线电波传送决定)   短:除实况,一般不超过消息1分钟,通讯5分钟。这由声音特点决定(过耳不留),长了记不住。3W(what什么、why原因、how经过)。故信息量大。   快:时间之隔最短。   新:包括时间和内容。次序:广播、报纸、电视(晚上)。   真实、及时、具有一定信息量和新闻价值─一切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共同要求。   “为听而写”──要听众一听就懂,又要牢牢吸引听众。   一、导语──要有吸引人的魅力   原则:把文中最新鲜、最精彩、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放到导语中。   写法:陈述性、描写性、对比性、设问性导语(与报纸没区别)。   二、铺叙──提醒听众(因听众往往漫不经心地听广播新闻)   形式:1)提出问题;2)先渲染有关情况,再播主要内容;3)用语气词作铺垫;4)用地名作铺垫。   三、具体、具体、再具体(因听众不愿思考,要一听就懂,故要具体)   1)多叙事实,少空洞议论。   2)多写实在的事,少抽象概括。   3)多描述动态的事实,少作静态环境人心理描写。   4)多用实际内容的实词、实际行为动词,少修饰性副词、形容词。   新闻写作一般要求:简洁、明快、生动。   广播语言──规范口语(介乎书面与口头语言之间。按语法规范组织句子,又要适合口头表达──“规范的口语”)   一、通用(要各地人都听明白)   要求:用现代汉语语,少用方言;用听众熟知的字眼,少用冷僻生词、典故;用社会通用名词,少用行业术语;用大家明白的称呼,避用简称。   二、顺口(朗朗上口,悦耳易懂)   要求:多用现成话,避文绉绉的“字儿话”;多用异音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简单句、少复合句;多主动语态,少被动语态。最佳句式是主、谓、宾构成的句子。   三、响亮(的字,播出去清晰、精神)   四、节奏(抑、扬、顿、挫,节奏鲜明)   汉语音特征就是声调变化,即语音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造成音韵美、节奏感。押韵对比叠韵可增强语言的节奏美。   通用和顺口,是避声音传播之短──听众听不懂、听不清。   响亮和节奏,是扬声音传播之长──发挥声音感染力强的优势。   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的主体,担负宣传、报道大事、传信息的任务)   一、消息报道性节目(是重心。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评论为辅。时效性强)   二、专题性报道节目(围绕一专题,用消息、通讯特写体裁组成节目。一周几次。对象性较强,如《国际时事》、《体育节目》)   三、大板块综合式节目(通过主持人,将多种内容混合编排,以提高听众兴趣,加强感性交流,如《午间半小时》融新闻、知识、服务、教育一体,但以新闻为主)   文艺性节目(有“半壁河山”之称。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1979年10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纠正“左”的做法。~依赖社会文艺的繁荣,在社会文艺作品基础上加工制作的。但电台是党宣传部门,发言、播出的是中央政策允许提倡的,故非社会上流传的文艺作品都可播放。)   一、音乐广播(任务:给听众艺术享受;介绍作品,长知识,提高情趣;播演出,开阔思路,有所借鉴;配合政策,宣传作品,使听众受鼓舞教育)   1)欣赏性节目(比例最大、范围广,按作品、作者、题材、风格对象编排)   2)知识性节目(普及与提高听众水平,如《一支名曲》)   3)音乐新闻和专题节目(报道新闻)   4)配合性节目(对节日、活动进行配合,从实际出发,不图解政策)   5)背景音乐(餐厅、车站播,柔和安逸轻音乐或抒情歌曲,无插入语。如《音乐之声》)   二、文学广播   1)文学节目(播小说、讲知识、)   2)广播剧(由多种声音组合的,专门诉诸于人们听觉的一种戏剧形式。1924年世界第一部《危险》,由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出。我国产生于三十年代,洪深、夏衍创作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80年代成立“中国广播研究会”;81年河北电台第一个戏曲广播剧《桃花》。曹禺说~要“短、广”)   3)电影、话剧录音剪辑   电影录音剪辑是我国特有,外国无。取材电影,电台编辑加工,转化为收听,50年3月8日东北制片厂的《白衣战士》为第一。“以广播为主”,影片录音是主体,解说是剪辑主导,对画面、场景介绍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交待背景深层信息占大部分。电影录音剪辑是对电影的再创作和升华。   话剧录音剪辑是以剧场演出的实况录音,或请演员来电台表演的室内录音为素材,经编辑加工,插入少量解说,合成播出。   三、戏曲广播(以农民为主,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   1)欣赏性节目(是主体,形式有全场、选段、录音剪辑、晚会等)   2)报道性节目(演员近况、活动)   3)知识性节目(介绍知识和成就,提高欣赏水平)   4)综合性节目(集报道、评论、欣赏于一体;被观众称为“联系听众与演员的纽带”)   四、曲艺广播(在农村产生,如《说说唱唱》。由整理过的传统曲目、新编历史和民间曲目及现代题材曲目组成,如《相声杂谈》)   教育性节目(以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并重,给人理论、政策、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   一、对象性节目(听众层次单一,故内容广泛,我国多注意教育)   1)对农村广播   2)对少年儿童广播(清新健康、活泼向上,分不同层次、内容)   3)对青年广播(蓬勃向上,分内容,如修养、成才)   4)对人民解放军或武警部队的广播(我国军队节目有光荣传统,战争中发挥大作用,要坚持保密原则,如军队番号)   二、专题性节目   1)工交财贸节目(五十年代设置,搞活了经济,促进改革)   2)理论宣传节目(与理论研究教学区别:联系实际、有针对性;以普及为主,介绍正面、成熟、公认的观点;使听众乐于接受是各台要研究的课题)   3)法制宣传节目(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进行法制教育,以“法”治国。   三、知识性节目(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广播任务)   服务性节目(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服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就曾开设过《社会服务》)   一、听众信箱节目(是群众参政议政途径;批评报道好形式;为听众思想、学习、生活咨询服务;是电台和听众交流渠道。方针:根据党的路线、方针,配合形势,通过选播来信,反映看法建议批评、表扬、排难。由论坛性、知识性、服务性三内容组成。)   二、天气预报节目(宗旨为国民经济,为各族人服务,最爱听的一个节目,及时报灾)   三、广告节目(传商品信息。我国交通不发达,故~为沟通产销,指导消费起作用,不虚假)   四、外汇牌价节目(沟通和活跃中外金融工作服务)
/
本文档为【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