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看了期末思修就不会挂了[精彩]

2017-12-03 12页 doc 29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看了期末思修就不会挂了[精彩] 一、引言 以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 为,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但这种系 统不应当看作是一组记号,而应看作是一套系统 化的意义源泉(resourceformeaning)。Halliday强 调,“意义是一种潜势”。[1]145可见,系统功能语言 学对“意义”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这就预示着系统 功能语言学打破了以 Chomsky为代表的以重视 句子有哪些生成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受到哪些管 束的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而把研究视角转到 以“意义潜势”研究为根本,从而探寻语言在交际 场...
看了期末思修就不会挂了[精彩]
一、引言 以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 为,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但这种系 统不应当看作是一组记号,而应看作是一套系统 化的意义源泉(resourceformeaning)。Halliday强 调,“意义是一种潜势”。[1]145可见,系统功能语言 学对“意义”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这就预示着系统 功能语言学打破了以 Chomsky为代表的以重视 句子有哪些生成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受到哪些管 束的传统的形式主义语言学,而把研究视角转到 以“意义潜势”研究为根本,从而探寻语言在交际 场景中所发挥的工具性作用。“意义潜势”不仅折 射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深厚的语言哲学思想,而且 它较为明朗地透视出丰富的意义语用观。尽管目 前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两学派之间的关系 颇有微词,但从“意义潜势”中挖掘出的意义语用 观将对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借鉴和补 充的作用;反之,语用学对“意义”的完善性科学 性研究,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观特别是 “意义潜势”提供更为科学的凭证。因此笔者认 为,“意义潜势”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语用内涵,具 有较高的可探讨性价值。 二、“意义潜势”语用观探析 Halliday一再强调“意义”,并且对“什么是意 义”和“你如何表达意义”进行了长期的思索和探 讨。他认为,语法具有“奢侈性”(Halliday&Mar- tin,1993)。不少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对这种语 法奢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系统功能语言 学旨在建立一个翔实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反映出 的经验建构理论与该学派关于语法和语义之间 的辨证体现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通过从逻辑到 经验的“投射”,[2]即经验在内容层面上经过语义 和词汇语法上的两次建构,在多层次的系统中, 语法所建立的范畴和关系能将经验转变为意义。 可见,“意义”成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核 心,同时“意义潜势”作为可考性研究得到了广泛 的关注。“潜势”一词意味着潜在的、隐藏着的、具 有可扩展性的、灵活性的一种势能。因此,从“意 义潜势”出发,可看出“意义”以下特点:(1)“意 义”具有张力感,具有可扩展性。系统功能语言学 元理论提出表述经验意义的“概念功能”、构造语 义衔接连贯的“语篇功能”、建立和维护人际交往 的“人际功能”,说明语言具有工具性特点,[3]这也 就证实了“意义潜势”的存在。(2)“意义”有可活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语用观探析 祝 峰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云南 潞西 678400) 2007年第3期 总第73期 徐 特 立 研 究 ——— 学报 No.32007 SerialNo.73 摘 要: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强调的“意义潜势”是其语言观、语义观的精髓,“意义潜势”具有丰富深 刻的语用内涵,从中挖掘出来的意义动态性及意义互动性特征,已深刻地说明其意义研究视角已扩展到 了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反之,语用学对“意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 潜势”观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意义潜势;意义动态性;意义互动性;语用观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8-03 作者简介:祝 峰(1978-),女,云南德宏人,文学硕士,云南省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E-mail:zhufengymh@163.com。 66 动的形式。在每个语言中心区域的语法驱动下, 对“意义”可以做出选择,因此“意义”不是能指和 所指之间简单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对多”或 “多对一”关系。(3)“意义”是由个体的意义行为 修饰的系统资源,但“个体”是社会的个体,所以 在一个社会意义系统下,个体和个体之间必将经 过互动才能揭示语言意义的奥秘。由此,从“意义 潜势”,可透视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语用观。 1.“意义潜势”的意义动态性语用观 传统语义学派认为,语言符号和意义应看作 两个相互割裂的层面,意义是某种预先存在的物 体,语言符号则是承载意义的主要工具之一。但 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则对“什 么是意义?”、“你如何表达意义?”进行了质疑和 思考。Halliday对德国哲学家 Frege的雄论“The morningstaristheeveningstar”其意义不等于指称 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从语言哲学的立场肯定了 语境对于“意义”的重要性,同时以其缜密的哲学 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其研究成果表现最 为突出的是其语义观所一再强调的“语言是一个 社会意义的系统”。他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 号,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 为,由此认为语言与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之间具有 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预示着意义作为一种“潜 势”与语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密不可分 的。多年来,Halliday、Hasan等人对课堂师生对话 和市场买卖对话等现实生活会话作了大量研究, 把语言现象放在一个较大的语境中去考察,从而 肯定了这些语境因素对于“意义”分析的重要性。 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注重的语言的三大纯理 论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等,就是 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和运用。 如:语言功能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如何在 语言系统中得以体现,语篇中的各个部分如某一 个名词短语在充当动作者、主语、主位或目标时 能发挥哪些具体的语义功能,等。而且,Halliday 以语言动态的意义观为质辨的依据,对Chomsky 所谓的“语言能力理论”提出了质疑,把研究的视 点转为语义潜能的实际应用即语义的具体表达。 因此,“意义”在Halliday看来,它并不是僵化的成 品,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应该定义为“创 义”[1]150(Semogenesis或meaning-creating)。Halliday 认为意义潜势与语言形式之间的体现关系并不 是任意的,意义是人类经验的物质层面与意识层 面相互融合的结果。在语言初始状态,语言呈现 二维的“弹性空间”,即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和作为 认知客体的世界直接关联,从而形成人的意识维 度和物质维度的相互关联,而语言系统的形成就 是二者相互融合的结果。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在 语言这种“弹性空间”里的相互融合过程就意味 着“意义”生成的动态性。故“意义”不再是绝对化 的概念,而是具有了相对性。它作为一种“潜势” 的特征就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由此,这掀起 了经验“投射”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反过来也能 帮助我们解释意义为什么是一种“潜势”,为什么 人类表达意义的过程就是创造意义的过程。可 见,“意义潜势”具有较强的张力感,具有灵活的 扩展性和活动的形式,这种由其本身投射出的意 义动态性特征格外明显。 我们知道,语用学研究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话 语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因此对“意义”的重 视是勿庸置疑的。要对意义进行研究,就要把语 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和它们的所有者联系起来。除 了要弄清一个词、一个句子本身的意指外,还要 研究一个词、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交 际价值。可见,语用学同样强调意义实现的动态 性特征。国际语用协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在 其提出的语用学新理论———适应论中就提倡“意 义的生成”(generation)的观点。[4]10他认为,意义作 为定义的语用学兴趣所在的一个特征,不应看成 是与语言形式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匹配关系;更确 切的说,意义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态地生成 的,意义“generation”孕育着动态的特征;由此,他 引入 Wittgenstein的“语言游戏”,即“作为社会化 种种复杂过程的产品,这些‘经过解释的’活动或 事件为言语体裁或语言游戏提供了意义框架”, 借用这一概念来说明言语嵌入人类活动或生活 场景的必然。所以,在动态的语境中对语言做出 动态的选择,那意义的实现必将是动态的生成。 JefVerschueren论证最为精彩之处,就是他不是 泛泛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来说明 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就此,我们可以看出,系统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所透视出的意义动态 特征正是语用学所关注并认可的观点。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系统功能的"意义潜势"对语用学的 意义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67 2.“意义潜势”的意义互动性语用观 Halliday所持的语义观能很好地揭示语言能 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语义的外部关系 即语言、客观世界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强 调意义是人类经验的物质层面与意识层面相互 融合的结果。他认为,语言不仅能反映人类经验, 还能反映权力与控制,因此意义从来就不是预先 存在的,恰恰相反,意义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 互动过程中。这种广阔的语言视角从根本上将有 助于解释“意义是一种潜势”。要使这种潜势充分 地得以体现,这就需要强调意义的创造过程。 Halliday采取了一种“生物体之间”发生学的研究 方法,[1]146从两方面强调意义创造中的“互动性” 特点:(1)人类经验的意识层面与物质层面的互 动。意义是逻辑与经验的投射,而内容层面与表 达层面的结合是通过语法化这一中介面得到合 理适时解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认知主体的认 知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实,这种研究视野 已扩大到了符号与使用者、认知主体意识层面与 物质层面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符号与符号、符 号与内容的关系,可见这种视角观已经是一种语 用观了。(2)个体与个体的互动。系统功能语言学 既然把视野扩大到语言使用者,那认知主体将作 为观察者进入它者世界,这样语言就是一个社会 意义的系统,而不是简单、孤立、封闭的个人世 界。所以Halliday尤其推崇前苏联心理学家Vy- gotsky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性即社会性的观点,[1] 150认可意义的创造是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 作用的结果。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力求在“互 动”中诠释语言使用的秘密。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意义潜势”研究中所关 注的“互动”特征在语用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充 分 的 肯 定 。 如 语 用 学 家 Searle、Austin、Sper- ber&Wislon等不断地把研究视角扩大到说听者 之间的编码与解码过程,[5]但这种互动性能得以 充分论述的是在JefVerschueren所提出的适应论 中。在JefVerschueren看来,说话主体与听话主体 之间的互动是语境关系得以激活的充分必要条 件。“语境是由某种动态过程创造出来的,———是 由受话人和释话人之间的、与‘客观外在’的现实 相联系的互动的动态过程创造出来的,意义的生 成总是动态的,而且是互动的”,他由此强调“心 智世界”这个术语,[4]101从而肯定意义的“生成”离 不开交际者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可 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互动理念与语用学的 意义互动理论是如出一辙的。对同一对象的研究 结果如此类似,这就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 义潜势”具有更强的科学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强调的“意义潜势”内蕴着语言进化论思想。语言 呈现的“二维弹性空间”即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与 作为认知客体的语言客观世界直接相关联,从而 形成了人的意识维度与物质性维度直接对立的 情形,在此后的进化中得以解构形成新的同样的 符号系统即词汇语法系统,这将导致现代意义上 的语言系统的进化成功。一方面,词汇语法作为 一种潜势可以表现无限多的意义;另一方面,词 汇语法又赋予客观世界以“它者性”,使得认知主 体能够以此为工具或手段再现人类经验和构建 某种社会现实。[1]126这种语言进化所孕育的动态 性特征进一步说明了意义的相对性,即对意义的 “潜势”作出了充分的肯定,故 Halliday认为意义 是动态性的而且与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每一次选 择有关。他们极重视对语言系统的研究。换言之, 对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而不选择那个项目已成 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这种语言进化 论思想与JefVerschueren适应论中的语言选择论 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适应性”是“使人们得以从 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 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1]72 JefVerschueren则认为其理论建构的基点是“选 择”,语言必须包括连续不断的做出选择,这种选 择由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原因所驱动,这种选择 可以出现在语言的任何一个层面上。同时一些学 者认为,JefVerschueren在著作《理解语用学》中 确定的理论目标是探究“语言与整个人类生命的 联系”,研究语言选择背后的机制与动机所具有 的和企图获得的后果与影响。他不但接受了达尔 文的选择与适应的思想,而且还借鉴了其他语言 学家(Schleicher、Sapir、Pawley等)的语言进化观 点,用自然选择———适应来解释言语运用和语言 变化的某些现象。[6]可见语言进化论的思想必将 有助于解答意义的起源和性质等语言哲学命题。 但无论是意义的语言系统的进化,还是语言选择 造成的意义的实现,二者都强调了意义生成的方 式———互动。这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 68 的互鉴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结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关注的“意义潜势”是其 语言观、语义观的精髓,它孕育着丰富的语用内 涵。“意义潜势”不仅对“语言是一个社会意义系 统”以及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作出了强有力的解 释,而且它也因对语言、世界、语言使用者三者之 间关系,及人类经验的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的互 动的关注,而富有了深刻丰富的语用价值。从“意 义潜势”中挖掘出来的意义动态性及意义互动性 特征,已深刻地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研究 视角已扩展到语用学的意义研究领域了。同时我 们也发现,语用学的意义观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 “意义潜势”内涵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系统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 语用学的意义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 用。它为语用学“语言———言语———交往”的意义 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新颖、科学的过渡性平台。 反之,语用学对意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说 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观点的科学 性和适用性。总之,“意义”研究的相似性将对系 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两派之间的沟通起着不 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 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曾蕾.从逻辑功能到经验功能-扩展“投 射”现象的概念功能模式[A].王宾.语言的 向度[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30-142. [3]刘熠.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 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4,第 6卷(3): 221-223. [4]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0:54-92. [6]刘正光,吴志高.选择———顺应———评 Verschueren《理解语用学》的理论基础[J].外语学 刊,2000年,(4):84-90. TheStudyofthe"PotentialSignificance"PragmaticViewofSystemicLinguistics ZHUFeng (DehongTeachersCollege,Luxi678400,China) Abstract:Systemiclinguisticsstressedthe"potentialsignificance"whichistheessenceoflanguage conceptandsemanticconcept.the"potentialsignificance"hasrichandprofoundPragmaticmeaning.the significanceofdynamicandinteractivefeaturesexcavatedfromitprofoundlyimplicateitsresearchPerspective extendedtothestudyofthePragmaticarea.Instead,themoresystematicandcomprehensivestudyofthe significanceofthePragmaticresearchalsoshowstheScientificandpracticalviewpointofthesignificanceof Systemiclinguistics. Keywords:potentialsignifican;dynamicsignificance;interactivesignificance;pragmaticview 69
/
本文档为【看了期末思修就不会挂了[精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