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密法释疑(九)海云继梦法师

密法释疑(九)海云继梦法师

2012-12-11 8页 doc 29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6237

暂无简介

举报
密法释疑(九)海云继梦法师密法释疑【其它问题(五)】 心力与念力有什么关系?那看你心跟念的定义是什么。你这个念力假如以外道所讲的,你心念力的心念力的念力啊,那跟我们的心力就不一样。那你的心力假如是意识心的心力,那也不一样。一讲到心跟念的时候,要先把这个地方弄清楚;弄不清楚,这个定义搞不清楚,下面没有办法定义。所以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那要看你这个定义是什么状况。 41、问:大威徳金刚自在王的性徳及真实义? 答:我们是叫大威徳自在王,不是大威德金刚啊,是不是?我不知道怎么跑出金刚来?大威德自在王是我的名字,那你看到了,还不知道,一定要讲出来吗? 42...
密法释疑(九)海云继梦法师
密法释疑【其它问(五)】 心力与念力有什么关系?那看你心跟念的定义是什么。你这个念力假如以外道所讲的,你心念力的心念力的念力啊,那跟我们的心力就不一样。那你的心力假如是意识心的心力,那也不一样。一讲到心跟念的时候,要先把这个地方弄清楚;弄不清楚,这个定义搞不清楚,下面没有办法定义。所以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那要看你这个定义是什么状况。 41、问:大威徳金刚自在王的性徳及真实义? 答:我们是叫大威徳自在王,不是大威德金刚啊,是不是?我不知道怎么跑出金刚来?大威德自在王是我的名字,那你看到了,还不知道,一定要讲出来吗? 42、问:坛城指的是任何可以引领我们觉悟的境界? 答:坛城的「坛」不是檀香山的「檀」。坛城指的是一个心理的境界。心理的境界是什么?你要怎么表达呢?密法就是透过坛城把它表达出来。你要记得这样喔,内心的境界透过这些东西表达出来。那每一个东西,不是要塞到心里头去。每一个东西,透过那个,那个东西的「相」,那么表达你内心的「徳」,你要自己记得啊。   当你供花,不是把花塞到你心里头去,花表达的是什么?你都作得到吗?花!花!啊就是花?那你在修密法就痛啦,你一定会很痛,因为负担会很重。花啊,最简单的,花很美嘛,你一定会感受得到嘛。花很美啊,那你把「美」啊,变成你生命的「德」;那说花很柔嘛,那把「柔」变成你生命的「德」,那就对啦。你生命可以「柔」、可以「美」,生命不一定有花,对不对?就是当你「柔」、当你「美」的时候,你的花就出现啦。   「水」,水也是个问题,是不是?水,你身体是水,百分之七十是水,所以我就供水,希望我身体里头水要足够?我看这不是,这是物理。「水」,清净,希望我生命里头的德、我的心能够清净,那清净的意思就是说不要去烦,对不对?你把那个德,留在你的心里。那个德怎么产生的?你要透过相来引导,当然是学这个样子。因为密法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相可以引导;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你会着相。   禅法最大的好处,它无相,因此在修禅的人不会着相;他麻烦就是啊,他初学进不去,讲了一堆听不懂,听起来好像都懂,可是要进了,都跑光了,有没有?禅修就是有这种情况。这个就是我们自己用功的地方。那么你现在选择密法,那密法要透过这些相,引它的德,让它留在你的生命里,这个是坛城。   那我这一次要修法,我要布置坛城,就要把我想要具有的德,把它搜集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修法,不是等一下花、等一下水,通通跑到眼花缭乱去了,这不会修,在布置的时候,对于这些物品所代表的德,都要去感受的。所以不是坐下去,开始念,才叫修。   你在布置的时候,就在修这些法。你要选择什么颜色?什么颜色代表什么用途?选择什么形状?形状代表什么作用?这代表德,在你内心里头要起作用的,现在都准备妥当了,你自己都观察完毕,现在坐下来,我们开始持咒。在持咒的时候,就把那些德交融起来,使它成为我们内心里头的,这个叫做「我入」。   我入那个境界。那么我们在修法这坛城里面一定有佛,跟佛的愿,那希望祂呢,能够「入我」,进到我的里面,来改造我嘛,这个叫做「我入,入我」;有的人叫做「入我,我入」。这入我,就是佛入到我身;那我入,我入到佛身里面去,让佛跟我交融在一起,直接这样训练。   那么怎么交融?就是透过坛城的这一些修法,坛城的这些我们的供养品,坛城的布置,就这样交融进去。这样叫做灌顶完毕。   那修学就在这里,怎么样能做到这个地方,整个密法都在这里。并不一定说要什么花要什么花,那是一种规范。一个行者刚开始不知道,那你弄一大堆,你怎么弄呢?所以,好,我修这个释迦牟尼佛,这个法怎么样?我修阿弥陀佛这个法、我修观世音的这个法、我修息灾法、我修增益法,这个法怎么样?以往有这些规矩。   那有了这样一个规矩,就一个方程式嘛,那有这样一个方程式,那就很好帮助我们。那你进行的时候,那方程式你会调一下,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参数,有很多叫变量,变量确定,参数你可以改。可是(你可能会觉得)我为什么要改,那是你的性德改了、你的个性改了,那个没有关系。但是你不能去改「变量」,变量是一定要有的。一个方程式里面,这些变量一定要有,这个就是我们修学的部分。 43、问:悟,是一种体会与感受吗? 答:悟是一种体会,悟是一种境界。境界、感受、体会都对。过程叫做体会跟感受。我悟到,那是你感受到了。我开悟了!那是你到达那个境界,这不一样。所以「悟」这个字呢,那它有这两个意思。一个是感受、体会,没错;那另外一个呢,就是境界,那你到了那个层次、那个境界。 44、问:念觉分的成就,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正知见在此成立吗? 答:念觉分的成就是在空性的基础上,没有错。同样,正知见也是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没有空性,就不叫正知见都一样。这个念觉分,只要讲到觉分,就是有部分的觉悟,就是有所觉悟就对了。有所觉悟那一定是建立在空性上面,这是一定的。不过我们昨天跟各位讲的那个方法,那就跟这里又有点出入,不太一样。   我们跟各位讲是择法觉分,透过择法觉分,你会产生喜觉分,才会修行。择法以后,没有喜觉分,你也不会修行:喔,这个法很好,以前很多人,华严经很好,听人家介绍华严经很好,喔,华严经很好,就买了一部回去,那就供在佛桌上,一听到和上讲华严经,我家好像也有,翻一翻、翻一翻,原来供在那里已经十几年了,修不好,对不对?那你有喜觉分以后,你就会去修,修的因为你欢喜,再实践所以会精进,精进以后会得轻安,这个才是一个关键。   轻安以后是你生命里头的觉受产生了,这觉受就是刚才讲的体会跟感受,那个产生的时候,你自己本身念觉分就成就了。所以说我把念跟那个黏,你会黏在一起,会成为一体的。那这样讲的时候,你是不是空性成就呢?那就不一定。这个是修学的前行,不是真的念觉分,我们跟昨天讲的这个部分是指这里。 45、问:从择法觉分、喜觉分、精进觉分、轻安觉分、到念觉分的成立,是悟的成立;定觉分到这个舍觉分,则是起修的部分? 答:我们昨天跟各位谈的这个地方,是从「意业」上面来讲,这个地方为什么这样跟各位讲呢?因为是前行,它不是正行,我只是把这个七菩提分带进来这样跟各位讲,因为我们讲这个什么,现在大家进来学佛,基本上要大家参与共修,不管你修禅的,打坐或者修密的,持咒或者修净土的,念佛,你会发现这种东西很枯燥。   事实上在锻炼这七菩提分的过程,当你真正产生念觉分以后啊,那你就会开始啊,开始去转,会开始在法里头转。我想各位要是有这种经验,你真的开始在修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在学净土,你会一直买念珠;你现在学禅,各种蒲团都买,竹子做的,木头做的,棉絮做的,还是椰子纤维做的,你会一直买;你要是学密,什么铃啊、杵、大的、小的、佛像、那唐卡,反正一堆,一直买就对了,为什么?   这个就表示你开始在钻这个法了。但这个时候,他很容易退心,大概两、三年就退心啦,因为你会觉得乏味,那个时候你的轻安消失了。所以你开始起心以后,要再一次择法觉分,要再一次喜觉分、精进觉分、轻安觉分,这个产生的时候,你那个法,就第二次再粘上去。那一次又一次再粘上去的时候,你的道心永不退转。假如只有一次的话,很容易退,因为你会碰到很多瓶颈,修学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瓶颈。所以这个过程我们只是提供给各位作一个参考。 46、问:生活中时常有明知不可行,想改,却又一直改不过来的状况。明知不可行的体会,就是体会,想改,却又一直改不过来,那是修行的下手处吗? 答:对,没有错。就像我跟各位讲,苦集这个疑情,这个世间是虚幻的、没意义的、不对的、错误的。错误的你把它粘上去,你已经知道这个要改,对不对?这个虚幻的世界、虚幻的人生、虚幻的生命,我们应该把它扬弃掉,可是你丢不掉,为什么?丢出去啊,常常半夜又把它捡回来,为什么?这种状况,这个就是你要下手的地方。 47、问:论道释义。 答:道,道就是马路嘛。对不对?道就是道路嘛。我们所讲的道是藉用马路的意思,来作为你趋向目标的一个途径,这个叫做「道」,那我们要讲这个道,那你就要更具体一点,你必须要有术。我跟各位讲,这跟你传统的观念不太一样,传统是取术有道,然后用优良的技术,这个是世间法。   我们跟你讲刚好倒过来,你要锻炼成熟的技术,这个技术成熟以后,你就要好好去运用你的技术,培养出你的风格来,这个叫「道」。所以每一个修行人,基本功夫要有:打坐就打坐的技术要有;你有没有可能说,我打坐下来,我开始了,只要我这个,嗯,摆定以后,你一根烟还没抽完,我就入定了?有没有?有没有这样的事啊?   那你家里,不管那个人你喜欢不喜欢来找你,开始要吹牛的时候,你打坐好,然后他话匣子打开,这个时候你入定去了,这个就是技术要熟练。技术熟练以后呢,那就看你的人格,你要涵养出你的风度出来。那个风度,就是「道」、就是「道」。   当你这个道,一直磨练到某一个程度以后,就是「道」开始在增长的时候,那叫做福报,你知道吗?那个福报跟善根到达某一个程度的时候,你的势,大德威势就自然出现,你讲话就有份量。常有人这样讲,师父,为什么我讲话人家都不听?去死好了,因为没福报嘛,谁听你的嘛!因为你的技术有吗?一定要有个技术作基础,然后涵养你的风度,你的道就出来了。   「道」还要再继续成长到某一个程度,你就会发现,你的势,威势,会起作用,随着你念头一转,状况就出现,你能够掌握的到,你会惊讶到啊不可思议,这个就是修行的过程。「术」,「道」,「势」,南势角的势,局势的势,这个就是修行人成长的状况。 48、问:在中国佛教史上,华严与唯识有没有一些关系?为何和上不谈唯识?现在许多法师都提倡学习瑜伽师第论,大度论等唯识经论。和上对学习这些经论(瑜伽次第论,跟大度论)有何看法? 答:这个喔,先学好以后,再来跟我学,不是我不讲。我们上次讲,都把唯识讲的很通,都讲的喔,我想没听到是你遗憾。上次我们讲的历史上挺清楚的唯识,你要不要先来这里学,回去学瑜伽师第论才有用。而不要学这些,叫做支离破碎。   我不是瞧不起这这些人,因为唯识我们很通,只是这些人很喜欢弄枝末,弄不到根本来,我跟你讲,唯识就直接从根本下,其它枝枝末末都无所谓。我都会跟你讲,小乘七十二法,还有大乘七十二法,你想想看,你叫唯识的人讲小乘七十二法,他根本就不懂大乘七十二法,我会不懂吗?你要留意喔。我们不讲,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因为那个东西没用。有用的,我们才跟各位讲。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49、问:学华严须有唯识的基础吗?为什么华严跟唯识有关系? 答:不一定。华严与唯识当然有关系。世间任何的法跟华严都有关系。 50、问:心力与念力有什么关系? 答:那看你心跟念的定义是什么。你这个念力假如以外道所讲的,你心念力的心念力的念力啊,那跟我们的心力就不一样。那你的心力假如是意识心的心力,那也不一样。一讲到心跟念的时候,要先把这个地方弄清楚;弄不清楚,这个定义搞不清楚,下面没有办法定义。所以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那要看你这个定义是什么状况。
/
本文档为【密法释疑(九)海云继梦法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