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14-02-05 2页 doc 25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516

暂无简介

举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法抽样,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男性为60.3%,高于女性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P=0.000)。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性行为中50.0%的人未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了解校外青少年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法抽样,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结果 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男性为60.3%,高于女性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P=0.000)。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性行为中50.0%的人未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18.2%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占15.6%,共用针具占2.4%。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结论 校外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增加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改善其不安全性行为。 艾滋病疫情在我国仍处于上升趋势,且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新发生的艾滋病感染者50%年龄在24岁以下[2]。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3,4],涉足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的危险性增加,进而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我国关于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以在校大、中专学生为研究对象,极少关注校外青少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校外青少年的性行为、毒品使用情况以及社会影响因素,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 1.1 调查对象 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抽样。首先在在校学生中选择学生志愿者,通过多次培训和筛选,最终确定比较活跃、家在南充、朋友比较多的学生为志愿者,通过他们组织调查校外青少年(现居住在南充市,年龄在14—28周岁,未婚,脱离学校的社会青少年),再以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扩大调查范围,最终选取65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编式结构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基本特征、艾滋病相关认知、性行为与安全套使用、毒品使用、自愿咨询和相关政策等部分。 1.3 统计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经整理统一编码,用Excel录入数据,同时由计算机进行逻辑检错;运用Spss11.8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剔除空白选项过多和存在逻辑错误的问卷,实际有效问卷605份,有效率为93.1%。605名校外青少年平均年龄20.6±2.7岁,其中男性390人(65.4%);女性206人(34.6%)。大多为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表1)。 2.4 毒品使用 106人(18.2%)承认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的有17人(16.0%),3人注射毒品时曾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原因34.0%是出于好奇,11.0%是自愿的,8.0%是被骗的,5.0%是别人强迫。 2.5 不安全性行为与毒品使用 使用毒品的106人中有74人(69.8%)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2人(11.3%)曾经发生过性交易,只有1人(0.9%)每次都使用安全套。 2.6 安全套使用的社会影响因素 以校外青少年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工作收入情况、职业、月收入、艾滋病知识得分以及艾滋病易感性的自我评价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月收入和艾滋病易感性的自我评价是影响安全套使用频度的主要因素(表4)。 2.7校外青少年吸毒的社会影响因素 以校外青少年是否吸过毒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工作收入情况、职业、月收入、艾滋病知识得分以及艾滋病易感性的自我认知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文化是影响校外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表5)。 本次调查发现,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达到51.3%,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近半,此外还有部分一夜情和商业性行为。性行为发生率高于既往国内外各类在校学生性行为的研究结果[3,5,6],而他们在最近1次性行为中,只有27.0%的人使用了安全套。本研究还发现,校外青少年安全套使用受其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和艾滋病感染易感性的自我评价的影响,男性、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艾滋病感染易感性自我评价高的安全套使用频率较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18.2%的调查对象曾经使用过毒品,高于胡虹[9]等的研究,吸毒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性别和文化是影响校外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提示校外青少年由于其更早地进入社会,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文化水平低,防病意识差,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部分校外青少年有一定的收入,使其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明显高于在校青少年。毒品和不安全性行为在同一人群中同时存在,不仅使该人群本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大增加,也成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途径,本研究发现,少部分校外青少年已经处于不安全性行为与毒品使用的双重危险之中,毒品使用者的性行为发生率以及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高于其他校外青少年[7],提示在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校外青少年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人群。建议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净化校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校外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艾滋病危害的教育,加强对校外青少年特别是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高危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保护他们免受艾滋病/性病的侵害,这也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
本文档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