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BT原理分析

2010-05-29 4页 doc 53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431

暂无简介

举报
BT原理分析集思广益 推进汉字改革 王媛玲.doc 2010届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集思广益 推进汉字改革 姓 名: 王 媛 玲 院 系: 中 文 系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学 号: 1 0 0 0 7 4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2011 年 09 月 28 日 集思广益,推进汉字改革 王媛玲(指导教师:) (商丘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南 洛阳 471141) 摘 要:为振兴中华文化,为实现祖国语言文字统一,为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 界,汉字一定要改革;汉字改革切不可搞一言堂,只凭官...
BT原理分析
集思广益 推进汉字改革 王媛玲.doc 2010届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集思广益 推进汉字改革 姓 名: 王 媛 玲 院 系: 中 文 系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学 号: 1 0 0 0 7 4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2011 年 09 月 28 日 集思广益,推进汉字改革 王媛玲(指导教师:) (商丘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南 洛阳 471141) 摘 要:为振兴中华文化,为实现祖国语言文字统一,为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 界,汉字一定要改革;汉字改革切不可搞一言堂,只凭官方一家之言, 便定稿推行,而要集思广益,广泛纳谏,不要为搞政绩工程而改,要 积极务实,着眼未来。 关键词:汉字要改 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推进汉字改革 我是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有人说我们没资格谈汉字的改革,教书育人才是我们的本分;可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正好错了,我们才更有资格谈汉字的改革,谈这个,正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更好地推广汉字,推广祖国50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 关于汉字改革,我强烈建议要集思广益,推进汉字改革。 一 汉字一定要改 教了十五年语文书,我和大多数同事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汉字一定要改。 从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大半个中国,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的文化造就落后的国家,而落后的文化正是由落后的文字造就的,汉字结构繁杂,形意众多,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现象太严重,读写识记甚难,普及极为不便,这是造成国人整体文化素质低的根本原因。近代革命家瞿秋白认为:“说到具体的中国文字,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比较落后的文字,比较落后的语言。”瞿秋白对汉字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这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另一员革命主将钱玄同说:“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这是有新思想的人们都知道的„„”鲁迅更是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毛泽东也多次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这些观点和言论,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我们想到每天世界各个国家,都有无数学子在潜心学习英文时,就不得不反省,为什么英文会有那么大的魅力,为什么英文会那么容易推广,为什么使用英文的国家那么富足和强大,尤其是美国, 有人会说,文字不能朝令夕改,过于频繁的改革会造成使用不便和文字混乱。简化汉字已处于新的稳定时期,刚刚稳定不久就轻言改革,不一定是明智之举。不过,文字总要发展,通过改革使其更加好学好用是文字发展的总趋势。现行汉字确有改革的空间,一旦条件成熟,就应当进行下一步改革。其实,不但汉字需要进一步改革,许多其它语言的文字也有改革的呼声。为振兴中华文化,为实现祖国汉字统一,为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为在语言文字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确有必要酝酿汉字的下一步改革。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看待汉字改革的时代意义,不能认为提出汉字的下一步改革就是多此一举。 二 集思广益方能更好推进汉字改革 汉字如何进一步改革,何时进行下一步改革,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集思广益方能更好推进汉字改革,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汉字改革的准备和汉字使用者的心理准备。两种准备做好了,就意味着改革的时机成熟了。不过时机不能坐等,对改革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方案的准备工作,主管部门应早日提上议事日程。 汉字从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成长发展,对于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工作就未间断过。不过,面对同样的方块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评价和改革主张。 当前,社会上谈论的汉字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文字的改变,即指拼音化;另一方面指文字内部的整理和简化。 (一) 汉字改革的第一个方面——拼音化 对于汉字的拼音化改革,国内出现了几个不同的派别。我们把极力支持汉字改革的一些人称作改革派。从清朝末年到改革开放前,绝大部分学者都属于该派,至今也还有部分人属于该派。由于主张的不同该派又可以分为两派,即并列派和废弃派。 并列派主张拼音文字,但是并不主张废弃汉字,他们主张汉字和拼音文字并行。他们改革 的原因是,认为国家的强弱与汉字的难易程度有关,汉字的繁难阻碍了教育的普及,从而也阻碍了中国的富强。他们把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为汉字的繁难,认为汉字阻碍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罪魁祸首。 废弃派主张设计拼音方案,并主张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淘汰汉字是当时专家学者几乎一致的呼声。这一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钱玄同、鲁迅、吴玉章、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毛泽东多次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这种观点在当时几乎是全国上下一致的呼声。其声势有如暴风骤雨,席卷神州大地,势不可挡。 (二) 美化汉字派 美化汉字派与前面的汉字改革派有着相对立的观点,他们认为汉字不但很容易学,而且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它适应了汉语的特点;它以形表意,阅读速度快;它是一种平面字,储存的信息多,给人的视觉刺激优于线形字;它简洁明确,有超时间和超地域的功能等。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曾性初认为:“汉字不是‘难学、难认、难记、难写、难用„„而是比其他几种拼音文字易学、易懂、易记、易写、经济实用’。” 他们认为汉字的魅力,恰恰在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一个繁难的文字里,甚至一个笔画里,都显示出其固有的字理,充满趣味性和故事性。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汉字,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它影响着中国人的理念,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把汉字传承下去,让它更好地为世界服务。该派还认为“汉字是开发智慧学习汉语的图画、积木和魔方”、“符号文字最具国际性,汉字是符号文字,汉字有希望成为国际文字”。但是并不反对对汉字进行合理的改革,只是反对废弃式改革,主张继承式的改革,即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 科学评价派 科学评价派认为要努力避免片面性,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汉字有明显的缺点,比如数量多、内部结构复杂、不少汉字或部分汉字失去字理、不便于外国人学习和国际间的交流。当然汉字也有自己的长处,如适应汉语的特点、能满足汉语发展对语素书写形式的要求;阅读速度快;有超越时空等优点。他们认为评价汉字时要与特定的文字相联系,不能进行纯文字比较。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语素,对汉语来说,汉字就比拼音文字好,拼音文字无法区别同音语素。而对于英文来说,因为有多达8万个单音节,同音语素少,所以比较适合用拼音文字。不同的文字适用于不同的语言,所以改革也要科学地去改。 (四) 汉字简化派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一直到草书、行书等字形的演变,其中出于结构的整齐和表意的需要,汉字的字形出现过繁化现象,但是其发展的大趋势是从繁到简。清末俗体字运动、“五四”以后的简化字运动、30年代的手头字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汉字简化方案”都是近百年来汉字简化的具体表现。当然这多次简化字运动,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的说来是功过参半。 但是,面对汉字的简化改革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的人认为繁体的“龟”字有美丽的背甲花纹,象征长寿;繁体的“龙”字有闪耀的满身鳞片,象征神圣。而简化了的“龟”甲纹不备;简化了的“龙”鳞片未全,四肢残缺,没有丝毫庄严伟大之气„„繁体字承载着古老的中国文化,简化后成了所谓的四不像。但是又有人认为,繁体的“神龙”和“灵龟”,难写、难记、难识。不能为我们现代人更好服务的观赏品,拿来又有何用,现在是“龙儿”和“龙孙”的时代了。近百年来的的汉字简化改革运动,主要着眼于简便适用,因此也就难免某些环节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部分人认为汉字简化了,不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部分简化字简化得极其不合理,也许会造成社会用字的混乱。 时事评论员魏英杰先生针对汉字改革专门撰文,批评汉字改革不务实,瞎折腾。下面一段文字引自魏先生原文《汉字改革能不能不折腾》:“8月19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问解答”,谈的也都是“汉字规范工作”,延续了新时期以来汉字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有关专家组从“规范”角度对部分汉字进行“整形”,等于硬生生地造出了44个汉字。这样做不仅有违文字改革的实际需要,而且会让社会公众感到极大不便。倘若因为这些汉字看上去“不”就可以瞎折腾,规范汉字的工作恐怕永远没个尽头了。如此的话,所谓汉字规范工作岂不成了汉语发展的一大乱源,” 不过我觉得,汉字改革不怕折腾,就怕你不折腾。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只有折腾,新事物才能替代旧事物,时代才能向前科学发展。不折腾,清政府能被推翻,不折腾,新中国能建立, 不折腾,苹果手机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不折腾,微软系统能占领90%的市场份额,当然,我们也确实不能瞎折腾。不充分论证,不集思广益,就组织一批什么专家组建汉字改革委员会,随随便便发布一个《通用规范汉字表》,越改越复杂,有什么意义, 三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汉字的拼音化改革还是简化改革,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像上文汉字改革派或者汉字美化派那样只看到汉字的缺点或者优点,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汉字的优点也不能忽视其缺点。比如改革派中的并列派把当时中国的落后大部分归结为汉字原因,是有失妥当的。文化的传播只会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不发达必然会波及到政治。生产力是基础、是关键,文化并不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只起一小部分作用。对于简繁体字的问题,传统文化固然重要,我们固然要继承,但是我们也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合我们发展的机会。要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简化汉字是必要的,毕竟繁体的汉字笔画太过于复杂,难记难写。删繁就简,不但有利于我们自己更好地学、更简易地记汉字,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只有这样,中国灿烂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才能弘扬。但要注意的是,简化一定要合理,不能随意。 汉字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影响千秋万代、关系全社会乃至影响世界的大事业,是一项必须经过全面认真研究和科学规划后才可以付诸实施的大工程,需要我们一代人或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认为,汉字一定要改,但集思广益方能更好推进。汉字改革得有一个总体的原则、总体的目标、总体的规划:全面公正客观地认识汉字的优点,着眼于长远,通盘考虑、全面规划,尽可能地保留现有汉字的优点,照顾大众的心理适应能力,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广实施。 至于汉字改革何去何从,其主导因素还是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和汉字自身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汉字的改革不能太过于主观化,要遵循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林成滔.字里乾坤(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P127-138 [2]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P298-365 [3] 吉文辉.汉字改革百年回顾(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社会科学版?第7卷). [4] 韩梅.再论汉字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第4期) 论文评审表 姓名: 王媛玲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号: 100074 题目 论 文 评 审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论 文 评 审 成 绩 专 业 院 系 意 院系领导签字: 见 年 月 日 成 教 院 盖章 意 年 月 日 见
/
本文档为【BT原理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