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两条腿走路

2017-12-07 5页 doc 17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两条腿走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0.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4.3配合比设计4.3.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
“两条腿走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0.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4.3配合比设计4.3.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6砂率宜为38~42%。1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4.3.2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4.3.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5.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2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4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6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7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8主要应急保障措施;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5.1.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图5.1.2-1)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图5.1.2-2)。25.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间隙时间。5.1.4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1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5.5混凝土养护5.5.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3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35.5.2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5.5.3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5.5.4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加强进行养护,其侧模、底模的保温构造应在支模设计时确定。5.5.5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5.6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5.6.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者雨雪天气时,必须采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5.6.2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5.6.3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5.6.4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5.6.5雨雪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施工时,应采取确保混凝土4质量的措施。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气时,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缝,并应尽快中止混凝土浇筑;对已浇筑还未硬化的混凝土应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6.0.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6.0.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57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6.0.3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3℃(25℃环境下);2测试范围:-30~150℃;3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Ω;6.0.4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应加以保护;4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6.0.5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6.0.6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本应的措施。6
/
本文档为【“两条腿走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