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答案

2017-10-26 32页 doc 63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答案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 一、鸦片战争中心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一般认为中国的近代史以1840年为开始,1840之后中国社会的生活慢慢发生变化,出现了去等级化;西化;工业化、城市化特征,从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衣着、礼仪等方面去举例说明。 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世界的认识和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自己是堂堂的“中央大国”,是高于万邦的“天朝大国”视外商为来自渺不足道的蛮夷小国,并傲慢地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因此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3、鸦片...
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 一、鸦片战争中心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一般认为中国的近代史以1840年为开始,1840之后中国社会的生活慢慢发生变化,出现了去等级化;西化;工业化、城市化特征,从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衣着、礼仪等方面去举例说明。 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世界的认识和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自己是堂堂的“中央大国”,是高于万邦的“天朝大国”视外商为来自渺不足道的蛮夷小国,并傲慢地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因此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同时为实现英国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目标,于是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4、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处理及影响 清政府时战时抚,由抵抗逐步走向妥协投降。 1841年1月20日义津单方面公布《穿鼻条约》 诬称琦善同意割让香港,26日英军强占香港 1841年1月27日 订立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在6天里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交纳赎城费600万元,商馆损失费30万元 1842年8月29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占香港。 3勒索赔款: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4协定关税。 5废除公行制度。 鸦片战争签下的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行政、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5、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分析 鸦片战争是一场由列强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改变了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文化上开始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大道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就是爱国反侵略和民主科学。 二、太平天国运动中心论题 1、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加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频繁,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加剧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仍未停止,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国家内部自然灾害严重 ?受西方宗教的影响 2、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措施: ?对过往客户以1%进行收税的“厘金”政策 ?以湘军模式的团体的崛起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3、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军权下移,督抚掌握了半地方化和半私人化的军队;财力下移,督抚逐渐掌握了地方大权;人事任免权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权。 ?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的崛起 ?促使清王朝实行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国际:?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使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6年3月,英法与俄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是英法得以腾出手来发动侵华战争。 国内:?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怀疑惧,拒绝“修约” 5、清政府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处理及影响: 处理:?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分别同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1月清政府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60年10月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1858年5月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1864年10月又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背景与结果来看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大量在华权益,包括外国公使驻京;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列强对条约口岸租界的管理权;外国军舰在中国水域航行、军队在中国领土上驻扎的权利;列强在中国沿海贸易中的航运权及内河航运权;受条约限制的关税税率。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割占,造成了以后中俄、中印、中英边界领土问题。 ?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华北、东北以及长江各口的开放沿江沿海航运权的丧失,加速了这一变化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沦丧,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代表人物: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三、洋务运动中心论题 1、洋务运动的起因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要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主要代表人物、举措与主张 恭亲王奕?: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是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曾国藩: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李鸿章: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 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大力倡办工厂(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开矿、筑路等活动,大力扶植私人企业,创办院与洋务学堂。 3、主要内容 1、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 2、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3、训练新式陆军,筹划近代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 4、兴办近代学校(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生 四、维新运动中心论题 1、维新运动起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利润丰厚,刺激了中国一部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政治、思想)主要举措或主张 康有为:(1858-1927) 主要举措:1,1890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旨在动摇正统的封建守旧思想,为变法维新思想传播开辟道路为“托古改制”思想奠定基础,否定古文经学的“述而不作”,在政治上否定封建守旧派“恪守祖训”的立场,为推行变法扫除障碍;1898年著成《孔子改制考》宣传了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阐述了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强烈震动,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2,多次上书清帝,要求变法图强,他还和另外的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训练变法人才。 主要思想主张:1,反对厘定税,提倡轻税。2,强调公民自治,提倡人生来平等。3,提倡立宪,限制君权。(这是一重要主张,要详细点) 梁启超 :(1873-1929) 主要举措和思想:1,用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在不断变化。2,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和民权学说,对康有为的“三世说”做了具体说明,强调了建立“君权与民权合”的君主立宪政体。提倡变法,反对革命。 严复:(1854-1921) 主要举措和思想:1,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著名政论《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及《救亡决论》等,1897年又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2,译著《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是生物自然的普遍现象,对人类同样适用,以此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3,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提出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自强的根本,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谭嗣同:(1863-1898), 主要举措和思想:1,撰写《仁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思想。2,要求资产阶级的“个性自由”,要求实行男女平等。3,批判君权神授论,宣传“民本”“君末”的思想;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宣扬资产阶级的,民权与平等思想。 3、维新运动主要内容 1,宣传阶段: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内政、外交、军事、文化全面改革的必要,如博采西学、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奖励科技人才、减均赋役、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他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王韬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鼓吹中国必须变法,兴办铁路、造船、纺织等工业以自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变法”的口号。提出了重民思想,介绍了西方国家“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最早提倡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 薛福成先后出任驻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使节,广泛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著《筹洋刍议》阐述变法维新的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致力于介绍西方科技政治,曾盛赞欧洲君主立宪制度“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他竭力主张速行君主立宪;广办报纸;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官吏应由民选产生;发展教育,注重掌握西方天文、地理等新式人才的培养;改革科举考试,增设格致、电子、医学等新科目,录用精通西学的人才。 在经济方面,郑观应提出了著名的“商战”理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主张以商立国,以工翼商。这样的主张就和洋务派的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了区别。 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创办了草木学堂,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1888和1895年两次上书提倡变法。 2,康有为登上政治舞台后,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但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4、维新运动思想发展脉络 (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洋务派中逐渐分离出一部分人,形成了早期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以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他们大多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也主张学习西方的工商科技;同时也建议作政治制度改革,向往西方的议院民主政治。早期维新思想,还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成熟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救亡图存成了中国社会的急迫需求,由此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以1895年的“公车上书”为起点,直到“百日维新”告一段落。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效与中国洋务运动挫折的对照,使中国知识分子反思,必须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康有为等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变法思想纲领。[?]期间维新派出版了一系列杂志和著作,如《时务报》《湘报》《新学伪经考》《仁学》《天演论》等,还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于是一场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开始了。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封建顽固势力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来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武器。论战主要是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的。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维新政治思想的实践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四)维新思想的落伍 康梁逃到日本后,继续大力宣传维新思想,特别是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影响很大,他们继续主张开民智、兴民权、呼吁振兴实业,发展教育、宣传科学,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但是改良派无论如何张扬自己的理论,比起后期兴起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落后了。两股政治思潮曾就民主革命的是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改良派沦为了保皇派,仍然竭力维护腐朽的清政权,因此退出了历史主角的地位。 严复和康有为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还先后参与帝制复辟,仍然主张君主立宪,为社会所抛弃。康有为于1912年在北京建立孔教会,被袁世凯所利用,形成了以尊孔为基本内容的复古思潮,大力鼓吹封建的纲常伦理,阻碍了民主思想的深入传播。严复参加了以杨度为首的促进帝制的筹安会,成为拥护袁世凯复辟称帝国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康有为此后仍然固守其复辟派的立场,主张还政于清,于1917年与张勋一起拥戴溥仪复辟,展开了一场闹剧。 五、义和团运动中心论题 1、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A.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不仅疯狂地侵占我国的军港、划分势力范围,而且竞相在中国 修筑铁路。由于铁路的修筑,铁路沿线的田地、房屋被大量侵占和破坏,大批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破产。铁路的修建和海运业的发展,使运河交通被弃置,沿河城镇逐渐衰落, 大批依靠运河为生地旧式交通工人失业。由此而造成一个庞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和运 输工人的失业大军。 北方尤其是直鲁地区社会经济秩序的剧烈变动,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天 灾人祸的频频袭击,使北方民众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庞大的教会势力与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相互配合,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B. 难,激起了中国人民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地反教会斗争。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A. 义和团首先在直鲁交界的冠县一带展开斗争。1897年,冠县梨园屯村民在阎书勤率领下拆毁教堂,反抗传教士和教民的压迫。1898年,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助清灭洋”旗帜,率领拳众攻打附近的红桃园教堂,教会请来清军镇压,拳众主动东撤到临清,继续在直隶与山东交界地进行反教会斗争。 B. 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团民联络一起,毁铁路、断电线、焚教堂,“一倡百和,从者如归”,队伍猛烈发展。4、5月,义和团组织几乎遍及直隶全省,并控制了省府保定城,竖起“保清灭洋”旗帜。义和团由保定向北,向东发展,进入京、津地区,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斗争中 心。 C. 六月中旬,聚集京郊各地的义和团大批进入北京。到6月下旬,全城坛口已有1000个左右,团民达10万。. 3.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措施。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并无明确方针,常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演变。 A. 当义和团初起之际,清政府曾几次下令“就地剿除,慎毋姑息养奸”,并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曾数次撤换“剿办不力”的山东巡抚,以加强对义和团的镇压。 但是,从张汝梅等清廷地方官员对于严剿义和团是持有不同看法的。毓贤认为,在教会势力横行,已成朝廷隐患的情况下,义和团或可成为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一些朝内官员也持有类似看法,如御史黄桂鉴也认为,造成教案频发的原因是教士,教民为害乡里,地方官吏一味袒护抑民,百姓们是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才“自为团练”,“捍卫身家”的。他建议朝廷对义和团“善为安抚”,“以收为干城之用”。这种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对待义和团的态度。以至多次严令山东巡抚袁世凯不要对义和团采取过激行动。 B 1900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令各省官员办理教案应“化大为小,化有为无”,“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也”。区分“匪”、“会”的谕令,实际上承认了义和团的存在,从而导致了义和团的大发展。慈禧的态度是和平解散义和团。6月初,她先后派赵舒翘、刚毅前往涿州。倾向于招抚义和团的刚毅到涿州后,不仅默许了义和团的存在,而且还强令清军停止镇压。之后,地方官员相继停止了对义和团的军事行动。 C 随后,清政府发布上谕,将拳民“年力精壮者,即行召募成军,严如约束”,并声称:“该 拳民既以义勇为名,如足备折冲御侮之资,朝廷原可宥其前行,以观后效”。正式承认了义和团存在的合法性。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1901年9月7日,英、美、俄、日、德、法、意、奥、比、西、荷11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款及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是: (一)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 多千万两,加上各省地方赔款2多千万两,总数超过了10亿两。 (二) 将北京东交民巷化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各国可在使馆驻兵。 (三) 将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途的所有炮台一律拆毁。在天津周围29里内,不准 中国军队驻扎;准许各国派兵驻守从北京到山海关的12个战略要地。 (四) 清政府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 任何反帝组织,违者一律处死。 (五) 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以办理今后对外事宜。 影响: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 经济上的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在财政上陷于空前的困难。为支付赔款,清政府 加紧对中国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刮和勒索,使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社会经济 愈益凋敝。 (二) 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及周围的战略要地,删除了其警备,使北京大门洞开,侵 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 “使馆区”和外务部的设置,清政府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以及负责镇压让人 民反帝斗争的规定,在政治上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5,评价清政府中央与地方对八国联军侵华的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央:在1900年456月16日开始的连续几天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得到一份伪造的“外交团照会,其内容之一是“勒令皇太后归政”,于是,她即在御前会议上提出对外宣战的主张,遭到光绪帝与主和派官员的反对。随后,又传来大沽沦陷的消息,于是慈禧太后又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再也不顾光绪帝等人的反对,强行决定对外宣战。 。 地方:“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是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盟主,在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下,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居间周旋,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推出的。 当请政府对外宣战之际,以刘坤一、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与中央政府在政治上产生了分歧。对义和团应严厉镇压,若“能保住使馆,尚可徐图挽回。否则,大局不堪设想”。当清政府命令抽调南方兵力援助京师时,刘坤一等强调地方困难,推诿搪塞。除政治分歧外,东南督抚反对宣战还有经济方面的。刘、张等人也担心战火延至南方、造成“土货不能出洋,商民亦不聊生”,“外侮内辱同时并起”的局面,遂积极以英国为首的列强的支持,以稳定东南地区的统治秩序。 六、清末新政中心论题 1、清末新政起因: 一、八国联军侵华,面对极大的国外侵略压力,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辛丑条约》等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二、世纪之交清政府面临的通知危机,还表现为中国内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义和团运动使清廷摇摇欲坠,中国南方自立军七军和惠州起义,昭示着新的社会政治力量的崛起。为了缓解国内民众改革的呼声,清政府被迫进行新政改革。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2、清末新政主要措施: 政治方面: 一、行政体制的改革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各州府县衙裁汰书吏,部务由司员亲自办理,裁革差役,停止捐纳实官;由原来的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变革。宣布仿行宪政后,第二天即宣布进行中央官制改革,成立了由载泽等十四名官制编篡大臣组成的编制馆。但是内阁与军机处不变,所以中央官制 改革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以皇帝 为行政中心的高度集权体制。 二、立法体制的建立。一系列现代法律的制定。1908年8月27日公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肯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对皇帝大权,大纲序言载明,君主权力仍旧很大。总之,大纲所确定的是一种保留封建专制残余最多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 三、立法机构的准备。《钦定宪法大纲》核准了以9年为期,逐年筹备宪政,期满召开国会的方案,同时拟定谘议局章程。第一年筹办谘议局,第二年选举并正式开办,同时举行中央资政院选举;第三年成立资政局。p113 四、司法体制改革。废除清代三法司制度;审判方面实行回避、辩护、陪审、公开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审判制度;制定新律,改革“诸法合体”的法律结构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编练新式陆军。裁汰原有绿营防勇十之二三,并停止武科考试;各省省会设立武备学堂;中央成立以奕劻为首的“督办练兵处”,地方成立以督抚为首的“督连公所”统一全国兵制。此外,1905年提出2至5年内全国编练新式陆军36镇的庞大计划。 经济方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设立商部,制定奖励实业的规章制度,颁布商律,路况章程,银行章程,通令各省设立商会。 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1902年起,科举考试不再用八股文;整顿京师大学堂将各省学堂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设中学堂,各州县设小学堂;又统一学制(具体),从初等小学到通儒院毕业要25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在全国推行的法制。 3、清末新政代表人物:慈禧太后,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昭、鹿传霖 4、清末宪政运动的主张和立宪派的主要措施: 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即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召开议会、建立责任政府,以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 立宪派的主要举措:立宪派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因而积极拥护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行动。但是随着清立宪步骤的展开,立宪从何入手和建立国会的期限问题引起了立宪派的极大不满,为推动清政府的立宪步伐,立宪派开始了和平请愿运动。 1、1907年第一次请愿,宪政讲学会代表熊范舆、沈钧儒等人进京,向都察院递上了100余人签名的请愿书。提出“非即行开设民选议院,使国家内部无上无下,同心协力,攻击艰难,则国家终无自强之机,外患终无杜绝之日。”要求清廷于一两年内即行开设民选议院。但政府未予理会。 2、1908年3月,第二次请愿。为扩大声势,派出特派员游说各省省会、学会和其他团体。征集了近30万人的签名运动,并组织了代表各界的十份请愿书。要求清廷一年内召开国会,被清廷以财政艰难为由拒绝。 3、第三次,组织谘议局联合会,由请愿代表孙洪伊向谘议院呈递有187人署名的请愿书,向谘议院提议于1911年召开国会。26日,又上书载沣,在全省20多个城市举行集会,地方督抚要求速开国会并成立责任内阁。迫于各方强大压力,清政府以国会期限缩短三年为妥协。 4、多数立宪派并不满意第三次请愿结果,积极谋求第四次请愿。清廷采取强硬手段镇压,秘密逮捕请愿领导人温世霖,请愿失败。 5、清政府的宪政之路: 一、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载泽递交《奏请宣布宪政密折》,声言立宪三大益处,“皇位永固,外患减轻,内忧可弭”拟出立宪方案。 二、慈禧太后于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谕旨内容实际与清末“新政”的内容无多大差异。预备立宪谕旨颁布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 三、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 四、12月,在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三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之后,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 五、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此内阁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6、宪政之路重要历史人物:考察宪政五人: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还有摄政王载沣、沈家本、伍廷芳、载洵、毓朗 7、立宪派重要人物:郑孝胥、张謇、汤寿潜、康有为、梁启超、沈钧儒、熊范舆、温世霖、孙洪伊 七、辛亥革命中心论题 1、 孙中山的主要政治思想和革命举措 旧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清王朝的统治,要武力推翻清王朝。 2、民权主义: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人人拥有平等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下提出了的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具备了反帝的色彩。 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给予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所有组织及个人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节制资本,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 措施:(1)革命思想的传播(2)革命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同盟会(3)军事措施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之后还领导了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后来1913年发起二次革命,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1917年的护法运动。 2、 主要的资产阶级团体、领导者和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团体 领导者 政治主张 华兴会没有留下政治纲 领性文件,但从事后各种 记载中表明,其主张主要华兴会 黄兴 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的“国民革命”,显露了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倾向 刘静庵、曹亚伯、胡瑛、科学补习所 无 张难先等人 徐锡麟、秋瑾、章炳麟、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光复会 陶成章 身许国,功成身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 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 孙中山 简称为“民族,民权,民 生”,也就是就三民主义 3、 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1)宪政运动的失败,导致资产阶级反清革命情绪高涨 (2清朝的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 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 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 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 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4、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主要政治措施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1911年10月,武昌 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已有十五个省区宣告独立,相继建 立了地方起义政权。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 各起义省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在召 集国民会议、颁布宪法之前,组织临时政府。12月29日,各省代表又在南 京开会,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 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建立了中央政府机构。南京临时政府的 成立,标志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 仅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政治措施:(1)中华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采用了总统制,临时政府的 行政机构为行政各部,设立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等九个部。临时 参议员行使国家的立法权。(2)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明 确了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确立的内阁政体?规定了三权分立 的政治原则?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的 自由。(3)社会改革:限制剪辫、劝禁缠足、禁止刑讯、保障人权、禁止人 口买卖、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改变称呼为先生或某君、禁止跪拜;提倡廉 洁奉公。经济上宣布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工商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还制 定商业注册,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4)外交政策上没有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 条约 八、《北洋政府》中心论题 1、、袁世凯独揽大权之路 袁世凯,1894年被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甲午战争后,在小站编练新军,掌握了一支7000多人的武装力量。1908年宣统帝继位,被排挤,被迫下野。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反击南京临时政府。帝国主义列强为袁世凯助威。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从内部施加压力,力主袁世凯上台。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就此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15日被举为临对大总统。1913年3月暗杀宋教仁;4月向五国银行团借款2 500万英镑充军费,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1914年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又让参政院抛出《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这样袁世凯把总统之职变成终身制。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8月指使亲信组织筹安会。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改民国5年为“洪宪”元年,建立中华帝国。1916年3月22日,内外交困,被迫宣布撤销帝制,恢复民国。 2、、北洋政府各派系的斗争 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民国军阀势力之一。起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采用新的兵制和近代武器。 “府”是总统府,指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政治集团;“院”是国务院,指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军阀政治集团。两个集团的矛盾是当时各种政治矛盾的集中反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先后发生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 1922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3、、北洋政府下的文化发展 1、政治:虽表面上混乱,但比较民主和重视人权 2、经济:各军阀为筹军费,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尤其是尊重民族企业家、(看清题意,可删) 3、文化: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批判孔子学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只说了新文化的内容,对教育事业、新闻出版、社会风尚不关注)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4、民国民风的变迁 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不仅政治上推翻了帝制,社会习俗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有很大的冲击。不少年青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 2、年青妇女纷纷向传统礼教作出挑战,至于残害妇女的缠足陋习也逐渐被废除。这时候,女子可以进学堂读书,还可以外出工作,男女平等观念逐步加深。 3、衣着方面,民国时期,国人既保留传统的长衫马褂,也日渐改穿西服,而中山装则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装,旗袍为女子服饰。 4、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5、日常礼仪中,由跪拜改为作揖和见面握手等体现人人平等的礼仪。 人物: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孙中山、宋教仁、严复、梁启超 九、《国民革命》中心论题 1、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国共, 1)由国共双方的政治主张决定,国民党期望国民革命使社会各阶层都获得好的 改变,主张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给予一切平民自由的权利,防止贫富悬殊 分化;而共产党也是希望全人类解放。从两党的政治主张中反放映两党谋求 整个国民解放的共同基础。 2)当时正处于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 “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 共两党齐心嫌弃大革命。 3)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真正的民主派,而且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 命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是两党的共同愿望。 4)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2、为什么称为国民革命, 因为这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打倒帝国主义,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而且这次革命是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其中。 3、国、共在工、农运动中的态度和影响。 1)国民党的态度:国民党在工、农运动中的态度是支持的。孙中山在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中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时国民党派毛泽东 主要负责农民运动讲习。从而看出是支持的。 影响:使工农运动在大革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共产党:共产党的态度是支持推动,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都是共产 党人所领导的。 影响:使国民革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帮助和推动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4、南方革命政府在北伐前的准备工作 1)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 有一支国民党自己的军队 2)1925—1926年春,广东国民政府先后消灭了广东省和广东争权内部的反革命 军阀势力,统一军权财政,成立了国民革命军七个军,实现两广统一 3)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4)省港大罢工在全国人名的声援和支持下,到1926年10月结束,沉重打击了 英帝国主义。 5、国共合作与纷争 合作: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原因 A.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其领 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原因: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将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的政策。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 意义: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纷争 3、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等) 4、1946,1949年:国共再对抗。 原因: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发生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6、国民党对各方力量的整合与内部矛盾 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政权“统一”后,蒋介石集团挟持中央政权,着力削弱各军事实力派,统一全国军事。而各军事失礼派则力图拥兵自重,自成系统。随着两者矛盾的加剧,最终演绎成大规模的混战。 1、 东北易帜 2、 蒋桂战争 3、 蒋冯战争 4、 中原战争 7、重要的历史人物 吴佩孚、苏兆征、汪精卫、孙传芳、张学良、张作霖、叶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冯玉祥、;廖仲恺、胡汉民、陈炯明 十、“南京政府十年”中心论题 1.国民党内部各力量的整合 蒋胡合作,于1927年4月18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对峙,蒋汪争斗第一把交椅。但元老们迎汪抗蒋,江山难坐稳,蒋介石于1927年8月13日第一次下野。1925年8月25日,宁汉合流,汪精卫想利用蒋介石辞职这一时机,却受到西山会议派的阻扰,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的计划落空,在1927年9月13日辞职。蒋汪相继辞职后,成立中央特别委员会,但武汉方面变卦,酿成宁汉战争。汪精卫被蒋介石排挤,宁汉分裂时,胡汉民因支持蒋介石而上台,主持南京工作,参与反共清党,后任立法院院长等职。1931年,胡汉民与蒋介石因约法之争,2月,胡汉民被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下台,蒋介石重新迎纳汪精卫。蒋介石于1932年在两广成立西南政务委员会,直接控制两广的政治、经济、军事。西南政务委员会听奉胡汉民的口号,直到福建事变后,西南政务委员会的独立渐失基础。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政权统一后,蒋介石集团通过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削弱了各军事实力派,统一全国军事。 2.民国政府的训政体系 1928年10月3日《训政纲领》颁行后,南京国民政府即按照《训政纲领》,重新制订了《国民政府组织法》,重新组织国民政府。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治权”。国民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其中,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内政、外交、军政、财政、教育、交通、工商、农矿等八个部和建设、设计、侨务、蒙藏、其他特种等五个委员会;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负责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解释;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之职权;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关,掌握考选、铨叙事宜;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审计权。 3.民国政府的施政和社会发展 (1)政治上: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建立五院制,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行保甲制度;发动新生活运动(2)经济上:推行财经体制改革:在财政方面,改革财政收支制度。在税收方面,着力对关税、盐税和商品流通税进行改革。在金融方面,先后成立了“四行二局”,建立了以国家银行为中心的新的金融体系;进行了两次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制订和颁布了经济法规,制订了经济建设计划,推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努力推动工农业发展:在国家资本工业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整顿和修复了一大批旧有工业实业,新建了一大批具有比较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民营工业方面,各类民营工业多呈现稳步发展的状态,出现了许多集中程度较高的民族资本集团。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复兴、救济农业经济的措施:加强水利建设、发展农村金融、推行农产品改良等。在交通运输方面是南京国民政府十分重视的经济建设内容,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3)文化上:?1927年5月设立中央研究院,为民国时期的最高学术机构。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取得不少成绩,自然科学知识在国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思想文化界先后爆发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与关于“西化”问题的讨论;?高等教育水平很高,但基础教育发展缓慢。(4)外交上:启动改约外交,处理了近代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问题;实施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经历了反苏、亲德到亲苏、英、美,反德日过程。 4、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挫折 a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要务是“清党”,以“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大规模地捕杀共产党人,此举埋下了阶级、政党之间的仇恨,种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的种子,严重打击了共产党的发展。 b 中原大战后,国民党先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战争: 其中第一到第三次“围剿”战争中,红军依靠正确作战方针,分别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剿”,歼灭了部分国民党君,缴获器械,壮大了共产党军队的力量。 第四次到第五次“围剿”战争中,由于国民党军具有绝对优势兵力,加上当时红军受“左倾”路线的错误引导,彻底抛弃了灵活的游击战,致使两次战争中都以红军失败告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共产党及时反思,改正错误,继续坚持斗争。 要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它的自身制度建设密不可分(书本没有,知道就好) 5、南京政府十年的文教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国民党中央重视文教发展,期间学术研究,科研活动各方面空前自由,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1927年5月,国民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央研究院,次年6月成立,它是民国时期的最高学术机构,成立了物理、化学、、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学科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取得了不少成绩。自然学科在明国中得到一定的普及。 然而,小学基础教育发展较慢,普及程度较低。 6、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日本的侵华 日本早在明治年间就已经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相继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侵略行动: a 1927年,日本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提出日本以中国为基地,再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b 1928年,日本炸死奉系张作霖,企图通过建立傀儡政权,但阴谋最终破产。 c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乘乱之际,日本法西斯日渐猖獗,急剧膨胀,登上日本政治舞台,加快侵华战争。 d 日本军队以各种借口在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军师行动,建立“伪满洲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制造了一系列事端,签订了《淞泸停战协定》,《塘沽协定》等,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e 1936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日军借题发挥,肆意夸大事态,增派兵力,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本学期的关键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张学良、蔡廷锴、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宋哲元、 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张作霖、冯玉祥、白崇禧、李宗仁、傅斯年、陈立夫、陶希圣。 十一、“抗日战争”中心论题 1、日本侵华的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1935年策划华北事变。1936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 2、日本在日占区的主要方针和措施 政治:?实行“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施保甲制度,;?集团部落制等;发动“清乡运动”, ?肆意残杀、蹂躏中国人,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活体做细菌试验等暴行;?建立特务组织。 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策略,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大肆掠夺中国财富;把中国建成为战争服务基地,为日本输出各种军需;?夺占金融机构,制造通货膨胀,制造货币战 文化:?对文化教育事业实行统治,禁止爱国书刊和电影传播,?灌输“中日满亲善”思想;建立各种推行奴化教育的汉奸组织,强制推行日语教育,开展奴化教育; 3、国民政府抗战的态度和主要措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 抗战态度:前期,不抵抗和防御,与敌军正面相持;中期:局部反击和预防,处于胶着状态;后期:局部反击和大反攻,收复失地和反击。 主要措施: 政治:?坚决不向日妥协;?迁都,由南京迁到重庆;?以县为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组织国民参政会,把县建成“地方自治单位”,乡(镇)以下基层政权实行行政、武装、教育权利合一的体制?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经济:?以军事为中心,实行战时计划经济;?组建“四联总处”统辖一切金融业务,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对各种农产品、矿产品、工业品和日用必需品进行统制;?设立贸易调整委员会,总管一切对外贸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各种工厂企业给予减免捐税和地租、低息贷款、现金补贴等优惠奖励措施,广泛开展工业合作社运动;?发展交通运输业 文化:高校内迁,发展大后方教育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进行大规模抗战宣传 军事:?建立军政合一的集权体制;?1937年8月成立国防最高会议,1939年以国防最高委员会取代国防最高会议,成为党政军的最高决策机关,蒋介石成为最高统治者;?开放党禁 外交:与英美各国同盟,纳入反法西斯同盟 人物: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何应钦、冯玉祥、李济深、殷汝耕、蔡廷锴、左权、李宗仁、张自忠、宋哲元、傅作义、郝梦龄、汪精卫、叶剑英、叶挺、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周佛海、高宗武、梅思平 4.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有: 平津作战, 1937年7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 太原会战,1937年9月底- 11月8日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4月 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939年10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中旬-12月 敌后战场主要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1940年12月 5(世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 抗战之初,西方其他大国也对中日之战持隔岸观火的态度 1)德国:苦心孤诣“亲华派” 德国虽然是日本的同盟国,而且在中国向日本宣战的同时,捎带着也向德国宣战,但战前中德两国却走得很近,甚至超过了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可以说,在抗战的最初阶段,中国抗战外交最重要的战场并非中美日三角外交,也不是中苏日三角外交,竟是中德日外交。虽然德国是日本的最重要盟国,但在中国抗战之后的一段时期,德国却采取了中立立场,其原因除了中德传统的友好关系外,还在于德国不愿意使自己苦心经营的在华利益被日本取代。此外,德国认为日本侵华与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精神背道而驰,将驱使中国与苏联接近,不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反共产国际大战略 2)苏联:让中国拖住日本 在抗战初期,苏联的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战的头两年,苏联是给予中国实际援助最多的国家。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看到英、美一时不会向中国提供援助,遂确定了联苏制日的战略。苏联支持中国抗战从根本上说也是出于本民族的利益。日本一直妄想“北进”侵犯苏联,苏联对日本企图了如指掌。苏联援华就是要让中国牵制日本,使日本陷在中国战场而无暇“北进”。 3)美国拔剑自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等国废除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签署的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在华特权,一洗百年耻辱。 美国之所以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拔高蒋介石中国领袖的形象,同样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战后世界秩序将会重新布局,老大国的衰落与新大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大国之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势在必行。而美国应当仁不让成为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在亚洲,美国旨在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和平”,希望把中国包括在美国势力范围之内,成为美国在这里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应当成为新亚洲这幢大厦的基石”。 6.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地位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台湾、澎湖列岛等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以大国身份直接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协调。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1942年1 月,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参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灿烂篇章,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立了光辉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第二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代表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陈纳德、史迪威、卫立煌、杜聿明、罗卓英、戴安澜、陈诚、周恩来、郭沫若、田汉、张俊祥、曹禺、老舍、徐悲鸿、贺麟、冯友兰、陈寅恪、冈村宁次、 十二、国共对决的中心论题 1、国共、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后的国内政策主张 答:(1)国民党军力虽在抗战中耗损巨大,但仍留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国民党提出“国家统一,政治民主”的口号,同时召开“国大”,“还政于民”。 (2)毛泽东分析了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的基本形势,提出了斗争策略,为中共党内应变内战作了思想准备。全面阐明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 (3)中间阶级的政治积极性在抗战胜利后大为提高,各民主党派空前活跃,提出了中间路线,其基本内容是:政治上,核心是自由与民主,远景目标是建立政党政治与多党政治;近期目标是立即取消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立即释放一切政治犯(汉奸除外),党派平等合法,废除保甲制度,用普选的方式召开国民大会,成立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军事上,军队国家化,保持国防最低限度之常备军,实行征兵制。经济上,发展民族工业,“计划经济与民主经济相结合”;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土地制度。 2、国共对决的军事过程、影响因素 答:(1)1946年6月,蒋介石以30万兵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围攻,全国性内战自此爆发。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态势下,解放军整体上处于战略防御,但在具体战役中仍采取积极主动的进攻姿态。1946年11月开始,刘邓避实就虚,大踏步进退,袭击扰乱敌人后方,围歼分散、孤立之敌,以求调动敌人,打乱敌人进攻部署,此后基本上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2)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经过后4个月的作战,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力量进一步削弱,于1947年上半年转向重点进攻。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其它战场处于守势,解放军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和东北战场及时举行了局部反攻作战,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大量军队,及收复一百多座城市,自此,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遭到失败。 (3)1947年5月上旬,解放军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处处被动挨打,全线崩溃。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3)影响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
/
本文档为【中国近代史 中心论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