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

2017-11-28 42页 doc 73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 一、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研究方法,从此心理学与哲学划清了界限。 二、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外在行为及内在心理过程的学问。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要素:科学方法、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 三、心理学的特点 1、心理学的第一特点是强调科学方法。 2、心理学的第二特点是专注于研究个体。 3、心理学的第三个特点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过程。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
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
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 一、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研究方法,从此心理学与哲学划清了界限。 二、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外在行为及内在心理过程的学问。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要素:科学方法、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 三、心理学的特点 1、心理学的第一特点是强调科学方法。 2、心理学的第二特点是专注于研究个体。 3、心理学的第三个特点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及心理过程。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有着漫长的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句话源自早期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二、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相信“天赋观念” 三、心理学在中国历史境遇: 1、第一个阶段是思想启蒙期 20世纪初,在蔡元培的影响下,北京大学在191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东南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2、第二阶段是学科成型期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这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有影响力的学科,1922年,中国创立了第一本心理学刊物《心理》。 3、第三个阶段是学科低潮期 4、第四个阶段是重塑辉煌期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堪称是里程碑会议。北京大学1977年开始恢复心理学系,并于1978年开始招生。70年代未到80年代初,国内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四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 四、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心理学是一门“前范式科学”:所谓范式指的是理论主张、概念表述、研究方法的统一性。 2、心理动力学学派 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个体内部的本能驱力。人的行为源自生本能和死本能。 3、行为主义学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成功的关键在于它重视科学研究方法。行为主义强调具体可操作的变量定义。 4、进化论学派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机制都受进化规律制约。科学进化心理学在过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习性学研究、社会生物学研究和进化心理学。女性择偶历来关注男性的社会经济条件,因为男性得有社会经济实力来养家;男性择偶则看重女性的年轻貌美,因为年轻女性更具有生育能力。进化心理学的优势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化心理学通常无法做严谨的实验研究。 5、人本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关注人本身;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拓 宽了传统心理学的思路;人本主义强调生活的意义。 6、认知学派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的认知过程,因此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意识、语言、判断决策等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贡献。 7、生物学学派 生物学学派认为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都可以找到生物学方面的原因或者机制。 8、文化学派 它关注心理现象与心理机制的文化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心理学的用途 一、心理学的目标: 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 描述行为:通过调查研究清晰地描述行为。 解释行为:就是透过行为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价值感、控制感、成就感是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关键。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心理学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侧重心理现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心理学家尽管也关注现实问,但本质上他们喜欢透过复杂的现实问题探讨背后的机制或原理。基础心理学包括生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分支,还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之类的方法研究。 应用心理学侧重心理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经济与投资心理学等等。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框架 1、理论 2、变量 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者质量上可变事物的属性。 因变量: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研究者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因变量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四个要求:(1)可靠性。(2)有效性。(3)因变量还要有一定的敏感性。(4)数量化,因变量应该是可以数量化的。 相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 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相关变量称为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3、假设 假设是一个研究所要验证的观点,是指对于一个事件或一种关系的一种暂时性的解释,它是一种可验证的关于行为的预测或科学的猜测。心理学的研究假设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科学性(2)可证伪性(3)预测性(4)假设应简单、明了。 二、程序 期望效应,双盲设计P29 三、代表性样本 样本,是人群中的一个亚群体,它可以能够代表整个人群。 选取代表性样本的主要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指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 。 四、客观测量 正式测量必须满足三方面要求,即信度、效度和标准化。 信度是指心理测量或者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的程度。 效度是指测验或者实验能测出研究者所要测量的心理物质的程度。 第二节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 二、相关研究法 相关研究法是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或者特征之间关系的强度。相关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 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加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相应增加,或一个变量的减少伴随另一个变量的减少。 负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加伴随另一个变量相应减少的现象。 零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只是表示两个变量以某种方式存在着某种联系,本身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相关研究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个案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测验法等。 个案法:是临床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来自于他对个案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观察法:是指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单项观察。 测验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第三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神经系统由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或叫外周神经系统)组成。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2、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和机体的其他系统的器官一样,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 3、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12对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神经。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 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将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4、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在整个脑干上分布着一个灰色的、像渔网一样的组织,叫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5、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的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称为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 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6、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 叫做“单侧化”。 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们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叫做布洛卡区。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割裂脑”的实验。 第二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1、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2、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第四章 感知觉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性质 一、感觉与知觉的定义 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按照刺激物与感觉器官接触方式可以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接触感觉。 3、按照感觉器分布及作用分布,可以将感觉分为体表感觉、深部感觉和内脏感觉。 4、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对事物属性(整体的、关系的)的分析处理,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5、感觉与知觉之间是有区别的。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单维事物的孤立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 6、在从环境刺激到感知刺激的过程可以具体表述为,首先受体接受刺激,通过换能作用后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神经活动,再编码加工信息传导到大脑。 二、感知觉的基本原理 1、感觉觉总体来说具备一些基本的特点: 客观性 主观性 主动性 适应性 三、各种感觉道的共同特点 各种感觉道存在以下共同的特点: 1、适当的刺激物可以引发相应的感知觉。 2、感觉有阈限 3、感觉有主观性的特点 、感觉会有适应现象。 4 第二节 感觉的度量 一、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1、感觉的度量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3、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差别阈限。 4、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是,刚刚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度变化最小量。 5、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讨论了如何辨别两种感觉的差异: ? 韦伯定律:指出不管两个刺激有多重,差别阈限是两个刺激之间的一种定比关系。 K=ΔI/I ? 费希纳定律:认为刺激主观感觉量与物理客观量的对数函数成正比。P=KLgI ? 斯帝文思采用数量估计法,提出了幂定律。 二、信号论 信号检测论认为,侦察刺激的能力不仅依赖刺激的特点(比如物理强度),也有赖于观察者的特点。 三、特殊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性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感觉适应会导致感受性的下降,但是在视觉的暗适应过程中,感受性是升高的。 暗适应:所谓暗适应是指在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该过程进行比较迅速。 2、感觉后像 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会暂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后象。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系统 1、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视锥(锥体)细胞和视杆(棒体)细胞。 2、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椎体细胞是昼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二、色觉理论 1、三原理论 存在三种颜色,即红、绿和蓝。视网膜也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2、对立过程理论 由黑林提出。他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个子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个对立成分:黑--白、红--绿、黄--蓝。每个系统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当一个成分疲劳时另一个成分作用就会相对突出。 三、主要视觉现象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人耳可以接收的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对1000,4000赫兹段最敏感。 第五节 其他感觉 1、嗅觉:嗅觉的刺激来自物质散发在空气中的看不见的分子。 2、味觉:产生于舌部和整个口腔的味蕾。 3、肤觉:肤觉的感觉信息经过丘脑,传向大脑的主要触觉中心--躯体感觉皮层。 第六节 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2、知觉组织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相似性 连续性 良好图形 相邻性 共同命运 完整图像 对称性 二、知觉特征 1、理解性 2、整体性 3、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原始特征的分析:个体对物体外形的识别始于对刺激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比如点、 线、角度和朝向等。 2、深度知觉 ? 肌肉线索 也称为生理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调节是指眼睛中晶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 变化而变化。 ? 单眼线索 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 双眼线索 为什么人类和一些动物都长两只眼睛而不是一只眼睛呢,原因之一就是双眼线索可以帮 助人类得到深度知觉。 第五章 意识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意识的定义 1、意识:是一种觉醒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 2、意识的三个特征: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具有能动性。 二、没有意识的其他过程 1、无意识:弗洛伊德定义无意识为“任何一种心理过程,我们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它在某 些时刻变得很活跃,尽管不被人所察觉。” 2、前意识 3、非意识:是指那些不存在于意识中,却影响着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信息。有一种特殊 的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脑损伤引起的,被称为“盲视”。 三、意识的特性与功能 意识的进化的产物。它利用感知觉,利用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利用推理、思维等心理活动, 促使人类更快更好的生活。而意识的这些功能离不开意识的特性。 第一、注意是意识完成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意识的能动性对意识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意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 生物节律的由内部的“生物钟”进行控制的,其中包括: 年度周期:以一年为周期。 28天周期 24小时周期 90分钟的周期 第二节 睡眠与梦 一、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脑电脑的模式会从α波的节律降至θ波的节律。 第二阶段:睡眠锭的出现意味着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三阶段:δ波的频率为每秒1,3个周期。 第四阶段:δ波的频率降至每秒0.5,2个周期。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个体的脑电波速度越来越快,且呈现锯齿状,与清醒时的脑电波非常相 似。 一个睡眠周期大约为90分钟。 二、睡眠的功能 其一、睡眠的习惯遗传自我们的祖先,可能有保护功能。 其二、睡眠有可能有助于恢复机体功能。 其三、睡眠中的某个成分可能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 三、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类型很多,包括:失眠症、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以及睡眠障碍。 失眠症:女性比男性多。失眠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治疗。 四、梦 梦的特征: 首先,我们的梦并不甜蜜。 其次,梦的内容与近期的经历有关。 再次,在梦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外界刺激。 另外,梦境本身也有一些特征:不协调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第三节 意识的其他状态 一、催眠 催眠是在特殊情境下,经过由催眠师的诱导使意识状态改变的人为现象。由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其所采用的诱导方法,合称为催眠术。 1、催眠易受性:决定催眠是否能够成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被催眠者易受催眠的程度,即催眠易受性。 2、催眠理论 ? 社会角色理论 被催眠者只是在扮演被催眠的“角色”,然后依照催眠师的指示做出行为改变。 ? 分离理论 被催眠者在意识层面上被分解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状态是失去自主意识,完全受到催眠师的支配;另一种状态是未失去自主意识,仍然了解自己当时的身心状态,未陷入精神恍惚的境界。 二、药物与意识 1、药物的类别 依据药物的效用,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到致幻剂。 抑制剂:也称镇静剂。 兴奋剂:常见的有咖啡因、尼古丁、安非他明、可卡因。 致幻剂:包括大麻、LSD和摇头丸。 2、依赖与成瘾 ? 耐受性:药物在重复使用后,效力递减的特性叫做耐受性。 ? 与耐受性同时出现的是生理依赖,即身体习惯并需要这种药物的过程。 ? 成瘾:当一个人明知用药会对他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在屡次尝试戒断之后,依然持续使用某种药物的情况叫做成瘾。 第六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定义 一、学习的概念 1、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 学习意味着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过程。 ? 学习是一种相对持久的改变。 第二节 学习的原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邻近律、相似律和对比律这三条联想律原则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心理学界将学习理论分为两个主要的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认知学派。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的神奇发现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的基本形式,由其中一个刺激预测另一个事件的产生。个体学会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联系起来。 非条件性刺激:无须学习,第一次呈现就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如实验中引起唾液分泌的食物。 非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反应,如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不会自动引起生理或情境反应的刺激。 条件性刺激:一个原来无关的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如食物之外的刺激、脚步声与灯光等。 条件性反应: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而引起的反应,如食物之外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 ?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总结实验结果,认为学习是事种渐进的盲目的 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系统地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地而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由些建立的条件作用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 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 准备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练习律:一个已学会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如果一个行为后给予令人满意的反馈,那么在相同情境中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若给予令人不满意的反馈,则该行为重复的可能将减小。 ? 强化理论 斯金纳的理论认为行为发出后的结果是影响行为巩固或者行为重复出现的关键因素。他认为操作后跟随的强化是行为得以形成的关键,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强化物是指凡是能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惩罚带有消极色彩的,而强化物则是中性的。 二、认知学习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 苛勒的顿悟学习 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在学习上观点也有明显的整体色彩,其中最著名的苛勒提出的顿悟说。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顿悟说认为人类与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并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苛勒认为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桑代克提出的盲目试误,而是由于“顿悟”,即内在地把握情境的关系性,并依此改变整个情境。 ?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位置学习 托尔曼以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证明了自己位置学习的理论。 托尔曼提出的符号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三个: ?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 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 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 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潜伏学习 在得到奖励前,个体的学习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这种学习被托尔曼称为“潜伏学习” 2、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行为而学会社会行为。观察到的行为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个体对行为进行模仿。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替代性学习与参与性学习。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来进行学习。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依次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在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不是一个学习理念,而是众多理论的统称。 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主旨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 在以下几点上已经达成共识: 知识观:知识具有动态性,它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没有最终答案。 学习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吸收外界信息,他们会主动去建构新信息的意义,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双向的相互作用,达到对知识的学习和重组。 第三节 学习原理的应用 行为塑造 惩罚 在这个行为第一次出现时家长就予以惩罚可有效制止这类行为。因为家长没有第二次机会来警告孩子,类似行为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十分的危险 惩罚存在几点坏处: 一是惩罚经常是无效的。 二是体罚可能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息,使被惩罚者误以为身体攻击是被允许的。 三是惩罚措施本身并不能告诉被惩罚者何种行为才是合理的和被允许的。 第七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与记忆的功能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真正开创了对记忆的实验研究,他通过学习无意义音节对自我记忆进行观察。 艾宾浩斯的曲线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过程与时间特点,区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根据编码与记忆效果,可以区分出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根据个体意识层面,可以区分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等。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个人对特定时间、待定空间下亲身经历事件的记忆。情景记忆是以个人的亲身经历为参照的,或者说,情景记忆储存的自传式的信息。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出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 将程序性记忆转化为陈述性记忆的情况,这一过程被称作知识编辑。 三、记忆过程概述 1、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存储:是指编码材料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指从记忆存储中提取信息并输入意识,用于主动识记加工。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 2、感觉记忆有两种形式:对视觉记忆的映像存储和对听觉记忆的回声存储。 3、映像记忆:使得大量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持续时间大约为半秒钟。 4、呈现的全部信息都进入了映像记忆,证明了映像记忆的大容量。同时,全部和部分报告程序的差异表明信息迅速衰退。 5、声音的感觉记忆称作回声记忆。如同映像记忆,回声记忆保存的短暂信息比被试在它消失前所能报告出的要多。但是回声记忆比映像记忆持续的时间长。 6、感觉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很容易被新的信息所替代。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能将信息保持几秒钟。 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信息主要按听觉或言语特征进行编码。 2、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被称为记忆广度。米勒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项目。 3、短时记忆的存储 尽管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采用复述和组块策略提高信息编码质量。 ? 复述 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地重复信息,将信息存储到短时记忆或者将 信息从短时记忆存储到长时记忆。复述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维持性复述,将短时记忆的信息不断的简单重复,不考虑信息的意义;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 组块 块可是单一的字母,一组字母,甚至是一组单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 4、短时记忆的提取 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检索有三种可能的方式: ? 平行扫描:是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 ? 系列加工:是对项目逐个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 ? 完全系列扫描:是对全部的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作出判断。斯腾伯格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第三种方式,即短时记忆采用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提取。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 编码形式 信息的长时存储主要通过语义编码,也就是根据单词的间谍进行编码。同时,我们也在长时记忆中保存视觉和听觉的信息。 ? 背景对编码的影响 编码特异性 记忆背景对编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这就是编码特异性原则。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最后呈现的材料容易回忆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最初呈现的材料容易回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背景对产生系列位置曲线形状的作用与系列中不同项目的背景区辨性有密切关系。 2、长时记忆的存储 信息存储的条件和方法 影响存储或遗忘信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习信息的场所、复述方法、信息组织及干扰等。 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存储中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要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同时,根据系列位置效应,在复习时要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其次,复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要详细理解信息。 四、长时记忆的提取和遗忘 1、回忆和再认 考察记忆过程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即回忆和再认。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形像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明明知道而又想不起来的现象叫“舌尖现象”,即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的、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遗忘的原因 对于遗忘的原因,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假设。 ? 衰退说: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 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务变化。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四、工作记忆 1、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的一部分,由记忆中近期激活的事实和程序组成,能将信息激活成分导入短时记忆并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 2、工作记忆并非简单的存储功能,而是更加强调信息的加工状态。 3、工作记忆由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四个成分构成。 语音环路保持和处理基本的言语信息,保留内部言语用于口头理解和声音的复述。 视觉空间画板对视觉和空间信息执行着类似语音环路的功能。 情景缓冲器负责处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控制和协调来自上述三个子系统的信息。 第三节 记忆的生理基础 鲁利亚发现皮层下组织与记忆有密切关系,丘脑下部组织(透明隔,乳头体)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的障碍。 第八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者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不直接通过感知觉,而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工具作为媒介,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整合加工,从而获得的新的认识。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二、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这是按照思维过程中媒介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无论从种系发展还是个体发展看来,最先产生的思维就是动作思维。3岁前的儿童由于还没有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记忆和表象也不稳定,因此主要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心理学通常将人们利用头脑中的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将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辐合思维。又称为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三、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是指事物特征的总和;外延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范围。 二、概念的种类 1、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 实物概念:关于实物的整体的概念。 抽象概念:反应的是实物的某些属性、状态、与其他实物的联系。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同一概念中包含多个属性,并且缺一不可,这种概念就是合取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三、概念存储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认为,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概念。在网络中,层级越高,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 、特征表理论 2 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特异性特征是非本质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这些规则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 3、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组成的。因此,与原型越相似,越容易被认为属于其范畴。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要构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明确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就失去问题解决的方向;二是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程序,否则就构不成问题解决的条件;三是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2、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操作的认识等。 3、问题的种类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把问题分为两类: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 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地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明确了问题是什么,第二步就是选择策略。对于简单的问题,试错,即重复尝试的方法是有效的。 但是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时,则需要更好的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被称为算法。 有些专家在解决本领域的问题时,会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而非程序,这种策略被称为启发式。 2、顿悟是一种特殊的启发式,或者说顿悟靠的是直觉。 三、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心理定势 2、功能固着:根据物品的名称或者常用功能来思考其功用的一种倾向被称为功能固着。 3、专业知识 4、自我限制 5、其他障碍 第四节 判断与决策 一、完全理性与期望效用理论 1947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 最基本的六条公理是: 1、有序性 2、占优性 3、相消性 4、可传递性 5、连续性 6、恒定性 二、有限理性与满意原则 三、非理性与前景理论 1、启发性 代表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 锚定启发法 2、前景理论 卡尼曼通过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经济理论的分析,对人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在重新构造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前景理论。 卡尼曼等人把其创立的效用函数称为“价值函数”。在卡尼曼等人看来,任何决策都依赖于一定的程序,现实中的决策者常常采用的决策程序就是所谓“启发式”的程序。在启发式决策下,决策者的决策结果不仅依赖其计算能力和经验,而且依赖于问题情境描述和个人的心理状态。 前景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包括“编辑”与“评估”两个顺序阶段。在编辑阶段,决策者运用不同的启发程序对期望进行“编辑”,以便为决策建立适当的参考点。决策结果如果超过参考点就被视为收益,低于参考点则被视为损失。决策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对已被编辑过的 诸种前景进行评估,即通过价值函数或其他的心理认知对被编辑的期望进行选择。 由价值函数的不对称特性可以看出,人们更加偏爱现在的东西,害怕失去它们。 第九章 情绪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 情绪的定义: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了生理唤醒、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一、情绪的种类 1、基本情绪:在各类研究和书籍中被普遍认可的基本情绪则有快乐、恐惧、愤怒、悲伤和厌恶。 2、复合情绪:嫉妒、悔恨、骄傲、冲动。 3、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情绪上是有很明显的差异的。情绪的性别差异不仅和生理因素有关,也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一、躯体反应的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体验到一个刺激引起的自动唤醒和其他的躯体行动后,才会产生特定的情绪。 二、坎农——巴德理论 我们的行为和内部器官发生生理变化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做出情绪反应。 三、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情绪体验是对生理唤醒进行的有意识的解释。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我们所感觉到的情绪取决于(a)我们对内部状态的评估,也取决于(b)我们对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 四、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该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对情境的评估,而这种评估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第三节 情绪的表达 一、表情的各类 表情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 1、面部表情 2、姿态表情:是指除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表现动作。在姿态表情中,手势占着重要的地位,协同或补充表达言语内容的情绪信息。 3、声调表情:是指情绪对于一个人的语言在音调、节奏、音色和语气方面的改变。同一句话,不同的音调,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语气就表达了不同的情绪。 三种表情中,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都不具有标定特定情绪的特异模式,只有面部表情所携带的情绪信息具有特异性。因此,面部表情在情绪的沟通交流中起主导作用,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则是表情的辅助形式。 第四节 情绪的测量 情绪包含三种成分,生理唤醒和行为反应都可以被客观的观察和测量。 一、情绪的生理测量 1、呼吸 2、皮肤电反应 3、心率 4、多导仪:多导生理记录仪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脉搏容积、呼吸与皮肤电反应等,用以综合分析。测谎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当人说谎时,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尽管人们会对表情进行伪装,但是依然可以从生理变化中表现出来。 第五节 情绪的功能 一、情绪的动机功能 情绪有直接的驱动能力。 情绪的动机功能还通过放大其他的动机功能来实现。 情绪还能驱动认知活动,这主要通过兴趣来实现。 二、情绪的信号功能 如果说情绪的动机功能是个体的情绪对于自身的影响的话,情绪的信号就是个体的情绪对于观察者或者接受者的影响。 三、情绪的组织功能 一般而言,正性情绪起头协调、组织的作用;负性情绪则起着破坏、阻断和瓦解的作用。 简单任务下,高唤醒水平才能达到最高绩效;中等难度任务下,中等唤醒水平时达到最高绩效;困难或者复杂的任务下,低唤醒水平达到最高绩效。这一关系被称为“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情绪还影响了人的行为。当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于承担重担;而在消极状态下,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渴望,也更易产生攻击性。 第十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观点 动机:是发起、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一种内部过程,它包括三个成分:第一,动机的指向,即“人们要做什么”,生活中与之相关的表达包括目标、理想、兴趣等;第二,动机的强度;第三,动机的持续性。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一、动机的相关概念 1、本能:是一种先天的生物力量,是不用学习就会出现的行为情绪或行为方式。 2、需要和驱力:需要即为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驱力则来源于生理需要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状态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 3、诱因:是某种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它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其需要。 二、动机的理论背景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节 进食 一、进食的原因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吃完某一餐饭时,即便出现最爱的食物,我们地它的热情也会大在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特定感觉饱足。 二、肥胖与肥胖症 1、肥胖症的定义 目前判断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计算。体重最好的两个预测指标是:遗传因素和脂肪摄取量。 2、肥胖症的原因及相关理论 游游效应与饥荒假设:有些人会为了赢得社会赞赏而减肥以期获得苗条的体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游游效应。 三、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两种。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分为人际经验、情绪问题、人格障碍与认知偏差四个方面。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种族和文化因素、媒体、家庭和同伴压力三个方面。 第三节 性动机 一、进化与爱情的生物性 1、爱情的生物性 2、进化与长期求偶策略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性动机的根源来自繁殖后代。 进化理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看重配偶的个人物质,如智力、进取心、收入以及社会地位等,这些与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源有关,与此同时,进化理论家指出这种偏好不是有意识的,相反,这些标准影响决策往往是通过潜意识层面实现的。 二、性取向 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在性上被同性及(或)异性长久吸引的程度。它的定义并不单单含有或依赖于性行为,还包括一个人在爱、依附感、亲密行为等非性方面的同在深刻需求。 第四节 心理社会动机 一、社会性动机的概念 社会性动机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 不同文化下普遍存在两类动机:主体动机,关系动机。 二、社会性动机的基本类型 社会性动机的类型主要有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亲和动机、好奇动机、侵犯动机等。 1、成就动机:努力获得成功 成就需要,指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动机,它深受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成就动机可与绩效目标或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也可反映内在的(为自身的原因)或外在的(为外在的奖励)动机。主题统测验。 2、权力动机:努力影响他人 权力动机由权力需要引起,即控制影响他人的需要或驱力。 3、亲和动机:努力与他人交往 个体寻求他人的认同、遵循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以及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的程度。亲和动机是与他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推动力量。 亲和动机对管理行为的两个相对影响:一是高亲和动机容易使个体力图回避冲突与竞争,有时易形成宗派,对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可能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二是适度的亲和对团体的维系和组织凝聚力的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环境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也是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体现。 第十一章 智力 第一节 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的发展 1、突破——比奈的儿童智力测验 比奈是法国早期的心理学家,他在1904年开发编制一种客观测量学习能力的测验工具。比奈和西蒙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测验结果。 2、拓展——推孟的斯坦福—比奈测验 新的概念——智商,即IQ。IQ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 3、创新——韦克斯勒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戴维.韦克斯勒编制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是现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分别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设计了量表。它由11个分测验组成,这些测验又被分成了“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言语部分包括词汇、理解、相似性等项目,根据这个量表计算出来的智商叫言语智商。操作部分包括图片填充、图片排列以及物体装配等项目,它的计算结果是操作智商。计算结果除了一个总体的智力分数以外,还有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 二、智力测验的基本问题 按照受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儿童智力测验和成人智力测验;按照受测对象个数的不同分为个人测验和团体测验;按照测验内容如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可分成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另有一种分法是分成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第二节 智力理论 一、心理测量观点 1、的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先驱,创立了因素分析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智力研究领域,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说”,即G因素(一般智力因素)和S因素(特殊智力因素)。G因素,它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斯皮尔曼认为,在任何一项智力活动中,都有G因素和S因素的参加。 2、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 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上以生理为基础、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 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是人后天习得的能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等。 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都属于一般智力,反映智力基本状况的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更多地反映了个体成长的文化环境。 二、智力结构观点 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因素分析和信息加工原理,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 所谓内容,指引起心智活动各种刺激,包括5种因素: 视觉(V):我们所看到的具体事物,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听觉(H):我们所听到的具体事物。 符号(S):字母、单词、数字或任何代码符号。 语义(L):语言所传达的意义。 行为(B):自己及他人的行为。 所谓操作,指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智活动方式,亦即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包括5种因素: 评价(E):依据已有标准对信息作出判断,或者说是批评、鉴赏能力。 聚敛思维(N):用唯一的或“最好的”答案对刺激物作出反应,即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能力。 发散思维(D):对刺激物作出的多样性的反应,或者说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求得新的答案,它反映人的创造能力。 记忆(M):保持信息的能力。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认知(C):对刺激物的发现、了解和识别的能力以及发明的能力。 所谓产品,指心智活动的产物,亦即运用各种心智活动对各类问题处理的结果,包括6种因素: 单位(u):可以按单位计算的产物,如一个单词、数字或概念。 类别(c):对事物作出的分类,由一系列有关单元组成。 关系(c):单元与类别之间的关系。 系统(S):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 转换(T):某种改变,包括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 应用(I):从已知信息推测言外之意,包括了解寓意。 三、认知发展观点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1 斯滕伯格试图整合以下三种关系:智力与个体内部世界的关系;智力与经验的关系;智力与个体外部世界的关系。由此他提出了智力的三元论,分别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智力情境亚理论。 第三节 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 第一个正式地研究情绪智力并提出系统理论的人是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但是真正让情绪智力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纽约时报》专栏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二、几种主要的情绪智力理论 1、萨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 他们把情绪智力分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包含4种能力: ? 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 ? 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 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 ? 情绪管理调控能力 第十二章 人格 第一节 人格的基本概念 一、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人格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如下几个特征: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复杂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它与每个人特有的遗传和教养环境息息相关,而这种条件无疑是难以复制的,因此每个人的人格具有具 独特性。 跨情境一致性。人格是描述一个人时非常稳定的维度,偶然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并不能称之为人格,只有那些不受时间地点影响的特点才能称之为人格。 整体性。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它并不是直接可见的行为,却能够表现个体特有的行为风格,体现在人们的种种不同行为当中。 功能性。人格能够影响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反应。 二、气质、性格与人格 气质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人格的先天遗传成分,反映了人格的生物属性。而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性、思维和行为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第二节 类型和物质人格理论 一、类型分类 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包含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每种体液对应着一种气质类型。四种体液及其对应的的气质类型分别为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 二、特质理论 1、早期的特质理论 ?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他认为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是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大多数人共有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是指个体层面上具有的特质。个人特质又可以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 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主导整个人格,是一个人最典型和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主要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物质是个体的一些表面的、不太稳定也不太重要的特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才会表现出来。 ?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他认为人类人格应划分为外向性(内倾--外倾)、神经质(情绪稳定—不稳定)和精神质(善良体贴--攻击反社会)这三个范围较广的维度。艾森克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2、五因素人格模型 也被称为“大五”模型,包括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组成一个单词OCEAN,即大海。 第三节 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视角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人格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层次。 本我储存着原始驱力,包括性、攻击等。它是非理性的,完全处在无意识中,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储存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包括习得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在意识和无意识中都 有超我的内容。 自我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它的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试图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我需要又不违反超我准则的行为。 本我追求快乐,超我则以道德准则严格限制本我,自我则在其中起到“润滑油”的作用,它们彼此矛盾和冲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2、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三个成分处于动态和平衡的过程中,本我的无意识冲动主要表现为性需求,这种满足则需要通过身体某个部位的快感来实现,在不同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产生快感的部位是不同的。而如果在心理--性欲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满足或受到挫折则会导致固着,固着将使得后续的发展阶段无法顺利进行。根据不同的快感,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 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其贡献包括:第一,精神分析的人格是首个整体性系统性的人格理论,后续的人格理论和研究者无论是否支持这一理论,都常常以它作为参照,总之,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领域的开山鼻祖。 第二,无意识这一重要概念已得到大量研究的验证,这一概念在现代心理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从实践角度来说,弗洛伊德是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精神分析理论来自于弗洛伊德的临床经验,对现今的临床治疗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四,精神分析理论首次提出了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开创性意义。 第五,这一理论重视人格的发展过程,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分为多个重要阶段。 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心理学史上受到最多质疑和批评的理论: 第一,精神分析的概念非常模糊,很难进行操作化。 第二,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于他本人的临床实践,而参与临床治疗的个体多是病态的。 第三,精神分析理论它能够通过分析过去的经验来理解一个人的人格,却难以对一个人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 第四,精神分析理论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第五,精神分析理论忽视了认知因素和其他动机因素等。 第六,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都是以男性为中心,这一点尤其为女权主义者所诟病。 第四节 人格的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 一、社会学习与认知理论的人格观 1、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强调个人、环境、行为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每个成分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其他成分产生影响,这一观点被称为“交互决定论”。 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即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如何做出某一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后果来实现某些行为,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定需要自身的参与。 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它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做出恰当有效行为的信念。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能力的复杂的自我认知,会通过多种对人们的知觉、动机和绩效产生影响,是重要的人格组织因素。 2、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乔治.凯利对于“人”的因素非常重视,在他看来,每个人如同科学家一样,能够对于自己周围的外部环境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进行预测。具体说来,当们面对一种陌生情境 或事件而无能为力时,会有一种失控的不安全感,为避免这种感受,人们会产生一种类似电影胶片的模板,这些模板代表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帮助人们形成对于外界情境的预期,如果这种模板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一致,该模板得以保留,而当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模板需要修正,这一过程称为模板匹配。 第五节 人格的人本主义观点 一、罗杰斯的人格观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开创者。罗杰斯将自我概念划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前者是人对自我现状的觉知,后者是人对自已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理想。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一致性即为人格的一致性。 二、马斯洛的人格观 “高峰体验”是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且微妙的瞬间体验,人们感受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感觉到神奇的力量和惊奇,是一种没有任何焦虑的超越一切的体验,其具体的内容和感受有着非常高的个体差异。 三、人本主义人格观的特点 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人的理论都非常重视自我实现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整体性:把人格视为一个整体去探索。 第二,先天倾向性:关注影响行为和人格的内在特征,尤其重视创造性与成长的先天潜能; 第三,现象学性:并不强调治疗师等观察者的结论,而是重视个体本身的参与框架和对自身和现实的看法。 第四,存在性:重点关注那些高级的心理过程,而非行为的细枝未节,以帮助个体对当前经验进行解释并应对生存的挑战。
/
本文档为【心理学自考-新版-心理学概论-重点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