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2017-09-20 3页 doc 14KB 1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余震的心跳声 ——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影片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影片。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原著深沉哀痛...
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余震的心跳声 ——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影片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影片。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段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之上的情感高度契合。影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是痛苦的。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他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题材的选择 随着各种题材电影的日臻成熟,任何一种电影的题材形式都不再像其诞生之初,带给人们无尽的新奇感。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种,灾难片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摄制尤多。一些经典的灾难片如《哥斯拉》、《后天》、《海云台》、《2012》等,都以其超前的特技手法和电影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如此,导演为何还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呢,1976年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地震似乎离我们稍显久远,之所以选取这样的题材,首先是对那场灾难的哀悼和纪念,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汶川地震、台湾水灾、舟曲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陆续发生,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尽管灾难渐远,余震留下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并可能从本质上微妙地改变某些东西。影片选材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这一层面上看,影片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 影片在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很自然地被联系到了一起,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在方登自愿去汶川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这种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是回忆也是升华。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抛弃了电影惯用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以细腻贴切的生活气息、发自肺腑的疼痛之感。在32年的时间跨度中,影片在事件选取上并不随意,所选用的都是最能表现这段特殊时期历史特征的情节,最典型的是毛主席的逝世,两种痛苦纠结交织在一起延伸 悲剧的深度。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事件人手,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唐山地震后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余震后痛的理解。 五、出色的电影配乐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墟,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浸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影片主人公元妮面对这场灾难意味深长的慨叹。看过《唐山》大地震,悲伤中带着欣慰,在哀悼过去的同时,它教会我们生活依然在继续……,2050字,
/
本文档为【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